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是政治课堂的生命所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体验是政治课堂的生命所在

作者:吴琴玉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年第02期

诗人荷尔德林在《在柔媚的湛蓝中》深情地写过“一个勃然的生命在我四周遍开万物,因为我不曾不恰当地将之与墓地上的孤鸟相提并论。只缘我有一颗跳动的心,微笑依然是我在忧伤着世人”。是啊,只有内心充满诗意的激情,才能有生命的活力和智慧。生活是这样,那我们的课堂呢?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很多教师遵循着考什么,怎么考的思路,把《文化生活》课程当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没有认识到这门课最根本的目标是“育人”,指引学生去体验、发现、创造美!人的道德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即知、情、意、行。其中“情”是连接“知”与“行”的桥梁。一个人如果没有情感,即使有了认知也不会形成道德行为。所以新课程增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人从教14年,一直努力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所喜欢的,所需要的。这几年在教学《文化生活》这本书时又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改革。

一、创新设计,引发情感体验

2015年9月,多部抗战剧登陆荧屏,其中《伪装者》可谓是姿态生猛,这不光体现在其收视率上连续21天蝉联榜首,网络播放量日均过亿。更在其剧情和剧中人物迅速成为观众讨论的热门话题和网友刷屏的对象。《伪装者》以汪伪政权成立时期为背景,通过明氏四姐弟相互之间隐瞒身份进行较量作为切入点,讲述了抗战时期上海滩隐秘战线上各方的殊死搏斗。动荡背景下是非黑白的矛盾冲突尽数集中于四姐弟之间,情感激荡的同时也反称出战争的残酷和对普通人生活的破坏。这是一部良心好剧,也是那段时间很多学生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于是在上《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一课时,我以此为案例,设计了几个问题。如下:

观看视频《伪装者》的精彩片段,进行小组讨论:

(1)2015年你看过哪些电视剧、电影?

(2)你认为哪些是好作品,哪些是劣质作品?你以什么标准进行选择?

(3)《伪装者》收视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是什么?

(4)《伪装者》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

(5)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对当今的主旋律文化作品的创作有何启示?

问题(1)和问题(2)的讨论,让学生明白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区别,从而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在讨论问题(3)时,学生普遍说了几个原因。有人说情节好看,高潮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有人说,演员长得帅,演技好。还有人说这部剧以情取胜,让人感动。问题(4)的回答更让我惊喜,学生把里面的经典台词都说了。明楼说:“我是中国人,这是我最真实的身份。”明台说:“抗日救亡,是每个中国人的事。”明诚说:“报国不是工作,是信仰。”这些问题的讨论自然,以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在纷纭复杂的文化市场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同时这部电视剧把谍战、青春偶像、家庭伦理等元素整合一起,在塑造特工英雄的同时,将爱情、亲情、国家大义展现得淋漓尽致。实现了文化艺术的创新。问题(5)的讨论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

二、激情互动,引领情感体验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多维互动过程。没有思想与思想的交锋,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怎么会有诗意的课堂?以下是本人在上《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片段:

环节一:播放记录片《记住乡愁》的主题曲《乡愁》。通过优美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在感同身受中思考:你认为这里的“乡愁”是什么?从而引出传统文化的概念。环节二:探究你或是你的家人有乡愁吗?谈谈你家乡的传统文化?环节三:老师分享自己的“乡愁”。介绍自己的家乡,国家四A级风景区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古民居。播放视频《记住乡愁(第一集)》剪辑“培田村——敬畏之心不可无”。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城西,由30栋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2道跨街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构成了紧密有序、布局合理的培田客家古民居建筑群。800年来,培田吴氏一直严格遵守着对天地、祖先与圣贤的敬畏之心。从村落选址到环境保护,培田村人承袭着对天地的敬畏;从祠堂家庙林立,到族谱祖训的恪守,培田吴氏时刻不忘对祖先的敬畏;从学堂书院教育,到100多年前就已有之的女子教育,吴氏子弟延续着对圣贤的敬畏。敬畏之心使得这座已有800年历史的古村,不仅风貌保持良好,而且秩序井然,人才辈出。我在介绍的过程中,也表达了对家乡人和物的思念以及这些传统思想对我的影响。环节四:学生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老师提问:这里的乡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这里的乡愁是游子对祖国的思念,对故土的思念。

这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真诚有趣,每个人的思乡之情自然流入。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也理解得更加透彻。

三、唯美意境,引导情感体验

在《文化塑造人生》一课,我以歌曲为载体,选了郑绪岚的《牧羊曲》,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林心如、刘涛、梁咏琪演唱的《山水中国美》三首歌曲。在唯美的歌声中体验歌曲对人的影响,体验歌曲背后所反映的年代的变化,感受歌曲对当时年轻人的影响。在上《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课时,我选择纪录片《京剧》片段作为素材。该记录片以国粹京剧为题材创作纪录片,描述京剧发展史,普及京剧文化,几乎所有画面都是美轮美奂的慢镜头,给人以一种穿越时空的艺术美感。在这样的美感意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与发展京剧?京剧要保存自己的生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做哪些努力?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长河,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成为我们上课的素材,可以是诗歌、舞蹈、小说、图画、歌曲、电影用于加工,创设出唯美的意境,在美的熏陶中,人的德性才能得到纯化,个性才能得到张扬,知性才能得到发展。在喜怒哀乐的体验中品味文化发展,在激情荡漾中陶冶情操,在理性思考中关注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

总之,教师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动情,以情激情。自己做个有涵养、有激情的人,才能在自己的课堂中带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我们的课堂多了一个有情感的人,社会上就有少一个冷漠的看客。所以,情感体验是政治课堂的生命所在。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