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批判性话语分析方法析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批判性话语分析方法析莫言的《天堂蒜

薹之歌》

引言

批判性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学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发展。其关注话语与社会的内在关系,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产生了启发。英国社会语言学家诺曼·费尔克劳(Norman Fairclough)提出了批判性话语分析的三个论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它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2.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权力关系之间是一种互为影响的关系。3.语言的使用可以促使话语的改变和社会的变革。社会问题是批判性话语分析所要关注的真正对象。批判性话语分析不是为了单纯的语言研究而分析语言材料的选取、语篇结构和话语历史背景,而是要透过表面的语言和其他符号等表现形式,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矛盾。“任何语篇,哪怕只是语篇中的一个句子, 都同时具有三种功能:表意(描写现实)、人际(建构社会关系和身份)和语篇(使语篇各部分相互衔接、连贯)功能。”话语通过特殊的方法描写、构建社会,再现权力关系。批判性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有: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的一部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批判精神的长篇小说。小说叙述了天堂县蒜薹事件始末:天堂县的农民在天堂县政府的鼓励下大范围种植蒜薹,期望卖个好价钱来增加收入。但是蒜薹丰收后,天堂县政府却借各种名目征收税款。不仅本县的冷库装满蒜薹后就关闭大门不再收购,而且不允许外县的采购商来收购蒜薹。蒜薹滞销,蒜农们心急如焚,他们想找天堂县县长说理,

可天堂县县长却避而不见,而且加高了自家的院墙。天堂县的蒜农们被逼得走投无路,终于奋起反抗,砸了县长办公室,但蒜农们也因此被逮捕、定罪。小说以高羊、高马和金菊一家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这些人物遭遇的描写,体现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本文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对莫言的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进行分析。

一、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系统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功能:表意功能、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4]及物系统是表现表意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在语言上,可以用及物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过程来叙述现实世界中的同一过程,或者用同一过程,但变换参与者的位置。而意识形态对作者选择哪一种过程、怎样安排参与者的位置会产生重要影响。[5]P152语言的人际功能是指语言表达作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以及他/她对事物的推断的功能,可以体现意识形态。[1]P24比如《天堂蒜薹之歌》中,高羊在监狱中生了病,女医生为他看病时,他因为自己能够得到这样的“高级女人”的照顾而“感到巨大的安慰”。生病时的一碗病号饭,在高羊等农民的眼中也是“高级面条”。这些不仅体现出高羊等农民身上老实巴交的质朴的特点,而且体现出作者对天堂县不平等的社会人际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语态的选择也可以体现意识形态的特点。比如,选择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就能表现出不同的语篇含义和作者的态度、感情色彩。比如《天堂蒜薹之歌》中写高羊被带走时的情景:“他被拖得心跳气喘,满身臭汗。”[6]P7。选用被动语态,突出了高羊的被动和无力,表现出了其任人摆布的无力的悲凉处境,体现了作者对他的同情。

下面具体分析《天堂蒜薹之歌》中具有特色的语义系统。

(一)色彩形容词的使用

色彩往往暗示、代表着一定的情绪,能够使人想起相似或相关的感情经历,从而唤起心中的相应的情绪或感觉。《天堂蒜薹之歌》中运用了很多色彩形容词,有的是事物本来的颜色,有的是使事物陌生化的荒诞的颜色。比如“蓝色的乌鸦”,可能是由于光线等因素的关系,给人造成一种乌鸦是蓝色的错觉,也可能是为了渲染气氛、为下文发生的悲惨事件做铺垫而有意所作的陌生化处理,给人一种荒诞错乱的感觉,同时还流露出作者对小说中这个荒诞错乱的世界的怀疑和否定。再比如对抓捕高羊的警察的服饰颜色的描写“白衣绿裤、绿裤上镶着红线条”,在不明情况的慌张中,高羊居然还能仔细观察警察衣服的颜色,这样写看似有些不合理,实际上却符合人的潜意识和精神运动的规律:在恐惧、慌乱的情绪中,人反而会对周围的色彩特别敏感。还有用在高羊的双目失明的女儿杏花握着探路的小竹竿上的色彩形容词是“焦黄”,给人一种焦灼、恐慌的感觉,读者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作者为小说中农民的处境感到心酸、焦虑的心情。类似的还有“红日”、“漆黑的桑叶”、“玫瑰色的红光”、“洁白的槐花”、“浅绿的氤氲”、“通红的光线”、“白沙土”、“红黄河床”、“褐色的土”等,这些色彩形容词的使用使得景色描写更具画面感,也给景物增添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不仅在《天堂蒜薹之歌》中,莫言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不少色彩形容词的使用,如《透明的红萝卜》中,开头就写到“浅黄色的叶片”、“红锈斑斑的铁钟”,为小说营造了一种荒凉萧瑟而又沉重的氛围,还有描写小石匠“眉毛黑黑的,牙齿是白的,一白一黑,衬托得满面英姿”[7]P1,色彩对比鲜明,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更典型的是“金色的红萝卜”[7]P32,看似荒诞的颜色,表面上似乎是由于光线的反

射与折射,其实寄寓深厚,象征着黑孩的梦想和希望,体现着萝卜在黑孩眼中的珍贵,同时还表现出他因为过于饥饿而出现的幻觉和错觉。

(二)感观话语的使用

感观话语的使用在《天堂蒜薹之歌》中也是很常见的。感观话语可以把小说中人物的感受更真实、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更易于读者自身代入,使读者感同身受,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高羊被抓之前,仿佛预感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在院子里走着,灼热的土地烙着脚,热气上冲,他感到双眼正在分泌眼眵……他的心突然感到十分沉重,冰凉的感觉从背后缓缓升起”[6]P2。这样的描写令人感同身受,体现出作者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细致。高马在试图抓金菊的手这个过程中,“身上泛起一阵阵幸福的凉意”[6]P5,听到四婶咳嗽了一声,他“打了一个冷战,遍体凉透”[6]P16,“他的脑子里轰轰地响着,眼前的灯光弥漫成一团旋转的彩云……他把她的手紧紧捏住,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周身发冷,心里一片灰白”[6]P23。这些感观话语的使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高马此时紧张而又幸福的心情,从中可以体味作者对高马勇敢追求自由恋爱的肯定和赞赏。

(三)冲突性动词的使用

冲突性动词富于动感和画面感。《天堂蒜薹之歌》中使用了不少冲突性动词。比如高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大门而被捕时,左腿处挨了警察一击,“跪”在门前的石头台阶上。警察“伸”出手“抓”住他的胳膊往上“提”,而他迷迷糊糊地用手去“抓”警察的胳膊,但是手铐杀进肉里的痛让他松开手,胳膊“平托”着,好像“捧”着一件易碎的珍宝。这样的描写把高羊被捕时的痛苦情形充分展现了出来,富有画面感。特别是由于手铐的束缚而不得不保持的奇怪的姿势,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抓捕时的粗暴和高羊的无力与软弱,作者的爱憎也体现得很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