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关于论语的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论语的阅读情况调查

专业班级:材1003班。

日期:2011年5月6日。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因此此次我们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学生对《论语》的了解及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题目:关于论语的阅读情况的调查。

调查地点:1. XX大学第2教学楼。

2. XX广场。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与访谈法两种。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年人,小学生。

小组分工:XXX:设置问卷的题目,打印问卷,打印调查报告,调查后数据的统计处理。

XXX:分发并收集调查大学第2教学楼的调查。

XXX:访谈调查七贤广场的调查。

XXX:记录七贤广场的调查结果,调查报告格式排版。

XXX:对调查报告分析总结。

总共调查200人: XX广场50人

XXXX第2教学楼150人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你对论语了解多少?”的调查结果

4%

51%

31%

14%

“你对孔子知道的多少?”的调查结果

2.50%

3.50%

“ 你读过多少论语的内容?”的调查结

54.50%

34.50% 1.50%

1.50%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西汉末年,帝师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侯论》。东汉末年,玄以《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然而,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

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感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于《论语》的态度,本组同学做了这个关于“论语阅读情况的调查”。在调查之前我们就对这个问题做了讨论,以及对于调查结果做了大胆的推测。当调查结果出来时,我们还是感到很震惊的。根据我们的推测,恐怕《论语》是不会被当代的大学生所接受的,他们更多的会喜欢电子书、各种杂志等轻松的读物。然而在我们调查的200人中,显示有98.5%的人曾经阅读过《论语》,其中除了在学习课本中接触的以外,有44%的同学在课余时间阅读《论语》,当然啦,真正的能够系统的反复阅读的同学只占到1.5%。但是,这已经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啦,可见,以《论语》为代表的国学还是在大学生心中很深入的。当然,区区的1.5%并不能说明我们对于古典文化的重视已经到位啦,相反,我们做的还是不够。

从调查中,我们还获悉,除了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中能接触到《论语》一类的国学经典文章外,到了大学,根本没有课程去学习经典。因此,更多的同学选择了自学,自读的方式去学习。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对《论语》、对国学、对古典文化是很有兴趣的,但是政府的不重视,学校的不重视,使得学习的兴趣与爱好被生生扼杀在摇篮里。因此也造成了古典的阅读的不力,因此,学校的教育功能必须加强,有了名师的指点肯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学所涉及的容。

对于《论语》阅读状况不佳的情况,本组同学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

1、兴趣不够浓厚

我们认为,这不是学生的错,而是社会,学校,家庭的错。因为兴趣这个东西可以再一定的环境下慢慢养成,如果周围的人都对一个东西感兴趣,那么人处在这种环境中,一定会慢慢被感染,产生兴趣,只能说我们周围没有养成适合《论语》阅读的环境,我们对古典的重视远远不够。

2、学业过重,时间少

我们不得不再说说当今社会的环境,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效益成为我们发展的主题,缺少什么我们就补充什么,以求最快的速度接受一种东西,用于生产,用于提高效益,在这种观念下,我们的学生们补充者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却忽略了其他的只是补充,慢慢的学业压抑的我们没有课余时间去阅读古典,同时,这也许和中华文化的涵有关,中华文化讲究厚积薄发,深厚的沉淀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发展却给不了我们这么多时间,所以我们只能放弃民族文化,一味的追求西方的文化,这是文化的悲哀,时代的悲哀。

3、书籍来源少,藏书量少

因为一种不重视,在学校的图书馆中也没有大量的藏书,而对于经典,想要购买全本的阅读,价格太高,价格低的往往是删节版,没有什么意义。因此造成了很多同学想要阅读却没有书籍可独。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喜欢把书下载在手机里看,网络的发展的确方便了阅读,也许更适合文化的传播。但是,当我们看到有人用现代的手机阅读古典的文化时,心中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悲哀

4、缺乏老师引导,教育部门不重视

到了大学从来没有听到学校组织关于《论语》等一批古典名著,国学经典的宣传活动。曾经一位同学向笔者借《道德经》,因为她的班主任要求背诵,这是发生在大学的唯一一件笔者听到的关于重视古典文化的事情。

对于教育部门,虽然听到啦关于阅读经典的呼吁,但是那只是呼吁,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强制实施的规定。如果没有政府的配合,单单只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去学习,我们永远不可能实现文化的复兴,永远不可能让中华文化散发出光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