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辛词各两首(完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 作
探 究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消 极
积 极
合 作
探 究
1)——被捕入狱,谪居 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 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 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 “人生如梦”两句,正是这 种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 志难酬的悲愤,一种无人理 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
合 作
探 究
2)——“人生如梦” 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 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 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 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 今年近“知命”,“早生华 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 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这 是一种人之常情,怎能说是 消极的呢?
文本小结
上阕 冒雨徐行时的景物和随想 面对苦难豪迈坚定

下阙: 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和感受
超脱淡泊
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有一副对联
可对应苏轼的情怀:
荣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看天边云卷云舒。
古 城 黄 州
探究要点
分析苏轼黄州期间的作品, 了解苏轼的心路历程,把握他不 同阶段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变化。
合 作
探 究
3)——这种感慨,是由 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 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 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 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 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 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这种与 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 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吗?
合 作
探 究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环节一:
作品之“精神气质篇”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豪迈旷达的苏轼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多愁善感的苏轼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 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 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诗意理想的苏轼
大江赤壁 起兴点题 状写江山 思慕古人 缅怀周郎 建立功业 感伤身世 祭奠江月
情感基调:豪放中的含蓄,高亢中的悲慨
上片
壮丽雄阔之景
下片
壮志未酬之情
(写景 咏史 抒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合 作


把江山、历史、人 物巧妙的融合在一 起。意境阔大、气 势雄浑。
比较学习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苏东坡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和《雨霖铃》的写景、抒情与风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 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 酹江月。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 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 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清醒现实的苏轼
多愁善感的苏轼 豪迈旷达的苏轼 诗意理想的苏轼 清醒现实的苏轼
环节二:
人生之“情感态度篇”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西江月 ·中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 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 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典型字字音: 公瑾( 酹(
jǐn lè i
) )江月
纶( guān)巾
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
“尊” 通 “樽”
古今异义:
古义:杰出、英俊有才华。 千古风流人物 今义:常指生活浪漫放荡,男 词类活用: 女关系不正当。
大江东去
名词作状语,向东
名词作状语,像灰/烟一样
樯橹灰飞烟灭
上阕:
所见:
浪、故垒、乱石、惊涛



初到黄州
苦闷自伤
缥渺孤鸿影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 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 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 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 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 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 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 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 张耒、晁补之
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多写男欢女 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 软”,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 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正 如刘熙载所说的,达到“颇似老杜诗,以其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的程度,使词走 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 广阔天地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 能,开创了豪放词风。
诗人被贬黄州,为什么内 心还会感到轻松呢?
因为可以过一种没有官场束缚的无拘 无束的生活,所以内心轻松。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 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 自喜渐不为人识。” ——苏东坡《答李端 书》
在《定风波》中,作者通过途中遇雨这件生 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对此,你 有什么看法? 作者实际上以自然风雨来隐喻人生风雨,表 明自己对各种政治打击和迫害已遇变不惊 ,见 怪不怪了,表达了作者洒脱的人生态度。
消 极
精神情感的自由
洒脱旷达的情怀
怀古词
课 堂
小 结
绘奇景:雄伟壮阔
颂周瑜:功成名就 发感慨:壮志难酬
怀古伤今
本词主要的艺术技巧有哪些?
①烘托:以“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
时的“一时多少豪杰”烘托作者心中的英雄 人物周瑜。 ②对比映衬:以周瑜的“雄姿英发”对比映 衬作者的“早生华发”,以周瑜的少年得志 对比映衬作者的壮志未酬。 ③虚实结合:眼前实景与赤壁之战的战场虚 实结合。
黄州中期
平和淡泊
江海寄馀生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 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 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 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 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对偶 比喻
思考:上阕的景物描 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 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 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 得宏伟、 壮阔、气势磅礴。 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 作了绝好的铺垫。 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 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 表的词风。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在全词的结构 中起什么作用?
由景及人 承上启下
下阕: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表现周
瑜怎样的形象特点?
小乔初嫁 生活细事 年青有为 雄姿英发 形象气质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谈 笑 间
服饰装扮 语言神态
风流儒雅
自信从容
风流儒将 英雄周瑜
樯橹灰飞烟灭 侧面烘托 丰功伟绩
所想:
千古风流人物 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
所忆:
公瑾雄姿英发 自信破敌
所叹:
早生华发、功业未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无晴。
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升沉不定,不如归去, 做一个老百姓,过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 生活。 只要经得起狂风骤雨的吹打,必然会有 清风丽日跟着到来。这是作者在政治生涯中 的心理体验。 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 都是无所谓的。体现了Baidu Nhomakorabea者超脱,旷达自 适,但并不颓丧沉沦的态度。
形容微 寒 指遇雨的处所
吟唱长啸,表 现泰然自若的 情态
记叙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 表达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
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合 作 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 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画 线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
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 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 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 “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 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 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 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 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 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 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 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写 景
审美标准: 以阴柔为美 具体细腻 寒蝉 杨柳 长亭 晓风 骤雨 残月
格律 严守格律 抒 风格 内容:个人情愁 委婉绮丽 闺情羁旅 离怨相思 情 方式: 多含蓄婉转
态 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噎。
自由突破 内容:广泛 恢宏沉郁 家国功业 豪情壮志 方式:多铺陈直抒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定风波
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 苏 元丰五年(1082年), 东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 坡 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 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 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 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C:
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草鞋
自 主 学 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 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 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念 奴 娇 》 审美标准: 以阳刚为美 大气粗犷 大江 浪 乱石 惊涛 樯橹
“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 了怎样的品质?
合 作 探 究
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 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 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 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讨论 学习技巧,分析效果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 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 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 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 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 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 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 笔抒发情感,从生活小事件中见 出人生大哲理。
念 奴 娇
苏 轼
赤 壁 怀 古
峨诗都一 眉赋是门 共传大三 苏 比千文父 苏 洵 高古豪子 苏轼

仕途坎坷:“乌台诗案”
助 读 平 台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思想复杂 外儒内道 儒家的 积极入世; 道家的 超脱出世; 佛家的 四大皆空。
旷 达 的 苏 轼

世 奇 才
表达了词人对往 昔英雄的无限怀 念。
卷乱 起石 千穿 堆空 雪, 。惊 涛 拍 岸 ,
“乱” 、 “穿” 写

出岩峰错列,直插云 霄的态势。
“惊” 写出浪涛的惊
人的汹涌澎湃。
字 “拍” 传神地写出了巨 艺
浪猛烈地冲击着岩石 的情状,就好像是有 意而为之。 了水势的汹涌,场面 的宏阔。 夸张
术 “卷”形象生动地写出
周瑜: 年龄:24 婚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婚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由此可见,作者在情感上 倾向周瑜,是因为他渴望建功立 业,希望自己也能像周瑜一样能 为国家干一番伟大的事业。但自 己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贬居边 地,无所建树,壮志难酬,报国 无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