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历史时期海岸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二)天津成陆与城市发展
25
1.贝壳堤 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
成冲积平原。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 线固定。
距今8000~5000年前的冰后期,冰川消融,渤海 湾海岸线约与今4米等高线相当。此后气候转冷,海 水消退,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
26
据考古调查,天津附近渤海湾西岸有3条高出地面 呈带状的古贝壳堤,自东向西:①蛏头沽—驴朐河— 马棚口贝壳堤;②白沙岭—军粮城—泥沽—上古林— 歧口贝壳堤;③小王庄—巨葛庄—沙井子贝壳堤。据 C14测定第1条形成于宋后;第2条南段歧口附近,下 层距今2020±100年,上层距今1080±90年,北段 在白沙岭附近距今1460±95年。这条贝壳堤约经千 年塑造而成。第3条贝壳堤距今3800~3000年。
6
(1)基岩海岸
杭州湾以南的华东、华南沿海分布较多,杭州湾 以北,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岸。我国的 基岩海岸长度约5000公里,约占大陆海岸线总长的30%。 此外,在台湾岛和海南岛,其基岩海岸更为多见。
特征: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港湾众多;大量的沿 岸岛屿常在沿岸和港口一带形成水深流急的通道;岸 滩狭窄、坡陡、水深。
1
2
3
一、中国海域范围
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 以东海域,自北向南略呈弧 形展布。
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 应划归我国主权和主权利益 所管辖的海域,包括内水、 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的面积共约300万平方公里。 这是我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 分。
北宋以前苏北海岸不受黄河影响,淮河的来沙不 多,泗水水流亦较清。
1128年起,以后的七百余年,黄河均夺淮入海。 大量泥沙涌入淮河。但在最初几个世纪中,黄河分 由颍、涡、睢、泗入淮,泥沙在沿程堆积,河口延 伸并不迅速。16世纪中叶以后,全河夺泗、淮入 海,尤其是1578年潘季驯治河,“束水攻沙”, 大筑堤防,堵塞决口,出现了由汴入泗、由泗入淮 的固定河道,即今地图上之淤黄河。大量泥沙堆积 河口,海岸不断向外延伸。
18
19
2.历史时期辽东湾顶部岸线的变迁
进入历史时期辽东湾顶部的岸线位置,史无记载。 根据微地貌观察,盖县、大石桥向西北,经牛庄至 沙岭一线,南北地面的坡降有着显著的差异。北面 陡峭(2‰左右)而南面平缓(5左右),钻孔资 料也发现在此线以北为河口或河流相物质,以南则 为浅海相沉积。再结合历史文献,汉代在辽东郡所 设的文县(今大石桥东南)、安市(今海城东南)、 新昌(今海城东北)、辽队(今鞍山市西)、险渎 (今台安县东南)诸县,也均在此线的内侧。此线 可作为古海岸线的标志,其起始年代虽尚待作进一 步的探讨,但它形成于公元之前,是可以确定的。
4
二、我国海岸的基本格局
1.海岸线的基本方向 宏观上,海岸线的基本格局受地质构造控
制。 中国大陆岸线的走向基本上遵循两个方向:
北东向和北西向。 冀东—辽西、山东—辽东半岛以及长江以
南的海岸线基本上呈北东向延伸;渤海湾及 苏北海岸线的走向以北西向为主。
5
2.我国海岸的类型
我国大陆岸线大体以杭州湾为界,南部为多基岩 海岸,北部为多泥砂质海岸,但南北各个岸段之间, 往往是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相间。北部 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基岩海岸为主;辽河三角洲, 海河三角洲,新、老黄河三角洲,以及长江三角洲等, 则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辽西、冀东沿海以砂、岸为主, 砂质海岸与基岩海岸相间;南部的浙闽沿海,山地直 逼海岸,海湾岬角相间;广东、广西沿海则以珠江三 角洲的泥砂质海岸居中,两侧为以砂质海岸为主,砂、 岸、岩岸相间的岸段。
9
砂砾质海岸 由பைடு நூலகம்粒较粗的砂砾组成的平原海岸。以台湾
的海岸最为典型。大陆砂砾质海岸多呈零星分 布,其中辽宁、河北、山东、福建、广东、海 南和广西分布稍多。
砂砾质海岸的特征是:岸滩组成物质以砂、砾 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类型多 ,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 的水深和掩护条件。
10
(3)生物海岸 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生物对海岸的
塑造有时起着重要作用,形成特殊的海岸类型, 即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
11
3.我国海岸变化的概况 地质时期
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玉木冰期时,发生大海退,到 近两、三万年前,海面降到最低,约比现在低一百多 米。日本列岛、台湾岛、海南岛等都与大陆相连。
第六章历史时期海岸变迁
海岸线是海陆之间的分界线。海岸线即是陆地与 海洋的分界线,一般指海潮时高潮所到达的界线。 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岸线,称古海岸线在自然界表现 得异常活跃。
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 总计32000多千米。大陆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 仑河口,18000多千米。
海岸带达35×104 km2,其中潮上带面积约 10×104 km2,滩涂2×104 km2。0~5 m等深线区域 2.7×104 km2,其余为5 m等深线以下海域。
滨海平原的西部,隋时柳城郡在白狼水(大凌河) 入海处建有临海顿(一名望海顿),作为海路漕运至 辽东的转运站,其地在今锦县右屯卫之南。辽东湾顶 部的古岸线,当在今右屯卫、闾阳驿、杜家台、盘山、 沙岭、牛庄、大石桥至盖平一线,直至11世纪,仍无 多大变动。
21
4.在辽东湾顶部古岸线内侧的近海地区的变迁 这一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历史早期一
31
2.天津的城市发展
隋时大运河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于天津。唐时 在芦台开辟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辽在武清设立了 “榷盐院”,管理盐务。金贞佑二年,在三岔口设直 沽寨。元改直沽寨为海津镇,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 心。
明 “靖难之役”中,朱棣在天津渡大运河南下, 1404年12月改名天津(天子经过的渡口),开始筑 城设卫,称天津卫,后增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顺治 九年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 事等建置。雍正三年升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升 为天津府。近代,天津作为直隶总督驻地,也成为李 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 也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
20
3.辽东湾滨海平原的变迁
辽东湾滨海平原的主要入海水道辽河及大、小凌 河。汉魏时,以游牧为生的乌桓和鲜卑居其上源,原 始植被未遭破坏,水土保持良好,河流来沙很少,海 岸线曾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汉时大辽水安市入海, 当时安市县在今海城东南营城子。辽时,东京道所属 海州治今海城,其附廓县称为临溟,仍频临海边。
研究海岸线变化的目的 1.了解某些特定海岸线的变化与历史的进程存在的
重要联系。 2.研究条海岸线的形成、特点、进况、原因和规律,
可以为海岸带的改造利用,海港的规划建设提供科 学依据。
16
17
三、历史时期海岸的变化
(一)辽河三角洲海岸的变迁
1.辽东湾顶部的变迁
地质时期 辽东湾顶部介于辽东千山和辽西医巫闾 山之间,东起西崴子,西至小凌河口的滨海平原,在 地质上原属于渤海凹陷的组成部分,即燕山运动中构 成的辽河中新断陷带,新生代时期继续处于沉陷之中。 第四纪冰期后期,辽河下游发生规模较大的“盘山海 浸”,约在距今五至六千年以前,海面上升到最高位 置,根据辽河下游平原50-60 米深处海相地层和海相 化石的分布,海浸达到盘山以北地区。
14
就历史时期的海岸线而言,发生变化的海岸线只是 其中的一部分,其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 因素。
1.地壳运动。海岸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 运动。地壳下降,引发海水侵入(海侵)或后退,造 成海岸线的巨大变化。
2.冰川影响。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 海岸线向陆地推进;反之,海岸线就向海洋推进。
直处于沼泽状态,使辽西与辽东之间的交通为之阻隔。 唐宋时期也为沼泽。
22
5.辽河及大、小凌河三角洲的形成 辽河及大、小凌河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因为河流泥沙
的增多。 辽时于上京道潢河(今西辽河)沿线设置仪坤、
饶、丰、永、降圣、龙化、乌等州,进行移民垦殖。 金、元时进一步大规模的耕垦,使植被破坏,土壤侵 蚀,水土流失严重。辽河及其支流的来沙渐丰,随着 辽河三角洲的延伸,海岸逐渐向外推移。明时辽河三 角洲岸线东端已南移至大石桥西南,由此向西,经沙 岭以南约二十五公里,再西至吴家坟附近。
3.入海河流的泥沙影响。当河流将大量泥沙带入海 洋时,泥沙在海岸附近堆积起来,长年累月,沉积为 陆地,这时海岸线就会向海洋推移。如黄河每年海泥 沙多达16亿吨,使黄河河口每年平均向大海伸长2~3 公里,即每年新增加约50平方公里的新淤陆地。由于 河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使海岸线也不断地向海洋推进。
15
主要的变化的海岸线有:辽河三角洲海岸、渤海 湾海岸、苏北海岸、长江三角洲海岸、杭州湾海岸、 珠江三角洲海岸等。
30
渤海湾南部海岸,自70年黄河改在今滨州市、利津 间入海后,三角洲推展迅速。
9世纪河口在今滨州市东70公里。12世纪黄河夺淮 后,原先三角洲海岸受波浪的侵蚀,有所后退。1855 年黄河又改由山东利津入海,新三角洲迅速向外扩展, 河口沙洲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海中伸展。近百年 来黄河在这一地区造陆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 泥沙又由海流向北搬运,在渤海湾西岸第三条贝壳堤 外堆积了广阔的淤泥滩。
13
海平面波动的原因 1.冰川-海面变化 2.冰川均衡作用(当大陆负载冰川时下沉,洋盆由于
部分负载减少,洋壳上升;间冰期卸荷导致陆地的均衡抬升 和海底下沉。)
3.构造-海面变化 4.沉积物充填引起的海面上升 5.水均衡作用产生的海面上升(陆冰生长和消融,
产生的下沉引起地幔产生形变,这种扰动靠粘滞流缓慢转移。 由于地球基本为球形,一个地方地壳的受压(冰期)会导致 周围地区的上升(称前缘隆起),从而导致局部相对海平面 下降。)
27
28
29
渤海湾海岸线的伸展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至为相 关。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由 于一方面西汉以前中上游植被覆盖良好,下游多支津、 湖泊,输送到海口的泥沙不多;另一方面下游分多股, 在天津、河北黄骅和山东无棣之间游荡。其主流于黄 骅一带入海,故在天津出海的泥沙不多。在波浪作用 下,宜于贝壳堤的形成。东汉后,黄河改由今山东利 津、滨州一带入海。天津附近泥沙显著减少,海岸线 由淤泥质海岸转变为沙质海岸,从而形成第二条贝壳 堤。以后黄河在山东入海口的泥沙向北扩散,在堤外 堆积了海滨平原。1048年后,黄河在天津入海。大量 的泥沙不利于贝壳的生长。1128年黄河改由泗、淮入 海,随着来沙的减少,又形成了第三条贝壳堤。
7
(2)沙岸
沙岸又叫平原海岸,可 分为三角洲海岸、淤泥质 海岸和砂砾质海岸。
三角洲海岸河流与海洋 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平原 海岸。我国不少河流的输 沙量很大,河口三角洲发 育得很好。如长江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等的海岸。
8
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主要是由平均粒径0.01-0.001mm的细颗粒的淤 泥组成。主要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及黄海的 苏北平原海岸。河流泥沙是塑造淤泥质海岸的主要原因,河流 泥沙入海,在沿海形成广阔平坦的淤泥质海岸。我国的淤泥质 海岸一般坡降在0.5‰左右。高低潮线之间的滩涂宽度一般为 3-5公里,宽的可超过10公里。
约一万年前,冰川大量消融,海水上涨,发生全球 性海浸。五、六千年前,海浸达到最大范围,形成黄 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台湾、海南岛被海水分割成 岛屿,东部滨海平原如天津、上海等均在海中,所有 大河的现代三角洲在当时也都不存在。
12
-
图 3 7 中 (国 据东 耿部 秀的 山古 )海 岸 线 变 迁 线
23
大、小凌河三角洲。小凌河明时入海口在今锦州 东南十五公里的蚂蚁屯。明代辽东湾顶部滨海平 原岸线,西起小凌河口的蚂蚁屯,向东北延展至 右屯卫东南的东海堡、杜家台、双台子之南,沙 岭、吴家坟西南,至梁房口关之西一线。明时辽 河平原仍处于沼泽状态
明末清初,今营口市还是辽河口外称为“桃花 岛”的一个沙岛。嗣后,由于辽河入海泥沙的淤 积,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与陆地相 连。
32
(三)苏北海岸的变迁
今天在苏北平原上有一条 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全长 300公里的范公堤。这是一 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了 全新世内相当长时期的古海 岸线所在。
范公堤为范仲淹于11世 纪持下重修的捍海堰。
范公堤分布图p11
33
34
自西汉至北宋,苏北海岸线长期稳定在范公堤以 东不远处。主要原因是河流来沙量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