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发病机制1
• 在上述过程中,还包括有转录因子的合 成及炎性介质的产生等参与。造成缺血 性损伤的另一种机制是细胞凋亡。到目 前为止,缺血性级联反应的很多机制尚 未完全阐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
12
发病机制2
• 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缺血中心区及周围的缺血半
暗带组成。缺血中心区的脑血流阈值为 10ml/(100g.min),神经细胞膜离子泵和细胞能量代 谢衰竭,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缺血半暗带的 脑血流处于电衰竭(约为20ml/(100g.min))与能量 衰竭(约为10ml/(100g.min))之间,局部脑组织存 在大动脉残留血流和(或)侧支循环,故缺血程度 较轻,仅功能缺损,具有可逆性。
.
9
发病机制1
• 严重缺血的脑组织能量很快耗竭,能量 依赖性神经细胞的泵功能衰竭,脑缺血 引起膜去极化和突触前兴奋性递质(主 要是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大量释放。
.
10
发病机制1
• 细胞外液中的Ca2+通过电压门控通道和 NMDA受体门控通道,进入细胞内,细胞内还 由于ATP供应不足和乳酸酸中毒,使细胞内的 结合钙大量释放,细胞内的Ca2+稳态失调在 神经细胞缺血损害中起重要作用,称为细胞内 钙超载,受Ca2+调节的多种酶类被激活,导 致膜磷脂分解和细胞骨架破坏,大量自由基的 生成,细胞产生不可逆性损伤。
cause, OC)
(5)不明原因型(Stroke of undetermined cause, UND)
.
4
缺血性卒中分型
3、按起病形式和病程分为
(1)完全型:起病6小时内病情达高峰。 (2)进展型:病情进展,可持续6小时至
数天。
.
5
动脉粥样性硬化血栓性脑梗死
• (atherothrombotic cerebral infarction)在脑动脉粥样硬 化等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管腔狭窄、闭 塞、或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 而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 征。
.
6
病因
•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基本病因,其次高血 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 脑动脉炎
如巨细胞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结节性动脉炎、梅毒性动脉炎及AIDS等 引起的感染性血管炎;
• 高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或椎动脉剥离、 药物滥用(如可卡因及海洛因等)、烟 雾样血管病及偏头痛等;
.
7
病因
• 血液学异常 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等有关的细
.
16
病理分期
• 超早期(6小时内):组织改变不明显;※超早期缺血半暗带 的保护
• 急性期(6~24小时 ):缺血脑组织苍白、肿胀,神经元、 胶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呈缺血改变;
• 坏死期(24~48小时):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胶质细胞坏死, 炎细胞浸润,脑组织明显水肿;
• 软化期(3天~3周):病变区液化变软; • 恢复期(3~4周后):液化坏死脑组织被清除,小病灶形成
.
13
发病机制2
• 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是一个动态的 病理生理过程,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和 时间的延长,中心坏死区逐渐扩大,缺 血半暗带逐渐缩小。
.
14
发病机制3
• 由于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损伤具有可逆性,故 在治疗和恢复神经系统功能上半暗带有重要作用, 但这些措施必须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这个 时间段即为治疗时间窗(therapeutic time window,TTW)。它包括再灌注时间窗(reperfusion time window,RTW)和神经保护时间窗 (cytoprotective time window,CTW),前者指 脑缺血后,若血液供应在一定时间内恢复,脑功 能可能恢复正常;后者指在时间窗内应用神经保 护药物,可防止或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
.
2
缺血性卒中分型
1、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
(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SCP) (1)全前循环梗死(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TACI) (2)部分前循环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ACI) (3)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POCI) (4)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
.
3
缺血性卒中分型
2、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
(2)心源性栓塞型(Cardioembolism, CE) (3)小动脉闭塞性(Small-artery occlusion, SAO) (4)其它明确病因型(Stoke of other determined
胞性血液高粘度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等有关 的血浆蛋白浓度增高性血液高粘度综合征。高 纤维蛋白原血症、抗凝血酶Ⅲ缺乏,肿瘤、妊 娠、蛋白C/S缺乏、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多种 原因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镰状细胞病等血红 蛋白病也可以是少见的原因。
• 先天性血管畸形
.
8
发病机制1
• 神经细胞在完全缺血、缺氧后十几秒即 出现电位变化,20~30秒后大脑皮质的 生物电活动消失,30~90秒后小脑及延 髓的生物电活动也消失,脑动脉血流中 断持续5分钟,神经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 性损害。上述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称为缺血性级联反应。
.
15
发病机制3
• 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受TTW影响之外,还受到 脑血管闭塞的部位、侧枝循环、组织对缺血的 耐受性及体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 患者TTW存在着差异。一般认为RTW为发病 后3~4小时内,不超过6小时,在进展性卒中 可以相应地延迟。CTW包含部分或全部RTW ,包含所有神经保护疗法所对应的时间窗,时 间可以延长至发病数小时后,甚至数天。
脑梗死
沧州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三科 李科信
.
1
概念
•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
•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Leabharlann Baidu组 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 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 脑栓塞和分水岭梗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