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收缩压关系密切
2)心率:舒张压关系密切
3)外周阻力:舒张压关系密切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功能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SP

DP
pulse pressure
每搏输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大动脉壁弹性 循环系统 充盈程度
(二)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
1.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前阻力↓或后阻力↑ → 毛细血管内血压↑ → 组 织液生成↑
2.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 有效滤过压↑ → 组织液生成↑
3.淋巴回流

淋巴回流受阻 → 组织液积聚 → 水肿
4.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通透性↑ → 血浆蛋白滤过↑ →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生成↑
管壁的侧压强。
2.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约0.933kPa(7mmHg)。
3.血压的形成:有赖于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这两个根
本因素。
(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
1.心血管系统有血液充盈 【一个前提】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 2.心脏射血 心室的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 ―动力 动能-推动血流 势能-产生侧压强 3.外周阻力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微静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
微循环的血液可经三条通路,由微动脉流向微静脉。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路径:微A →后微A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网 →微静脉。 特点:壁薄,通透性好,血流速度慢。 作用:实现物质交换。 2.直捷通路:主要存在于骨骼肌 路径:微A → 后微A → 通血毛细血管 → 微V。 特点:经常开放,血流速度快,物质交换少。 作用:使部分血液迅速回心。 3.动-静脉短路:主要存在于皮肤 路径:微A → 动-静脉吻合支 → 微V。 特点:管壁厚,流速快,一般不开放,完全无交换作用。 作用:控制皮肤散热量,调节体温。
2.反射的神经通路
颈A窦、主A弓 窦N(舌咽N)、 血压↑ → 压力感受器(+) → 主动脉N (迷走N)传入↑→孤束核 心跳减 心输 慢减弱 → 出量↓ 血 心迷走中枢(+) → 心迷走N传出↑ 压 血管 外周 ↓ 交感缩血管中枢(-) →交感缩血管N传出↓→舒张→ 阻力↓ 心交感中枢(-) → 心交感N传出↓
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
舒张时,降低肌钙蛋白对Ca2+的亲和力,加速肌浆
网对Ca2+的重摄取。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节前神经纤维: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疑核
递质——ACh

节后神经纤维:N型乙酰胆碱受体,递质——ACh 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M型胆碱能受体 作用: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指微静脉。它的舒缩活动影响毛细血管前、后阻力的比值, 从而改变毛细血管压和体液在血管内及组织间隙内的分配情况。
7.容量血管

指静脉。其数量多,管壁较薄,容量大,可扩张性亦大, 容纳的血量多。
8.短路血管

指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吻合支,无物质交换,功能上 与体温调节有关。
二、血流动力学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节后神经元分布:支配几乎所有血管,多数血管只
接受缩血管神经纤维的单一支配。

在安静状态下,交感缩血管纤维持续地发放低频冲
动,称为交感缩血管紧张(sympathetic
vasoconstrictors tone)。
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Leabharlann Baidu—血管收缩
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血管舒张
2.舒血管神经纤维 (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也称容积速度(ml/min 或L/min)。

1、泊肃叶定律: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Poiseuille’s law: Q = r4(P1-P2)/ 8L = K×r4(P1-P2)/L 2、层流和湍流 Q:血流量 :血液粘滞度 P:管道两端的压力
(二)血流阻力
1、概念: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三)微循环的功能 1.扩散
2.滤过和重吸收
滤过 液体: 毛细血管 重吸收 3.入胞和出胞 组织间隙
六、组织液
(一)组织液的生成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 管的滤过力量和重吸收 的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 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 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 压)-(血浆胶体渗通压+组 织液静水压)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因素

心血管中枢及其紧张性
(四)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depressor reflex)
(1)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2)传入神经: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 主动脉神经N加入迷走神经

压力感受器特点:
■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 ■感受血压范围60~180mmHg,100mmHg处最敏感 ■颈动脉窦的敏感性高于主动脉弓

交感舒血管神经兴奋 → 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
→ 血管平滑肌M受体 →骨骼肌血管舒张。
(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兴奋 → 末梢释放ACh → 血管 平滑肌M受体 → 脑、唾液腺、胃肠道的腺体和外 生殖器等的血管舒张。
(三)心血管中枢(center Cardiovascular)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相对 集中的部位。基本心血管活动中枢在延髓。 1.延髓心血管中枢 (1)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 (2)尾端延髓腹外侧区:舒血管区
(3)延髓的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心迷走中枢
(4)延髓孤束核:传入神经接替站 2.延髓以上的的血管中枢 下丘脑、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
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一、神经调节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2、血管的神经支配
1)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作用
2)舒血管神经及其作用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淋巴液的生成 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其生成的动力
取决于组织液和毛细淋巴管中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
(二)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 1.回收蛋白质; 2.运输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 3.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清除组织中红细胞,细菌及其它微粒。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三 个 因 素

2.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 3.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高血压
1)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 心室收缩射血时,
主A内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正常值 90-140mmHg
(12.0-18.66kPa)
2)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 心室舒张时, 主A血压所达到的最低值。 (或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 血压的最低值)。 正常值:60-90mmHg(8.0-12.0 kPa) ※ 临床诊断高血压的标准
3.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小动脉和微动脉。其管径小,对血流的阻力最大,管壁富含 平滑肌,调节血流阻力和局部的血流量。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位于真毛细血管起始部位的平滑肌细胞,其舒缩活动控制 毛细血管的开闭。
5.交换血管

指真毛细血管。其管壁薄,通透性大,是血管内外物质交 换的场所。
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影响因素:①心脏泵血功能; ②周围组织的影响
(二)重力对静脉血压的影响


直立时
跨壁压:血管内的血液对 管壁的压力和血管外组织对管 壁的压力差称为跨壁压。
(三)静脉回心血量
1.静脉对血流的阻力:①微静脉 ②跨壁压
2.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
静脉压和中心静脉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回心血量↑ 2)心收缩力: ↑ 3)体位改变 : 回心血量 ↑
(一)静脉血压(venous pressure)
1.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 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4~12cmH2O。

影响因素:①心脏泵血功能;②静脉回流速度 。 临床输液时,如果CVP升高,提示输液过快或心脏 射血功能不全;CVP降低,提示输液不足。
2.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正常值:约为 13cmH2O;站立时,足背静脉压约为19cmH2O。
★负性变力作用:抑制膜外Ca2+内流和肌浆网Ca2+ 释放,胞浆Ca2+浓度下降 ★负性变传导作用:使房室交界慢反应细胞膜Ca2+通 道抑制,动作电位0期Ca2+内流减少,0期去极化速
度和幅度减小

一般情况下,心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 用是相对抗的,但心迷走神经的作用强于心交感神
经的作用。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神经纤维 (又称交感缩血管纤维)

节前神经元:位于T1-L2灰质侧角,递质——ACh 节后神经元:位于椎旁和椎前神经节内, N型受体, 递质——NE。

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及效应
-、 -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与血管-型受体结合——血管收缩
与血管-型受体结合——血管舒张
Blood Circulation(part 2)
血管生理
(Physiology of Vasculature) 海南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樊守艳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血管的分类及功能 二、血流动力学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 五、微循环 六、组织液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节前神经元: T1-T5脊髓灰质侧角,递质——ACh
节后神经元:交感神经节,递质——NE 节后纤维分布:心房肌、心室肌、自律性组织 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 - 、-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以为主

过程:节前纤维释放ACh—节后N型乙酰胆碱受
体—兴奋节后神经纤维,释放NE—心肌细胞膜 1受体—细胞内cAMP↑ → 膜Ca2+通道激活 → Ca2+内

一、血管的组织学分类及生理功能


1.弹性贮器血管
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 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 形态:管壁厚,富含弹性纤 维,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 性。 功能:暂时贮存部分血液; 将贮存其中的血量继续向外 周方向推动。


2.分配血管

大动脉与小动脉之间的血管。其功能是将血液输 送至各器官组织、参与血流量的调节。
直立时 → 跨壁压↑ → 静脉扩张 → 容量↑→ 回心血量↓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骨骼肌的舒缩和静脉瓣的配合,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 用→回心血量↑ 5)呼吸运动: 吸气→胸内压↓→大静脉、右心房扩张→中心静脉压↓ →回心血量↑; 呼气时的情况相反。
五、微循环
(一) 微循环的组成

微动脉
动静脉短路 动静脉吻合支 直接通路 通血毛细血管 迂回通路 真毛细血管
1.概念: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压力发生周期性 的变化,引起动脉血管搏动。
2.动脉脉搏的波形:
1)上升支:是由于心室快速射血期动脉压力迅 速上 升,管壁突然扩张形成。 2)下降支:是由于射血后期速度减慢,输出量减少, 进入动脉的血量少于流至外周的血量,动脉压力降
低。
四、静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
流↑——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机制:
★正性变时作用:促进细胞膜对Ca2+通透性,窦房结
细胞动作电位4期Ca2+内流增多,增强4期的内向电流
If,4期自动去极化加速。
★正性变传导作用:增加动作电位0期ICa-L电流,使去 极化速度加快和幅度增大。
★正性变力作用:使ICa-L增大,通过钙-钙释放机制使

过程
胆碱能 神经
延髓的迷走神经 背核、疑核
心内神经节 (换元)
胆碱能 心肌 换元 M受体
负性 变时 变力 变传导
左侧心迷走神经 主要 窦房结 右侧心迷走神经 房室交界、左心室
负性变时作用 负性变力、变传导作用

机制:
★负性变时作用:促进细胞膜K+外流,窦房结细胞3 期复极加快,最大复极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到达阈 电位所需时间延长;促进4期K+外流,抑制4期的内 向电流If。
2、来源:血液质点和血管壁之间的磨擦力, 血液内部质点之
间的磨擦力。
3、
R
8 L
r
4
R:血流阻力 r:血管半径
L:血管长度 η:血液粘滞度
(1)血管口径:是影响阻力的最重要因素。 (2)血液粘滞度:主要受到血细胞比容、血流的切率、血管口 径和温度的影响。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1.血压(blood pressure)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