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事:从事政事 今:投身于…事业 岁:名作状,每年 无得:不自得(无故)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不平常的人, 常常装疯、弄脏自己,不能见到他们的真面目。 方山子或许见过他们吧?
阳:通“佯”,假装 垢污:名作动,弄脏
1.文章的文眼是 什么?

2、表达了作者一种怎 样的情感倾向?
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独 特的人生道路选择与超 脱的人生价值观的赏识 之情。
方山子传课件
方山子
• 方山子,即宋代陈慥,字 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 邱先生。晚年隐于光州、 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
时与其相识,其父陈希亮 曾是苏轼的上司。 • 与苏轼友善。 • 二十年未见,却在岐亭 重逢。
陈季常好宾客,家有歌妓。妻柳氏(本名 不详,民间称柳月娥)非常厉害并且爱忌妒, 常常当着客人的面就与陈季常大闹,让他下不 了台。苏东坡就写诗嘲笑陈说:“龙邱居士亦 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 杖落手心茫然。”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 来历。
色仍然隐隐出现在眉宇之间,又怎么会是一般 的山中隐士呢!
4.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 其间,今已显闻。
然而方山子出生于累世都有功劳的门第,应 该得到官位,如果让他从事政事,到现在早就 有显赫的声名了。
5.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 哉?
但他都舍弃而不取,偏偏到这荒凉偏僻的山 中隐居,这岂是无缘无故而能如此的呢?
“呜呼!此吾故人陈 何为:为何,宾语前置 慥季常也,何为而在 矍然:惊讶的样子 此?”方山子亦矍然 所以:……的原因 问余所以至此者。余 堵:墙 告之故,俯而不答, 萧然:清冷,空荡 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妻子:妻子和儿女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 婢皆有自得之意。
自得:内心得意舒适, 形容悠闲而舒适
意: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
方山子家里世代有功勋,应得到庇荫做官,假如他 能从事政事,那么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的家原在 洛阳,花园住宅宏伟华丽,跟公侯的府第一样。在黄 河北岸还有大片田地,每年可收取上千匹的丝织品, 这些也足够他享受富裕安乐的生活了。(他)都放弃 不要了,偏偏却来到荒山里,这难道是一个没有自得 其乐的人能够这样吗?
异:形作意动,感到奇怪,觉得奇怪 有:通“又” 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从,带领 游(于)西山(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鹊起于前(介词结构后置)
译:方山子奋力拍马,独自奔驰出去,发了一箭 就射中那只飞鹊。于是他(趁机)就在马上与我谈 论起用兵方法和古今成败的道理,自认为自己是当 代杰出的人才。至今回想起来好像不过几天时间罢 了(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他精明强悍的神 色,还在两条眉毛间显现,难道他真正是个在荒山 中隐居的人吗?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 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 严。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 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 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又因为陈慥字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 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 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 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 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 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 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 所著帽,方耸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 乎?”因谓之方山子。
翻译下面的句子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方山子逐渐长大成人以后,就一改往昔所 为而专心读书,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包袱, 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赏识重用的机会。 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这(难道)莫非是古代方山冠流传下来的样子吗? 3.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
之人哉! 这些离现在才多长时间啊,那精明勇敢的神
闾里:(lǘ)乡里 宗:尊奉,尊崇,敬重 稍:逐渐,渐渐
折节:改变志趣 以:凭借 遇:得到信任和赏识 遁:隐居 庵居蔬食:
住草房,吃素食 闻:交往 著:(穿)戴 耸:高起,矗立 岂:表测度,或许,莫非
遗像:遗留下的老样式
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内容?
生平
晚年 生活
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 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 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鉴赏艺术
“文似看山不喜 平”,作文最忌平 淡,请问此文是如 何打破平淡,塑造 丰满形象的?
1、奇妙的构思
没有像一般传记,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 里、家世、生平等,而是“随物赋形”极其切合隐士 的身份,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 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
从结构上看 (一)叙述:概述方山子 (二)他乡遇故知 (三)倒叙 (四)补叙 (五)对方山子之赞颂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B)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崇
B.往往阳狂垢污
阳:表面上
C.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等同
D.余谪居于黄
谪:贬官
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CA.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
B.余既耸然异之/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C.环堵萧然/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因与余(于)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省略句) 一世豪士(判断句) 犹见于眉间(介词结构后置) 怒马:奋马,策马 见:通“现”
3、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 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 所见有何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俯而不答,仰而笑 。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
D.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
/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3.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逍遥游》“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方山子奋力拍马独骑而出,一箭就射中 了乌鹊。
《<张中丞传>后叙》“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
4.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如果让他在朝廷中任职,到现在早
已经有显赫的名声了。
5.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3、一词多义:于 以
• 晚乃遁于光、黄间
• 余谪居于黄
• 犹见于眉间

• 使从事于其间
• 鹊起于前

• 欲以此驰骋当世 表凭借的工具 • 亦足以富乐
• 问余所以至此者
-----的原因
4、重点字词
与公侯等 (等同,相似)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神色)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显赫闻名) 此岂无得而然哉 (这样) 见其所著帽 (戴)
5、词类活用
余既耸然异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为异)
庵居蔬食 (名词作状语;以庵为居,
以蔬菜为食)
岁得帛千匹 (名词作状语,每一年)
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使动用法, 使……跟从)
6、文言句式
见方山子从两骑 (省略句,“见”前省略主语
然终不遇“(余被”动)句,不被提拔重用?) 人莫识也 (省略句,“识”后省略宾语“之”)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判断句) 何为而在此 (宾语前置) 鹊起于前 (介词结构后置) 呼余宿其家 (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5、作者为何“耸然异之”,继而“独 念”少年方山子意气风发之状?
方山子的表现不是常人的表现,超乎 寻常,因而作者“耸然异之”;又在其家 看到萧条的景象,这使作者自然联想到少 年方山子。同时,也使前后形成对比,突 出方山子淡泊的心态个性。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 世有勋阀:世代有功勋
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 阀:功劳
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前十有九年 (“有”通“又” ) 犹见于眉间 (“见”通“现”,显现) 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2、古今异义
遗像 [古义:遗留下的老样式(指衣冠等)。
今义:人死后留下的画像或照片。]
环堵萧然(古义:指墙。今义:堵塞)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古义:妻子和女儿。今义:妻子)
2、奇妙的语言
大师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含感 情,细节描写、形象描写独具匠心,故有言 简意丰的艺术效果。
如:当得知作者被贬黄州的原因后, 这位作为故人的隐士,竟一点也没有 同情或安慰的表示,只是“俯而不答, 仰而笑”,在这里,作者再度向读者 渲染了隐士的特征,不仅活灵活现地 写出了其神态,而且也蕴涵了多少人 生的沧桑与感慨!
方山子也吃惊地盯着我,问我到 这里的原因。
6.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可是他的妻子、子女及奴仆婢女都 有自认为得意的神情。
谢谢观赏
折节读书
(古义:改变情志。今义:为两个不同的词)
使从事于其间
(古义:从事政事,任职做官。今义: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身 到事业中。)
3、一词多义:而
• 方耸而高
表并列,并且
• 何为而在此
表转折,却
• 俯而不答,仰而笑
表修饰,着,地
• 而奴婢妻子皆有自得之意
表转折
• 使骑逐而得之 • 而岂山中之人哉
表承接
• 而其家在洛阳
余既耸然异之,独 耸然:惊奇的样子 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 异之:以之为异 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 独念:私下里想 年,余在岐山,见方山 使酒:因酒使性。使,放纵
子从两骑,挟二矢,游 有:同“又”
西山,鹊起于前,使骑 从:使随(跟)从
逐而射之,不获。方山 怒马:奋马,策马
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怒:奋起,奋发
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 使:假使
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 从事:从事政事
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 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 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 哉?
显闻:显赫闻名 等:等同,相同,相类似 独:偏偏,却 穷:荒凉,边远
然:这样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阳:同“佯”,假
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 装垢污:肮脏污秽 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副词,或许,可能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 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 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 之人哉!
因:于是,就 几日:几天;多少年 精悍:精明强干 见:同“现” 岂:怎么,难道
译:我很惊讶,对此十分惊异。又私下里想起方山 子年轻时纵酒任性,喜弄刀剑,用钱如同丢弃粪便和泥 土那样。十九年前,我在岐山,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 马的仆人,自己身挂两袋箭,到西山打猎游玩。一只喜 鹊从前方惊飞起来,他叫随从追赶射鹊,没能射中。
4、思考: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 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明确: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 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惊。 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 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 所以笑过之后邀请作者住宿在自己破旧的家 里,让作者自己感受远离政治的安宁。
表并列
• 此岂无得而然哉
• 不可得而见
表承接
3、一词多义
提刀而立(表修饰、顺承关系) 使骑逐而射之(表承接关系)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表转折)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表并列) 余知而无罪也 (第二人称代词)
而岂山中之人哉 (的,结构助词) 余既耸然异之 (他,代词) 是二者,余未信之(它们,指示代词)
生活清苦——庵居蔬食 徒步往来山中 不与外界交往——不与世交往 人莫识也 穿戴奇特——所著帽,方屋而高
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 号的缘由。
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 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谪:贬官
余谪居于黄,过 适:适逢,恰好
岐亭,适见焉,曰: 焉:代词,之;兼词?
3、隐约的折射
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 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 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的不遇,又 写自己的诗文被祸,不直言,于是隐约其辞, 语多委婉。
文章主旨:
• 表彰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 • 藉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
(换句话说:对老友的知音之情, 寄托自己身世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