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

模板
模板

青岛科技大学文

青科大字…2006?47号

关于印发《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

各学院、部、处,校直各单位:

为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我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则(试行)》等文件,经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望周知。

二○○六年四月二十日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对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作如下规定:

一、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九个主要组成部分:

1.封面

采用全校统一制作格式,填写的内容为:论文题目、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辅导教师姓名、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应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中心内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读者不需要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毕业设计(论文)信息。摘要内容涉及本项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结论。要注意突出毕业设计(论文)中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和具有新见解的部分。

3.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4.目录

目录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提纲,是其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简明扼要。

5.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是主体,一般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可因科研项目的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和讨论,以及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人文社科类设计(论文)正文不少于8000字,理工科类设计(论文)正文及说明书不少于10000字。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7.附录

重要的测试结果、图表、程序等可列在附录中。

8.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滥用浮夸庸俗之词。

9. 外文资料翻译及原文

理工科学生要求一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翻译,字数不限。

二、撰写规范

1.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一律由计算机打印,按统一要求

进行装订。题目不宜超过33个汉字。模板中已定义好格式,直接输入即可,或输入后选择相应样式来格式化。

题目使用“封面论文题目”样式来格式化。

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学生姓名和学生学号使用“封面作者信息”样式来格式化。

学院(部)、专业和班级使用“封面作者单位”样式来格式化。

年、月和日使用“封面论文日期”样式来格式化。

2.中文摘要字数为300字左右,其内容次序为:题目、“摘要”二字、摘要正文、关键词(15个汉字左右)。

⑴题目可以分成1或2行,使用“中文论文题目”样式来格式化。

⑵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字间空一格,使用“中文摘要标题”样式来格式化。

⑶“摘要”二字下打印摘要正文,使用“中文摘要正文”样式来格式化。

⑷摘要正文下换行打印“关键词”三字,使用“中文关键词标题”样式来格式化。其后为关键词,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使用“中文关键词内容”样式来格式化。

(5)页眉为“中文摘要”,小五宋体居中,通栏下划线粗1。页脚居中加入页码,页码为罗马数字编号,如“I,II,III”。格式为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居中。

3. 英文摘要其内容次序为:题目、“ABSTRACT”、摘要正文、关键词。

⑴英文摘要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打印,使用“英文论文题目”样式来格式化。

⑵题目下空三行居中打印“ABSTRACT”,使用“英文摘要标题”样式来格式化。

⑶摘要正文每句首字母大写,摘要正文使用“英文摘要正文”样式来格式化。

⑷摘要正文后换行打印“KEY WORDS:”,使用“英文关键词标题”样式来格式化。其后关键词小写,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关键词内容使用“英文关键词内容”样式来格式化。

(5)页眉为“ABSTRACT”,小五Times New Roman居中,通栏下划线粗1。页脚居中加入页码,页码为罗马数字编号,如“I,II,III”。格式为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居中。

4.目录格式

目###录(使用“目录标题”样式来格式化)

前言………………………………1(使用“目录章标题”样式格式化)

1章标题…………………………2(使用“目录章标题”样式格式化)

1.1节标题………………………3(使用“目录节标题”样式格式化)

1.1.1小节标题………………4(使用“目录小节标题”样式格式化)

1.1.1.1小节子标题………5(使用“目录小节子标题”样式格式化)

5.正文

⑴标题单独占一行,编号及格式按下要求:

“章”标题写成“1.XXXXX”,使用“论文正文章标题”样式来格式化,每章新起一页。前言属于章,标题为“前言”,使用“论文正文章标题”样式来格式化,新起一页开始第1章。

“节”写成“1.1”,使用“论文正文节标题”样式格式化。

“小节”写成“1.1.1”, ,使用“论文正文小节标题”样式格式化。

“小节子标题”写成“1.1.1.1”, 使用“论文正文小节子标题”样式格式化。

节数最多不超过“X.X.X.X”。

⑵论文正文使用“论文正文”样式来格式化。

⑶图:图左右居中放置,使用“嵌入式”排版。图中一律采用英文标注。在图的下方注明图题,图题采用中(上)英(下)文对照,中文图题占一行使用“论文正文图中文标题”样式来格式化,英文图题占一行使用“论文正文图英文标题”样式来格式化。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应有“自明性”,即读者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就可以理解图意。图号按章顺序编号,如“图3-2”为第三章第二图,图的英文单词为:Figure(或者缩写为:Fig.)。如果图中

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标注在分图的左上角,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其中机械零件图按机械制图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照片应在右下角给出放大标尺;实验结果曲线图应制成方框图。

若图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每项一行,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标注的上方。使用“论文正文图或表格标注”样式来格式化。

⑷表格:表格左右居中放置,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在表格的上方注明表名标题,表名标题采用中(上)英(下)文对照,中文标题占一行使用“论文正文表格中文标题”样式来格式化,英文标题占一行使用“论文正文表格英文标题”样式来格式化。表格按章顺序编号,如“表3-2”为第三章第二表格,表格的英文单词为:Table(或者缩写为:Tab.)。

表格中文表头使用“论文正文表格中文表头”样式格式化。

表格英文表头使用“论文正文表格英文表头”样式格式化。

表格中文内容使用“论文正文表格中文内容”样式格式化。

表格英文内容使用“论文正文表格英文内容”样式格式化。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若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使用“论文正文图或表格标注”样式格式化。

⑸公式:公式书写在文中另起一行, 与正文段落字号相适

应。公式后应注明序号,其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该序号按章顺序编排(如公式(3-2)为第三章第二公式)。用Word 编辑数学公式时建议采取如下尺寸定义。

(6)量和单位

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 计量出版社,1996)。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得两种混用。

6. 参考文献

⑴以“参考文献”为标题,使用“参考文献标题”样式来格式化。中文参考文献使用“中文参考文献”样式来格式化。英文参考文献使用“英文参考文献”样式来格式化。

⑵按毕业设计(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如下:

[1] 李树尘,陈永编著.材料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98~107

[2] 王敏,崔林等.纳米材料表征[J].青岛化工学院,2001,22(2):121~123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使用公式编

辑器),或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组成部分。如:“……李××]1[对此做了研究。”或“数学模型见文献]1[。”

⑶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⑷格式示例

①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格式: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例1:李树尘,陈长勇,许基清.材料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98~107

例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 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②期刊文章

格式: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王金敏,杜芳林,崔作林,等. 纳米TiO2的沉淀法制备及表征[J]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1,22(2):121~123

③国际、国家标准

格式: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识]

例:GB/T14832-1993,橡胶材料与液压流体机溶性试验[S]

④专利

格式: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曾德超.常速高速通用优化犁[P].中国:852037201,1986-11-13

⑤报纸

格式: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⑥电子文献

格式: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例: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⑦文献类型标识码

⑧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

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磁带数据库[DB/MT]

光盘图书[M/CD]

磁盘软件[CP/DK]

网上期刊[J/OL]

网上电子公告[EB/OL]

(5)页眉为“参考文献”,小五宋体居中,通栏下划线粗1。无页脚。

7.(设计)论文的附录标题使用“附录标题”来格式化。依次为附录1,附录2……编号。

附录题目使用“附录题目”来格式化。章、节、正文、图、表类似论文正文有使用对应附录样式来格式化。

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如“附表1-1 XXX”为附录一中第一章第一表。

8.致谢

致谢标题为“致谢”,使用“致谢标题”来格式化。

致谢正文使用“致谢正文”来格式化。

9. 外文资料中文译文的格式类似论文正文有使用对应英文资料中文译文样式来格式化。图标标题只用中文标注。

10.外文资料原文中的格式类似论文正文有使用对应英文资料原文样式来格式化。如果直接是论文形式的,可以直接用A4打印。

三、打印及装订要求

1.纸型:A4,双面打印。

2.页眉:单页:“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双页:论文题目;小五宋体居中,通栏下划线粗1。

3.页码:居中,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4.页边距:上3.85厘米,下3.85厘米,左3.25厘米,右3.25厘米。

5.距边界: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

6.中文的标点符号为半角/中文,输入中文和中文的标点符号时,切换到中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请设置如图

所示。英文的标点符号为半角/英文,输入英文和英文的标点符号时,切换到英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如果在中文输入状态下输入,请设置如图所示。

7.论文左边装订成册,顺序依次为:

(1)封面(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目录(5)毕业设计(论文)正文(6)参考文献(7)附录(8)致谢(9)英文资料中文译文(10)英文资料原文(11)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2)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3)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评定意见表

8.提供了论文结构模板,各部门的样式已经设置好,直接输入内容后从样式下拉框(如下图示)设置相应样式即可。如果WORD没有显示样式下拉框,则从菜单“视图”-“工具栏”-“格

式”打开格式工具栏。

Word中样式下拉框

四、其他

1.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有关规定自本办法公布之日起停止使用。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实施细则。

2.本办法由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样式一览表

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格式

附件一: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课程标准写作指南 适用专业修读学期第×学期制订时间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类别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及相互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阐述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预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如:本课程是XXX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方式,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能力、……能力。 建议该部分用一段整体性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附以结构图或表格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现。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描述中应体现最新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及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特别是本课程的创新点要突出表述,如: “本课程根据……需要,在广泛调研和……的基础上,采用……课程开发模式(如: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或工作过程系统化),遵循……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和……,在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培养学生……。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 (这里的语言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不要重复,尽可能采用概括性的语言) 三、课程学习目标 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能力、经验及知识。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主要围绕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采用概括的语言来表述“能运用…,完成…”,且这些能力是可测量和可展示的。具体应从下述3个方面展开表述:

中职课程标准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XXXX》课程标准 (黑体,三号,居中,1.5倍行距) 一、课程概述(黑体,四号,加粗, 1.5倍行距。下同) (一)制定依据(宋体,小四号,加粗,首行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 下同) 本标准依据《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xxx》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正文: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20磅。下同)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XX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XXX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是校企(院)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 (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 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主要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 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例如:针对行业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医院”、“课堂与车间合一”等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等。 (四)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等)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对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分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突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从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三方面入手。要深化对职业

ps课程标准模板(电商专业)

《Photoshop》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由企业电商课程组开发制定。 《Photoshop》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启发性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以通过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为着眼点,以淘宝网店为教学活动载体,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中做、做中学”。 一、学习领域定位 (一)本学习领域课程对应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本课程对应的职业或岗位工作任 务领域) 1、Photoshop 基础知识 ①Photoshop的工作界面:菜单栏、工具箱、工具属性栏、控制面板、图像窗口、状态栏的组成和功能。 ②图像与色彩: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像的色彩模式、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③图像文件的基本操作: 文件的基本操作、图像显示与控制、图像与画布的调整、颜色的选取。 ④重点:Photoshop的工作界面;色彩模式的概念;常用图像文件格式的概念及转换;图像与画布的调整。 2、图像的编辑 ①选择区域: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创建选择区域;选区的修正、变换、存储和调出;选区的移动、复制、增加、减少等操作技巧。 ②绘画工具:建新笔刷、编辑修改笔刷、定义笔刷、装载笔刷等操作技巧。 ③图像的填充与描边:描边命令、填充命令、油漆桶工具、渐变工具的应用。 ④编辑工具:历史记录控制面板的应用、橡皮擦、图章工具、修复工具、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减淡、加深和海绵组工具的应用。 ⑤重点:选区的建立与编辑;各种编辑工具的属性设置、命令面板的设置与应用。 3、图层 ①图层的基本操作: 图层控制面板的应用;新图层的建立;图层的编辑;图层蒙版的应用。 ②图层样式: 图层混合选项的应用;图层效果的应用;图层样式的应用。 ③图层中蒙板的使用;图层的效果控制与编辑;文本层的概念及操作。 ④重点: 图层的编辑与图层蒙板的应用;图层效果的应用。 4、路径 ①路径的基本操作: 路径工具的应用;创建路径的方法;编辑路径的方法。 ②路径控制面板: 创建路径;复制路径;显示和隐藏路径;删除路径;路径与选区互换; 路径的填充与描边。 ③形状工具组: 几何图形工具;直线工具;自定义形状工具。 ④重点:路径的编辑、路径与选区互换;路径的填充与描边。 5、文字的编辑

《理财规划》课程标准修订(模板)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理财规划》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理财规划 课程编码:0831010 适用对象: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 开课学期:第4学期 开课学时:36 理论学时:28 实验/训学时:8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拓展课 团队名称: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团队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计理念 一、课程性质 《理财规划》是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国际金融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在系统介绍理财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理财实务也做了全面介绍,所以本课程既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应用类课程,同时也是银行从业资格考证、助理理财规划师考证的必考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 (一)教学组织的实施、课程内容结构、培养方法和目标以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设计课程标准,以学生金融机构投资分析和理财咨询、规划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二)本课程教学内容与银行从业资格证、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注重学生理财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财素质和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财思维,掌握正确的理财理念,了解理财策划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知识,熟悉各种理财产品和工具,引导学生将理财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和生活,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具备从事理财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能力目标 (一)初步培养学生的理财思维; (二)了解理财策划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知识,熟悉各种理财产品和工具; (三)引导学生将理财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和生活,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具备从事理财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知识目标 (一)能在前期接洽客户,独立与客户沟通、客户营销; (二)能在中期针对客户实况撰写个人财务报告; (三)能在后期撰写个人理财建议与策划,并进行理财产品推介; (四) 能够具备银行从业职业资格、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 三、素质目标 (一)具备与人沟通、与人交流、与人协作的能力; (二)具备自我营销、客户营销的能力; (三)具备搜寻信息、分析资料、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模板模板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级、三年制) 专业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教务处处长签印: 批准日期: 经济贸易学院 二○一四年二月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 国际市场营销课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 同时也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具体介绍国际市场营销业务流程的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商务类课程, 能够让学生掌握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 二、学分与学时 34学时2学分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 专业课、素质拓展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国际市场营销课是一门具体介绍国际市场营销业务流程的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商务类课程, 能够让学生掌握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 经过学习和实践, 学生应了解国际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等环境对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 学会识别和分析各国、各地区重要的, 具有环境独特性的方法和原则; 提高学生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差异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掌握解决和处理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拓展学生的视野, 活化学生的思维, 提

升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指学生修读本门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即应先修的主要课程, 以及本课程修完后才能继续修读的主要课程。 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分章节) ⒈某一章的内容不多时, 能够以”章”为单元, 提出该章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 见下文中的第一章) 。某一章内容较多时, 能够以”节”为单元, 分节次提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 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 单元与单元之间留一空行。 ⒉”目的要求”中对不同教学内容, 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深广度, 应采用体现教学要求层次的关键词。例如: 理论知识部分可用”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 要求对教学内容能够深入透彻, 牢固记忆, 并能灵活运用。 熟悉: 对教材内容清楚地理解, 并记住其中主要内容。 了解: 对教材内容一般了解, 今后需要应用时会进一步查阅有关材料。 ⒊”主要内容”中列出该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内容中分讲授内容、自学内容( 见下文中的第一章) 。如果没有自学内容, 能够不写( 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 ⒋当整章或整节为自学内容时, 则在”章( 或节) ”后注明”自

最新课程标准模板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标 准 学院: 教研室: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执笔人: 审核人: 年月日

一、课程性质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类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用 几句话概括。 参考样板: 该课程是 **** 课程,为专业 **** 的培养目标服务, 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 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 **** 方面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如行业分析、 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 、课程设计的思路。 参考样板: 该课程是依据“ **** 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 **** 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 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设计以 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课程目标 文字表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总体要求,学生 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第二段恰当分解该课程所要完成的技能、知识、素质、等目标,并具体说明。 课程标准格式模板 页边距:上: 2cm ,下: 2cm ,左: 2.5cm ,右: 2.0cm 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小标题:小四号,楷体,行距 正文: 23 磅 小四号,宋体,行距 23 磅 课程编号: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教学模式: 后继课程: 计划学时:

课程标准模版

注1: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注2:蓝色字体部分为填写样式或建议 ***********学院 《**************》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注:对于岗位能力、专业知识课程只能填写一个专业,不含方向;职业素质类课程,可填大类,如全院所有专业、工科类专业等)编者:××教研室(××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学院****系(部) 合作单位:(注:请填写单位全称,如无,则将此项删除) 编制日期:年月日

《********》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书写要求:表格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 (二)课程详细信息(书写要求:标题为黑体四号;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1.适用对象 高中后三年制学生/初中毕业五年一贯制学生。 2.适用专业 *******专业 3. 参考课时 *** 学分 *** 4. 课程简介 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课程的主要信息,让同行教师很直观了解到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课程的开发特色、教学特色、组织特色等信息。

②语言凝练,一般不超过200字。 5. 课程性质与定位 ①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如果是专业核心课程,请表述为“***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②课程定位:明确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该课程预期应达到的教学效果。 6. 课程设计思路 ①课程设计依据:包括相关文件、制度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课程的设置要求等。 ②具体设计思路: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的设计思路 ③建议采取“主题句+详细阐述”的方式进行阐述。注意思路清晰,语言凝练。 7. 课程目标 ①应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 ②总体目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③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证书目标四部分(如无证书目标,可删除)。归纳具体目标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细致区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对目标的描述建议采用“(能够)+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能力目标的文字表述不要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 切勿照搬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规格。 8.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列表。包括结构模块、课题(学习情境或实训项目或任务及子学习情境或子项目或子任务等,若非学习领域和项目化教学课程,可将2、3列合并,只保留学

高职高专-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承担单位[ ] 制定[ ] 制定日期[] 审核[] 审核日期[] 批准[] 批准日期[] 一、适用对象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者 二、适用专业 XXXXX专业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专业的………(填写是基础课还是核心课;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等)课程。 (2)课程任务 主要针对…………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 实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单片机系统的硬件电路组成,学会单片机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体会真实、完整的单片机开发工作过程(硬件电路焊接、电路调试、软件编程、程序下载等)。从而使学生能够胜任小型智能化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岗位,为就业打下基础。 (3)课程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课程,后续课程有………课程。 四、学习目标 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质,特别应突出能力目标。学习目标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价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文字表述分两段:

第一段:总体描述。即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二段: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说明学生实际能达到的学习结果。 实例: 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能够根据实际控制系统要求,合理地选择单片机并对其硬件、软件(进行)设计;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工作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创新精神。 1.较好地理解AT89S52单片机的性能并了解单片机系统的应用; 2.能够正确选用元器件、识读电路图,完成单片机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3.熟练掌握AT89S52单片机的编程指令、编程方法,能进行简单应用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4.熟练使用常用仪器仪表,能够检测单片机系统故障并修复; 5.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6.具有敏锐的网络信息意识,善于整合资源、乐于团队协作; 7.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五、课程设计 建议采取如下格式描述: 本课程以………项目(任务、岗位、产品、活动、案例………)为载体,与企业合作设计(创设、选取)×个典型的………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为导向组织教学及考核。 实例: 本课程以单片机应用系统真实应用项目为载体,与企业合作设计7个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 本课程采取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制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及考核。

课程标准编写模板

课程标准编写模板(排版格式要求)页面设置:左2.5㎝,上2.5㎝,右2㎝,下2㎝;每页40行,每行42字符。 正文左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 《××××》课程标准(四号黑体,居中、段前空 0行,段后空0.5行) 一、前言(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 (一)课程基本信息(五号宋体加黑) 1.课程名称:(五号宋体) 2.课程类别:(五号宋体) 3.课程编码:(五号宋体) 4.学时:(五号宋体) 5.适用专业:(五号宋体) (二)课程性质(五号宋体加黑) 对课程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做定性描述。(五号宋体)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五号宋体加黑) 1.课程设置的依据(五号宋体)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五号宋体) 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五号宋体) 4.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五号宋体) 二、课程目标或预期学习成果(二者选择其一)(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 (一)总目标(五号宋体加黑) (二)具体目标(五号宋体加黑) 1.知识目标(五号宋体) 2.能力目标(五号宋体) 3.素质目标(五号宋体) 三、内容标准(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 项目一(任务一或主题一或模块一等):×××(五号宋体加黑) 知识内容要求(五号宋体居中)能力与素质要求(五号宋体 居中)

1. 2. …(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 1. 2. …(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 项目二(任务二或主题二或模块二等):×××(五号宋体加黑) 知识内容要求能力与素质要求 1. 2. …(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 1. 2. …(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 四、实施建议(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 (一)教学组织(五号宋体加黑) 可从教学方式、教学具体内容的选择、教学重点、教学要求等方面描述。(五号宋体) (二)教材编写(五号宋体加黑) 可从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呈现形式等方面描述。(五号宋体)(三)教学评价(五号宋体加黑) 可从评价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描述。(五号宋体) (四)教学资源(五号宋体加黑) 可从文字、多媒体、网络、实验实训条件、参考文献等方面描述。(五号宋体) 五、附录(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 (一)编制依据(五号宋体加黑) 正文(五号宋体) (二)编制人员(五号宋体加黑) 正文(五号宋体) 课程标准编写模板(内容编写要求) 《××××》课程标准 一、前言

大学课程《×××》课程标准模板汇编

《×××》课程标准 学院: 教研室: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执笔人: 审核人: 年月日

课程标准格式模板 页边距:上:2cm,下:2cm,左:2.5cm,右:2.0cm 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小标题:小四号,楷体,行距23磅 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23磅 《×××》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教学模式: 先修课程:后继课程: 计划学时: 一、课程性质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类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用几句话概括。 参考样板: 该课程是****课程,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方面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行业分析、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计的思路。

参考样板: 该课程是依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设计以……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课程目标 文字表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总体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第二段恰当分解该课程所要完成的技能、知识、素质、等目标,并具体说明。 总目标: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训练学生,使学生具备能力,形成素养。 分目标:

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模板

《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为了普及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与软件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的联系,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满足未来职业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为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网站建设和网站管理的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掌握OSI七层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各层的基本功能及协议; (3)掌握TCP/IP协议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各层的基本功能及协议; (4)了解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与网络模型; (5)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掌握以太网的组网技术以及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及应用; (6)掌握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以及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 (7)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基本概念,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8)掌握Windows 2003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9)了解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0)了解实现广域网的连接方法 (11)了解网路安全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具备网络规划设计基本能力; (2)具备融合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 (3)具备网站建设与管理能力; (4)具备网络产品技术支持服务能力 (5)具备网络产品营销的能力 (6)具有英语读写、会话和阅读英语科技资料的能力; (7)具有自学意识和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劳动组织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 (6)培养学生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每周4学时,授课时间为第四学年第七学期,14个教学周共56学时。

《销售管理》课程标准模版

《销售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销售管理》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职业能力核心课的地位。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有《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旨在培养学生销售指标制定能力、与公司发展阶段匹配的销售组织架构设定能力、销售领导能力、销售绩效考评设定能力及销售控制等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销售职业,认识销售、销售管理和销售伦理; ●掌握销售过程,认识销售准备,理解关系销售,会处理客户异议; ●能够进行销售规划与设计,制定销售计划、销售预测、销售配额和销售 预算; ●掌握销售区域管理技能,进行销售区域划分和设计、业务管理和管理销 售网络成员; ●能够进行销售组织建设,设计销售组织、带领团队高效运作; ●能够甄选销售人员、对其培训、以及设计相应的薪酬制度; ●掌握销售人员的行为和动机、对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并进行绩效考 评; ●能够进行销售货品管理,掌握订发货退货的管理、终端管理和窜货管理。

●能够分析客户商业价值,对客户进行信用管理 ●能够掌握销售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能够利用销售额、销售费用、销售效率等分析工具进行销售分析与评估●能够把握销售管理的新趋势,学会利用网络进行销售管理 2.能力目标 ●基本技能:具有销售组织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重点技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 正、奉献社会、忠诚企业的职业操守;在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教学项目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品格,具备从事销售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参考学时 36学时。 (四)课程学分 2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课程标准模板

附件1:“理实结合”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红色内容是对项目的说明,不要保留) XXXX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适用专业: 授课学院:学分学时: 编写执笔人:审核人签字: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 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课程是XX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要起什么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等。 1.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参照工作岗位实际 工作 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要将组成课程的每一教学单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尽量按照相应的专项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频度、内容的难度和要求掌握的程度进行排序。排序的原则是:将专项能力中频度高和要求掌握程度高者所对应的教学单元确定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低的转化为一般要求;将难度高的专项能力所对应的教学单元定为教学中的难点。 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例如:针对行业特点,设计学习情境,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

课程标准制定及管理办法(草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依据《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201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我院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规范课程标准的制定、修订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目的 课程标准是对传统教学大纲的扩展和延伸,是规定课程教学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考核方式,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选用教材教参、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是依据高职课程的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对教育教学应达到的指标所做的具体描述,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为教学双方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二、制定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全面发展。

三、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1.根据我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标准内容,规范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课程考核评价办法。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4. 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成果,为学生个性培养、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制定课程标准的程序 1.编写初稿。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方向,开展所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调查研究,形成课程的专业需求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框架,编写课程标准初稿。公共基础课程应体现专业大类的特点,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应紧密结合专业有关要求,体现专业特点。 2.专题研讨。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有关专业教师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送审稿。 3.标准审定。课程标准由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审定,确定后定为试行性课程标准。 4.组织实施。按照试行性课程标准,配置教学资源,组织课程实施。学院和各系部要及时收集、整理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 【注:以下内容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板填写: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填写A 模板;项目化课程填写B模板;整周实训课程填写C模板;其它课程填写D模板】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说明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公共学习领域课程还是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或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 说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本课程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专业能力定位,服务于哪些岗位要求开设本课程的;如是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职业素质或者能力定位, 服务于从事哪些职业工作要求开设的课程;专门为掌握知识、拓展专业素质开设的课程可以按照传统的描述方式。 (二)先修后续课程 除说明本课程的前导后续课程外,还应说明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说明课程设计的理念;其次在分析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说明学习情境中教学内容选取和排序思路。 最好能用表格描述通过学习领域学习来培养行动领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首先描述课程的总体目标。用具体、明确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 的能力目标一一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用XX做XX”。这里所说的“做”,是指 “完成专业任务”,不是指“掌握知识”。所以,“能理解XX概念,能掌握XX定义,能回答XX问题”之类,都不是我们要求的能力目标。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①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②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③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能力;④对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⑤按照规范操作的能力;⑥按照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⑦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⑧事故的处理能力;⑨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⑩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应首先分析本课程直接服务的后续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本课程的哪些知识、能力、素质,再联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明本课程在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 【然后分类叙述具体目标,采用如下三种目标的描述:】 (一)能力目标 【注:尽可能使用清晰、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知识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知 道”“了解”“懂得”“掌握”“熟悉”之类的动词;能力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物流仓储管理软件”;素质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获得、形成、树立、提高、发挥、发展”等词。】 1.*** (1) ① 2. 3. (二)知识目标 1.*** (1) ① 3. (三)素质目标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授课单位: 学分: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 (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等)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阐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相互支撑作用。)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2、技能目标 3、情感目标 4、任务目标 四、教学内容安排及标准 (按照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进行整体设计。) 表3 项目教学设计 (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五、教学建议 (包括教学内容实施建议、教学方式实施建议。) 六、课程实施条件 1.教师基本要求 (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ps课程标准模板(电商专业)

ps课程标准模板(电商专业)

《Photoshop》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由企业电商课程组开发制定。 《Photoshop》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启发性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以通过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为着眼点,以淘宝网店为教学活动载体,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中做、做中学”。 一、学习领域定位 (一)本学习领域课程对应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本课程对应的职业或岗位工作任 务领域) 1、Photoshop 基础知识 ①Photoshop的工作界面:菜单栏、工具箱、工具属性栏、控制面板、图像窗口、状态栏的组成和功能。 ②图像与色彩: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像的色彩模式、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③图像文件的基本操作: 文件的基本操作、图像显示与控制、图像与画布的调整、颜色的选取。 ④重点:Photoshop的工作界面;色彩模式的概念;常用图像文件格式的概念及转换;图像与画布的调整。 2、图像的编辑 ①选择区域: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创建选择区域;选区的修正、变换、存储和调出;选区的移动、复制、增加、减少等操作技巧。 ②绘画工具:建新笔刷、编辑修改笔刷、定义笔刷、装载笔刷等操作技巧。 ③图像的填充与描边:描边命令、填充命令、油漆桶工具、渐变工具的应用。 ④编辑工具:历史记录控制面板的应用、橡皮擦、图章工具、修复工具、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减淡、加深和海绵组工具的应用。 ⑤重点:选区的建立与编辑;各种编辑工具的属性设置、命令面板的设置与应用。 3、图层 ①图层的基本操作: 图层控制面板的应用;新图层的建立;图层的编辑;图层蒙版的应用。 ②图层样式: 图层混合选项的应用;图层效果的应用;图层样式的应用。 ③图层中蒙板的使用;图层的效果控制与编辑;文本层的概念及操作。 ④重点: 图层的编辑与图层蒙板的应用;图层效果的应用。 4、路径 ①路径的基本操作: 路径工具的应用;创建路径的方法;编辑路径的方法。 ②路径控制面板: 创建路径;复制路径;显示和隐藏路径;删除路径;路径与选区互换; 路径的填充与描边。 ③形状工具组: 几何图形工具;直线工具;自定义形状工具。 ④重点:路径的编辑、路径与选区互换;路径的填充与描边。 5、文字的编辑

课程标准编制模板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适用对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和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技能。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核心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根本,以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做到教学内容服务岗位需求。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模式按步骤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发动机维修保养、发动机修理、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检

课程标准模版

课程标准模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注1: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注2:蓝色字体部分为填写样式或建议 ***********学院 《**************》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注:对于岗位能力、专业知识课程只能填写一个专业,不含方向;职业素质类课程,可填大类,如全院所有专业、工科类专业等) 编者:××教研室(××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学院****系(部) 合作单位:(注:请填写单位全称,如无,则将此项删除) 编制日期:年月日 《********》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书写要求:表格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

(二)课程详细信息(书写要求:标题为黑体四号;内容字体为宋体,小四)1.适用对象 高中后三年制学生/初中毕业五年一贯制学生。 2.适用专业 *******专业 3. 参考课时 *** 学分 *** 4. 课程简介 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课程的主要信息,让同行教师很直观了解到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课程的开发特色、教学特色、组织特色等信息。 ②语言凝练,一般不超过200字。 5. 课程性质与定位 ①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如果是专业核心课程,请表述为“***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②课程定位:明确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该课程预期应达到的教学效果。 6. 课程设计思路 ①课程设计依据:包括相关文件、制度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课程的设置要求等。 ②具体设计思路: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的设计思路 ③建议采取“主题句+详细阐述”的方式进行阐述。注意思路清晰,语言凝练。

补卡申请单

补卡申请单 武汉中有药业有限公司 补卡申请单 部门: 姓名: 工号: 事由: 补卡类别 ?迟到 ?早退 ?漏打卡 ?停电或系统问题 ?其它时间: 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班组: 部门: 人事备注: 武汉中有药业有限公司 补卡申请单 部门: 姓名: 工号: 事由: 补卡类别 ?迟到 ?早退 ?漏打卡 ?停电或系统问题 ?其它时间: 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班组: 部门: 人事备注: 武汉中有药业有限公司 补卡申请单 姓 部门: 工号: 名: 事由: 补卡类别 ?迟到 ?早退 ?漏打卡 ?停电或系统问题 ?其它时间: 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班组: 部门: 人事备注: 武汉中有药业有限公司 补卡申请单 填表日期:

部门: 姓名: 工号: 补卡日期补卡时间补卡类别 ?迟到 ?早退 ?漏打卡 ?停电或系统问题 ?其它补卡原因及说明 注:1.因工作需要没有打卡需要补卡者,需逐级审请审批。2.经审批后的表单交由行政专员备案考勤。行政审核部门审核申请人 武汉中有药业有限公司 补卡申请单 填表日期: 姓名工号部门职务补卡日期补卡时间补卡类别 ?迟到 ?早退 ?漏打卡 ?停电或系统问题 ?其它补卡原因及说明 注:1.因工作需要没有打卡需要补卡者,需逐级审请审批。2.经审批后的表单交由行政专员备案考勤。行政审核部门审核申请人 武汉中有药业有限公司 补卡申请单 填表日期: 姓名工号部门职务补卡日期补卡时间补卡类别 ?迟到 ?早退 ?漏打卡 ?停电或系统问题 ?其它补卡原因及说明 注:1.因工作需要没有打卡需要补卡者,需逐级审请审批。2.经审批后的表单交由行政专员备案考勤。行政审核部门审核申请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