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它集中体现着现实世界对教育的各种要求,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必须转化为课程并通过课程实施,才能进入教学过程。

课程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制约着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和教学管理方式。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解释多种多样,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课程是学习范围和进程。

2.课程是编制教育内容的整体规划。

3.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我国学者将课程概念的左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各门,科及环境影响的总和,它包括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

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形式。

狭义的课程仅指某一门学科。

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就是教材。

课程与学科、教材的关系:
课程与学科、教材有联系,也有区别。

学科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有时也与狭义的课程混用。

教材则为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的专供教学使用的材
料。

它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如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和视听教材(如电视片、录像带、电脑软件等)。

二、课程的种类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三)学科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时数和学习期限);活动课程(打破学科知识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综合课程(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课程)。

(四)显性课程(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隐性课程(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

三、课程的制约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四、制定课程的理论依据
任何课程均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课程,才能成为真正的课程理
论。

课程理论简称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主要对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内容结构、教材编写和安排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等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现代课程理论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理论、课程实施理论、课程评价理论、以及课程改革理论等。

(一)人本主义与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强调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发展,课程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理想的个人,课程的重要功能是使人真正具有人性,真正成为自我本身。

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课程。

(二)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论是一种以传递个学科知识为中心任务的课程观。

,主张分科教学。

活动中心课程论反对分科教学,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动机和兴趣为中心来组织课程。

(三)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实质教育论与此相反,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知识,为他们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好基础。

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
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目的性、科学性、发展性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

也称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和检查、衡量学校工作与质量的基本依据。

因此,认真领会课程计划的精神,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重要职责。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规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二是规定学科设置顺序和课时分配。

三是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

也称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按学科分别编写的,课程计划所设置的每门学科,都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课本。

即教科书或教材(狭义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课本或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的知识提供了基本材料。

教师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是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
二、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

2、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3、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4、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目标评价模式——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课程评价;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以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为中心而展开课程评价;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主张课程评价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个步骤构成。

5、课程评价的过程:
(1)课程评价中的基本问题:评价概念是否合适;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
是否合适。

(2)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确定评价的对象和方法;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6、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

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课程改革趋势
(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三)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课程的弊端: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1.从课程目标上看。

原有课程体系是以知识为本的,它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了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难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尤其是以升学为目标的课程,使相当多的中学生感到学习吃力、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

2.从课程结构上看。

原有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学术理性取向的,不符合课程整合的原则。

并且因周课时总是安排过满,学科比例分配不尽合理,过分
强调学科的独立性、权威性、逻辑性,致使科目林立,缺乏均衡性、灵活性、整合性和选择性。

由于“升学中心”的倾向,加之“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影响,我国课程明显地重理轻文,缺乏人文精神。

3,从课程内容上看。

原有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注重经典知识的选择,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学生生活缺乏联系;学科体系落后,不符合现代科技发展水平;课程内容陈旧,时代感、人文性、实用性相对不足;缺乏培养能力的切实措施,大纲规定的能力目标难以落实。

计划、大纲、教材之间相互脱节,培养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4.从课程实施来看。

原有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和被动模仿,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没能发挥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主动参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5.从课程评价上看。

原有课程偏重于知识记忆和考试分数,片面强调了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注重分数结果,忽视学习过程,这极不符合现代教育和课程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标准。

6.从课程管理上看。

原有课程仍然存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的倾向,尽管已提出课程分级管理的思想,但现实还不能真正执行,并且地方课程编制没有地方特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造成简单重复,质量不高,难以适应广大农村、老、少、边、贫地区的
需要。

学校课程更是有名五分,几乎还是空白。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改进课程管理。

2、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

3、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国家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制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评价制度与要求,确定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组织编写教材编写指南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指导性意见,对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二度开发,规划地方课程,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

各地、各学校制定本校的课程实施方案。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减少教学科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彼此衔接,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经验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建立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多样化。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正确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