口腔黏膜天疱疮临床诊断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黏膜天疱疮临床诊断与治疗
天疱疮皮质类固醇激素诊断
口腔黏膜天疱疮临床最为多见,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大疱性自身免疫疾病,病因不明。
寻常型天疱疮是临床最为多见的损害类型,口腔损害最早出现,口腔科医生能够早期诊断是有重要意义的。
选取我科20xx至20xx年间收治的40例资料完整的住院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
松弛性大疱、大面积糜烂、尼氏征阳性、揭皮试验阳性、探针试验阳性。
松弛性大疱:上皮内疱,疱大小不等、壁薄而透明,易破。
大面积糜烂不规则,可有残留疱壁,无炎症时,界限清晰,周围黏膜外观正常,假膜少,不出血或少许出血;易继发感染,不易愈合。
在口腔内,用舌舔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
若将疱壁撕去或提取时,常连同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一并无痛性地撕去一大片,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
刷牙、硬的食物碎片以及义齿的压迫使得口腔内的糜烂面不易愈合,甚至等全身状况好转后,口内仍难以治愈。
长期的糜烂面存在,患者咀嚼、吞咽、说话均有困难,有非特异性口臭出现,淋巴结肿大,唾液增多并带有血迹。
1.3 治疗
1.3.1 支持疗法大疱和大面积的糜烂可使身体的血清蛋白及其他营养物质大量丢失,故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进食困难的可由静脉补充,全身衰竭者需少量多次输血。
要有充足的睡眠,乐观的情绪,防止受凉和继发感染。
1.3.3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降低后者的副作用,但应注意患者的耐受性。
40例口腔黏膜天疱疮患者,痊愈16 例,基本治愈14 例,有效7例,无效3例。
无效患者经加大激素剂量,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应用激素冲击疗法等,病损仍未能控制。
3 讨论
天疱疮是由抗上皮成分的循环抗体介导的皮肤黏膜疱性疾病,可能属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天疱疮易感者HLA-nR4和人类红细胞抗原DRw6(n邓,X0503)的表达频率增高。
天疱疮可并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重症肌无力和胸腺瘤患者。
目前多认为一些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含有巯基结构的药物(如青霉胺)刺激,微量元素,雌激素变化可能与天疱疮发病有关。
70%以上以口腔为初发病损区域,90%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腔损害。
所以大疱病损常首先出现于口腔黏膜。
早期病损局限并有缓解期,糜烂面可愈合。
后期大疱糜烂扩延全口,造成进食时疼痛,患者进食受限。
口腔损害常单独存在数月,然后皮肤出现大疱或口腔与皮肤同时出现大疱。
急性发作后可转为慢性发作,也有开始即呈慢性发病过程。
除口腔黏膜外,外阴部、肛周及眼结膜也可受累。
全身支持治疗,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