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发区模式

我国开发区模式
我国开发区模式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 ===============================

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及发展趋势摘要:

1984年5月4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在沿海开发区城市率先创办国家级开发区的重大决策。开发区的建设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国家设立开发区的基本构想,希望开发区达到两个目标,即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地;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试点,探索精简高效的政府管理模式。

近期,我们对部分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财税政策执行及税收征管质量进行专项检查、调研中了解到,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作为保障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其中有许多经验做法值得研究与推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经验与问题的归纳、总结与理论研究,对于我国开发区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开发区管理模式发展趋势

一、开发区及相关概念简述

(一)开发区概念。

开发区并没有严格学术意义上的统一定义,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或地区经济开发活动中,在一定区域内采取比境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优惠的政策,实行诸如减免关税、金融支持、简化审批程序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并由政府或其他法人组织承担初期的开发业务,完善基础设施,建立服务机构,创造有利于内外投资者的投资环境,促进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而设立的经济区域。

在我国,开发区主要包括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学园)、国家旅游度假区、边境合作区、综合开发区等类型。关于开发区在国外有许多类型,主要包括:自由港、出口加工区、自由边境区、保税仓库区、科学工业园等。

(二)开发区管理模式界定。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 ===============================

管理模式最初来源于企业管理,是指一个机构在管理制度上和其他机构不一样的地方,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说包括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也就是机构在管理规章和企业文化上最基本的不同特征。一般来说,不同的国家管理机构有不同的管理模式,而且同一机构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决定其管理特征的差异性。

开发区的管理模式是指包括政府(开发区管理机构)、开发公司、企业等三方的领导体制、内部运行体制、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管理方式、法规制度以及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我国开发区的管理模式是经历一个创建时期和不断创新完善的,基本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我国其他政府机构来说是充满活力的,从而使开发区形成了与国际化经济比较接近的外向型经济区,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活力。

二、我国开发区管理模式

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特殊试验区”和“排头兵”,在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发挥了其体制创新的功能,在大力引进和利用外资,不断进行各种超前的改革和试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区经验。目前,我国开发区管理模式基本有四种:管委会主导型管理模式、管委会协调型管理模式、政区合一的管理模式、公司型管理模式。

(一)管委会主导型管理模式。

管委会主导型又称管委会直接运作型,是指由上级政府设立开发区管理机构(管委会),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面负责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和社会管理等开发区运作的一切活动。

从国际上看政府主导型的开发区较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早期也采用此模式。比较成功的开发区如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印度的班加罗尔等都是政府主导型的。此次调研抽查的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也都是这种模式。

管委会主导型的管理体制在开发区创建起步阶段,其管委会职权较大,综合管理职能也较全,从而有利于==============================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 ===============================

协调开发区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提高办事效率。该管理模式的特征是:

1.一般成立以省市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开发区发展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的协调,但不插手区内具体事务,给开发区宽松的管理环境。然后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所在地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开发区内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市级行政管理权限,包括项目审批、规划定点、房地产开发、人事劳资、审批入城户口等。

2.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开发区对企业实行间接的法制化管理,主要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引进一些事业性、中介性机构,为企业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克服企业办社会的弊端。

我国第一批开发区普遍采用了管委会主导型的管理模式,以后相继成立的开发区也都复制了这一模式结构。

(二)管委会协调型管理模式。

管委会协调型又称管委会协管型,其本意是“管委会协调、公司运作”,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当地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的管理权,并制定开发区发展规划和政策,为开发区的企业提供各种服务;而开发公司作为独立的经济法人,实行企业内部自我管理,发挥集中化、专业化的优势。该模式实现了管委会的行政权与企业的经营权分离,管委会管理职权基本上包括对区内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协调。这种模式在国际上以美国的硅谷为代表,在国内则以苏州高新区、惠州仲恺开发区等为代表。

管委会协调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企分开,体现了“小政府、大企业”的原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管委会的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利用实力雄厚的企业资金和先进的专业管理经验来弥补开发区自身的不足。其弊端是由于许多开发区配套设备不完善,自身经济实力不够,企业也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吸引人才的机制,而体现不出其专业化水平,很容易陷入旧体制的框框之中。其中“两套班子一套人马”型是我国开发区普遍采用模式,而“两套班子两套人马”型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苏州工业园区。

(三)政区合一的管理模式。

政区合一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开发区和行政区的管理职能合一,或者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内设机构基本保持行政区管理机构的编制和职能。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整个行政区域作为开发区,或者开发区是原有城区建制的一部分。政区合一的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 ===============================

两区合并后,优势明显:体制合一后的开发区兼备了行政区和经济区的两种功能,但机构设置数目依然较为精简;两区合一后的体制使开发区对外开放的空间扩大了,两区在人才、劳动力、土地、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互补,减少了区域摩擦,提高了行政效率,具有一般开发区和行政区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

当然,两区合一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合一后造成的磨合期和众多社会事务的羁绊,以及新旧观念严重冲突。但这些弊端和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开发区的发展,也没有突破开发区“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因此完全可以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由形式上“合一”走向内涵式的“合一”。在实践中把不利因素降到最小程度,并可以逐步予以解决。从理论上讲,这种管理模式是国家级开发区今后探索发展的方向。

(四)公司型管理模式。

在这一管理模式下开发区由联合发展总公司进行管理,并具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及招商引资。总公司成立若干子公司和招商服务中心,通过国家的政策,提供包括场地、资金、开发条件、信息、人才交流指导性管理等在内的综合服务,为入住企业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有些公司还通过募集设立方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促进园区的开发建设。这种模式有利于集团公司的发展,有利于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开发区的开发。但弊端也正由此而产生,由于开发区没有行政管理机构,在征地、规划、项目审批和劳动人事等方面没有行政职能,行政协调能力不强,使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限制。而要克服这种弊端,授予总公司部分行政职能是必需的。同时总公司的发展本身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因为无论哪一种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的参与和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上海的开发区大部分为公司型开发管理模式。

三、国外开发区管理模式

目前世界范围内,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单一管理型(包括政府管理型和大学管理型)和多元管理型(公司管理型和基金会管理型)。单一政府管理型开发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的大德科学城、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台湾新竹科学园等;大学管理型园区(开发区)主要适用于大学周边、面积小,以研发为主的科技园区,如英国剑桥科技园区就由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进行管理。公司及基金会管理型普遍应用于世界其他国家。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 ===============================

(一)政府管理型。

其主要特征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该管理体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具体的管理执行机构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组织设立的专门机构;服务机构是以公司或事业机构的形式出现。这种体制的优势是能为园区的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物质环境和智力环境,不利因素是政府的行政干预较强。

(二)大学和科研机构管理型。

它是由大学和研究机构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对大学校园内科学园或孵化器进行管理的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目前世界高新区采用的较多,典型的是英国剑桥科学园。这种管理体制由于没有政府直接参与,因而消除了来自政府的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实行自主管理,发展自由度较大,对中小型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是,没有政府的参与和支持,高新区的权威性和协调性就会受到影响,资金保障也会面临问题。

(三)公司管理型。

它是指采用由各方组成的董事会领导下经理负责的企业管理体制,即以非盈利性的公司作为开发者和管理者,负责区内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经营区内的各项业务,管理区内的经济活动和提供区内企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公司一般由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以及当地有关人士所组成,负责有关开发区发展的重大决策,一般不干预区内各机构的具体业务,园区日常管理和经营业务由公司经理层负责。这种管理体制下的管理机构既能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同时又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美国的孵化器、德国的创业者中心、澳大利亚的科学园、印度的科学园大都采用公司管理型。

(四)协会管理型管理模式。

又称基金管理型管理模式,它是由政府、企业、银行、大学和其他机构分担义务,共同承担管理职能的综合管理体制。国外一些规模较大的科学工业园、科学城和技术城采用这种管理体制。比如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国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基金会下辖的经营管理机构职能范围主要包括:制定并实施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计划及有关政策;从事基础设施和研究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创办企业孵化器;管理和经营房地产等。这种管理体制具有适合于高新区发展的几大特点。首先,它体现了利益与风险分摊的原则,对于投资大、风险高的高新区发展是非常==============================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重要的。其次,它以资金管理牵头,带动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使管理权力和利益风险挂钩,使责、权、利三者得到统一。最后这种体制间接地体现了政府的影响和干预。

四、国内外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与启示

(一)国内外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

我国开发区承担着体制示范、带动区域经济的使命,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宏观经济职能,其管理模式、政策的形成与执行带有明显的国家和地方干预色彩,与国外纯经济绩效导向的管理模式有着很大区别。如下表:

我国开发区 国外开发区 功能定位

加工、贸易、高科技产业 高科技产业 设区主体

地方申请、中央省级审批 中央政府 管理体制 所在省、市的直接领导,行政

管理体制复杂,缺乏权威性

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具有权威性 立法形式 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 国家立法

(二)国外开发区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开发区管理市场化。

从国外办区的成功经验来看,开发区的管理模式几乎完全市场化。国外建区的资金来源逐渐多样化、市场化,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到开发区建设中,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更容易受到利益的影响。国外开发区随着自身的壮大发展,开发及管理几乎都采用市场化、商业化的模式。这种商业化模式比我国准政府管理体制模式更加以利润为导向,使开发区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化。

2.明确开发区载体地位。

在国外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下,开发区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载体地位,对企业的干预明显减少。政企分立的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 ===============================

管理模式更多的把重点放在园区建设上,进而凸显企业的竞争主体、创新主体的地位。在其管理过程中,管理机构进一步把管理程序制度化、透明化。这种制度化体制具有可预测性和低风险。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的基金型、公司型的开发区中,政府有计划把产、学、研结合起来,促进园区的发展。

3.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机构。

国外开发区对如何建立具有活力的行政管理机构十分重视,其一般做法是建立“小机构,大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一是设立精干的管理机构,机构职责明确。二是大量的中介与劳务等社会性服务作用由社会机构或相应的公司承担。这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园区管理机构的管理压力和财政负担,而且还促进了社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我国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开发区的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开发区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受到外部不断变化的形势以及开发区自身“二次创业”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开发区也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区是我国各项制度创新实验的载体,开发区自身这一特殊属性要求开发区必须在各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因此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和功能的转化,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也随之变化,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一)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化。

政府对开发区的授权和干预越来越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政府的支持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开发区对外界的吸引力取决于其环境,如生活物质环境、投资环境、智力环境等,这需要政府的参与才能营造,尤其是在开发区发展的初级阶段;另一方面政府营造的整个政策软环境更是开发区运行中至关重要的。政府通过制定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可以更好的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推动开发区的发展。

但是,从国外办区的成功经验来看,开发区的管理模式几乎完全市场化。开发区的发展商业化模式使开发商更能充分的利用金融市场,如发行股票、债券等,更容易与竞争对手建立合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开发商在园区内建立更加优化的管理组织结构。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 ===============================

(二)从准政府向行政区体制转化。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些开发区的规划用地已经基本布满,需要扩大规模;一些独立的新设立的开发区已经由原来单纯的制造加工生产区转向工业、生活和商贸结合的综合区,开发区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功能转向城市功能。因此,原有准政府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功能多元化的需要,一些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开始从准政府体制向行政区管理体制转变。如上海浦东开发区管委会转为浦东行政区政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合并。

(三)从分散管理逐步转向集中管理。

目前,我国不仅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有各类省级开发区。因此,不少地区开始把分散的开发区逐步集中起来进行管理。比如广州市于1998年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北京也将分散在各区、县的几个主要科技园区集中成立中关村科技园等等。

(四)从优惠政策竞争逐步转向制度竞争。

政策优惠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发区建立初期,其中一个突出表征就是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加快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国家给予了开发区内企业按15%计征所得税和其他有关减免政策,在一定期限内新增财政收入全部留做开发资金等措施。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除特殊领域外,成员国之间的产品、服务和投资均享受国民待遇,内外资一视同仁。目前,我国已实行两税合一,外商和开发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因此,近些年来开发区间吸引投资的竞争已经变成制度创新、政府效率、服务体系的竞争。在这一形势下,政府赋予开发区的投资、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将与非开发区趋于一致。另外,由于开发区自身制定的政策越来越规范和透明,使其很容易被非开发区仿效运用。地区优惠政策竞争的结果是政策趋同,开发区因优惠政策而带来的政策体制优势正在日益弱化。

(五)发展专业园区。

开发区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区和其他社区不同,通常情况下,开发区基本上是相对专业的经济区域。目前,随着开发区地域扩大,许多地区开始进行开发区内部功能分工,发展专业园区。如,杭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高校园,医药园等;深圳建设高技术产业带,对不同区片进行功能划分;北京的“一区多园”中有科技园、试验园、==============================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 ===============================

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城等。

(六)向新城转变与母城互动。

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开发区作为城市中的增长极,开始按照“等级扩散”的原则将先进优势向中心城市内部传递。其结果是,开发区与母城中心区在资金、市场、技术、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间的作用与影响日见凸显,直至互动局面产生。在此过程中,开发区开始承担更多母城功能的转移,并容纳新产生的城市职能,这就使开发区不再仅仅是新兴的工业园区,而是逐渐发育成为初具规模的新城区或新城镇。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国内0个经典商业模式案例分析报告

国内10个经典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1.思维革命的天娱模式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如果要评选出最成功的商业策划,非上海天娱公司策划的《超级女声》节目莫属。超女播出之日,万人空巷,堪比春晚,但与春晚大把烧钱不同,天娱整个策划几乎没花一分钱,而且让所有的媒体都为其做免费的狂热宣传。 仅仅靠这一个策划,天娱公司迅速跨入财富之林,成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以往人们大都认为,越好的节目、越精致的节目越容易引人注目,《超级女声》告诉我们,这些都没错,但是真正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观众参与率高、互动性强的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超级女声》堪称一场革命。“超女”为何影响深远,还应该归功于创意化的学习。《超级女声》的创意是直接“拷贝”自美国的娱乐节目《美国偶像》,这是拿来主义。但是《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本土化,这包括:废除年龄门槛,提出想唱就唱;将短信投票和PK淘汰联系起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性等。从2004年的门庭冷落,到如今的热火,天娱公司与湖南卫视始终在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创意,这也就是鲁迅说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过程。《超级女声》是一个文化现象,但是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

是商机无限的。2.得势不饶人的盛大模式企业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增长和盈利,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增长。盛大活生生的就是一部“传奇”,它的发家有相当大的偶然性。 在取得《传奇》代理权的时候,并不存在陈天桥慧眼识宝这类的故事,他只是被动而且好运的被人挑上。但是《传奇》站住脚以后,陈天桥的商业天才有了发挥的舞台。购买服务器改为租用服务器,是他利用游戏玩家的增长对运营商取得主动;拖欠韩国人分成费,成立恒康网络来做销售渠道总代理这些灰色的手段是他对上游资源的占用;《传奇世界》的开发是他对知识产权束缚的挣脱。陈天桥的精明在于,所有这些成果都被用于加大投资,每一步议价的成功都成为了下一步议价的筹码。这种得势不饶人的扩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传奇》注册用户已有1.2亿,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运营它需要至少6000台以上服务器。掌握着巨大的用户群和极高的投资壁垒,成为《传奇》这个价值链中议价能力最强者,最后,吃了亏的韩国人只能反过来求陈天桥继续做《传奇》。新兴的网游市场是一块风水宝地,盛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的确有赖于此。但是,尽管网游是一个暴利行业,受挫甚至倒闭的厂商仍如过江之鲫,聚友网络、海虹控股即是一鉴,即使同样成功的网游公司,如九城、蜗牛等公司,分量也与盛大有相当差距。盛大之所以能够占据天王山,和

科技园区投融资案例借鉴分析说课材料

科技园区投融资案例借鉴分析 (一)投融资改革中的“中关村模式” 简单说来,“中关村模式”就是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投融资促进模式和方案。 详细地来说,这种具有中关村特色的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特征,以企业信用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用多方合作的方式,既拓宽间接融资渠道,又通过促进创业投资、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和企业债券、推动企业改制上市等多渠道,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制定了促进不同阶段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体系,把各种资源,包括政策、资本、技术、市场整和在一起,支持企业,然后功成身退。 中关村科技园区针对处于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发展期的企业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投融资促进方案。针对初创期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关村管委会为填补“投资空白”,解决市场失灵,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实施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政策,研究促进天使投资发展,搭建了创业投资促进工作平台;针对快速成长期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中关村管委会设立了针对重点企业群体的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和企业债券、开展信用贷款试点,搭建了专门服务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担保平台;在促进稳定发展期企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实施改制上市资助政策,促进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产(股)权流动,使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积极开展中关村企业股份报价转让试点,搭建产(股)权交易平台和专业化的企业改制上市服务平台。 1、针对初创企业的创投促进体系 针对初创期企业出现的“投资空白”,中关村管委会创新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投资引导放大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在园区的业务聚集和物理聚集,于2001年年底设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对经认定的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园区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跟进投资资金支持。政府虽然以股权方式出资,但不介入投资管理,而是委托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这样既能实现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又可以大大

浅议开发区管理模式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借鉴

浅议开发区管理模式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借鉴 行政体制改革介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近几年,我国在行政体制改革上作出了很多尝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行行政体制的弊端。而在过去的二十年,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开发区,在行政管理模式上同样作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试图总结开发区的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作出建议。 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 1、效率困境。效率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西方学者库夫曼指出,传统行政体制的目标价值可以概括为效率、代议制度、政治中立能力和(科层组织的)行政领导四个方面,其中效率是行政体制的核心目标或终极价值,其它目标只是维持和保证行政效率的充分实现。由于政府具有权力和规模上的自我扩张倾向,庞大的政府体系不仅会越出自身的行政职权边界,侵犯社会私人领域,而且会导致官僚主义和官员腐败等行政危害,造成了行政低效。因此,如何克服上述不良现象,提高政府效率就成为行政改革的首要问题。近几年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正式围绕着提高效率这一核心目标而展开的,直接目标就是在管理职能、管理领域、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对传统低效的“大政府”进行改造,建设一个适度规模的高效政府,从而有效地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调节矛盾、整合利益差异,顺应并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然而现状表明,在几经改革和尝试后,我国政府依然没有摆脱低效率,依然没有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2、膨胀困境。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行政体制改革,即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以及2003年。可以说,几乎每一届政府都要进行一次行政体制改革。这些改革的主

2018年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1、银行盈利构成 (5) 2、银行盈利要素剖析 (6) 2.1、营业收入增速放缓 (6) 2.2、费用和资产质量 (13) 2.3、综合因素和小结 (15) 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 (16) 3.1、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 (16) 3.2、消费和理财的变化 (20) 3.3、互联网与金融科技 (23) 3.4、金融监管常态化 (26) 3.5、小结 (27) 4、银行盈利模式的变化 (28) 4.1、大零售转型 (28) 4.2、中收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增长 (29) 4.3、贷款结构新方向、综合收益切入点 (32) 5、结论 (33) 6、投资建议 (33) 6.1、招商银行 (34) 6.2、农业银行 (35) 6.3、建设银行 (36) 6.4、宁波银行 (37) 6.5、工商银行 (39) 7、风险提示 (40)

图1:银行ROE与ROA因素分解 (5) 图2:我国16家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变化 (6) 图3:我国16家上市银行杠杆率变化 (6) 图4:中国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构成及增速 (7) 图5:中美欧银行业净息差 (9) 图6:2008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变化(%) (9) 图7:商业银行净息差分解 (9) 图8:2008-2016年市场利率变化 (10) 图9:中国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长分解 (11) 图10:欧元区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长分解 (11) 图11:美国银行业利息净收入增长分解 (11) 图12:中美欧非息收入比重 (12) 图13:国内银行业手续费收入结构变化 (13) 图14:中美欧商业银行利润费用比 (13) 图15:净利润/工资薪酬 (14) 图16:净利润/折旧摊销 (14) 图17:净利润/一般行政管理费 (14) 图18:不良资产与经济周期负相关 (15) 图19:2016年后不良资产企稳 (15) 图20:90天以上逾期/不良 (15) 图21:商业银行盈利因素变化 (16) 图22:GDP季度同比 (17) 图23:信贷增速长期超过GDP增速 (17) 图24:表内资金运用(增速)对比 (19) 图25:表内外信贷发展(增速)对比 (19) 图26:表内外资金运用(增速)对比 (19) 图27:社会融资和股票、债券发行融资同比增速 (20) 图28:各项融资占比及增速 (20) 图29:投资与消费变化 (21) 图30:对GDP拉动增长的变化 (21) 图3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 (21) 图32:居民部门宏观杠杆率对比 (22) 图33: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与高净值人群数量增长情况 (23) 图34: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区高净值人士增长最快 (23) 图35:2012至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转账规模及增速 (24) 图36:2012-2016互联网支付驱动力(万亿元) (24)

PPP项目融资方案---案例

工业园区智慧园区建设(一期) PPP 项目 融资方案

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0七年十二月 一、公司简介 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7月,是一家具有勘察设计、科学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安装、路桥施工、水利水电施工、新能源建设、设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进出口贸易、城市综合运营等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注册资本金200亿元,年生产(施工)能力2000亿元以上,连续14年入选 “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 强”,连续18年荣获97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集团的经营区域已覆盖全中国,在非洲、亚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和地 区建有公司或者工程项目部,目前在马来西亚、利比里亚、坦桑尼亚、赞比亚、阿联酋、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加纳、斐济、萨摩亚、斯里兰卡、澳大利亚、蒙古、塞拉利昂、孟加拉、越南、老挝、几内亚、佛得角等国均有在程项目。 二、项目基本情况 1、区域经济介绍 工业园区智慧园区建设(一期)PPP项目位于内,2016全年完成财政

总收入137490万元,同比增长为16.3%,实现税收收入108725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9.1%,较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418778万元,同比增长2.4%。 2、项目概况 本项目由人民政府批准建设,授权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本项目实施机构,并授权其与项目公司签署(PPP协议),产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政府出资方,并授权与中标社会资本方在合资成立项目公司。政府委托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国内公开招标采购。 本项目为重点项目,项目一期主要完成园区配套路网建设(一期)、公园及广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智慧园区模板)等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87180.6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8479.2万元,建设期利息6174万元。 3、项目进展 本项目已完成可研立项、两评一案编制,现处于申请纳入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审批过程当中。 三、投融资方案及要素简析 (一)合作模式及融资构成 1、合作模式:本项目运作方式为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 由中标社会资本方与政府方合资组建项目公司,政府授予项目公司特 许经营权,由项目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管理及其维护。合作期限15 年(含建设期3年)。 2、融资构成:本项目总投资约为87180.62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约占总投资20%约17436.62万元,剩余项目所需80験金以项目贷款方式满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重点开发区管理模式优化探究 【第一章】我国经济开发区管理机制探析绪论 【2.1】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2】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 【第三章】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现行管理制度分析 【第四章】创新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系的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国家级开发区管理形式创新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节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 自全国各地国家级开发区创建以来,各个开发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地区发展环境,对管理体制进行了丰富的创新实践,使得开发区的体制始终保持活力,开发区的制度创新优势成为开发区取得巨大成绩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通过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呈现多元化,各个模式各具优势,也面临不同的挑战。同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不同,不同类型的开发区管理体制均保持了开发区体制机制的精髓,即精简高效。这不仅符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期发展趋势,也凸显了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的作用。各开发区在体制

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没有最优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本节将通过对目前我国开发区现有模式和成功经验的梳理,探寻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在管理体制上可创新发展的途径。 一、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类型 结合不同开发区的功能及地区背景环境,地方政府对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丰富的制度创新实践,目前开发区管理体制已走向多元化。在实践中,大致形成了管委会、区政统筹、企业管理三种基本管理模式。管委会模式是我国开发区最初体制创新的产物,也是目前我国开发区最普遍采用的体制模式。经过10到15年的发展,开发区一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发展后,管委会模式出现分化,部分开发区仍坚持管委会模式并取得骄人的成绩;部分开发区在管委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出区政统筹的一种新模式;另外,企业管理模式也在第一批14个开发区中出现。 (一)管委会模式 管委会模式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在总体组织框架上,管理委员会是所在地政府的派出机关,而非一级人民政府,主要行使当地政府授权的经济管理职能;管委会模式与一般行政区的管理体制的区别是所在市委派出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不设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

《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分析报告》(doc)

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分析 2007-6-25 0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 1阿里巴巴的发展进程 (2) 2 第一阶段Meet at alibaba(2001-2004) (3) 2.1 行业环境 (3) 2.2 电子商务产业链 (4) 2.3 阿里巴巴的两大核心业务:中国供应商与诚信通 (5) 2.4 赢利模式:会员费用及广告竞价为主 (6) 2.5 竞争策略:通过经营采购商资源大力发展供应商会员规模 (6) 2.6 发展的推动因素:投资拉动 (6) 2.7 新的发展方向:业务多元化 (8) 3 第二阶段Work at alibaba(2005-2007) (8) 3.1 行业环境 (8) 3.2 电子商务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商控制力开始对其它参与方渗透 (9) 3.3 核心业务由两项扩张到四类,收益来源从卖方扩展到买卖双方 (10) 3.4 赢利模式 (11) 3.5 竞争策略:提供多项增值应用黏着新老客户 (11) 3.6 发展的推动因素:新的技术与业务 (12) 3.7 新的发展方向:多种业务的融合与用户的合并 (14) 附录:阿里巴巴主要业务注释 (14)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0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本项目采用的研究框架包括内外两部分要素的分析。其中,外部分析是对目标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目标企业所在的行业环境和及产业链构成,进而分析出推动该企业发展的外部推动条件;内部分析是对目标企业的自身各要素进行分解,包括对企业的核心业务、盈利模式(即主要的收入来源)以及主要的竞争策略进行分析,寻找出目标企业的内在发展推动力,最终对该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评判与预测。

PPP项目融资方案 - 案例

工业园区智慧园区建设(一期)PPP项目 融资方案 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一、公司简介 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7月,是一家具有勘察设计、科学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安装、路桥施工、水利水电施工、新能源建设、设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进出口贸易、城市综合运营等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注册资本金200亿元,年生产(施工)能力2000亿元以上,连续14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连续18年荣获97 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集团的经营区域已覆盖全中国,在非洲、亚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公司或者工程项目部,目前在马来西亚、利比里亚、坦桑尼亚、赞比亚、阿联酋、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加纳、斐济、萨摩亚、斯里兰卡、澳大利亚、蒙古、塞拉利昂、孟加拉、越南、老挝、几内亚、佛得角等国均有在程项目。 二、项目基本情况 1、区域经济介绍 工业园区智慧园区建设(一期)PPP项目位于内,2016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37490万元,同比增长为16.3%,实现税收收入108725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9.1%,较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418778万元,同比增长2.4%。 2、项目概况 本项目由人民政府批准建设,授权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本项目实施机构,并授权其与项目公司签署(PPP协议),产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政府出资方,并授权与中标社会资本方在合资成立项目公司。政府委托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国内公开招标采购。 本项目为重点项目,项目一期主要完成园区配套路网建设(一期)、公园及广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智慧园区模板)等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87180.62万

我国主要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与可借鉴的经验

我国主要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与可借鉴的经验 (一)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 1.开发区定位与管理体制。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是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区划相互关联的。从开发区的区划布局来看,我国的开发区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开辟一个新区,只有很少居民,开发区的功能主要是吸引产业投资,经济开发。这种模式通常是老城市的延伸和扩展。如苏州、天津。二是在老城区划出一块地方设立开发区,开发区管理部门不仅具有新区经济开发功能,还有管理原有老城区的功能。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开发区直接带动所在区的城市化,或为开发区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如上海浦东、青岛的黄岛开发区和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三是在老城区设立无边界的开发区,开发区和老城区合为一体。如北京的中关村海淀试验园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区块等。这种模式通常是为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特别是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兴办高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一个区域孵化器。 除了产业布局和经济开发的功能以外,我国相当一部分开发区还承担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试点功能。我们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要逐步转换政府职能,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需要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再在大范围内推广。我国的深圳特区在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用人机制方面进行了试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企业分配制度,知识产权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在规范化制度创新方面带了头。 目前,国内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为入区企业提供服务,主要适用于人口较少的相对独立的中小型新开区。管委会本身就是政府职能改革的产物:开发区管理职能与行政区管理职能相分离;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精简,办事程序简化,效率高;实行用人机制改革,普遍采取竞争上岗等等。大部分开发区在建设初期采取这种管理体制。但这是一种过渡形式,当开发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城市功能健全以后,这种管理模式就不适应了。

工业园区建设土地一级开发融资模式的探讨

工业园区建设土地一级开发融资模式的探讨 工业园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产能升级换代的主阵地,更是引进外资、盘活资产、拉动GDP的城市新区载体。随着园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土地综合开发对城市的新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制约园区建设、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在于土地开发资金短缺,投融资渠道不足。因此,围绕土地开发做文章,通过新型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在政府提供启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方法使园区建设与土地出让收入相辅相成,是每个园区建设者和主管部门都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 工业园区管理模式多以纯政府性质的管理委员会体制为依托,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有纳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分支机构,如土地、规划、建设、财政等;同时设立属管委会直管的开发/融资平台公司,承担园区内规划建设与招商引资、公共服务的职能,主要协调行政与市场对接、开发。管委会搭配平台公司的管理模式,可以强化土地出让收益,规避市场与行政之间摩擦产生的风险,充分提升在政府监管下,合理引入外资进行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产生的高额的土地出让回报,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与规模经济。 在当前资金流动不稳定、证券市场波动较大的形势下,政府监管部门对工业园区融资的条件约束,较之以前越来越严格,

造成在必须满足基本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对融资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园区融资方式必须顺应发生变化。 一、资产证券化 传统的土地储备制度融资,是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征用、收购等方式取得土地,出让土地以满足城市各类建设用地及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没有完善基础设施之前,土地的潜在价值无从体现;反之,开发公司必须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将土地充分熟化出让后,以土地出让金补充地块周边市政基建投入。我认为,基建投入与卖地收入在资金用量、回款额度以及推进程度、时间节点上的不断波动,是造成资金链接难以稳定、资金池枯竭的问题所在,要解决它,就要把土地开发与基础建设之间的时间接点悬置出来,把缺乏资产流动性的毛地,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和融资组织安排,变成能够产生可预见、稳定的现金流的有效资产: 1、园区管委会授权其土地开发公司将A片区地块收储,作为建设B道路的融资抵押品,开发公司可自行引进社会投资人对A地块进行开发; 2、开发公司在取得A地块的发改立项批复、规划选址意见及国土征转用指标等要件后,即确定了对该地块的所有权及未来收益权。由开发公司委托地方土储中心对地块价值进行评估,将其未来可预期收入转让给专业金融机构,把这部分可预期的收入证券化后,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

开发区体制与运营模式一瞥

开发区体制与运营模式一瞥 (2009-11-19 07:48:46) 开发区管理体制逐步进行了改革,从单纯的政府权力支配过渡到政府与资本相制衡。具体表现在开发区运营模式上,从最初的管委会到在管委会下建立开发公司,再到管委会与开发公司并行。但其管理权限的赋予、考核和监控的主导力量和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依然是在政府行政框架内,以行政权力为主体对开发区实施管理。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对开发区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由于其承担着众多宏观目标职能,而倾向将其视作政府派出机构加以监管。政府习惯通过行政手段来评估、调控其政策实施效果与开发区经济效益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开发区作为独立的产权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的身份转化缺乏法律、市场、资本以及规则的支撑。 到目前为止,我国开发区运营模式可以大致概括为三种。其中,在行政管理体制框架下有两种,即实行完全行政管理手段的模式和实行有限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产权责权框架内实行有限监督的公司化运作模式一种: 以行政手段管理运营开发区。在这一模式下,无论是通过地方职能部门在开发区设立垂直管理机构,还是在开发区管委会下另行成立一套相关的行政体系,开发区从土地划拨、项目审批、人力配置到协调基本都是在政府体系内运行。该模式主要应用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初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该

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公司制逐渐被引入开发区日常的运营管理。 行政管理与公司化运作并存。在这一运营模式下,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管委会和市场化运营的开发公司同时并存。开发公司在人事、审批(备案)、年度考核等方面接受管委会的监督管理,并在管委会制定的发展框架内进行市场化运作。包括:参与建立开发公司的主体开始多元化;在开发区经营过程中引入项目公司、中介服务、项目外包等多种经营形式。开发公司与管委会在职责分工上开始有了更多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变化,但是开发公司在众多市场化运作上并没有独立的决策权,更多的是处于一种半事业、半企业的尴尬境地,管委会与开发公司之间仍然保持着一种事实上监控与被监控的关系。 公司制。20世纪90年代末,开发区作为类似于工业房地产一级开发商的主体地位逐渐被认同。同时,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更为广泛的应用于我国整体经济运行。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开始尝试放手由企业独立管理运营开发区,不再设立管委会机构,转而通过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在开发公司的控股地位来约束公司的决策不突破地方或城市的发展规划。开发公司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公开聘用管理层,管理层对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董事会负责。开发区运营得以在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制度下开展。

宝洁公司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基于Alexander Osterwalder商业模式设计模型的宝洁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目录 一.宝洁公司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价值主张..............................................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消费者目标群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分销渠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客户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核心竞争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合作伙伴网络.......................................... 错误!未定义书签。八.成本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九.收入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基于Alexander Osterwalder商业模式设计模型的宝洁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一.宝洁公司简介 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公司通过其旗下品牌服务全球大约四十八亿人。公司拥有众多深受信赖的优质、领先品牌,包括帮宝适、汰渍、碧浪、护舒宝、潘婷、飘柔、海飞丝、威娜、佳洁士、舒肤佳、玉兰油、SK-II、欧乐B、金霸王、吉列、博朗等等。宝洁公司在全球大约七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2012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进840亿美元。宝洁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或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容美发、居家护理、家庭健康用品等。 二.价值主张 产品价值:宝洁注重产品研发、申请多项专利、产品注重满足顾客某方面的强烈需求、飘柔等低端产品价格便宜使客户容易获得。 服务价值: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研发和相关基础技术、大量持续投资与市场研究、将市场需求和产品技术很好的结合起来,创新产品、升级产品,包括功能、包装、概念等,针对消费者的沉浸式研究,通过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去,更加深入的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产业园区的融资方式、土地获取和运营管理【最新版】

产业园区的融资方式、土地获取和运营管理 第六章:融资方式 产业园区/特色小镇/产业新城的投资大,回收期长,因此不可能完全使用自有资金,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进行融资,合理规划资金的筹集、分配、运用和收回,以降低财务风险,缓解财务压力。 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和衍生工具的创新,企业投融资方式更加多样,除传统的自有资金融资和银行贷款外,非标融资、资产证券化、房地产信托融资、PPP等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列举几类相对稳健、成熟的融资方式供参考。 第七章:财务测算 一、前提假设 其中,租售价格在前期可以经过市场比较法进行初步匡算,但在项目投入使用后,具体的精确售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后,制定详细的租售方案。 二、测算内容

主要支出列举: 财务费用方面,部分税项的税率分地域而有所不同,需结合项目所在地财税部门的规定计算/计提。同时,需考虑固定资产或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的折旧和摊销。 三、财务评价 评估项目是否可行,通常关注项目内部收益率(IRR)、财务净现值(是否为正)、投资回收期,动态和静态都要做,一般以动态为准。 为进一步分析财务回报的影响因素,可增加敏感性分析,如租金、售价、建安成本、财政补贴等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分析。 第八章:可研编制 通过前面的七个步骤(初步方向、市场调研和项目定位、规划编制和政策争取、融资方式和财务测算,已经算完成了整个项目的前期部分,已经可以形成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很多人会问到,除了可行性报告,也经常听到“开发策划方案“和”商业计划书“等名词,这几个内容有什么不一样吗?

一、三种报告的区别 1、可行性报告 在项目开发前的决策阶段,对项目的市场前景、产品定位、客户需求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研、分析,综合分析各类因素,估计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判断是否可行,形成书面报告,供决策者和决策机构参考,是项目开发前期的必要书面报告。 2、开发策划方案 同样需要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只是在内容上,除了可行性分析外,在项目的实操层面(如招商、营销、运营)也提出了更多具体建议。 3、商业计划书 多面向风投,不仅要在可行性方面进行详实说明,在管理团队、经营战略、投资者回报的方式和投资者如何参与未来项目的经营监管等方面也要进行详细说明。 三者都建立在详实的调研和严密的逻辑分析基础上。

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发展沿革与创新路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15274987.html, 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发展沿革与创新路径 作者:周宇 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15期 内容摘要:以工业园区作为主要载体形式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日益显示出在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中的巨大功效而成为各地政府的新宠。但面对原有计划体制的束缚、优惠发展政策的取消、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人口、资源、政策红利的消失,省级经济开发区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演进,逐步确立了四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政府管理模式,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环境。 关键词: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沿革创新路径 近年来,省级经济开发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融资政策到投资决策,从智能园区到生态管理,省级经济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不断演变创新,促进园区企业发展和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正因如此,富有地域特色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的研究凸显。 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沿革 省级经济开发区由省政府管辖或者由省政府授权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等部门管理全省经济开发区的职能部门,其特点在于一般以工业园区为主要发展形式,以推进地方经济增长为主要目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初创起步阶段(1984-1989年) 从1984年9月国家批准成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相继批准建立了宁波、青岛等14个开发区,开发区逐渐由空白向成片、成规模发展。开发区本着“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收益一片”的开发原则,发挥体制机制优势,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发展新兴产业,迅速形成基本规模。在这一阶段,由于开发区建设处于探索时期,开发区成立的试验目的性较强,其主要作用在于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窗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经验,所以,这时期成立的开发区起点比较高,都是由中央和所在省齐抓共管,给予开发区税收、土地转让、金融支持等各项政策优惠。但这时期开发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省级开发区。尽管如此,这时期国家对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规定奠定了省级开发区的法规基础,其经验也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扩张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高速扩张阶段(1990-2002年)

禁止开发区管理模式路径

禁止开发区管理模式路径 一、禁止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构 为了对禁止开发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实施强制性保护,及时构建职能统一、目标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的禁止开发区管理体制,是贯彻和强制实施禁止开发区环境政策、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进程的重要组织保障。(一)禁止开发区管理模式制度设计行政管理机构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是由政府所在区域的区位功能决定的。禁止开发区为社会提供的是生态服务,供给的是生态产品,这就要求禁止开发区管理体制以适应生态保护为前提,满足提供生态产品的环境管理要求,建立符合生态保护功能定位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模式。1.以功能定位职能,统一管理体制禁止开发区是我国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国家对禁止开发区实施强制性的管制原则。但在禁止开发区“多头共管”的管理体制已经损害了生态管护的环境政策选择,国家有必要设立一个有法律权威的管理部门对全国的禁止开发区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具体的管理协调部门由“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在本文第三部分详述)依法设立,明确其对禁止开发区实施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的具体职能和职责,同时协调禁止开发区之间和不同利益部门之间的环境政策和利益冲突,提高禁止开发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统一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转变禁止开发区的政府职能。职能是政府管理机构定位的核心,政府职能转变的本质在于利益格局的调整,禁止开发区的禁止开发和重在保护的主体功能决定了该区域政府职权关系的调整重在转变政府现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禁止开发区主体功能为基调撤销、精简或合并原有经济发展职能的管理机构,重新配置和规范该区域政府管理机构的职权和职责。2.以强制实施生态保护为基石,设置基本空间单元的管理机构(1)合理的基本空间单元设置有助于提高生态保护效率主体功能区基本空间单元的合理设置对功能区划和强制实施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正如高国力先生所说:“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空间单元和边界如何确定将直接决定区划的成效”。功能区规划基本空间单元是区划的基本单位,也是禁止开发区域的基层行政管理机构,为此,基本空间单元的合理界定对区划和禁止开发区的生态保护影响深远。笔者认同主体功能区规划以目前县级单位作为基本单元。其一,以目前县级单位作为基本单元容易确定且实施成

慧聪网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分析报告书模板

目录 慧聪网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分析报告 (2) 导语 (2) 慧聪网简介 (2) 慧聪网的财务状况分析 (3) 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等基本概念 (7) 慧聪网案例分析 (8) 1.国内主流B2B商业模式 (8) 2.国内垂直型B2B网站概况 (9) 3.慧聪网企业定位及其产品服务 (9) 4.慧聪网的经营模式 (9) 5.慧聪网盈利模式 (10) 6.慧聪网横向整合商业模式 (10) 7.慧聪网商业模式评价 (11) 慧聪网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12) 1.提供更为专业的电子商务咨询服务 (12) 2.继续增加行业子网站 (12) 3.垂直型和综合型模式结合发展 (12) 4.扩展线下业务丰富服务体系 (12) 5.完善网站安全体系和诚信体系 (13) 总结 (13)

慧聪网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分析报告 导语 早在20世纪50年代“商业模式”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为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并让企业获得巨大的赢利。商业模式自从被提出后就不断有人涉足这一领域。彼得德鲁克指出: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己经不是生产者与生产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慧聪网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是B2B电子商务模式的重要代表,是我国电子商务B2B模式的典范,其商业模式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主要依据慧聪网近年的财务数据,慧聪网的一系列经营策略,各种业务的运营状况,分析其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并对其模式做出评价,建议,并试图推测未来发展方向。 慧聪网简介 慧聪网(HK02280)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B2B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慧聪网注册企业用户已超过2300万,买家资源达到1500万,覆盖行业超过50余个,员工3100名左右。慧聪集团目前包括电子商务公司;电子、汽车、工程机械在内的10余家行业MBO公司;中关村在线、买化塑、兆信股份、中国服装网、慧嘉互动、慧聪家电网、神州数码慧聪小贷公司等控股及合资公司;中模国际、优蚂科技、皮皮易等10余家投资公司。 慧聪网在巩固B2B 1.0业务(信息+广告)的同时,全力向B2B 2.0(交易+金融)转型。近几年,不断推出慧付宝、采购通、标王、流量宝、商营通等服务;金融超市、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切实为中小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成为未来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探索者。1 2003年12月,慧聪国际在香港挂牌上市,为国内信息服务业及B2B电子商务服务业首家上市公司2。 2015年3月18日,慧聪网用15亿人民币,收购ZOL中关村在线。 郭江表示,待收购整合完成后,慧聪网将形成以中关村在线为首,包括家电电子商务公司、汽车产业电子商务公司、化工电子商务公司、酒店用品电子商务公司、工程机械电子商务公司、安防电子商务公司、电子产业电子商务公司在内的八大垂直电子商务公司。同时慧聪网还拥有消费品电子商务公司(包括18个行业)、工业品电子商务公司(包括20个行业)、慧聪O2O电子商务产业园公司、神州数码慧聪小贷公司以及兆信防伪科技公司五大独立公司,总共13家独立公司,将专注于电子商务、金融、地产及防伪四大领域。 1数据来源于慧聪网主页-公司简介 2数据来源百度百科“慧聪网”词条

园区建设融资模式简介

园区建设融资模式简介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粤发[2013]9号)要求,2013年-2017年我市投入韶关、揭阳共建产业园区的资金将以股权方式投入,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以公司为主体开发园区的运作模式,建设资金短缺、投融资平台不完善,往往成为阻碍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甚至出现园区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已耗尽省、市各级政府的专项资金,所引进的企业项目还没有形成税收,导致园区在后续的发展中陷入资金链断裂泥潭。为了建立健全莞韶、莞揭两园区的投融资平台,努力保持两园区的资金运行顺畅,推动园区更快更好地可持续发展,现对园区主要融资模式分析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私营企业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来回收项目的投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特许期届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该模式适用于盈利性的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项目。

(一)BOT模式的优缺点 1、政府采用BOT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资金的利用方面:政府采用BOT方式能吸引大量的民营资本和国外资金,以解决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另外,BOT方式还有利于政府调整外资的使用结构,把外资引导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以便于政府集中有限资源投入到那些不被投资者看好但又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上。 (2)风险的转移方面: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周期长、规模大,风险也大。在BOT模式中,政府将风险转移给了项目的投资者。项目借款及其风险由承包商承担,而政府不再需要对项目债务担保或签署,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 (3)项目的运作效率方面:项目公司为了降低项目建设经营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获得较多的利润回报,必然采用先进的设计和管理方法,引入成熟的经营机制,从而有助于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经营效率,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2、政府采用BOT模式具有以下缺点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 (一)美国硅谷 1、硅谷概况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 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第二,改变了硅谷的经济结构,使硅谷直接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即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第一次使非物质生产在硅谷经济中远远超过了物质生产,硅谷渐渐变成一个高水准的研究和控制中心——即硅谷主要的微电子公司的总部和复杂的研究、产品设计以及新的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公司建立的场所,而不是生产和制造中心。第三,改变了硅谷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产生了一个新的中产阶级,即包括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其他技术人员在内的技术专家阶层,这一阶层已经代替了农场主成为硅谷劳动力中比例最大的阶层。 除上述之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社会技术,是一种有机的浑然一体的网络式合作组织。这种合作是多层次、多渠道的,不仅有横向的,还有纵向的;不仅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是一种渗透性网络式合作。横向的、宏观的指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即政府、创新企业、风险资本投资公司、学校和公共机构(基金会、非赢利组织等)之间的合作;微观的合作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