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服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服务研究
首先概述了用户偏好及学术信息服务的相关概念,然后以对学术信息服务模式的影响为切入点对用户偏好的行为和用户偏好进行分析,介绍了两者间的相互融合,最后提出了对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服务的改进策略。
标签:用户偏好;学术信息服务;信息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已经不再是专家和学者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唯一途径。传统意义下的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时是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学术交流,但现在这种途径下很难满足学者们对学术资源的个人需求。我们必须要从观念上改变成以服务用户为中心的新型学术信息服务体系中。
1 基于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服务的兴起
在学术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学术资料及文献的发行等科研活动逐步朝着由文摘索引、联机检索、书目检索和图书馆(主要是各高校图书馆)为主的学术信息服务体系发展。而正是由于这些信息技术的不断变迁,服务用户对待学术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学术信息服务提供者必须思考并拓展服务内容及模式来提高其竞争力,在这个时候基于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服务体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学术信息服务就是以学者或专家等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也就是根据不同专业的研究者需求的学术信息资源,主动智能的向其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学术服务,其根本目的是尽可能满足不同学者的不同信息需求和相关帮助,分析挖掘专业人员的学术行为和兴趣爱好,为他们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信息资源。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信息量的迅猛增加,学术科研仅靠传统的印刷文本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新创新成果的需要,而网络信息的便利与易取性,大大缩短了这些专家学者研究求知的时间,并且降低了获取这些信息资源的成本。学术信息资源的网络共享也突破了专家、学者们的时空限制和地域障碍,使得他们在何时何地都能迅速、快捷的获取所需的学术信息资源。
用户偏好我们可以理解为:用户在购买商品和获取服务的时候,所做出的最理性化的具有倾向性的选择,是用户个人认知、心理感受及理性的三种认知权衡的综合结果。而在互联网领域内对用户偏好行为的捕捉方式有三种:第一种通过信息服务接收者在网上的浏览信息获取用户行为和偏好,这种方式比较多;第二种是有专门的页面插件用来记录学术信息接收者网上访问行为,从而获取用户需求的学术信息类别及内容;第三种是直接在网上开展问卷调查,让用户自己选择自己的信息的行为,如网上问卷、内容评分。最终通过这些累积信息从而获取接收者的个人偏好。最终能更具有倾向性的向用户主动推送他们个人的学术信息需求。
在用户偏好与互联网服务完美融合的背景下,基于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服务
体系,则能很好满足不同学者的特殊信息需求和资源需要。以个性化推送和定制能够向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极大的缩短了用户对需求信息的搜索时间,直接提高了服务效率。
2 基于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服务体系的探索
2.1 学术信息用户偏好的信息收集
服务用户在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携带着很明显的个人偏好的形式。这是建立在对学术信息资源提供平台(如图书馆、互联网、搜索引擎等)自身特性的了解及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在往后的一段时间内,用户在这样的平台下能更方便快捷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在自身情感上对这种服务体系产生一种依赖,这就是服务用户偏好形成的基础。
如果该学术信息服务体系能够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赶到满意,并且有以后继续使用意愿,那么用户对该体系的偏爱就会在使用中无意识地形成,用户就会自动选择偏爱的信息服务模式。
2.2 用户偏好的行为分析
学术信息服务体系访问过程中,使用用户的信息行为记录着用户的个人偏好和信息需求倾向,而准确了解用户个人偏好则是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关键,所以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是服务体系提升的重中之重。对于用户个人偏好的行为分析,该数据的挖掘一般选择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服务器文件。服务用户无论是通过图书馆平台,还是博客、维基等方式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我们都能够通过这些平台的服务器数据中记载的用户访问记录,然后进行分析与挖掘从而获得服务用户的个人偏好和信息需求
(2)用户访问量。所有提供学术信息资源的平台,通过后台服务器都能够清晰了解不同类别的数据访问量,然后根据用户的个人登录信息帮助服务提供者更好更准确的发现用户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类别。也就能够帮助服务提供者明确访问用户的个人偏好。
(3)信息智能推送。通过服务器文件和用户访问量的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不同的服务用户的个人偏好和信息需求。当用户下次访问该平台的时候,我们能够及时准确的推送用户所感兴趣的学术信息。以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为目的,以搜集用户的个人偏好为基础,从而达到学术信息智能推送的服务形式。
服务提供者通过对用户偏好行为的数据挖掘,并重视服务用户对信息服务体系中学术内容的评价及反馈,这样就能及时掌握服务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变化,才能做好学术服务体系的个性化服务。
2.3 用户偏好对学术信息服务的影响
伴随着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朝着用户的个人偏好、不同学科和特定用户的信息需求方向不断发展。用户偏好的行为分析对学术信息服务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术信息服务内容的影响。对用户个人信息的分析和挖掘,使得服务提供者由以前的海量信息直接提供由用户自己选择,转变为准确高效的提供给用户他们需求的信息资源。根据用户个人偏好,智能推送相关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服务。
(2)对学术信息服务方式的影响。在传统的学术信息服务模式中,一直是以图书馆等学术服务平台为中心。而在侧重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服务模式中,则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在整个信息服务过程当中是处于主导地位,以其个人的偏好从而对信息服务的模式提出要求。(3)对学术信息服务对象的影响。传统模式下,服务提供者向所有用户提供相同的海量学术信息资源,然后由用户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资源。但是因为学者和专家们需求的资源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对待不同的服务对象应该有不同的层次性。这种对用户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正是用户偏好引导下的个性化学术信息服务。
3 关于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服务改进
3.1 关于用户偏好学术信息服务平台的改进
以用户为中心的学术信息服务中,是以服务用户的个人偏好和信息需求出发。从海量信息资源为中心来建设信息资源平台,转变成为面向服务用户、面向用户需求来建立全新的服务资源平台。将用户的个人登录信息为登录接口,而将服务器的资源平台与用户的偏好行为相结合。由服务器根据用户个人登录信息来向用户提供资源和个性化的学术信息服务。
3.2 关于用户偏好学术信息服务内容的改进
服务用户由于个人偏好和信息需求的不同和偏好行为的随机性,使得主动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内容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服务用户广,个人偏好行为带来的就是大量的信息资源进入资料库,使得有些需求量小的低价值的资源进入资料库;(2)很多学科与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影响用户的资源选择与获取;(3)少数学术资源少的知识信息孤立存在,得不到有效利用。面对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对服务用户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分类,加以优化整合,实现广大用户的客观需求。
3.3 关于用户偏好学术信息服务方式的改进
由于用户的个人偏好的不同,获取学术资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用户该以自身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的服务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各自的服务平台,比如通过邮件、随身智能终端等方便自身的方式获取服务内容。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