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教学设计(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教学设计

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于进兰

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相互连接、交织、融合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主旨;2、理解华老栓、夏瑜及人物群象,深入把握小说主旨;3、理解环境描写对表达主旨的作用。二、教学重点

小说主题的分析三、教学难点

夏瑜等人物形象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研究法五、教学时数

3课时:情节、人物、环境各一课时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相互连接、交织、融合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主旨。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预习作业(完成情节梳理表,解答阅读中遇到的疑惑)

(PPT出示老师答案,点明小说两条线索交织的特点)

情节一(开端)二(发展)三(高潮)四(结局)时间秋天的下半夜当天清晨当天上午第二年清明地点刑场(连接)华家(连接)茶馆(交织)坟场(融合)华家(正面描写)

买药吃药谈药药效(无)夏家(侧面描写)

人被杀血被吃事被讥影响(无)

二、作者对夏瑜多用的是侧面描写,小说中还出现了哪些人,这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怎么对夏瑜的?

人物形象特征态度1、康大叔杀、卖2、红眼睛阿义欺压

3、夏三爷出卖

4、华老栓一家买、吃

5、看客赏鉴

6、茶客嘲讽

7、夏四奶奶羞愧

8、其它

夏瑜1、找出文中描写夏瑜的句子作上记号,说明其描写方法,理解人物性格;2、归纳夏瑜的形象特征;3、说明形象的意义。——明确:1、描写方法:行动描写:参加反清革命,狱中英勇斗争,宣传革命思想,牺牲个人生命。语言描写:“可怜”、“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2、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语言等来表现这位民主革命者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献身的精神。3、形象的意义:作者通过群众对他的态度来表现这位民主革命者的孤寂和悲哀:他讲革命道理,人们感到“气愤”;他在狱中挨打,人们“高兴”;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杀时,人们扯着脖子看热闹;他的血,被老栓当作为儿子治病的“药”;连他的母亲,也为他的行为感到“羞愧”。夏瑜的牺牲,只是给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华老栓提供了一味假药,给刽子手一份诈骗钱财的资本,给看客们一次鉴赏杀人的盛举,给茶客们增添了无聊的谈资。这一惨痛事实,一方面极其深刻地揭露封建统治者对广大人民思想毒害的严重程度,一方面也显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与资产阶级革命者脱离群众分不开的。

华老栓1、找出文中描写华老栓的句子作上记号,说明其描写方法,理解人物性格;2、归纳华老栓的形象特征;3、说明形象的意义。——明确:1、描写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2、人物形象:旧中国一个生活拮据、勤劳俭朴、胆小善良而又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贫苦劳动者。老弱贫病的三口之家依靠一间小茶馆维持贫困的生活。满幅补丁的夹被,如豆一灯便足以弥满全屋的两间房,足见贫困;熬夜归来,又一趟趟地给客人冲茶可见其勤劳;他不敢看杀人,不敢接人血馒头,又说明他的善良。但他又迷信人血馒头,最令人痛心的是,他不问杀的是谁就买其血,知道了是谁的血后还麻木不仁地、笑嘻嘻地为刽子手冲茶。3、形象的意义:华老栓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社会“众生相”典型,他代表着当时的落后民众,他和不理解儿子的夏四奶奶是当时病态社会人物中最令人忧心、痛心的一部分。

康大叔文中重点写到康大叔的地方有几处?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他什么性格?——明确: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行动描写——小说写康大叔把馒头交给华老栓,一连用了六个动词“抢”“扯”“裹”“塞”“抓”“捏”,生动地刻画了刽子手的贪婪、凶恶。康大叔──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还有语言描写等。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凶残、暴虐、贪婪无耻的刽子手,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形象的意义:他是一个刽子手,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有理。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总之,从外貌、行动、语言中显示了他的野蛮和凶残的本相、卑鄙的灵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可憎面目。阿义──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凶残、贪婪、顽固,为了榨取夏瑜的油水去盘问夏瑜,听到夏瑜的宣传,竟打夏瑜的嘴巴,等夏瑜牺牲后,拿走夏瑜身上的衣服。

夏三爷──出卖灵魂的势利之徒。卑鄙自私,为了独得赏银,丧心病狂告发侄儿,显示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

死者的家属和茶客(华大妈、华小栓、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 ——他们精神麻木、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施行愚民政策的结果。借麻木的民众唤醒民众的麻木,借凶残的刽子手控诉刽子手的凶残,借失败的革命者剖析革命者的失败,正是这几个形象在体现主题上的深远意义。

三、勾画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思考它们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让学生通过分析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小说的主题。教学过程

一、老师提问:小说的主题是什么?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二、学生讨论,老师提示引导

1、文题《药》有着揭示主题的作用,可以有三种理解:A、人血馒头绝不是医治病人的良药——蘸着革命者鲜血

的馒头决不是愚昧的群众所想象的医治病者的良药;B 、辛亥革命也不是医治中国的良药——群众愚昧麻木,革命者难以发动群众,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决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C 、彻底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良药——只有唤醒群众,动员群众起来革命,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2、情节分析:明线突出群众的愚昧,暗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

革命者的悲哀。这样安排明暗线索,使小说主题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使读者在体会到明线所揭示的明显的主题思想之外,还能进一步思索其深层的寓意。

3、人物形象刻画

(1)讨论:下面对小说主旨的说法是否正确A、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B、反映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C、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D、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们不要让烈士的鲜血白流。——明确:A、第一种说法,“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B、第二种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C、第三种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D、第四种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

(2)《药》通过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们对他牺牲的反映,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精神毒害的重要性,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4、环境描写

(一)、社会环境1、“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2、“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3、“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4、茶馆里茶客们的谈话……——明确:“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多么渴望!“潮一般向前赶”,何等嗜血!“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何其认真!七嘴八舌的谈论,如此愚昧!这里饱含着作者的嘲讽,更显现了作者深沉的悲哀:革命者为民众牺牲,民众不仅不理解他们的奋斗目的,反而将他们的死看作无聊生活的一种点缀,平淡生活的一点刺激。愚昧麻木如此,怎不让人痛心疾首!(二)、自然环境1、“秋天的后半夜……什么都睡着”、“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可是一只也没有叫”2、“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3、“……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明确:1、A、这种异常单调和阴暗的环境、景物,与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暗示华老栓希望破灭的必然性。B、为夏瑜的牺牲制造孤寂肃杀的气氛,暗示了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C、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阴暗、凄凉和恐怖。2、坟上的花,可能是夏瑜的战友或同情者前来献上以寄托哀思的。这表明,烈士为革命而牺牲,没有被所有的人遗忘,还有人纪念他们。在夏瑜的坟头(死)布置一个花环(生),就深刻地把绝望、虚无、悲观与希望、乐观、信念揉合在一起,用沉重的音符奏响着历史发展的乐章和生命演进的乐曲。花环的出现,为荒凉之气增添了一抹亮色。

表现作者对先烈的悼念,也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3、制造了毫无生机的坟场的悲凉、阴冷氛围,令人窒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