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21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杨柳》 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 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22
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 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 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 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 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 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 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23
主旨探究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 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 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 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 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 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24
1.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
“此夜曲中闻折柳”是全诗诗 眼。“折柳”运用了典故,“折 柳”含有惜别怀念之意。此时远 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倚窗独 立,眼望明月,耳听笛声,便是 《折柳》曲,陷入了沉思,“何 人不起故园情”自然而然地点染 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15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6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 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 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 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8
品诗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 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不论 “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 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9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 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 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 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17
读诗歌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8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
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
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
听到《折杨柳》的乐曲,
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
深情?
19
品诗句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 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 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10
景物: “幽篁”“深林”“明月” ——宁静闲适
人物活动: “独坐”“弹琴”“长啸” ——淡泊惬意
11
主旨探究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 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 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 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 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 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 应。
20
“散入春风满洛城”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 “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 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 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 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12
1.诗歌的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 得、自在)的心境。
13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4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 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5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 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 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 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 了许多听众;“满”字运用夸张的 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 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思乡之情。
26
理解默写: 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渲染笛声仿佛无处 不在、无处不闻的句子是: __谁_家__玉__笛__暗__飞_声_____,__散__入_春__风__满__洛__城__。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 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此__夜__曲__中__闻_折__柳_____,__何_人__不__起__故__园_情_____。
4
学秘诀》。
写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 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 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 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 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5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 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 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竹里馆
R·七年级语文下册
1
新课导入
观味
摩摩
诘诘
之之
画,诗,
画诗
中中
苏 轼
有
有
诗。画;
3
走近作者
【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 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 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 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 之称。王维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
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代表作】诗作《相思》、《山居秋 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
6
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竹里馆 王维
huáng
Baidu Nhomakorabe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 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篁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独坐其中,无人相伴,唯有明
21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杨柳》 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 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22
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 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 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 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 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 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 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23
主旨探究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 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 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 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 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 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24
1.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
“此夜曲中闻折柳”是全诗诗 眼。“折柳”运用了典故,“折 柳”含有惜别怀念之意。此时远 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倚窗独 立,眼望明月,耳听笛声,便是 《折柳》曲,陷入了沉思,“何 人不起故园情”自然而然地点染 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15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6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 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 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 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8
品诗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 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不论 “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 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9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 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 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 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17
读诗歌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8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
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
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
听到《折杨柳》的乐曲,
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
深情?
19
品诗句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 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 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10
景物: “幽篁”“深林”“明月” ——宁静闲适
人物活动: “独坐”“弹琴”“长啸” ——淡泊惬意
11
主旨探究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 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 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 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 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 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 应。
20
“散入春风满洛城”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 “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 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 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 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12
1.诗歌的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 得、自在)的心境。
13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4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 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5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 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 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 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 了许多听众;“满”字运用夸张的 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 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思乡之情。
26
理解默写: 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渲染笛声仿佛无处 不在、无处不闻的句子是: __谁_家__玉__笛__暗__飞_声_____,__散__入_春__风__满__洛__城__。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 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此__夜__曲__中__闻_折__柳_____,__何_人__不__起__故__园_情_____。
4
学秘诀》。
写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 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 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 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 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5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 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 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竹里馆
R·七年级语文下册
1
新课导入
观味
摩摩
诘诘
之之
画,诗,
画诗
中中
苏 轼
有
有
诗。画;
3
走近作者
【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 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 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 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 之称。王维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
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代表作】诗作《相思》、《山居秋 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
6
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竹里馆 王维
huáng
Baidu Nhomakorabe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 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篁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独坐其中,无人相伴,唯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