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政以德》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字词句,掌握本课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三、背诵重点语段。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课前预习

依据注释和词语手册、学案,标注出重点词语,掌握字音字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赵普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从中学到了治国之道。孔子做过什么官?治国才能怎么样?

二、整理字词句

1、补充释义

道德: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 :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之以政道千乘之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2、通假字: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和古今字。

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通“导”,读dǎo,治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论语》中均用“与”字,如:“求!无乃尔是过与?”

补充说明:

通假字指某一个字借用为另一个字。这两字在形、义上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因读音相同或相近,才临时通用。

通哪个字,读哪个字的音。

通假字一般是单向的,如“共”通“拱”,而“拱”不通“共”。

3、古今异义

寻找课文中古异义的词。

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

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4、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举善而教不能。“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补充说明:

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了。

名词作动词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补充说明:

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了。

使动用法

富之:使他们富起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富、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

补充说明:

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5、特殊句式

主谓倒置

“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补充说明:

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补充说明:

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状语后置,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提前到谓语前面来。

宾语前置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③“无乃尔是过与?”“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7、固定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

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

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6、多义词:

斯①指示代词:这于斯三者何先逝者如斯夫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

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

相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②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③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相鼠》)

劝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左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史记·商君列传》)

时按时:使民以时学而时习之《论语》

就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②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③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信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三、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1、怎么理解为政以德?

比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全国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上下齐心。

2、怎样做到为政以德?

A有无事例?正面:禹、稷;反面:羿、奡

B好的统治者有什么特点?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临之以庄

C统治者正己(自身端正)可以达成怎样的统治结果?安人:庶、富、教。

D古人为什么希望“庶”?“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农业国家,人多势众,人口多,国力强盛。

E怎样使民“富”?反对横征暴敛,主张节用(减免赋税)而爱人,使民以时。

F要把百姓教成怎样?(课后练习一)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有耻且格。

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