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理论界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

文章在时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评析了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文化走出去;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2-0102-05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渊源
“走出去”首先是在经济领域提出的一个战略,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党的十四大。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

“对外贸易多元化”、“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等就是“走出去”战略的核心概念。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此次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会加速影响和融合。

在此意义上说,文化也存在一种全球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全世界的各种文化都不能再孤立地发展。

因而文化的重要作用被一再强调,“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因而在经济领域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不久,文化领域也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2002年7月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指出:“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宣传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以打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和现代传播方式,树立当代中国的崭新形象,把我国建设成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文化中心。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收力和感召力。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

”2005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加快实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此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强调:“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是: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采取的重大措施有: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

随后,文化部出
台《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未来五至十年中,推动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这一战略是由我国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研究现状
虽然文化“走出去”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理论热点,但有较高价值的理论成果并不多。

在著作方面,近年来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研究大都是作为其他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尚未有专门论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专著。

在论文方面,从对中国期刊网的检索来看,专门针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研究还非常薄弱,笔者在2009年3月底对中国知网篇名中包括“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文章进行了检索,1980年至今为0篇,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为0篇。

但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相关的文章还是有一些的,比如,以“文化走出去”为题的文章有15篇、以“文化产业走出去”为题的文章有8篇。

从论文发表的时间来看,2002年以前对“文化走出去”的研究处于空白,2005年以后的文章逐步增多,这和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及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提升有极大的关系。

但这些研究远远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

综合这些论著和文章,有关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研究成果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内涵
骆玉安认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塑造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对外文化宣传。

对外文化宣传是以文化为载体,在对外交流中宣传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

其主要目的是树立中国对外开放形象、爱好和平的形象、文明进步的形象、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形象和改革创新的形象。

对外文化交流。

主要是指以政府为行为主体的文化外交。

对外文化交流包括双边交流和多边交流,它以文化柔性的力量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巩固友谊。

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文化贸易。

强大的对外文化贸易在体现经济利益的同时,更是一个国家文化崛起的象征。

通过出口体现本民族特色和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主渠道,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乃至形成文化跨国公司是拓展文化贸易的关键。

对外文化贸易是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经济基础和最终体现。

(二)关于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认同基础问题
黄向阳认为,中华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着西方文化所没有的独特的认同基础,包括历史基础、政治基础和价值基础三个方面。

一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及文化交流所积累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基础。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实现民族融合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经验,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基础。

二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独特地位以及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调整中的作用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政治基础。

中华文化能够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广泛的认同基础,与中国在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
平的重要力量。

其次,中国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再次,中国与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具有相似性。

学习中国经验正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是“和”的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价值基础。

冷战结束以后,追求世界的和平共处、追求世界的和平发展正成为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文化追求和谐的特点,造就了中华文化非侵略性的特点。

而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和平理念,中国政府在和平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价值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确立的时间不长,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以下几种观点较具有代表性。

胡惠林认为,中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国际文化外贸体系和确立国家文化外贸战略,文化交流仅限于外交场合,没有进入世界文化市场,也没有培育出能够“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文化产业群和大型跨国文化企业,所以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使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获得应具有的竞争力。

陶国相认为,文化走出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在认识方面,一是对文化的认识存在意识形态化倾向,二是对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的认识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三是对文化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在资金投入方面,资金严重不足,制约文化企业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出口。

在人才队伍方面,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

在出版方面,缺乏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作品。

在机制方面,组织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所引发的文化生产方式与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在国际交流方面,对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不够重视,而且在对外宣传方面意识形态化依然严重,不注重内外有别。

陈正良认为中国文化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文化走出去的进程。

一是文化创新力薄弱。

二是在经济市场以及文化的世俗化和商业化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原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政治哲学等文化形态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融合功能不时面临各种挑战。

三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远远不够,许多中国宝贵的文化资源被别人重新诠释并赋予西方的价值观。

四是在整个国家发展的大局中,文化投入不足。

五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制约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六是中国经济的文化含量亟待提高。

徐庆峰和吴国蔚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的发展程度还处于“初级产业化”阶段,其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体规模小。

缺乏实力强的企业。

二是文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

三是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中国文化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典型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其市场盈利能力很弱。

四是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低,中国在高科技运用方面乏善可陈,文化创新能力还远远不够。

黄海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结构问题,包括“走出去”的产品结构问题和目标市场结构问题。

产品结构问题在于中国出口的文化产品大部分是工艺美术品、文教娱乐和体育设备及器材等,属于文化贸易中的“硬件”。

而文化“软件”,即服务类项目的出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目标市场结构问题在于“走出去”集中在港台地区及亚洲市场,对欧美输出较少。

二是文化产品原创不足,水平有待提高。

创新是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本质要求,没有新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是不可能“走出去”的。

中国缺乏引领性、艺术性、创新性、民族性的优秀作品。

三是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人才。

中国数十万个文化企事业单位,相当一部分还主要依赖国内政策的保护,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的整体策划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中国缺乏可以将民族文化资源变为民族文化产品、品牌和名牌的创意者、生产者和资源整合者。

向勇认为,中国的对外文化战略还不够系统,存在着观念滞后,缺乏一大批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的问题,而且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很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也阻碍了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很低,至今还没有形成大型的、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企业。

(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巨大优势
徐庆峰和吴国蔚认为,虽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在实践中有诸多问题存在,但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其他国家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良好的发展背景。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准备了充分条件。

党的十六大明确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战略任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的制定、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举措都充分表明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是拥有巨大的潜在国内市场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长,需求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将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拉力。

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旅游观光类、文物珍宝类、民俗风情与宗教类、民族表演艺术类等。

再次是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海外华人总量接近8000万人,他们对中国文化都保持着一定的认同感。

海外华人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他们也将带动非华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

另外海外华人既了解国外文化市场的特点,又与国内保持着联系,可以通过他们建立与外国市场的联系以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

(五)对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建议
针对这一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论文联盟者们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各种建议和对策,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马相武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包括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什么样的文化要走出去及如何走出去。

文化要走出去,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不能主要靠“国粹”,要让一部分文化创新成为中国自己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才能达到走出去的目的。

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是汉语,所以汉语能够成为文化走出去的巨大载体和无限丰富的文化内容本身。

还要培养千百万的文化志愿者,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流动载体。

胡惠林认为,要重建文化外贸的政策系统和法律体系,改革文化外贸体制,建立新的国家文化外贸
制度,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

要放宽文化产品出口的审批权,简化出口手续,制定国家长远的对外文化贸易战略,鼓励国有的、民营的、国家的、地方的文化力量,按国际惯例开拓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终结服务,实施文化外贸新机制。

熊澄宇提出,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尽快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把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把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开拓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积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骆玉安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首先要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坚持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协调发展和互相促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增强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还要有针对性地推出既体现中华文化特点、又受外国公众欢迎的中国文化产品。

另外要大力培养对外文化交流的人才,造就一批既了解国外文化历史又熟悉国际文化交流现状,既懂得国际文化贸易规
则又具备良好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王佐书认为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讲工作艺术,包括要熟知对方的文化历史以及文化变化的过程、对文化的需求和爱好;要熟知对方的生活习惯、思维方法、意识形态、风俗礼仪、心理特征;要熟知对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可以融合的最佳结合点及融合的最佳方法,准确地进行判断,灵活机动地进行文化的相互交流;走出去的文化应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体现健康价值观的精品文化。

张凤琦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首先,在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中,要生产出更多的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文化产品,让中华文化精神在构建世界普遍价值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构建独具特色的国际教育体系和足够强大的传媒实体,为传播中国文化价值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再次,注重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密切结合,创造更多的适应现代人、乃至世界其它民族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

徐庆峰、吴国蔚提出,第一,要健全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外贸政策和法律体系,改革文化外贸体制,充分利用全球文化市场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

第二,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大型跨国文化企业。

要重点发展有较强竞争优势、他国不易效仿的文化产品。

第三,实施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

要加大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保证重点人才的培养。

第四,实行市场营销战略。

针对国外不同消费环境和消费对象,在文化产品、服务方面采用不同载体和表达方式。

宋承敏认为,要认真研究文化产业的特殊规律和文化产业出口的特殊规律,物质产品要研究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精神产品要研究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还需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出口,加大对文化产业出口支持的力度。

李红强从价值观的角度提出建议,认为文化产品走出去要与文化价值观走出去相辅相成,因为文化走出去的至高理想就是文化价值观的走出去。

因而文化走出去首先要对文化价值观进行研究,其次要整合品牌推广和市场主体及社会资源,在文化产品中充分融入中国文化价值观,达到既输出了文化产品、又输出文化价值观的目的。

花建强调,制定文化“走出去”战略要注重六个重点: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争优势战略”,充分利用特有资源,形成相对的潜在优势和发展优势;实施资源整合战略,包括人才资源整合、资金整合、业务整合等,开发新的发展活力;贯彻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双向开放战略,吸收境外国外的文化产业优质资本,扩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对外贸易,形成双向开放的竞争新格局;推进总体创新战略,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原创性和技术的先导性,形成“推广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创新浪潮;实施中心辐射战略,改善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建立文化产业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传播中心,形成文化产业的最佳空间布局。

三、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刚刚开始的,虽然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探索,在实践和理论上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给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研究理论深度不够。

现有的研究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即专门针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已有的成果都是把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其他研究对象的一部分来探讨,对这一战略缺乏系统性和深层次的研究。

尤其是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最主要方面的研究,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中国文化的内涵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及意义”:尚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第二,研究缺乏综合性、多样性。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的研究对这一战略都是泛泛而谈,多停留在表层,对实施这一战略的深层原因及如何实施没有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而且大多数学者对这一战略的研究和分析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其观点多有雷同,创新性不强。

第三,研究领域的延展度不够。

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试图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进行了分析,但从文献研究内容的分布比例看,多是从宏观角度论述这一战略,而对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的文章不多,没有充分联系实际情况。

对于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也未做深入的研究,因而这些宏观的研究在具体实践中的操作性不强,并不能对实施这一国家战略进行理论上的指导,所以对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扩展。

转贴于论文联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