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然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内容
●
●5.1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5.2可持续发展思想
●5.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也是一种制约因素。
●资源是稀缺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不是无穷的。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关注
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二战之后,发达国家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也
纷纷谋求以增长为主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环境的大范围污染和生态的严重失衡。
●于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20世纪70年代之后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
第一节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从来都是要利用自然资源,并依托一定的环境进行
的。
●随着经济发展到人类全面地开发自然资源,并对所生存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影
响时,资源和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1、自然资源及其作用
●自然资源是指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
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自然资源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流动资源。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2)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其质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效
用,其数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规模。
●(3)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4)自然资源制约着生产力布局。
●尽管说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并不会构成经济发展的
决定条件。
●因为各种投入要素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所以资源差异并不一定导致发展的
差异。
2、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新古典经济学的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的均衡理论,是一种静态的均衡,是
建立在资源禀赋等条件既定的前提下的。
●而事实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方式,从长期看会影响到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有经济学家开始从动态过程考察如何保证资源的最佳利用。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种。
●对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探讨的是如何通过合理的定价来保证
其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1)立足基本自给与适当进口相结合的原则。
●(2)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3)开发与节约相结合的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综合利用原则。
●(6)开发的超前准备与后续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合理利用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发展中国家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资源加工业时,要注意利用
这些加工工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关系来带动有关行业的发展。
●第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有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及技术的配合。
●第三,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环境与经济发展
●环境是各种天然因素以及人工创造的人类生活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体。
●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
●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环境状况,而环境状况的变化反过来又制约了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威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
造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1、市场失灵
●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应该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减少环境退化和刺激可持续发
展的有效机制。
●但市场价格机制不是万能的,在某些领域,市场就不能保证资源得到有效配
置,不能提供符合社会效率条件的商品和服务,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在环境问题上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1)环境资源产权不安全、不存在或难以界定。
●(2)无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
●(3)外部效应。
●(4)环境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
2、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
●然而,由于信息不足和扭曲、政策实施的时滞、公共决策的局限性、寻租活
动等原因,政府干预往往不能改正市场失灵,反而会把市场进一步扭曲,最终造成实际价格偏离社会最优价格,发生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
●(1)环境政策失灵。
●(2)环境管理失灵。
●现在,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明显好于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也是经历了一
个环境质量先恶化,再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好转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这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反面镜子,发展中国家绝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
路。
●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
同,还存在着一些特有的环境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贫困与环境破坏往往形成恶性循环。
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的教训
●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大气、水、食物污染造成的公害事件不
胜枚举。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公害事件中,有代表性的有: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多的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5年日本水俣病事件以及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思想
●资源耗竭、环境污染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并日益严重化的。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资源和环境
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从增长的极限到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来自西方不同国家的约30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在罗马,
共同探讨了关系全人类发展前途的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并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这次聚会后来被称为“罗马俱乐部”。
●“罗马俱乐部”的宗旨是要促进人们对全球系统各部分—经济的、自然的、
政治的、社会的组成部分的认识,促进新政策和行动。
《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出版了研究成果--《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
类困境的报告》。
●这本书阐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
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灾难。
●书中把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五种相互关联的因
素综合成一个“世界模型”,输入数据,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现在的世界体系在2100年以前必然崩溃的结论。
●要避免崩溃,必须使人口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实现人口的零增长;还要使
投资率等于折旧率,实现经济的零增长。
●“零增长”理论遭到了各种批评,但其中的观点也引起了全世界的警觉。
●人们认识到,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生产和生活模式是无法也不能推广的。
●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希望能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战略》,首次提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
的未来》的报告,报告中设计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
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20世纪70年代之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重视,人们也从不同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