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肠道病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人肠道病毒
1,人肠道病毒简介和分类
•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成员,主要 在肠道内复制, 但可感染各个系统和器官。 • 单正链的无包膜RNA病毒,RNA有感染性。 • 小球形病毒(~ 30 nm), 20面体对称结构。 • 衣壳有VP1-VP4四种蛋白,VP1-VP3分布在表面, VP4与内部RNA结合。 • 与鼻病毒不同的是,它们在酸性环境中稳定。 • 在胞浆增殖,有明显CPE,破胞释放。 • 引起多种疾病:麻痹性疾病、无菌性脑膜炎、心肌 损伤、手足口病,结膜炎,皮疹等。
人 肠 道 病 毒
张勇, 许文波 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
2008.04.08-10 首届全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手足口病实验室技术培训班
内 容
1,人肠道病毒简介和分类 2,人肠道病毒的毒粒结构和基因组特征 3,人肠道病毒的复制周期 4,人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 5,与人肠道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 6,人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 7,人肠道病毒感染的治疗和预防
所有已知的人肠道病毒都可以在组织细胞培养或乳鼠中 繁殖; 大部分血清型可以在1种以上的人源传代细胞中生长; 但是没有哪一种细胞可以支持所有的人肠道病毒生长; 研究至今,一些血清型(如Cox A1病毒)只能在乳鼠中 繁殖。
4,人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
人
人肠道病毒传播方式 > 粪-口途径传播: 唾液与粪便 > 呼吸道传播: 空气飞沫 > 接触传播:
5,与人肠道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
脊灰 症状 + 麻痹性疾病 脑膜炎-脑炎 + + 心肌炎 新生儿疾病 胸膜痛 咽峡炎 发热性疾病 . 出血性结膜炎 + 呼吸系统感染 + 不明原因发热 糖尿病/胰腺炎 Cox A + + + + + + + + Cox B + + + + + + + + + Echo + + + + + + + -
表面的裂谷 – 吸附到细胞受体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因组结构
VPg通过O4酪氨酸联接共价结合在病毒RNA的5’端,长度为22-24个氨基酸。 基因组长度在7209-8450个碱基。 5`非编码区较长(624-1199个碱基),并且形成二级结构(IRES),与病毒 的复制和翻译有关。 3`非编码区较长(45-125个碱基),也含有二级结构,一般是假结,与病毒 RNA的合成有关。 衣壳蛋白分为3个区——P1、P2和P3。
• 心肌炎 - B组柯萨奇病毒是最常见的原因,有时其它人 肠道病毒也可引起。新生儿感染易引起死亡; • 呼吸道感染 – 许多人肠道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 体; • 似风疹的出疹 – 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B组柯萨奇病毒 和埃可病毒都可以引起类似风疹的出疹性疾病; • 新生儿感染 – 一些B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可以引起 新生儿感染。可能在生产过程受到感染,感染后的症状 不尽相同,轻者如发热,重者可发生严重的多系统疾 病,甚至死亡; • 结膜炎 – 与许多人肠道病毒感染有关,尤其是柯萨奇病 毒A24(CoxA24)和肠道病毒 70型(EV70) (出血性 结膜炎); • 胰腺炎/糖尿病 – 与B组柯萨奇病毒感染有关。
yongzhang75@hotmail.com
病毒聚合蛋白的剪切
脊灰病毒基因组含有单一开放读码框架(ORF),感染 易感宿主后,基因组翻译产生一个多肽,然后由蛋白 酶水解为4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同时中间过 程产生4个重要的蛋白前体。
细胞裂解
• 细胞裂解时,出现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称致 细胞病变效应(CPE); • CPE表现为:染色质浓缩、胞核出现水泡、 质膜胞囊形成、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细胞内 成分漏出、整个细胞皱缩; • CPE出现的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溶酶体成 分漏出有关。
一般人肠道病毒在呼吸道飞 沫中可存留约一至三周,而 经胃肠道的粪便排泄可达到 二至三个月以上。
造成人肠道病毒感染与流行的因素
宿主因素:营养、卫生、抵抗力 病毒的种类 侵入易感个体的人肠道病毒量 病毒的毒性强弱 整个族群里含有抗体的个体(群体免疫) 少数研究:特定HLA基因较易出现肢体麻痹症候群 有些研究:新生儿与婴儿易遭受严重的柯萨奇B型 和ECHO病毒感染
• 每个复制周期在5-10个小时不等; • 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病毒的种类、温度、 pH、宿主细胞、感染的多样性等; • 许多小RNA病毒科的病毒,如肠道病毒 从细胞中释放时会破坏细胞的完整性, 称裂解; • 一些小RNA病毒科的病毒,如甲型肝炎 病毒从细胞中释放的时候不会出现致细 胞病变效应(CPE)。
2,人肠道病毒的毒粒结构和基因组特征
~30nm 二十面体对称 无包膜
Courtesy of Linda M. Stannard,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A.h
人肠道病毒结构
血清型是由位于 病毒毒粒表面的 连接短袢和衣壳 蛋白的C-末端决 定的。这里含有 主要的抗原决定 簇位点。
新型肠道病 毒 71 70.71 71
71
70
68
72
Ⅰ-Ⅲ型
3.4.6.9.17.19
引起的疾病
• 麻痹性疾病 – 脊灰病毒是最常见的引起麻痹性疾病的病 原体,但其它病毒有时也可引起,如肠道病毒 71型 (EV71); • 无菌性脑膜炎 – 所有人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 尤其常见于 5岁以下儿童; • 脑炎 –典型或者不典型的脑炎可能伴有脑膜炎症状.大 部分病例恢复后不留后遗症; • “不明原因”发热由A组柯萨奇病毒(Cox A16)和EV71引 起,但B组柯萨奇病毒和某些埃可病毒也经常造成暴发; • 咽峡炎 – 由 A组柯萨奇病毒引起; • 传染性胸膜痛(博恩霍尔姆氏病 ,Bornholm disease) – 通常由B组柯萨奇病毒引起;
人肠道病毒发现的历史
•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将标本接种至猴子体内, 1909年首次鉴定出该病毒,1949年,利用细胞培养 的方法增殖病毒,为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柯萨奇病毒:1948年在美国纽约Coxsackie镇,将两 名麻痹患儿的标本接种至乳鼠体内,分离出来的一 组病毒定名为柯萨奇病毒。根据它们在乳鼠上产生 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在细胞培养上的能力,分为柯 萨奇病毒A组和B组。 • 埃可病毒:1951年在一名无症状的儿童的粪便标本 中分离到,在细胞培养上可以造成致细胞病变,但 对乳鼠和灵长类动物不致病。 • 新肠道病毒:后来,新发现的病毒被按照序号命名 (69~71),最近,已经命名至102型?
致病特点
①隐性感染多见,很少引起腹泻,婴幼儿、 免疫力低下的成人易感。 ②病毒在机体肠道中增殖,很少引起肠道 症状,是以消化道为原发灶的全身感染。 ③不同人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 种人肠道病毒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 ④感染过程中形成病毒血症。
人肠道病毒感染的一般致病机制
进入途径 口腔/呼吸道 咽喉及下肠胃道 传播 飞沫、接触、饮食
感染后时间: ~1-2h ~2.5-3h ~3-4h ~4-6h ~6-10h
事件: 细胞内大分子合成迅速停止,染色质边缘化(失 去核内同源配对) 病毒蛋白质合成开始,细胞质出现空泡变性, 向核靠近 细胞质膜通透性增加 病毒在细胞质内合成(有时可以看到晶体) 细胞裂解,病毒颗粒释放
病毒吸附
• 感染的第一步就是病毒通过细胞上的受体吸附到宿主细 胞膜上; •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受体在1989年被发现,是第一个被发 现的小RNA病毒科病毒使用的受体; • 小RNA病毒科病毒使用很多不同的细胞表面的分子作为 受体; • 很多小RNA病毒科病毒使用相同的细胞受体; 某些柯萨奇A组、B组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0型使 用CD55作为它们共同的受体 • 某些小RNA病毒科病毒,一个细胞受体就可以使病毒进 入细胞内; • 另外一些小RNA病毒科病毒,必须存在第二个分子,或 共受体,病毒才能进入细胞内。 Cox A21型病毒,结合于CD55受体,但必须在ICAM-1分 子的存在下,才能进入细胞内
人肠道病毒病例死亡时间 早期死亡 死 亡 机 率 呼吸衰竭 心衰竭 晚期死亡 神经系统损伤 脑死亡及 中枢衰竭
4 5 6 14 >28
天
1
2
3
对脊灰病毒的研究有很多是病毒学的里程碑
• 1800s,首次描述了脊髓灰质炎的临床症状。 • 1945年,Enders和他的同事证实脊灰病毒可以在非神经组织细 胞中生长。 • 后来,首个现代技术病毒疫苗被发明和生产出来,Salk灭活疫 苗(IPV,1955年获得许可)和Sabin减毒活疫苗(OPV,19611962年获得许可)。 • 脊灰病毒的研究工作对分子病毒学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1981年,脊灰病毒是第一个被克隆和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 动物病毒; 1981年,脊灰病毒是第一个被构建感染性克隆的动物病毒; 1985年,脊灰病毒是第一个使用×-射线结晶学得到三维结构的 人类病毒; 1989年,Racaniello和他的同事首先发现了脊灰病毒受体 (PVR),随后发明了携带PVR的转基因小鼠(L20B细胞系)。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 无菌性脑膜炎 麻痹型 脑炎 皮肤和粘膜: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皮疹 心脏和肌肉: 胸痛 心肌炎 眼: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呼吸系统: 感冒 肺炎 消化系统: 腹泻 肝炎 其他: 发热 新生儿全身感染 糖尿病
人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表 脊髓灰质炎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现
病毒I-Ⅲ型 Ⅰ-Ⅲ型 Ⅰ-Ⅲ型 A组 B组 1-34型 多个型别 4.7.9 2.5-7.9 2-6.8.10 5.9.10.16 多个型别 9 4.16 24 21.24 1-3.4.5 4.5 18.20-22.24 4.9 5 1-6 1-5 3.4.5 18.20 4.9 4.9.11.20.25 1.3.5 1-5 1-5 2.4.6.9.11.16.18 1.6.9 1.6.9.19 1-6 2-5 1-5 多个型别 2.4.6.9.11.30 2.6.9.17.19
扁桃体、深层淋巴结、肠道淋巴结 先天性感染 微病毒血症 心脏
肝脏、 胰脏、 肾上腺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皮肤及黏膜 肌肉
病毒血症 抗体产生、病毒血症消失,病毒感染症状改善
感染后免疫
以体液免疫为主 SIgA:阻止病毒在咽/肠道定居(粘膜免 疫); 血清中IgM、IgA、IgG →中和病毒血症中 的病毒,阻止病毒扩散到靶器官。 血清中IgA、IgG →通过乳汁和胎盘→新生 儿、胎儿→出生后1-6个月,可抗感染。
脊髓灰质炎病毒形态结构
病毒衣壳
表面:结构蛋白VP1-VP3带有中和抗 原位点,VP1与病毒吸附有关。 内部:VP4,与脱壳穿入有关。
脊髓灰质炎病毒
• 3 个血清型 (1, 2, 和3) ,型间很少交叉,但在I和II 型脊灰病毒之间可有微弱交叉反应。加热破坏的 病毒尤其在去垢剂存在的情况下加热破坏的病 毒,它们诱导产生的抗体能和许多肠道病毒发生 反应 。 • 物理特性相似,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36-52% 。 • 人是唯一易感宿主。
人肠道病毒血清型
• • • • • • • • • • • •
① CoxA23与ECHO9为同一病毒,已归入ECHO9 ② CoxA15与CoxA11为同一病毒,统一命名为CoxA11 ③ CoxA18与CoxA13为同一病毒,统一命名为CoxA13 ④ ECHO8与ECHO1为同一病毒,统一命名为ECHO1 ⑤ ECHO10已归入呼肠孤病毒1型(Reo 1) ⑥ ECHO22和ECHO23被划分为新的病毒属——副肠 孤病毒属,分别重新命名为副肠孤病毒1型和2型 ⑦ ECHO28归入鼻病毒1A型 ⑧ ECHO34并入CoxA24,为CoxA24的变种 ⑨ 鼻病毒87型重新划为肠道病毒68型 ⑩ 肠道病毒72型划为肝病毒属中的人甲型肝炎病毒 ⑾ 猪水疱病病毒(SVDV)类似于Cox B5型 ⑿ CoxA9、CoxA16已可组织培养
3,人肠道病毒的复制周期
病毒吸附于细胞受体 基因组脱衣壳 VPg蛋白从病毒RNA中脱离,开 始翻译 聚合蛋白质被蛋白酶2Apro和 3Cpro/3CDpro切割 在膜囊泡中开始RNA的合成,在 病毒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正链 RNA为模板生成负链RNA 再以负链RNA为模板生成新的正 链RNA 感染的早期,新的正链RNA被翻 译形成很多新的病毒蛋白 感染的晚期,新的正链RNA进入 形态发生期 新生成的病毒颗粒以裂解的方式 从细胞中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