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 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步: 利用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求得侧面投影a。即所谓 “二求三”。
aa
●
1
动画演示
本节目录
3.圆球表面取点
例4-11 已知球表面上点A、B、C的一个投影,求作另两投影。 方法:在球的表面作平行投影面的圆
16
(c )
a
(b )
第一步: 由题给投影可看出:①点A在球的前上 半部②点B在V面转向轮廓线上(下边) ③点C在H面转向轮廓线上(右边)。 第二步: ①利用在球面上做水平圆辅助线得到 A水平投影a ②利用点B在V面转向轮 廓线上的从属性得到B的正面投影b′ ③利用点C在H面转向轮廓线上的从属 性得到C的水平投影c。
本节目录
面组成。侧棱线交于有限远 的一点s—— 锥顶。 s
2.棱锥 ⑴ 棱锥的组成 ⑵ 由一个底面和若干侧棱 三棱锥的三视图
A
S
5
C B
三、回转基本体
1.圆柱体
圆柱体的组成 圆柱体的三视图 圆柱体由圆柱面和两个底面组成。 轮廓线素线的投影分析 其中 :圆柱面是由直线AA1绕与它 与曲面的可见性的判断 平行的轴线 OO 旋转而成。直线 AA1 ) b″ a′ b′ (d′) c′ 1 d″ a″ (c″ 称为母线。圆柱面上与轴线平行的 任一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
本节目录
b
3.圆球
⑴ 圆球体的形成
8
O
球体的表面是球面。 ⑵ 圆球的三视图 ⑶ 其中:球面是圆母线以它的 轮廓线的投影与曲 面可见性的判断 直径为轴旋转而成。
a′ c″
O1
c′
b′
a″ b″ ( 4 )轮廓线素线的投 画出球体的左 2 画出球体的主 1 布图 :选三个圆 3 画出球体的俯 (3) 最大的侧平圆C为 (2) 最大的水平圆B为 (1) 最大的正平圆A为 三个视图分别为三个和 开始画三视图! 视图——圆; 的对称中心线作为画 视图——圆; 对W面的转向轮廓线, 对H面的转向轮廓线, 对V面的转向轮廓线, 影分析与曲面的可见 圆球的直径相等的圆,它 它左边的点可见。 图的参考基准; 它上边的点可见。 它前边的点可见。 性的判断
本节目录
d(d0) a(a0) b(b0) c(c0)
2.圆锥体
⑴ 圆锥体的组成 ⑵ 圆锥体由圆锥面和底面组成。 圆锥体的三视图 ⑶ 其中:圆锥面是由直线 轮廓线素线的投影分析SA绕与它相 与曲面的可见性的判断 交的轴线 OO1旋转而成。S 称为锥顶, s s 直线SA称为母线。圆锥面上过锥顶的 任一直线称为圆锥面的素线。
(e )
e
第二步 a :
a
a
e
a
利用铅垂棱柱水平投影的积聚性, 得到F、E的水平投影f、e . 第三步: 利用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求侧面投影f、e。即 所谓“二求三”。 a
f
点的可见性规定:若点所在的平面的投影可见,点的投影也可见; 若平面的投影积聚成直线,点的投影也可见。
n
k
k
本节目录
2.圆锥表面取点
例4-10 已知圆锥表面上点A的正面投影,求作另两投影。 方法一:素线法
方法二:纬圆法
第一步: 由题给投影可确定点A位于圆锥的 前表面上,并在右表面上,圆锥没有 积聚性。
15
a a
(a) ) (
1
第二步: 在圆锥上过一点可做出一条直素 线,也做出一个纬圆,求得A的水平 投影a。
● ●
7
S O
A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O1
a′
b′ (d) ′ d
●
c′
d″
a″ (c″)b″
a
s
c
在图示位置,俯视图为 ( 2 ) 画出反映立体 ( 1 ) 布图 :选回转轴 轮廓线素线的投 3 4 由“长对正” 一圆。另两个视图为等腰 ( 2 S ( 1) )利用“宽相等” SB、 A、S SD为对W C为对V 开始画三视图! 主要形状特征的俯视 和底面棱线为画图参 影分析与曲面的可见 和立体的高度画出主 和 " 高平齐”画出左 面的转向轮廓线,它左 面的转向轮廓线,它前 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为 图。 考基准。 性的判断 视图。 视图(二求三)。 边的点可见。 边的点可见。 圆锥底面的投影,两腰分 别为圆锥面不同方向的两 三视图概念 条转向轮廓线的投影。 转向轮廓线概念
4 .视图完成后,应擦去作图辅助线。
立体是具有三维坐标的实心体,研究的立体投影是研究立体 表面的投影。 立体是有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的形体。画三视图时,主要用 长、宽、高方向的相对坐标,与投影轴无关,从这里开始不 再画出投影轴。
本节目录
二、平面基本体
1.棱柱 ⑴ 棱柱的组成 ⑵ 由上下两个底面和若干侧棱 五棱柱的三视图
a
第一步: 由题给投影可看出:①点A在 外环面的前上半部 ②点B在内 环面的前下半部。环面没有积 聚性。 第二步: 在题给环面上只能做水平圆 为辅助线①利用在环面上做水 平圆辅助线得到A水平投影a, ②利用在环面上做水平圆辅助 线得到B的正面投影b′。
( b)
a 动画演示
本节目录
18
本节目录
2
本节目录
一、画基本体三视图的方法步骤
1 .确定三个视图的位置。选择立体上的一个点或立体的对
称中心线、主要棱线、平面等作为画图参考基准;先画 出它们的三个视图(布图),注意要做到横平竖直。
3
2 .画出反映立体主要形状特征(实形)的视图。
3 .再根据立体的长、宽、高尺寸(相对坐标),依照“长
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完成另外两个视图。
本节目录
a
b(c)
a
a
s
棱锥处于图示位置时, 其底面 ABC 是水平面,在 ( 1 ) 布图 : 选点A为 ( 2 ) 画出反映底面 4)利用“宽相等” (3 由“长对正” b俯视图上反映实形。侧棱 开始画三视图! 画图参考基准,画出 实形的底面及锥顶 和"高平齐”画出左S 和立体的高度画出主 其三个投影图。 面 SBC 为正垂面,另两个侧 的水平投影。 视图(二求三)。 视图。 棱面为一般位置平面。 三视图概念 动画演示
4
面组成。侧棱面与侧棱面的交线 叫侧棱线,侧棱线相互平行。
a0
a0
a0
在图示位置时,五棱柱的上 (3 1 )利用“宽相等” 布图 :选点AO画 2) 画出反映立体 ( 由“长对正” 4 下两底面为水平面 ,在俯视图 开始画三视图! 图参考基准,画出其 主要形状特征的俯视 和立体的高度画出主 和 "高平齐”画出左 中反映实形(五边形) .后侧 三个投影图。 图。 视图。 视图(二求三)。 棱面是正平面,其余四个侧棱 面是铅垂面 ,它们的水平投影 三视图概念 都积聚成直线,与五边形的边 重合。 动画演示
b c a
们分别是圆球三个方向转 向轮廓线的投影。 三视图概念 转向轮廓线概念 动画演示
本节目录
4.圆环
⑴ 圆环体的形成 ⑵ 圆环体的表面是环面。 圆环的三视图 ⑶ 其中:环面是圆母线绕圆所 轮廓线的投影与曲 在平面上,且在圆外的一直线为 面可见性的判断 轴旋转而成。
9
图示位置的圆环,是圆心 为O的正平圆绕一铅垂线旋转 (1) 上半外、内环面的 前半外环面的投影 (3) 左半外环面的投 (2) 轮廓线素线的投 而成的,圆上任意点的运动轨 可见,后半外环面和内 开始画三视图! 影可见,右半外环面和 投影的投影可见,下半 影分析与曲面的可见 迹为垂直于轴线的水平圆(纬 环面的投影不可见; 环面的投影不可见; 内环面的投影不可见; 性的判断 圆)。靠近轴线的半个母线圆 形成的环面称内环面,远离轴 三视图概念 线的半个母线圆形成的环面称 转向轮廓线概念 外环面。
本节目录
10
§ 4-2 立体表面的取点
一、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步骤 二、积聚性法表面取点
三、辅助线法表面取点
本章目录
11
一、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步骤
1、根据已知立体表面上点的一个投影及其可见性,判断该点在 立体上的位置; 2、求第二个投影。根据立体的投影情况有两种求法: ①积聚性法:如果立体在某个投影图中的投影有积聚性,可直接 在其有积聚性的投影图中得到点的第二个投影。 ★ 先分析立体投影的积聚性,在哪个投影图上有积 聚性,就先求点在那个投影图中的投影。 ②辅助线法:如果立体在各投影图中的投影都没有积聚性,可利 用过点作辅助线的方法得到点的第二个投影。 ★ 辅助线应为直线或平行某投影面的圆。 3、利用点的投影规律求第三个投影。即所谓“二求三”。
第三步: 利用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 相等)求第三投影a、b和c′,即 所谓“二求三”。
b c
"
a
—— 在轮廓线上的点一般不需再做辅助线。
动画演示
本节目录
4.圆环表面取点
例4-12 已知圆环面上点A、B的一个投影,求它们的另一投影。 方法:在球的表面作平行投影面的圆
(b )
17
本节目录
二、积聚性法
例4-7 已知五棱柱表面上点的正面投影 ,求作另两投影。 往往有积聚性,可直接在其有积聚性的投影图中得到点的 第二个投影。 第一步:
12
1.棱柱表面上取点 如果立体是棱柱、圆柱,它们在某个投影图中的投影
由题给投影可看出,点F在铅垂棱面 f f 注意:先分析立体投影的积聚性,在哪个投影图上有 AA0BB0上,其正面投影可见;点E在正 积聚性,就先求点在那个投影图中的投影。 平棱面DD0EE0上,其正面投影不可见.
§
§ §
§ §
4-1 4-2 4-3 4-4 4-5
基本体的三视图 立体的表面取点 平面与立体相交—截交线 立体与立体相交—相贯线 基本体三维造型 本章小结
《制图》教材 P69
返总目录
1
§ 4-1 基本体的三视图
概念
一、画基本体三视图的方法步骤 二、平面基本体 三、回转基本体
本章目录
基本体概念
常见的基本几何体 平面基本体 曲面基本体
1(2)
2 g
e k d
第二步: n′ 在平面立体上过一点可做出多条直 k 线,这里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做辅助 n 线方法,求得 F、E的水平投影d、e .
第三步 : m 利用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 ,
k
1
宽相等)求侧面投影d、e。即 所谓“二求三”。
a0′
′ c0′ b0′ (d0) ) d0″ a0″(c0″
O A
6
⑴ ⑵ ⑶
O1
A1
在图示位置时,圆柱轴线 ( 3 由“长对正” ( ) 布图 画出反映立体 4 利用“宽相等” 1 : 选回转轴 (2 1 2 ) AA BB 、DDO为 轮廓线素线的投 O、CC 为铅垂线,圆柱的顶面和底 开始画三视图! 和立体的高度画出主 主要形状特征的俯视 和 "高平齐”画出左 和底面棱线为画图参 对V面的转向轮廓线, 对W面的转向轮廓线, 影分析与曲面的可见 b0″ 面是水平面,水平投影为反 视图。 它前边的点可见。 它左边的点可见。 图。 视图(二求三)。 考基准。 性的判断 映实形的圆。圆柱面的俯视 三视图概念 图积聚成一个圆;在另两个 视图上分别是两个矩形。 转向轮廓线概念 动画演示
a
d
c
第三步: 利用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求第三投影a、b、c′和 d″。即所谓“二求三”。
本节目录
14 1. 棱锥表面上取点 三、辅助线法 例4-9 已知三棱锥表面上点D和E的正面投影,求作另两投影。 如果立体是锥、球等,它们在各投影图中的投 方法二:作底边平行线为辅助线 方法一:过锥顶作辅助直线 方法三:任作一直线为辅助线 影都没有积聚性,此时可利用“点在线上,线在面 上”的原理,利用过点作辅助线的方法得到点的第 第一步: 由题给投影可看出,点D位于前棱面 二个投影。 SAB上,点E位于后棱面SAC上,它们 m′ e d ( e ) 的正面投影重合,棱锥没有积聚性 . 注意:辅助线应为直线或平行某投影面的圆。 d(e) g′ d(e)
19
课后作业:
《习题集》:P12
返总目录
20
§ 4-3 平面与立体相交— 截交线
a
本节目录
2.圆柱表面上取点
例4-8 已知圆柱表面上点的一个投影 ,求作另两投影。
13
d′
d″
a
(b )
a″
(b″ )
第一步: ①由题给投影可看出,点A在铅垂圆柱 面的前半部;点B在后半部.②点C在侧 面前转向轮廓线上.③点D在上平面上.
c ′
c 第二步:
b
①利用铅垂圆柱水平投影的积聚性, 得到A、B的水平投影a、b.②利用点 C在转向轮廓线上的从属性得到C的水 平投影c.③利用上水平面的积聚性得 到D的正面投影d′.
aa
●
1
动画演示
本节目录
3.圆球表面取点
例4-11 已知球表面上点A、B、C的一个投影,求作另两投影。 方法:在球的表面作平行投影面的圆
16
(c )
a
(b )
第一步: 由题给投影可看出:①点A在球的前上 半部②点B在V面转向轮廓线上(下边) ③点C在H面转向轮廓线上(右边)。 第二步: ①利用在球面上做水平圆辅助线得到 A水平投影a ②利用点B在V面转向轮 廓线上的从属性得到B的正面投影b′ ③利用点C在H面转向轮廓线上的从属 性得到C的水平投影c。
本节目录
面组成。侧棱线交于有限远 的一点s—— 锥顶。 s
2.棱锥 ⑴ 棱锥的组成 ⑵ 由一个底面和若干侧棱 三棱锥的三视图
A
S
5
C B
三、回转基本体
1.圆柱体
圆柱体的组成 圆柱体的三视图 圆柱体由圆柱面和两个底面组成。 轮廓线素线的投影分析 其中 :圆柱面是由直线AA1绕与它 与曲面的可见性的判断 平行的轴线 OO 旋转而成。直线 AA1 ) b″ a′ b′ (d′) c′ 1 d″ a″ (c″ 称为母线。圆柱面上与轴线平行的 任一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
本节目录
b
3.圆球
⑴ 圆球体的形成
8
O
球体的表面是球面。 ⑵ 圆球的三视图 ⑶ 其中:球面是圆母线以它的 轮廓线的投影与曲 面可见性的判断 直径为轴旋转而成。
a′ c″
O1
c′
b′
a″ b″ ( 4 )轮廓线素线的投 画出球体的左 2 画出球体的主 1 布图 :选三个圆 3 画出球体的俯 (3) 最大的侧平圆C为 (2) 最大的水平圆B为 (1) 最大的正平圆A为 三个视图分别为三个和 开始画三视图! 视图——圆; 的对称中心线作为画 视图——圆; 对W面的转向轮廓线, 对H面的转向轮廓线, 对V面的转向轮廓线, 影分析与曲面的可见 圆球的直径相等的圆,它 它左边的点可见。 图的参考基准; 它上边的点可见。 它前边的点可见。 性的判断
本节目录
d(d0) a(a0) b(b0) c(c0)
2.圆锥体
⑴ 圆锥体的组成 ⑵ 圆锥体由圆锥面和底面组成。 圆锥体的三视图 ⑶ 其中:圆锥面是由直线 轮廓线素线的投影分析SA绕与它相 与曲面的可见性的判断 交的轴线 OO1旋转而成。S 称为锥顶, s s 直线SA称为母线。圆锥面上过锥顶的 任一直线称为圆锥面的素线。
(e )
e
第二步 a :
a
a
e
a
利用铅垂棱柱水平投影的积聚性, 得到F、E的水平投影f、e . 第三步: 利用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求侧面投影f、e。即 所谓“二求三”。 a
f
点的可见性规定:若点所在的平面的投影可见,点的投影也可见; 若平面的投影积聚成直线,点的投影也可见。
n
k
k
本节目录
2.圆锥表面取点
例4-10 已知圆锥表面上点A的正面投影,求作另两投影。 方法一:素线法
方法二:纬圆法
第一步: 由题给投影可确定点A位于圆锥的 前表面上,并在右表面上,圆锥没有 积聚性。
15
a a
(a) ) (
1
第二步: 在圆锥上过一点可做出一条直素 线,也做出一个纬圆,求得A的水平 投影a。
● ●
7
S O
A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O1
a′
b′ (d) ′ d
●
c′
d″
a″ (c″)b″
a
s
c
在图示位置,俯视图为 ( 2 ) 画出反映立体 ( 1 ) 布图 :选回转轴 轮廓线素线的投 3 4 由“长对正” 一圆。另两个视图为等腰 ( 2 S ( 1) )利用“宽相等” SB、 A、S SD为对W C为对V 开始画三视图! 主要形状特征的俯视 和底面棱线为画图参 影分析与曲面的可见 和立体的高度画出主 和 " 高平齐”画出左 面的转向轮廓线,它左 面的转向轮廓线,它前 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为 图。 考基准。 性的判断 视图。 视图(二求三)。 边的点可见。 边的点可见。 圆锥底面的投影,两腰分 别为圆锥面不同方向的两 三视图概念 条转向轮廓线的投影。 转向轮廓线概念
4 .视图完成后,应擦去作图辅助线。
立体是具有三维坐标的实心体,研究的立体投影是研究立体 表面的投影。 立体是有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的形体。画三视图时,主要用 长、宽、高方向的相对坐标,与投影轴无关,从这里开始不 再画出投影轴。
本节目录
二、平面基本体
1.棱柱 ⑴ 棱柱的组成 ⑵ 由上下两个底面和若干侧棱 五棱柱的三视图
a
第一步: 由题给投影可看出:①点A在 外环面的前上半部 ②点B在内 环面的前下半部。环面没有积 聚性。 第二步: 在题给环面上只能做水平圆 为辅助线①利用在环面上做水 平圆辅助线得到A水平投影a, ②利用在环面上做水平圆辅助 线得到B的正面投影b′。
( b)
a 动画演示
本节目录
18
本节目录
2
本节目录
一、画基本体三视图的方法步骤
1 .确定三个视图的位置。选择立体上的一个点或立体的对
称中心线、主要棱线、平面等作为画图参考基准;先画 出它们的三个视图(布图),注意要做到横平竖直。
3
2 .画出反映立体主要形状特征(实形)的视图。
3 .再根据立体的长、宽、高尺寸(相对坐标),依照“长
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完成另外两个视图。
本节目录
a
b(c)
a
a
s
棱锥处于图示位置时, 其底面 ABC 是水平面,在 ( 1 ) 布图 : 选点A为 ( 2 ) 画出反映底面 4)利用“宽相等” (3 由“长对正” b俯视图上反映实形。侧棱 开始画三视图! 画图参考基准,画出 实形的底面及锥顶 和"高平齐”画出左S 和立体的高度画出主 其三个投影图。 面 SBC 为正垂面,另两个侧 的水平投影。 视图(二求三)。 视图。 棱面为一般位置平面。 三视图概念 动画演示
4
面组成。侧棱面与侧棱面的交线 叫侧棱线,侧棱线相互平行。
a0
a0
a0
在图示位置时,五棱柱的上 (3 1 )利用“宽相等” 布图 :选点AO画 2) 画出反映立体 ( 由“长对正” 4 下两底面为水平面 ,在俯视图 开始画三视图! 图参考基准,画出其 主要形状特征的俯视 和立体的高度画出主 和 "高平齐”画出左 中反映实形(五边形) .后侧 三个投影图。 图。 视图。 视图(二求三)。 棱面是正平面,其余四个侧棱 面是铅垂面 ,它们的水平投影 三视图概念 都积聚成直线,与五边形的边 重合。 动画演示
b c a
们分别是圆球三个方向转 向轮廓线的投影。 三视图概念 转向轮廓线概念 动画演示
本节目录
4.圆环
⑴ 圆环体的形成 ⑵ 圆环体的表面是环面。 圆环的三视图 ⑶ 其中:环面是圆母线绕圆所 轮廓线的投影与曲 在平面上,且在圆外的一直线为 面可见性的判断 轴旋转而成。
9
图示位置的圆环,是圆心 为O的正平圆绕一铅垂线旋转 (1) 上半外、内环面的 前半外环面的投影 (3) 左半外环面的投 (2) 轮廓线素线的投 而成的,圆上任意点的运动轨 可见,后半外环面和内 开始画三视图! 影可见,右半外环面和 投影的投影可见,下半 影分析与曲面的可见 迹为垂直于轴线的水平圆(纬 环面的投影不可见; 环面的投影不可见; 内环面的投影不可见; 性的判断 圆)。靠近轴线的半个母线圆 形成的环面称内环面,远离轴 三视图概念 线的半个母线圆形成的环面称 转向轮廓线概念 外环面。
本节目录
10
§ 4-2 立体表面的取点
一、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步骤 二、积聚性法表面取点
三、辅助线法表面取点
本章目录
11
一、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步骤
1、根据已知立体表面上点的一个投影及其可见性,判断该点在 立体上的位置; 2、求第二个投影。根据立体的投影情况有两种求法: ①积聚性法:如果立体在某个投影图中的投影有积聚性,可直接 在其有积聚性的投影图中得到点的第二个投影。 ★ 先分析立体投影的积聚性,在哪个投影图上有积 聚性,就先求点在那个投影图中的投影。 ②辅助线法:如果立体在各投影图中的投影都没有积聚性,可利 用过点作辅助线的方法得到点的第二个投影。 ★ 辅助线应为直线或平行某投影面的圆。 3、利用点的投影规律求第三个投影。即所谓“二求三”。
第三步: 利用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 相等)求第三投影a、b和c′,即 所谓“二求三”。
b c
"
a
—— 在轮廓线上的点一般不需再做辅助线。
动画演示
本节目录
4.圆环表面取点
例4-12 已知圆环面上点A、B的一个投影,求它们的另一投影。 方法:在球的表面作平行投影面的圆
(b )
17
本节目录
二、积聚性法
例4-7 已知五棱柱表面上点的正面投影 ,求作另两投影。 往往有积聚性,可直接在其有积聚性的投影图中得到点的 第二个投影。 第一步:
12
1.棱柱表面上取点 如果立体是棱柱、圆柱,它们在某个投影图中的投影
由题给投影可看出,点F在铅垂棱面 f f 注意:先分析立体投影的积聚性,在哪个投影图上有 AA0BB0上,其正面投影可见;点E在正 积聚性,就先求点在那个投影图中的投影。 平棱面DD0EE0上,其正面投影不可见.
§
§ §
§ §
4-1 4-2 4-3 4-4 4-5
基本体的三视图 立体的表面取点 平面与立体相交—截交线 立体与立体相交—相贯线 基本体三维造型 本章小结
《制图》教材 P69
返总目录
1
§ 4-1 基本体的三视图
概念
一、画基本体三视图的方法步骤 二、平面基本体 三、回转基本体
本章目录
基本体概念
常见的基本几何体 平面基本体 曲面基本体
1(2)
2 g
e k d
第二步: n′ 在平面立体上过一点可做出多条直 k 线,这里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做辅助 n 线方法,求得 F、E的水平投影d、e .
第三步 : m 利用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 ,
k
1
宽相等)求侧面投影d、e。即 所谓“二求三”。
a0′
′ c0′ b0′ (d0) ) d0″ a0″(c0″
O A
6
⑴ ⑵ ⑶
O1
A1
在图示位置时,圆柱轴线 ( 3 由“长对正” ( ) 布图 画出反映立体 4 利用“宽相等” 1 : 选回转轴 (2 1 2 ) AA BB 、DDO为 轮廓线素线的投 O、CC 为铅垂线,圆柱的顶面和底 开始画三视图! 和立体的高度画出主 主要形状特征的俯视 和 "高平齐”画出左 和底面棱线为画图参 对V面的转向轮廓线, 对W面的转向轮廓线, 影分析与曲面的可见 b0″ 面是水平面,水平投影为反 视图。 它前边的点可见。 它左边的点可见。 图。 视图(二求三)。 考基准。 性的判断 映实形的圆。圆柱面的俯视 三视图概念 图积聚成一个圆;在另两个 视图上分别是两个矩形。 转向轮廓线概念 动画演示
a
d
c
第三步: 利用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求第三投影a、b、c′和 d″。即所谓“二求三”。
本节目录
14 1. 棱锥表面上取点 三、辅助线法 例4-9 已知三棱锥表面上点D和E的正面投影,求作另两投影。 如果立体是锥、球等,它们在各投影图中的投 方法二:作底边平行线为辅助线 方法一:过锥顶作辅助直线 方法三:任作一直线为辅助线 影都没有积聚性,此时可利用“点在线上,线在面 上”的原理,利用过点作辅助线的方法得到点的第 第一步: 由题给投影可看出,点D位于前棱面 二个投影。 SAB上,点E位于后棱面SAC上,它们 m′ e d ( e ) 的正面投影重合,棱锥没有积聚性 . 注意:辅助线应为直线或平行某投影面的圆。 d(e) g′ d(e)
19
课后作业:
《习题集》:P12
返总目录
20
§ 4-3 平面与立体相交— 截交线
a
本节目录
2.圆柱表面上取点
例4-8 已知圆柱表面上点的一个投影 ,求作另两投影。
13
d′
d″
a
(b )
a″
(b″ )
第一步: ①由题给投影可看出,点A在铅垂圆柱 面的前半部;点B在后半部.②点C在侧 面前转向轮廓线上.③点D在上平面上.
c ′
c 第二步:
b
①利用铅垂圆柱水平投影的积聚性, 得到A、B的水平投影a、b.②利用点 C在转向轮廓线上的从属性得到C的水 平投影c.③利用上水平面的积聚性得 到D的正面投影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