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的诗词《朝中措闻桂香》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文英的诗词《朝中措•闻桂香》赏析
《朝中措闻桂香》
宋吴文英
海东明月锁云阴,花在月中心。

天外幽香轻漏,人间仙影难寻。

并刀翦叶,一枝晓露,绿鬓曾簪。

惟有别时难忘,冷烟疏雨秋深。

【赏析】
吴文英的词现存三百多首,其中情词占百首之多,它们都是为一
位歌姬而作。

据考证,吴文英早年在杭州时,曾与一位歌姬相爱,后
来吴文英离开杭州入苏州仓幕,遂被迫与歌姬分离,最后,歌姬死去,吴文英悲痛欲绝。

这首咏桂花的词,末尾点明与爱人分别一事,应也
是为歌姬而作。

因二人的离别之日,也是桂花飘香的一天,词人看到
桂花就想起以前的爱人。

“海东明月锁云阴”,言明月从东海升起,被天上的乌云遮掩住。

“花在月中心”,作者此时遥明月,看到月中的桂树,他猜想那月桂
一定开花了吧,“天外幽香轻漏”,因为他闻到一阵浓厚的桂花香。

“人间仙影难寻”,而这种似梦似幻的桂花在人世间就难以寻到它的
仙影了。

“并刀翦叶,一枝晓露,绿鬓曾簪”,还记得当年,他剪来
一枝带着朝露的桂花,插在伊人的鬓云之上,“惟有别时难忘,冷烟
疏雨秋深”,最难忘的是那个离别的时节,那是同样的一个烟雨蒙蒙
的深秋,也是飘散着桂花清香的时候。

“天外幽香轻漏,人间仙影难寻”两句写桂花的不凡出身,它本
来自月宫之中,那是一个一尘不染的圣洁之地,桂花自然也是高洁脱
俗的了。

它的花香异常浓郁,“天外幽香轻漏”,可以从月宫中飘到
人间,不过,“人间仙影难寻”,这种桂花在人间是难以寻觅的,大
概只有月宫中才有罢。

这两句写桂花之香,突出桂花的超凡脱俗之气。

联系作者的爱情经历,可以推测,这两句以桂花喻伊人,以“人间仙
影难寻”暗示出歌姬已逝的怅惘,空留作者在人间彷徨,仍然寻不到
她的身影,表达出作者对其深切的怀念之情。

扩展阅读:人物成就
纵观吴文英的一生,没有任何重大的政治活动可言,游历范围也
大致局限于江、浙两地,他之所以在南宋驰声传名,主要是因为他那
些哀艳动人的词篇。

吴文英的《梦窗词》存词三百余首,在南宋词人
中仅次于辛弃疾。

其内容除部分酬酢之作外,有许多是抒发“绵绵长恨”的恋情词,其中的长篇《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极言相思之苦,所表达的低回缠绵、生死不忘之情催人泪下,其艺术感染力远非
那些描写幽会欢情的艳词可比。

在措词、用典、结构上无不刻意求工,因而在古今长调中享有极高声誉,广为后人传诵。

恋情词以外,《梦窗词》中还有许多哀时伤世的作品。

吴文英生
活的时代,元已代金而起,南宋政权已岌岌可危。

面对风雨飘摇的时局,吴文英既不能奋起呐喊,只能通过写景咏物,伤今感昔,表达对
国事的忧思。

在他的词中,或伤戚宋室的衰微,或隐喻南宋君臣的偷安,或描写山河的凋敝荒凉,或痛悼被迫害的忠臣良将。

同时,又夹
杂着对人世沧桑的感叹,把家国之感与身世之痛融为一体,其沉郁哀
伤之情随处可见。

当然,较之于陆游、辛弃疾等人的爱国诗词,吴文
英的忧怀国事之作显得苍白、消极。

扩展阅读:文学特点
在词的创作上,吴文英主要师承周邦彦,重视格律,重视声情,
讲究修辞,善于用典。

沈义父曾把他的词法概括为四点:一是协律;
二是求雅;三是琢字炼文,含蓄不露;四是力求柔婉,反对狂放。


一艺术风格决定了“梦窗词”难以反映重大主题,而多浓艳芬菲的词境,这也是南宋婉约词派的共同特点。

但在表现手法上,“梦窗词”
具有打破传统的层次结构方式、转换自由、跳跃性强、现实与想象杂
糅的特点。

首先是在艺术思维方式上,彻底改变正常的思维习惯,将常人眼中的实景化为虚幻,将常人心中的虚无化为实有,通过奇特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创造也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其次是在章法结构上,继清真词后进一步打破时空变化的通常次序,把不同时空的情事、场景浓缩统摄于同一画面内;或者将实有的情事与虚幻的情境错综叠映,使意境扑朔迷离。

吴文英作词师承周邦彦。

清真词的结构也具跳跃性,但起承转合,或用虚字转折或用实词提示,尚有线索可寻。

而梦窗词的结构往往是突变性的,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次序的约束,且缺乏必要过渡与照应,情思脉络隐约闪耀而无迹可求。

这强化了词境的模糊性、多义性,但也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