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四 己所不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 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多读厚积 ——读优秀作文,积素养提技能
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知文理学基础
知文明理
释文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出《论语 ·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仲弓问仁时,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 _读__书__人__不__可__以__不__抱__负__远__大__,__意__志__坚__强__,__因__为__他__担__当__的__东__西__重__,___ _而__且__路__程__遥__远__。
(3)古今异义 ①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古义: _爱__护__别__人__。__ 今义:丈夫或妻子。 ②有一言而 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古义: __可__以__凭__借__。___ 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4)虚词归纳
舜有天下,选 于众:_介__词__,__从__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介__词__,__给__ 于 何事于人,必也圣乎: _介__词__,__在_ 君幸于赵王: _介__词__,__被__
明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孔子对 “仁”的认识和态度。孔子对 “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有 “克己复礼为仁 ”,有“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仁”,有“爱人”是“仁”,有“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 ”是“仁”,但是基本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把 “礼”变为 自觉,一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 “仁”的人生 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②事
今日之 事何如: _事__情___ 享国之日浅,国家无 事: _事__故__,__变__故_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_事__业__ 回虽不敏,请 事斯语矣: _从__事__、__实__行_ 安能摧眉折腰 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_侍__奉__,__服__侍_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_举__起__,__抬__起_ 举类迩而见义远: 提__出__,__举__出__ 知理而后可以 举兵: _发__动__,__出__动_ ③举 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_推__荐__,__选__拔_ 戍卒叫,函谷 举: 攻__克__,__占__领__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拿__,__用__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_全__,__都_____
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事君; 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事父;自己对弟弟有所期 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事兄;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 望来对待朋友。放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一原则可以浅显地理解为: 自己期望幸福,所以使别人幸福;自己期望顺利,所以使别人顺利; 自己期望得到尊敬,所以尊敬别人 ??
孔子所作的回答。其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遭受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孔 子又将这八个字概括为一个字 “恕”,它在根本点上是跟 “仁”相同的, 所以人们常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通常被人们看成是伦理的消极原则 (即否定性的 原则),因为它似乎只是强调人 “不要”做什么。其实,它暗含着一种积 极的、正面的、肯定的伦理原则:己所欲,施于人。孔子明确地把这种意 思表述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 就得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在孔子那个时代,
(6)尧舜其犹 病诸: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担__忧__、__忧__虑__
来自百度文库
3.特殊句式 (1)克己复礼为仁。 判__断__句___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_判__断__句___ (3)富哉言乎! _主__谓__倒__装__句__ (4)何谓也? 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__ (5)何如?可谓仁乎? 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 (6)舜有天下,选于众 ?? _介__宾__短__语__后__置__句__ (7)不仁者远矣。 _被__动__句__
2.词类活用 (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 直:前__“__直__”__,_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正__直__的__人__。_____ _后__“__直__”__,__形__容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变__得__正__直__。__枉__:_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邪__恶__的__人___ (2)不仁者 远矣: _形__容__词__作__动__词__,__疏__远_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_立__:__动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___站__得 _住__。__达__:__形__容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通__达__ (4)不可以长处 乐: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安__乐__的__生__活_ (5)仁者安仁,知者 利仁: _安__、__利__:__形__容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安__于__,__利__于__
语言积累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举直错诸枉 通“_措____”,_安__排__、__安__置___ ②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通“_向___”,_先__前___ ③知者利仁 通“__智___”,__精__明__
(2)一词多义
天下 归仁焉: _称__许__、__赞__许__ 秦伯归女五人: _出__嫁__ ①归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 归: _返__回_ 臣请完璧归赵: _归__还_ 众士仰慕,若水之 归海: _归__聚___
4.语句翻译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 _不__合__乎__礼__的__不__看__,__不__合__乎__礼__的__不__听__,__不__合__乎__礼__的__不__说__,__不__合__乎__礼_ 的__不__做__。__ (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译文:选__拔__正__直__的__人__安__置__在__邪__恶__的__人__之__上__,__能__够__使__邪__恶__的__人__变__为__正__直__的__人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