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把握语文课堂节奏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如何把握语文课堂的节奏艺术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上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设计也很得当,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从表面上看效果甚佳。但课堂气氛却十分沉闷,激情澎湃、优美生动的语文课常常会失去它原本应有的味道,一堂课被讲得枯燥乏味,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成为一潭死水。而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本文认为教师应学会把握语文课堂的节奏艺术,以便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课。

关键词:语文课堂;把握节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012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上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设计也很得当,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从表面上看效果甚佳。但课堂气氛却十分沉闷,激情澎湃、优美生动的语文课常常会失去它原本应有的味道,一堂课被讲得枯燥乏味,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成为一潭死水。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课堂节奏出现了问题。一堂好的语文课,取决于多种教学因素,其中,课堂节奏是一个很值得大家注意的因素。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节奏分明,学生兴趣浓郁,思维活跃;反之,则兴味索然,昏昏欲睡。掌握语文课堂节奏是一种教学艺术。如何把握语文课堂节奏是因人而议、因文而殊的。但是就一般规律而言,

不外乎从教学时间的利用、教学语言的应用、课堂气氛的控制和调节、教学结构层次的合理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丰富多样、灵活匹配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那么,我们怎样准确地把握语文课堂节奏,并使之上升成为一种课堂节奏艺术呢?

一、教学内容要难易相间,深浅适度,进程要快慢得当

课堂教学若能注意各教学步骤的时间长短、转换的快慢得宜以及教学内的难易、深浅相间,就能调控教学节奏。根据本教时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设想,对非重点部分要言简意赅,“轻轻扣击”作“写意”式或勾勒式的讲解;而对重点和难点部分,则要净讲细析,“重锤敲打”,作“工笔”式的分析。

如《社戏》这篇课文,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时,笔者作了如此安排:第一课时,先用两分钟作课文引子很快导入新课。接着要求学生大容量地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线索,把握课文的结构层次。然后用二十多分钟布置学生研读第二部分,着重讨论:1. 出门看社戏前,“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外祖母和母亲的态度有何变化?2. 作者对双喜等小伙伴又是如何描写的?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位小伙伴,你可以谈谈你的理由吗?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字的分析理解课文对农家少年群像的描写方法。再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模仿课文进行口头作文,最后两分钟再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本,做课堂小结。第二课时,要求学生研读第三部分。前二十分钟,讨论分析课文怎样生动描写赵庄沿途中的两岸景物的,又怎样描写“我”的心情?接着十五分钟,要求学生跳读课文,口述课文如何

描写看社戏后归行偷豆?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第四部分六

一公公的一些话,以解决这一教学难点。这样一来,设置的问题难易相间,而且所要讲的内容没有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自我阅读来解决一些问题,如果一些问题暂时解不了的,学生又可以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进一步作出答案。最后,经过师生的共同点评明确答案,又使得学生在肯定中加深理解和自信起来,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二、善于调控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如何诱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调节思维态势,保持旺盛的确学习热情,创设一定的说话、想象思维的空间,以激起学生参于教学的极大兴趣,是把握课堂节奏的一个重要方面。巧妙而又灵活地设计课堂导入和结束语,引趣激学,启迪思维,这样就会调动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授课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让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出现,让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会使一堂课如一曲动人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这都可以表现出鲜明的课堂教学节奏。

如讲授《济南的冬天》一课。开始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逆反式”的导入,先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冬天的气候特征,还让学生用一些词句来形容冬天,让学生自然地得出冬天的总特点。然后,笔者忽地逆转,告诉学生:“但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却是‘没有风声’的‘响晴’的天气。那作者是怎样描绘这块‘宝地’的呢?——一

开始无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1. 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2. 在这一总特点之下,老舍具体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集体讨论中,这样就有了更充分的发言机会。最后经小组讨论后,由代表发言,这样又形成了一种竞争,使学生积极地加入到维护本组的发言讨论中。这样一来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了提高。随后,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词句或语段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谈话的空间大了,许多学生就有话可说了,于是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在学生有话可说之后,紧接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学生生紧扣课文的语言描写,用绘画的方式把济南的冬天的美景画出来。这一环节得到了学生的欢迎,有的学生几个人合作创作,有的单独创作。这样一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加强。最后,在结束本课时,又设计了“迁移式”的结束语:济南的冬天如此温晴舒适,那么我们家乡的冬天具有什么特点呢?难道我们不想象老舍一样把它描绘一番吗?——因为上课时正值冬天,所以笔者布置了一篇作文“柳州的冬天”,过后检查,效果不错。在整堂课上,学生的口、手和脑并用,注意力和思维态势张弛有间,动静结合,节奏分明,因而学生一直表现出旺盛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不同,灵活变动教法,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的同时,也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回

味空间,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张弛有度

1. 要快慢有间。语速快,能使学生听着产生亢奋的心理和紧迫感一般表现急切、震怒、兴奋、激昂、壮烈等基调的课文内容,就可以用这类快节奏语言讲述。如《“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中,在撞船后船上惊恐万分,一片混乱之时,哈尔威船长(下转第29页)(上接第12页)挺身而出指挥救生这一部分,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就可以采用比较快的、快中带着急切的语气,特别是船长和机械师以及大副的对话这一段,引导学生朗读必须要求语速快而且要体现出急切的那种心情。语速慢能使学生产生悠闲的心理和深邃感。一般表现宁静、优美、沉郁、悲哀、沉思等基调的语文内容,可用这种慢节奏的语言讲述。又如《“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最后一部分,船长与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情景,就要慢节奏来讲讲述,体现出对船长的死的崇敬、悲哀之情。这样一来,快慢交替、急慢相间,能渲染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富于变化的课堂气;音乐般的节奏,能使学生产生情绪情感上的模仿,从而大大增强接受效果。

2. 要断续得当。一堂课教师有意的设置一些插曲,暂停原先的教学步骤和思路,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时,学生在高声朗读,当读到“……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时,笔者突然叫学生停下来,把课本合上。学生都吃惊地看着笔者,而且不肯合上书。于是笔者告诉大家:“课文读到此,你们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小姑娘睡着之后她会做一个怎么样的梦呢?”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