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件 第三章 劳动供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城镇劳动力调查中对城镇16岁及以上,具有劳动 能力并同时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人员列为失业人员。
✓ (1)在调查周内未从事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 也没有处于就业定义中的暂时未工作状态;
✓ (2)在某一特定期间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 ✓ (3)当前如有工作机会可以在一个特定期间内应聘就业或
三、工资、收入和预算线
将工作时数和收入的各种组合 在二元坐标体系内描述下来 就可以得到预算约束线。
1、在A点,工作时数为0,总收 入也为0;
2 、 在 B 点 , 工 作 时 数 为 16 小 时 ,
480
总收入为320,每小时20元;
400
-25
3、AB线就是预算约束线,代表
了收入和工作时数的各种组
失业者(unemployed):包括在调查周内没做工 作,在此以前四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找工作,而 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作(临时疾病除外)的一 切人。
此外,失业者范畴还包括那些没做工作,又适于工 作的(1)临时解雇以后正在等待再起用的人;(2) 正在等待的,等待时间达30天可到工资不同的新职 业岗位上报到的人(调查周一般指一给定周中包括 该月12号的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时间段)。
C A
在非劳动收入没有增加以前,预 算线是AB,均衡工作时数为每 周H1个小时,即X点。
如果该劳动者得到Y1的非劳动收 入,则预算线变为ACD,预算线 上移,可能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闲暇和收入的最新组合点由Z给 出。
那么这时,工作时数如何变呢?
闲暇
从点X到点Z的运动,工作时数 从H1下降到H2。闲暇的时间更 多了。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边际替代率MRS)
衡量的是劳动者心理
上感受的每小时闲暇
的价值。
320
预算线的斜率衡量的
是工资率即工作1小
时的市场价值。
160
3-10
当非劳动收入和市场工资率变化时,提供给 劳动市场的劳动时数将如何变化?
五、工作时数与非劳动收入变化
收入 Ⅰ2
D Ⅰ1
B
Y2
Z
X Y1
0
H1 H2
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
公式:
劳动力参与率 = 劳动力/工作年龄人口╳100%
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 口的规模。
劳动力参与率数据的作用
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 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时 具有重要的作用。
1、制定就业政策和确定培训需要; 2、计算男女人口的预期工作寿命和进入、退出
所谓“正在工作”指的是为得到工资或利润而 工作的人,或在家庭或农场或行业中不领工资, 每周工作15小时以上的人。
“有职业但并未工作”一词,则是指现在不工 作也不寻找工作,但本人有职业或企业,只是 由于休假、疾病、劳资纠纷或恶劣气候而暂时 未工作,或者由于其他各种原因而削减工时的 人。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美国)
劳动力范畴分类
中国成年人口劳动力分类图
16 岁 以 上 劳 动力资源
经济活动人口
从业人员 失业人员
非经济活动人口
职工
其他从业人员
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 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中国)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 经营收入的人员。
从事自营职业。
(城镇调查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数量/(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城镇 私营企业及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指非农业户口,在 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 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人员。
二、劳动力参与率
概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
等必要活动
所占比重
66.5 小时/ 14 小时/周 75 小时/周 12.5 小时/ 20%


44 小时/周 14 小时/周 68 小时/周 42 小时/周 60%
二、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偏好:代表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相对其他商品 的心理愿望强度。偏好从性质上说属于主观的 东西,受到许多如个人种族、社会经济地位、 职业以及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 的需求就越低;
第二、消费者收入增加,他对该商品的需求会增加; 第三、当消费者偏好变化时,他对该商品的需求也会
发生变化。
闲暇被视为一种商品,可以用消费者需求理论来分析 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决策。
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
对闲暇的需求受闲暇的价格、消费者收入和消 费者对闲暇的偏好影响。
320
合。
-20
预算约束线的性质: 其斜率为负:随着闲暇的增加收入会下降; 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增加一小时闲暇所放弃的收入; 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线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AD)时,预算线将沿着Y轴平行向
上移动
480
400
-25
320
-20
四、均衡的工作时数的决定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劳动者关于工作时数的决策是由偏好、价格和收入相 互作用的结果;
2、为了使效用最大化,劳动者的决策规则是只要额外工 作一小时的收入超过从心理上感受的每小时闲暇的价 值就继续工作,只有两者相等时,效用就达到最大化;
3、而只有当边际替代率等于工资率,即MRS=W时,劳 动者心理上的时间价值等于劳动者时间的市场价值。
四、均衡的工作时数的决定
当MRS=W时,也就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即X 点,所对应的工作时数就是最优的。
第三章 劳动供给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劳动力供给、劳动力、 劳动力参与率等基本概念,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基本模型,个人及市场劳动供 给曲线。
教学重点
劳动供给决策
劳动供给
定义:劳动供给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 测量指标:人-小时数。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数
量的劳动者为市场提供的劳动时数。 影响劳动供给数量的因素:
经济活动的比率;
3、制定社会保障制度; 4、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市场上的行
为(就业机会、收入、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等 的影响);
三、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
身体健康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 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 男性 ➢ 女性
第二节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 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性别、 年龄、民族 ➢ 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
无差异曲线:指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 度或效用的所有闲暇和收入的组合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每天的时间资源是16小 时。
图中的横轴H表示闲暇,纵轴 Y表示收入。点A为任意一个 闲暇和收入的组合点。
在点A,消费者闲暇和收入组 合为8小时闲暇和8小时工作收 入100元。
B点提供了比A点更高的收入 或闲暇;C点提供了比B点更 高的收入或闲暇。
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1)职工;(2)再就业的 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体户主; (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企业从 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人员 (包括军人)。
城镇失业人员:是指城镇常住人口中一定年龄以上, 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当前有就业可能 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对劳动者2来说,新的均衡点为无差异曲线Ⅰ2`上的X`点,工作时数从H1下降到H2`;
为什么两个人会出现行为的差异呢?
1、工资率的上升意味着劳动者提供和以前相同的工作时数, 总收入将更高。收入的上升会刺激劳动者对闲暇的需求并降 低工作时数,这就是收入效应。
2、工资率的上升不仅导致收入的增加,也会导致闲暇的价 格上升,根据需求理论,闲暇价格上升时,人们对闲暇的需 求下降,导致劳动者每周工作更多的工作时数。这就是替代 效应。 替代效应 = △H/△W > 0
1、市场上从事或正在寻找有酬工作的人数; 2、每个劳动力愿意提供给市场的工作时数。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劳动力范畴分类和劳动参与率 第二节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第三节 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 第四节 家庭生产、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和生
命周期理论 第五节 劳动供给理论在政策上的应用
第一节 劳动力范畴分类和劳动参与率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二、经济因素 ➢ 劳动者对工作的偏好以及对工资的刺激反应
不同的劳动者对待工作收入和闲暇休息的态度不 同,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反映。
➢ 经济周期波动:高速发展与萧条 三、社会制度、文化
➢ 劳动制度:休假期限 ➢ 工资制度 :付酬制度 ➢ 体制因素:就业体制、户籍制度
第三节 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
第一,其他条件不变,闲暇的价格越高,消费 者的需求就越低;
第二、消费者收入增加,他对闲暇的需求会增 加;
第三、当消费者偏好变化时,他对闲暇的需求 也会发生变化。
工作和闲暇:过去与现在的比较
一百年间,一个典型的美国成年男性工作和闲暇时 间的比较
年份 1880 年 1980 年
工作时间 家务劳动 睡 觉 、 吃 饭 闲暇时间 闲 暇 时 间
一、劳动力范畴分类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中的就业 者和失业者、非劳动力
美国成年人口的劳动力分类图
就业
人 口 ( 16 岁 及 其 以上)
劳动力(就 业加失业)
辞职 解雇
重新就业 被召回
新进入或 重新进入
中途退出 退休
失业
非劳动力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美国)
就业者(Employed):在美国劳工统计技术上, 指正在受雇佣那一部分平民劳动力。包括:所 有的(1)“正在工作”,或者(2)“有职业 但并未工作”的人。
X`
Ⅰ`2
V
0
H2 H1
Ⅰ1 A
闲暇 0
H1 H2`
Ⅰ1 A
闲暇
假定工资率为每小时W1,预算线为AB,两个图中的均衡工作时数为H1,即点V。
如果工资率从每小时W1涨到W2,工作时数如何变呢?
两个劳动者的预算线都从AB变成AC。在这里,劳动者1和2的无差异曲线不同。
对劳动者1来说,新的均衡点为无差异曲线Ⅰ2上的X点,工作时数从H1上升到H2;
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 △Y )所引起的工作 时数变动( △H )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 收入效应=△H/△Y<0
当收入增加时,工作时数是减少的。H1-H2就是收入效应。
六、工作时数与工资率变动
收入 C
劳动者1 X
收入 C
劳动者2
B V
B Ⅰ2
2、劳动供给问题可以看成是劳动者如何决定在16个 小时中闲暇(H)所占的部分。
3、闲暇和劳动的选择 ➢ 消费闲暇,能够给人带来效用; ➢ 消费“劳动时间”,能带来收入,也能带来效用
(通过劳动收入购买商品用来消费,也可以增加劳 动者的效用)
一、劳动和闲暇
4、消费者需求理论
需求受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对商品的偏 好影响。
无差异曲线
特点:
1、具有负的斜率:在相同的效用水平下,获得更多 的闲暇就要放弃一定的收入,如从D点到A点;
2、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即消费者仅仅愿意 用递增的收入来交换等量的闲暇的递减,如放弃 同样8小时闲暇,补偿收入可能要增加到150而不 是100;
3、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具有更高的效用;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 5、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不同的
一、劳动力范畴分类 ✓ 美国的劳动力范畴分类 ✓ 中国的劳动力范畴分类 二、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
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 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 劳动的全部人口。
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 动力的范畴。
劳动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各国的法律规 定有关。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状况、人口状况、教育制度、劳动力自身的生 理特点等因素,规定了不同的就业年龄。
劳动和闲暇 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工资、收入和预算线 均衡的工作时数的决定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的研究角度:
1、一个人是否愿意提供市场劳动,即劳 动参与率;
2、不同工资率条件下劳动者愿意工作的 时间
一、劳动和闲暇
1、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 源的分配。假定劳动者每天只有16小时可以自由支 配。
形状 ,越平坦,消费者越重视工作或收入。偏好 差异源于3个方面: 个性差异:工作型和闲暇型个体
工作类型差异:体面与不体面的工作
闲暇的相对价值差异:上学或带孩子
三、工资、收入和预算线
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对闲暇的需求不仅受偏好的影 响,也受价格和收入的影响。 1、工资越高,闲暇的机会成本,即价格就越高; 2、收入等于工作时数和工资率的乘集。 3、预算线是在一定的工资率下,单个消费者所能提 供的收入和工作时数的各种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