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尽管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突出专业实践的培养,探讨教学改革的内容。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仿真模拟教学
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简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作为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智育,也要注重德育;既要注重理论,也要注重实践;既要注重知识,更要注重素质和能力。

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我国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为60%,而一般外贸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70-90%,甚至有的达到100%。

这表明外贸企业更希望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培养能与外贸岗位相对接,也就是说它们更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

特别是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p
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实践分析
目前,各院校都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上不断创新,努力尝试各种教学模式。

但从总体来看,这些教学模式还存在种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很多高校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造成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主要有:
2.1.1 过度依赖教材,致使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
现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参考教材虽然很多,但从总体来看,各地所编写的教材为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严密性,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点的介绍;即使有侧重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教材,也不免是纸上谈兵。

另外,世界形势变化非常快,而很多新贸易政策的出台和新理论的出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其作为教学内容被纳入教材则耗时更久,这就使得本课程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很难通过教材完全充分体现出来。

教师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安排讲授,那么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课程结构就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与实践脱节也就在所难免。

2.1.2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高校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毕业后留校或直接从其它学校毕业后分配过来的,理论知识虽然掌握的很好,但却缺乏直接接触和从事外贸工作的经历。

这就使得他们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对于实践的内容显得力不从心,很难不使自己的课程讲授偏向理论,而忽略实践。

特别是国际贸易实务中出现的各种单证,讲授教师都从来没有见过或操作过,就更不可能将其如何填写、制作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向学生传授明白。

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传授方式,是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

2.2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仍然遵循老师传授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记笔记、做练习题的方式进行授课。

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单调乏味,很难使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

即使现在很多高校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也仅仅是将原先固定的黑板换成能变动的黑板而已,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

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实务对操作性要求较高,很多单证实务的内容,仅靠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讲授,而没有学生的实际上机模拟操作和真正接触有关的操作场景,是很难理解和把握的。

因而,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一些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复杂条款和专业知识,而不能融会贯通,其外贸的实际能力并没有通过在校学习而获得提高。

2.3 考核方式不合理
在很多高校中,传统的考核模式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命题,在期末印制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学生做试题,老师阅卷给出分数。

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和能力。

尤其像国际贸易实务这种操作性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是说明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能力,而无法反映出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的能力。

因而,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是无法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

3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3.1 合理安排课程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方面脱节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教材过度依赖以及教师实践经验的匮乏。

因而,要保证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就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3.1.1 摆脱对教材的依赖,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为了突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在保证理
论知识够用的情况下,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安排中的比例。

为此,可以将课程结构做出如下划分:
(1)讲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各项条款和相关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外贸合同中的基本知识点,可以让学生统一参考相应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

教师在讲授本课程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可以穿插一些案例,并在课堂上相应增加学生自己分析和讨论的时间。

同时,为了让学生对所学案例有更深的认识,可以将讲授中所有涉及的案例以及其他的案例练习编辑一个案例集统一发给学生,以便于学生课后能继续分析和学习。

(2)讲授国际法规和惯例。

由于国际贸易业务中会涉及很多的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而这些法规和惯例又是指导学生从事贸易实践活动的基础,是其取得成功的保证,所以这一部分要加大学生的学习时间。

授课教师可以在讲授前先行印发一些常用的国际法规和惯例,然后结合案例对这些法规和惯例中的条款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以及理解。

(3)讲授国际贸易单证实务。

这一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除了对相应单证填写进行讲解之外,更应该安排至少2/3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p
(2)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

教师缺乏外贸实践工作经验是造成讲授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这一方面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由学校以多种方式与企业进行合作,并跟企业协商派本校教师到企业内部相应岗位从事工作,让他们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机会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从中学习和获取实践经验。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室尽管只是一种模拟操作,但由于它是最为靠近现实外贸操作的场景学习模式,所以教师积极参与其建设过程以及组织学生进行仿真模拟操作,也是自己增加和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

另外,尽管实训基地主要是为学生实践操作而设立,若教师能与企业中的专业人员一起配合顺利完成指导学生实习的工作,那么其过程中反馈的很多信息也是有利于其实践经验积累的。

3.2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合理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3.2.1 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知识点,加大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模式。

它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不过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为了让学生把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在其中为学生设立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以便于其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只有如此教学才能有计划进行。

(2)案例要客观真实。

要让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在学生看来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要过多加入编者的评论和分析,让学生自己先进行探讨。

由案例的真实性决定案例教学的真实性,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3)案例要具备较强的综合性。

这就需要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要丰富,其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之一般的举例要复杂,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问题的能力。

(4)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属于主要地位,教师属于辅助地位。

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5)注意过程的动态性。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所以整个过程,需要老师掌控好,不能过于呆滞,p
尽量增加课程信息量,运用多种软件和工具,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特别是像国际贸易实务这种实务性强的课程,在应用多媒体授课时,要结合每节课的主要内容,播放一些真实的贸易流程,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内容。

(2)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的教学研究。

教师可以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国际贸易实务学习的网络平台。

在此平台上应发布教案、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最新信息、国际贸易网站的一些链接,并将其与实训室中的模拟操作软件系统链接,以便学生课后能自主模拟操作;同时,开设在线答疑,以便随时与学生就疑惑的问题进行交流。

3.2.3 完善实训室建设,实现仿真模拟化教学
通过建立和完善实训室,可以较为有效地改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

不过,要注意在实训室建成后,一定要实现仿真模拟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全程参与的亲历式的场景学习模式。

在这些场景里,学生是以具体的国际贸易业务工作人员置身于国际贸易业务的场景仿真模拟中,在已掌握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知识的基础上,对每一步操作形成一个全新的感性认识,从而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为了配合仿真模拟化教学的实行,还应该引入相应的教学软件,通过教学软件系统平台模拟一个开放的竞争的仿真国际贸易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存在多家进出口公司,每家进出口公司都可以查询各类贸易信息。

每位学生将作为一家贸易公司的业务员,通过网络环境,独立地从事国际货物买卖业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娴熟高效地进行正常的业务操作、赢得利润,而且也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来学习处理贸易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规避风险、降低损失。

3.2.4 加强校企联合,建立实训基地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更好地培养其动手能力,应该积极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一些校外实习基地。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成后,课程教师应与企业经验丰富的外贸人员一起编写实习计划和方案。

根据与企业的协议,定期安排一些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和实习,并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企业中的外贸人员以及海关、银行、商检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讲课。

这种方式一是可以让学生能对外贸业务以及专业部门的流程和职能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二是可以从一些有经验的外贸业务员手中学到一些实际操作程序,以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3.3 多样化考核方式,建立公正合理的考核体系
改变原先单一的考核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指标,重点突出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保证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效果进行检验的客观公正性。

具体做法有:
3.3.1 合理编写考核大纲,增加实践内容命题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情况编写考核大纲,在考核大纲中要详细说明本课程的命题方式,p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单证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国际贸易业务实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吴建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手段体系改革的探索[J].企业家天地,2009,8.
[4]王雪.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开封大学学报,2006,3.
[5]闫红珍.进出口贸易实务仿真模拟化教学的探索[J].交通高教研究,2001,2.
[6]肖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高校教育研究,2009,2.
①作者简介: (1979-),女,山东日照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讲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贸易概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