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的镜检技术制片染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染色时间 染色时间应根据染液的质量、新旧、稀释
浓度和气温而适当增减。染色时间长染色效果好,反之较差。 室温高则着色快,染色时间可略缩短,气温低可适当延长。
(6)染色用水 染液的稀释用水和染色后冲洗用水应选择
pH7.0-7.2缓冲液(Na2HPO4,KH2PO4),也可以使用新鲜的蒸 馏水或过滤的冷开水。在现场无上述条件时也可用井水、河 水、泉水或雨水。
深蓝色 染色过深,原虫胞浆与核 均呈深蓝色
深红色或灰白色 染色过浅,胞浆蓝色不易显 见,核淡红
血片染色质量(10分)
镜下(6分) 外观(5分) 镜下(5分)
白细胞、疟原虫胞浆蓝色, 6 核红色 光洁无油灰 无沉渣
5 5
4
3
稍有油污 稍有沉渣
4 4
油灰粘连 沉渣多或有杂菌
2 3
血片清洁度(10分)
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
血片制作染色评估考核标准
质量标准 项目 检查内容
分值 分
值 略多或略少 稍偏右 0.7~0.8 或1.0~1.2cm 7 7 8 8 7 7 8 8 3 过多或过少 偏右过多 <0.7或>1.2cm

血量(10分) 位置(10分)
厚血膜(40 分) 血片制作 (80分)
4~5ц l 玻片右1/3 0.8~1.0cm 圆形厚膜均匀,边缘整齐 1~1.5ц l 玻片1/2~1/3处 2.5~2.0cm 舌状厚薄均匀 蓝紫色
采血针:一次性 玻片盒:防止污染和昆虫吸食血膜 75%酒精棉球:采血前后消毒 记号笔:玻片上书写号码
血膜的制作(取血时间)
现症病人和流调普查时可不考虑取血时机。但在诊断或需要某期 疟原虫作标本时,则应掌握适宜的取血时机。 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 汗期和间歇期五期。 间日疟在前驱期相当于肝内期疟原虫发育,因原虫密度太低,镜 检多为阴性。发冷(寒战)期相当于红内期成熟裂殖体涨破红细 胞期,镜检多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发热期,外周血中以环状体(小滋养体)为主,也可见到裂殖 体;出汗期因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发作后数小时, 间歇期外周血中以大滋养体为主,形态较易辩认,为诊断的有利 时机;发作36-48h,可检出裂殖体;发作1-2次后,配子体出现 较多。 恶性疟较理想的取血时间是在发作后至 20h 内取血,发作后 2 小 时左右,此时环状体发育至最高峰,初发患者退热后常查不到原 虫。末梢血血检到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是在末梢血出现环状体之 后的7-10天。
(7)冲洗方法 应沿玻片或染色缸边缘加水使染液表面一层
溢出,并轻轻冲洗,以免染液色素颗粒附着于血膜。
血片染色注意事项
配置母液时过滤可除去杂质颗粒,有助于提高镜 检质量。 固定薄血膜时勿将甲醇触碰到厚血膜。 冲洗染液时,水流轻缓,勿冲走厚血膜。
原虫密度计算
估计疟原虫感染程度有三种方法: 半定量计数法 检查厚血膜 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 检查厚血膜 红细胞感染率计算法 检查薄血膜 白细胞疟原虫密度计数法(WHO推荐) 用于疟疾研究 用于临床诊断 用于抗疟后疟疾考核
注意: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两性电解质,要求染 液的pH值7.0-7.2较好。 染液偏酸时,所带的正电荷增加,易于伊红结合, 使红细胞和疟原虫的核染成鲜红色,而淋巴细胞 和原虫的胞浆着色较差;反之,当染液偏碱时, 红细胞和嗜伊红白细胞的颗粒等被染成紫蓝色, 不易观察。
姬氏染液母液配置方法
材料: 1、姬氏粉5克 2、甘油250ml 3、甲醇250ml 将姬氏粉臵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充分研磨,边加边磨, 至甘油加完为止,倒入 500ml 有塞玻璃瓶中。在研钵中加入 少量甲醇,洗掉剩余部分,倒入瓶中,再次加甲醇洗后倒入 瓶中,至洗净研钵为止。塞紧瓶塞,充分摇匀,臵于55℃~ 60℃水浴中或温箱内24h或室温内3~5天,每天用力摇动5分 钟,即成原液。配制 1-2 周后可以使用。姬氏染液是目前较 优良的血膜染剂,能长期保存而不变质。 注意事项: 1.高纯度试剂。 2.所用器皿绝对无水(伊红在水溶液内遇到美蓝或天青即可 互相结合而产生沉淀,从而失去染色力)。 3. 边加边磨,充分研磨;整个染色液配制时间不能少于 5 个 小时。
疟原虫镜检技术 ——制片与染色
主要内容
厚薄血膜的制作与染色。 疟原虫计数方法。
血膜的制作(所需设备)
载玻片:新玻片浸入有液态洗涤剂的清水中10-20分钟,
干净棉巾逐个擦拭,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最后用干 净柔软的棉巾将玻片擦亮。已用过的玻片浸泡于洗涤剂溶 液中1-2天,或浸泡于煮沸的5%肥皂水中1-2小时,再放 入新配置的洗涤剂溶液中1-2小时,逐个擦去血膜痕迹, 清水漂洗干净,擦亮。
姬氏染液浓度
门诊染色
快染 配制8-10%染液(每张血片约需染液2ml):量 筒内量2ml缓冲液或新鲜凉开水,直接滴加姬氏 原液4-5滴,混匀,滴入待染标本的厚薄血膜上, 染色10-15min,清水细缓冲洗,晾干镜检。 慢染 配制3%染液:在染色量筒内量2ml蒸馏水或 新鲜凉开水,再滴加姬氏原液2滴,混匀,滴入 待染标本上,染色30~40min。清水细缓冲洗,晾 干镜检。
血膜的制作(取血操作)
在采集标本、制作血片前,首先要核对 患者的姓名、年龄和住址。
取血部位和方法
耳垂或无名指(婴幼儿 拇趾或足跟),通常在 耳垂取血,先用75%酒精 棉球消毒取血部位,待 酒精干后,用左手拇指 和食指紧捏耳垂上方或 无名指指尖,右手持消 毒针迅速刺入皮肤,不 宜过深或过浅(1~2mm 为宜)。然后用左手大 拇指、食指和右手中指 协同轻轻挤压出血滴。
位置,位于玻片左半部分或第4格前缘到第6格中部 ; 外观,舌状厚薄均匀,无划痕;应在玻片上形成平 铺的红细胞,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
正确的推片姿势
标准的疟疾厚薄血膜位置
血膜的编号
血膜制成后,立即在玻片面上贴 标签或写上受检者的号码,以防 差错;待薄血膜干后再用铅笔于 薄血膜中写上血片种类的代号和 受检者的个人编号,依次顺序插 入标本盒内。
姬氏染液的染色方法
血片干燥后,先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瑞氏不需固定), 再用清水对厚血膜溶脱血红蛋白(新制作的也可直接染色),然后 再进行染色。 注意:吸取母液时,不要晃动瓶子,以免沉淀物泛起影响染色效 果。 成批血片染色:将已用甲醇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色缸,倒入 3%姬氏染液稀释液(3毫升姬氏原液加缓冲液或蒸馏水97毫升, 混匀)浸没血片,同时对厚薄血膜染色30-40min(根据当地实际 情况,酌情增减染色时间),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 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下)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镜检。 单张血片染色:将处理好的血膜,加姬氏母液2-3滴,加缓冲液 或蒸馏水1ml,混合均匀,染色15-2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轻轻 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勿直接倾倒掉玻片上的染 液,防止渣滓附着在玻片上冲不掉影响镜检) 较理想的染色结果是红细胞为淡红或淡紫红色,疟原虫的胞质呈 蓝色,核为紫红色,疟色素为棕褐色。
标签
标本片
发热病人血片
厚血膜的制作
取洁净的载玻片1张,左手持载玻片平置,右手持推片, 用推片的一角,从取血部位刮取①约4~5微升血量 (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 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转2~4圈,涂成②直径 0.8~1cm大小圆形厚血膜。 位置,位于玻片右1/3处(中央偏右或6等份中的与贴 标签的1、2份相邻的第3份中部)。外观,圆形厚薄 均匀,边缘整齐。过厚易于脱落,过薄达不到检出率 的要求,以1个油镜视野5-10个白细胞为宜。
薄血膜的制作
用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从取血部位①刮取约1~1.5 微升的血量(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平 置的载玻片中线接触,并形成25~350夹角,待血液 向两侧扩展约② 2cm~2.5cm宽时,均匀而迅速地 从右向左推成舌状薄血膜(约2.5cm长)。注意:推 制时速度要均匀,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夹 角大小及展开血膜的速度快慢等常影响血膜的厚薄。 也可载玻片平臵在桌面上操作。
染液的种类
疟原虫的染色,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瑞氏 (Wright stain)和姬氏染液(Giemsa stain)。 这些染液中的主要染剂都包含美蓝、伊红和由美 蓝氧化所成的天青,所以称多色性染剂。 我们主要用姬氏染液,它具有方便,染色效果稳 定,便于长期保存的优点。瑞氏染色,染色时间 短,但染色效果不如姬氏稳定,主要在门诊量大 的门诊实验室使用。
用于检查疟原虫Biblioteka Baidu血涂片有两种:
一种是将血液涂成薄膜状,称薄血膜;一种 是血液涂成圆盘状,称厚血膜。最好一张玻 片上同时制作厚、薄两种血膜。
涂制厚、薄血膜的位置
作为标本的血片每张玻片涂厚、薄血膜各 1 个。方 法是将载片分为 6 等分,第 1 、 2 格备贴标签及编号 用;厚血膜涂在第 3格中央,薄血膜涂在第4格前缘 至第6格中部。 门诊和发热病人血片每片 1 人,涂 2 个厚血膜 1 个薄 血膜,以防血膜脱落而影响检查。
血片染色好坏除与玻片清洁度、血片制作质量和染 色技术等有关外,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染剂、溶剂的质量 染料、甲醇和甘油必须用分析纯,
且在配制时所用的器具必须干净且无水份。
(2)染液的新旧 染液存放时间越久,染色力越强。新配制
的染液因色素尚未充分溶解,染色力较弱且常呈现偏碱性。 通常在染液配制1~2周后才使用,盛装染液的瓶子应加塞盖 密,以防吸潮而影响染液质量。
(3)染液稀释后使用时间 必须现用现稀释染液,当时使
用,一般在0.5h内染色力最强。 姬氏和瑞氏染液的主要成 份是美蓝、伊红和由美蓝氧化产生的天青,三者能在甲醇中 溶解,但在水溶液中伊红遇到美蓝和天青即产生沉淀。
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
(4)染液的稀释浓度 染液的浓度高,着色就快而深,疟
原虫寄生红细胞的薛氏点粗大显著,但颜色常偏碱;染液浓 度过低则染色时间久,颜色偏酸,薛氏点不明显或消失。
制作血膜注意事项
清洗玻片,且勿碰撞、磨损 载玻片必须完全清洁
无油渍或污垢。制片时,手指勿接触玻片表面,以免油 污使薄血膜产生空白区以及厚血膜脱落。作为推片的玻 片边缘一定要平滑,才能使推出的血膜均匀一致。 刚涂制的血膜要平放在标本盒内 厚血膜未干前 勿使标本盒倾斜,以免血膜倾向一侧,造成血膜厚薄不 均,厚处不易溶血和着色而影响检查结果;晾干血膜时 应注意防尘,防止苍蝇、蟑螂等昆虫吮吸血膜;干后应 及时装入标本盒并盖严。 血膜应自然干燥 切忌在毒太阳下晒或火烤,加快 其干燥可采用手背上或衣服摩擦、风吹,干透后才能用 甲醇固定薄血膜。夏天标本尽可能24-48h内固定染色; 冬天也不能超过 72h 。放臵时间越久,厚血膜越不易溶 血,染色效果也差。若不能及时染色,薄血膜宜先用甲 醇固定(1~3分钟)然后用过滤清水对厚血膜溶血,晾 干后装入盒内盖严,待以后染色。
染液的染色原理
是染料与被染物的阴阳离子互相吸附而结合的一 种化学反应。 红、白细胞和疟原虫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电离出 的阴阳离子与酸碱染料伊红、美蓝有色集团所带 的阴阳离子相互结合便被染上不同的颜色。 疟原虫和白细胞的胞浆被染成蓝色,红细胞、疟 原虫和白细胞核被染成紫红色。
红、白细胞和疟原虫的蛋白质均由氨基酸组成,每个氨基酸电离出一个带 正电荷的-NH3+和一个带负电荷的-COO-。多色染剂的碱性染料美蓝的有色基 团带阳离子,可与细胞中带负电荷的-COO-部分结合,使之成为蓝色。疟原 虫、淋巴和大单核细胞的胞浆、嗜碱性白细胞的颗粒等酸性蛋白质,故被 染成蓝色。酸性染料伊红的有色基团带阴离子,可与细胞中带正电荷的 NH2+部分结合,使之呈红色;但美蓝与伊红都不能使疟原虫和白细胞的核着 色,可美蓝氧化后产生的天青有媒染作用,于是,在媒染物与染料的共同 作用下,疟原虫和白细胞核被染成紫红色。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4
5 5 5 5 5 5 5 5 2
直径(10分) 外观(10分) 血量(10分)
圆形稍不均不整齐 略多或略少 稍偏右或偏左 稍大或稍小 舌状稍不均
厚薄不匀影响着色 过多或过少 偏右或偏左过多 过多或过少 厚薄不匀呈波浪型
薄血膜(40 分)
位置(10分) 长度(10分) 外观(10分) 外观(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