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影响我国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会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而农业的容纳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是惟一的出路。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由于农业生产所具有的特性,农村劳动力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剩余,即隐性或不充分就业的剩余。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和不稳定性。

这些转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尤其是在乡镇企业和本地城市就业的人员,除平时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就业岗位的不稳定性,很难做到准确的统计。

2、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但吸纳能力已有所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以发展乡镇企业为载体,采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内部就地转移方式。

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对转移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面对的市场约束明显增强。

另外,受金融体制和银行内部体制改革的影响,乡镇企业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越来越困难,资金供应渠道受阻,支持不足,乡镇企业新增容量明显减少。

除此之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乡镇企业的机制优势和优惠政策逐步消失,以及乡镇企业自身技术装备落后,人才匮乏,管理粗放,在产品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亦难以保证其持续增长。

上述矛盾和问题构成了制约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而使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3、劳务输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出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已逐步从"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的陈旧观念中解脱出来,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许多农民走出农村,走向社会、走向城市,到处都有农村劳动力大军。

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而是以工人、商人、专业技术人员或企业主的身份活跃在社会经济舞台之上。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它不仅填补了城市结构性就业空位,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而且随着部分劳动力的回流,将资金、技术、信息和新观念注入农村,加速了传统落后地区农村面貌的改变。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在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市场发展较快,相比之下,劳动力市场发展明显落后。

缺少组织引导,因此,农村劳务市场的发育尚处于原始阶段,以自发、分散、规模小、不规范为其显著特征。

一是缺乏准确的劳务信息和统一的组织管理。

盲目外出务工,使不少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二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工资被拖欠、克扣或被迫加班加点,工伤事故无人管、无人问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着收入的增加和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三是劳动者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生产技能差的问题,由此而造成就业层次低,择业空间小。

目前异地建筑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中的低层次工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去向。

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及对策
(一)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劳动力向农业内部就业提供新的空间。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摆脱了长期短缺的局面。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
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通过合理垦殖、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的劳动就业机会。

1、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处在双向流动过程,转移极不稳定,外出民工"反流"现象还较普遍。

因此,利用返乡的外出农民的技术特长和本地能人,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从而扩大农业自身消化劳动力的能力,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为"流动,同时积极鼓励农民的承包土地有效集中,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

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劳动力向农业内部转移提供新的空间。

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我们要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转移农村剩乘劳动力为重点,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加快区域主导产品和产业开发,力求形成有地区特色产业或产品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农业产业化,不仅能提高密集型农业生产的利润,还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门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有序转移与城市化发展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率,使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自由地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与重新组合,形成合力,成为有机整体。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农村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的关键。

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不仅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割在不同性质的经济体系中,也基本堵死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使农村人口城市化受阻。

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日益与城市化和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

我国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均耕地面积锐减,农村剩余劳动力激增,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从而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发展的基本财富,但供给的剧增对于中国有限的耕地、脆弱的农业、稀少短缺的资源和资金都是难以承受的压力。

只在通过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劳动力的耕地面积增加和农产品商品化比率提高,农民收入才有可能长期保持和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城乡统筹解决就业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创新。

这一举措将农村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畴,取消各种就业准入制度,拆除对本地劳动力就业采取保护的“壁垒”,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劳动力凭学历、技能竞争就业,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

(三)、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输出。

首先,要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充分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

其次,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国民经济与发展计划和规划之中,不能再把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看作只是农民的事,农村的事,要把它作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

第三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就业行政管理的部门统一管理。

就业行政管理部门,既要管理城市居民的就业,又要管理农民的就业,把城乡劳动力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统一开发,统一利用,统一管理。

第四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和就业训练网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第五要重点抓好地区性、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加强不同地区劳动市场信息的交流,协调处理劳动力输出中遇到的种种
关系和问题,要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

保证劳务输出渠道畅通、合理有序。

第六要充分利用我国东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好时机,通过与沿海地区建立互利互惠的经济关系,加大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力度。

第七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

从现实情况看,我市外出农民,多数缺乏技能,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苦力型的劳动,很难进入劳务层次较高的所谓的人才市场中。

在劳动力富裕的情况下,只能低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出现打工难赚钱的现象。

因此,要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增加劳务输出,就必须增加对农民的有效培训。

广泛利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加强对劳务农民的文化、法律常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务水平,赢得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摘要】我国农村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对提升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淄博市农村人口众多,并处于高度流动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这支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变到非农产业中去就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淄博市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

本文在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国家及地方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淄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对策与建议。

1、概述
1.1农村剩余劳动力概述
农村劳动力指户籍所在地为乡镇的农村人口中15~46周岁的男性与女性,但不包括在校学生及身体原因不能工作的人。

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指每个单位农村劳动力每年有效工作时数低于公认的单位农村充分就业劳动力年工作时数标准的一种状态,即农村劳动力呈现“剩余”状态。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特点
在年龄结构上, 以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年纪大的农民外出流动的较少。

在性别结构上, 无论在哪个地区, 流动的男性都明显多于女性。

在知识技能方面, 流动的农民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水平。

在就业结构上, 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身份决定了他们不能够进入城市的正式就业体系, 他们普遍从事的是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就业的工作,如建筑业、服务业等, 处于行业中的最低层次。

在流动途径上, 多以血缘、地缘为关系纽带, 形成“滚雪球”式的非正式流动方式, 通过政府和市场组织的外出流动很少。

1.3农村劳动力流动成因及现状
在宏观层面上, 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壁垒的松动以及农业生产比较收益低下的状况是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和推动因素, 而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城市不同于农村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是吸引劳动力流动的拉力。

在微观层面, 研究者们从流动者流动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个人生活历程和体验的角度来解释影响外出的因素。

农村土地缺乏和劳动力剩余、农业高成本投入都不是农民外出打工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农业收入相对低下才是真正原因, 寻求并维持生存甚至糊口而非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农民外出流动的首要原因。

进入21世纪,农村人口外出的动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民在考虑赚钱的同时, 还把外出务工作为改变生活状态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其外出动机具有经济型和生活型并存的特点。

1.4、研究目的、过程和意义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该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对被调查地区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利用2011年的寒假时间,我通过谈话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地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业分布,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结构,技术素质状况等情况做了相关调查,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相关了解和分析。

本次调研对于摸清全市新生代农民工情况,反映新生代农民工诉求,找准新生代农民工维权的着力点,更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

2、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有的地方过量瘫走,致使生产劳动力不足。

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部分乡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必然导致生产萎缩、经济萧条。

有的乡村虽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但有一定文化、技能、体魄健壮的青年人外流出去了,留下的大多是素质较低的年老体弱的农民,农业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串必然受影响。

2、许多地区存在劳动力盲目流动,不仅影响本人、家庭的稳定,而且影响社会安定。

有的找到工作,安定下来,有的找不到工作,到处流浪,安居不下来,人心浮动,特别是给流入地的交通运输、城镇就业、计划生育。

工商税收、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3、无组织的零星流动,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侵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合法权益的现象大量存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外来打工人员闹事的苗头,有的外来人口聚居区成为黑社会的温床。

有些地方,由于忽视安全措施,从事挖煤、挖矿、建筑等繁重体力劳动者的安全没有保障,甚至发生死亡事故。

4、无序流动使政府管理极为困难,“民工潮”成为社会问题,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利用。

部分地方出现强迫劳役、限制人身自由、殴打劳务人员等非法行为,政府有关部门不知晓,不能及时解救,既达不到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挣钱的目的,又保证不了社会的全面稳定。

5、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

随着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吸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其接受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

这种转变与我市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的现象形成矛盾,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严重过剩。

6、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中介组织功能乏力,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目前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虽然规模有了较大突破,但其中真正是通过政府及中介组织实现转移的比重较小。

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权限还仅限于在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上。

而在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方面做的较少。

3、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1、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

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流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办乡镇企业。

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增加农业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2、大力开辟农村就业市场,满足劳动力就业渠道需求
在农业开发区实施一系列的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

植树造林、山区开发、治沙改土等工程,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并通过这种劳动积累和活劳动的大规模、工程化投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在城郊结合部、坝区、林产品丰富的地区,兴办农业企业,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的道路,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到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来,使农村劳动力不再返回到承包田里,增加了农民收入,可以造就一批农业产业工人队伍,加速城乡一体、农业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

3、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和调控
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各种类型的社会化就业服务机构,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所等,向农民提供需不需要转移、向哪里转移、怎样才能实行有序流动的信息和服务。

建立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管理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用工信息,加强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

4、加强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转移的竞争力。

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在加大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以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和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能力。

同时要要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保障自己合法权益。

5、加强劳动力流动的法制监督,切实保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建立健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建立帮助农民工讨薪的长效机制。

劳动监察部门严格执法,加大对欠薪行为的处罚,除责令欠薪企业补发所欠工资外,还必须支付法定数额的赔偿金。

建立法律服务工作人员的法律援助计划,由其无偿的为农民工进行法律援助,鼓励运用非诉讼途径解决农民工诉讼难和胜诉难问题,满足民工们希望尽快出成效的愿望,通过各项措施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4、结束语
我本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想,基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了解与分析,发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市,一部分人已经富了起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加强城乡战略结构调整,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市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和一系列措施的施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一定能够发掘出来,真正实现义务和权力的统一,劳动和享受的统一。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问题[J]. 社会学研究, 1990, ( 4) :89.
[2] 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 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 2001, ( 6) :19.
[3]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 2001, ( 3) :67.
[4]范宇,姚士谋,Kam Wing Chan;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向和措施[J];热带地理;2002年01期
[5] 李强.关于进城农民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社会学研究, 2002, ( 6) :15- 16.
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与政策,积极干预和支持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经营所必须的各种产前产后服务。

同时,建立健全农用土地流转机制,还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内的就业空间。

在农业现代化技术类型和路线的选择上,着重培育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主,坚持走高就业低成本的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线,避免过早地走上资本替代劳力的道路。

再次,要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
农业产业链。

企业的发展方向,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既能充分发挥
乡镇企业优势,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增长,又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
业渠道。

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合法权益。

完善省、市、县垂直的职业介绍组织机构,并与省际间、国际间的服务网络相联通,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以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机构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媒介作用;尽快建立有关城镇劳动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
服务,从而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受农民自身人力资本素质和适应力的制约。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能够通过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的岗位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而当前我国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使得他们进城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

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出资,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改善办学条件、普及农村儿童的义务教育,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培训,从而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离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上的城乡统一,实行城乡一致的劳动用工制度;缩小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在用工成本上的差距,改革土地制度。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代替目前土地和农业对兼业农民的保险机制等。

只有在制度上废除造成我国城乡分离的基础,使农民真正获得国民待遇,
才能从根本上为农民进城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最终完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缓慢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
局面,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及农民进城入镇的优惠政策。

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放活土地使用权。

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范农村分配关系,不得在规定承担的有关税费外,向外出务工的农民加收其他任何费用,从源头上堵塞各
种乱收费渠道,从根本上减轻进城镇务工农民的负担。

“城乡对立”和在体制上存在的城乡分治的深刻影响,城乡居民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隔膜,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在心理上存在着认同歧视和情感歧视,并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双重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农民工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而城市居民又需要的那些累活、脏活和险活;另一方面是拒绝的心态,因为农民工加剧了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害怕他们抢夺了工作机会,也担心会影响市容和社会治安。

这种双重心态实际上是只承认农民工的劳动,不承认农民工的权益,由此而又导致了一系列的歧视行为,如就业歧视、劳动报酬歧视、社会福利歧视、子女就业歧视、执法歧视及日常生活和交往歧视等等。

社会对农民工存在的这些心理歧视和行为歧视,严重地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通过事实教育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在全社会逐步造就对农民工的尊重氛围,促进农民工向城市居民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熊启泉.民工荒的成因及现实意义[J].改革,2005(5)
2 候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导刊,2004(7)
3 张佑林.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拉力与推力因素[J].改革,2005(7)
4 王爱民.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理论前沿,2004(2)
5 杨莎莉,丁福云.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分析[J].农村经济,2004(6)
6 许永兵,文春玲.农村内部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导刊,2004(12)
7 王志刚.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农村经济导刊,20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