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学有两大源头,一个是自古流传的哲学,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另一个是兴起于十九世纪的实验生理学。

1科学心理学的哲学源头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指"灵魂的学说"。像其它学科一样,早期的心理学泛化于哲学之中。

在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法国的笛卡儿(Ren's Descarts)以及十七世纪英国的洛克(John Loke)等三位思想家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实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灵魂的种类和功能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他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笛卡儿提出先天观念论,认为人类生而具备足以产生感官经验的心理功能,且这种与生俱来的理性控制身体的一切活动。他的心支配身的理念,后经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发展成哲学思想主流之一的理性主义。笛卡儿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对动物和人体作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他对理性和天赋观念的重视,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洛克反对笛卡儿的先天观念论,提倡经验主义。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均来自后天经验。经验主义演变到18-19世纪,形成了联想主义思潮。联想主义把联想的原则看成全部心理活动的解释原则,认为人的一切复杂观念是由简单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的。

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斗争一直持续到现代,并表现在现代心理学各种理论派别的斗争中,而联想主义的兴起,对现代学习、记忆和思维的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实验心理学

如果说近代哲学为现代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现代心理学的某些内容,尤其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19世纪中叶,生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在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研究上,有了新发现。例如,1811年,英国人柏尔(C.Bell)和法国人马戎第(Maaendie)首先发现了脊髓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差别。1840年,德国人雷蒙德(Du Bois-Reymond)发现了神经冲动的电现象。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P.Broca)确定了语言运动区的具体位置。1869年英国神经学家杰克逊(H.Jackson)提出了大脑皮层的基本机能界限:中央沟前负责运动,中央沟后负责感觉。……。与此同时,生理学所采用的许多科学方法也相继被运用到对个体行为的研究中。例如,德国学者赫母霍兹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了神经传导速度,为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应用反应时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德国学者费希纳(G.Fechner)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建立了心物之间计量的关系以及心理物理方法。德国学者韦伯

(E.Weber)通过有系统地变化刺激的强度来观察个体的反应,在感觉阈限的测量等方面为心理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些研究工作和实验手段,对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宣告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界把开始系统的实验研究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因为科学特征中所强调的客观性、验证性、

系统性三大标准,只有实验法才可能做到。冯特本人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之父。他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和心理学两界推崇为不朽之作。受当时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和物理学影响,冯特及其弟子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并由此诞生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学派。但该学派不久就遭到反对。由于反对者的主张不同,这种反对逐渐演进为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先后形成了一些心理学的经典流派。

二.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及趋势

1879年以来,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热烈的学术研讨的繁荣局面。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以后,又接二连三相继出现了或反对或继承冯特的理论,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上百个。这些学派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地。

1.构造主义学派

(1)代表人物:铁钦纳

(2)学派观点: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元素。

(3)研究方法:内省。

2.机能主义学派

(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

(2)学派观点: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

3.行为主义学派

(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2)学派观点: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要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3)研究方法:实验

4.格式塔主义学派

(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2)学派观点: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研究方法:实验

5.精神分析学派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

(2)学派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人类的思想和行为都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

(3)研究方法:个案法

6.人本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2)“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3)观点: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动机、需要、价值观、自我意识等。

7.认知心理学

(1)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定义

(2)主要研究内容:人类高级的认知加工过程

(3)主要研究方法:反应时测量法,计算机模拟法,口语报告法

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趋势,是几大心理学流派逐渐融合统一。几大心理学流派着重于心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

环节,而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全面或本质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心理现象的研究逐渐深入和想要把握心理的整体状况,心理学流派的融合统一,成为心理学流派的发展趋势。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内心世界的探究,但是没有形成类似于近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学科和科学体系。例如,《皇帝内经》中的五种气质类型,孔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以及表现在军事上的攻心为上的兵法思想,这里限于篇幅,只对近现代化的科学心理学介绍。

三.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逐渐衍生出了新的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这样定义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在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具体的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这是时代对我们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但是就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值得重视。例如1989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说,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20.23%。2003年,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有一成至三成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因精神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人数的39.7%和64.4%。2004年,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家爵事件就是这一现状的典型体现。正是由于以上的数据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学习,加强心理学教育特别是在中学和大学中开展心理学教育意义重大而且任务艰巨。

下面例举几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环境变迁: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

2.学业期望:大学面临着学业期待的变化及学业优势的失落及对自己学业的重新定位。

3.人际关系: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济状况,带着各自的生活习惯学业期待来到大学,适应新型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4.自我认知: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学业优秀的群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有相当差距。

5.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6.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

7.家庭环境:大学生多数离开家庭,这种与父母亲人的分离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这里简要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0~1岁半),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儿童获得的积极成果是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