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人们常说日本"鹦鹉学舌,剽取仿造","缺乏独创精神",世界技术革新的项目长期与日本无缘.但是,从1962年起,日本选择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此后,日本在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方面渐露锋芒,在照相机,电子表,磁带录像机等产品开发方面称雄世界,到20世纪80年代初,成为与美欧国家并驾齐驱的科技大国,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

一,高新技术: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关键

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3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然资源小国".除山林,原野,沼泽,湖泊外,砂石土壤取之不尽,其他资源却十分贫乏.按照一般的比较优势理论,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贫乏和资金有限的国度内,日本只能发展劳动密集性工业,如纺织业.但二战结束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用了大约30年的时间赶超了20年的科学技术差距,创造了全世界15%左右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日本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它采取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总体来说,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建立了富有特色的科技体制.一是确立产(指产业)学(指大学)官(指政府科研机构)合作体制.战后日本逐步形成了以民间企业为主,以大学,政府研究机构为辅,以市场经济的竞争活力为主要动力,以政府部门的政策作为引导的富有特色的科技体制.以民间为主体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是日本科技体制最为突出的特点,民间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全国研究开发人员总数的61%,经费占80%左右.二是通过科技政策引导和推进科技发展.日本的科技发展,特别是科技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连美国也不能与之相比,其关键就在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实施"科技立国"战略,加强对科研活动的引导和控制,日本确立了科技体制改革三条原则: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由市场竞争来推动高新技术的开发;遵循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以此来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部署科技力量;以政府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领域.

2,重视民间企业技术开发力量.民间企业是日本技术开发活动的主体.这些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追踪世界尖端产业领域的发展动向,迅速开发新产品.在日本,研究开发经费中政府的负担比例仅为21%,其他部分则由民间部门来负担.因此,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民间企业的作用,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企业扩大研究开发投资,发挥民间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同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日本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的99.4%,职工人数占全国企业的81.4%.中小企业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日本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此,日本政府专门创办了中小企业大学,从事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自动化,微电子技术,工业设计等方面的培训.此外,各地也都建立了各种技术研修制度,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培养那些从事尖端技术开发的骨干技术人员,把技术转移到本地区企业的技术人员以及研究开发型企业所需要的软件人员上.日本人普及教育的程度比较高,1948年日本全国普及初中教育,1976年普及高中教育,目前高中毕业生有40%能升人大学.日本总人口中1/3受过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日本还十分重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有1/3的总经理是经过大学培养的科技人员, 40%的企业骨干(车间主任以上)是由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担任的.除了常规的教育外,日本有许多鼓励大学(特别是国有和公立大学)加强同工业合作的计划.科研人员总数为68万人,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2位,每万人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数则为世界第1位.总之,劳动力技术水平较高,众多的经理,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日本成功赶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突出产品和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与工艺技术开发三个阶段.其中,产品与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属于与特定市场需求紧密相关,以盈利为目的的产品和工艺技术研究开发.这个阶段承担的主体是以企业为主,产品和工艺技术开发是企业层次的研究开发.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技术产业发展偏重于第三阶段,即:突出了应用研究和产品与工艺技术开发.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以国外基础性研究的成果为起点的.日本利用战后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从美欧引进大量先进的工业技术.为配合日本企业对海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中长期发展计划,鼓励企业对原有技术巧妙地加以改进,在国内迅速实现新技术的商品化生产,然后将这些新技术产品返销到美国.钢铁,机床等工业技术莫不是"在美国开花,在日本结果".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就是建立在不断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上的.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高新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瑞士的手表,德国的照相机等都曾有过独一无二,名冠全球的声誉,然而现在,一顶顶桂冠都被日本夺走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进一步完善官产学基础研究的新体系,形成了有别于欧美的独特的基础研究体系.这表明,日本的科技已从过去单纯模仿国外的科学技术,转变为进行独立自主的日本式的科技研究开发的新时代.

4,技术输入+消化吸收.日本发展科技的观点是,与其最先进行新产品的市场化,不如待相关技术的发展日臻完善时,以改善设计,使用已成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低成本为武器,迅速打入市场更为有利.日本企业并不把引进先进技术当作目的,而仅仅把它作为研究开发的起点.在技术引进后,日本企业能在吸收,消化,改造,创新等方面举一反三,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在高新技术领域,日本的企业通过与欧美的合作,在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内进行研究,待新技术的产业化成为可能时,才正式开始技术开发活动.日本企业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高新技术,通常比自己进行基础研究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在战后的20多年里,日本虽然引进了大量的技术,但是成本费用却很低.据统计,1983年日本用于技术引进的费用总和才17亿美元多一点,还不到美国一年研究开发费用的一个零头.

二,对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几点启示

1,完善"先模仿后独创"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模仿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懂经营,善模仿"成为浙江企业的共同特征.我认为,"先模仿后独创"是尽快缩小技术水平差距,发展区域经济的捷径,在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于人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正确和聪明的选择.因为"先模仿后独创"使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企业自身也能获得低成本,高速度,高效益.这种做法虽有急功近利之嫌,但因为它根据市场需求引进技术,可以享受"技术搭车"的优势,较快实现赶超,分清了轻重缓急,实际上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从长远来看,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我省还要进一步加强独立的技术开发力量,不仅要引进更多的技术,更要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引能力.因而,需要强化我省的科技基础设施,完善相对独立的研究开发体系.从区域经济角度来说,只有真正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的精华部分,并为我所用,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技术.不然,一味地模仿没有自己的创新,在新技术的发展.上必然受制于人,必然缺乏技术开发的自主性,最终必然要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

2,解决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问题.从微观角度来看,我省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