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填塞的护理

心包填塞的护理
心包填塞的护理

心包填塞的护理

一、概念

心包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性囊,由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两部分组成。

纤维性心包是心包囊的外层,浆膜性心包是心包囊的内层,又分为壁、脏两层。心包腔是指壁层心包与心脏表面的脏层心包之间的空隙。正常心包腔内有20~50ml淡黄色液体润滑着心脏表面。

心包腔内液体增多时成为心包积液。按其性质分为:心包积水、心包积气、心包积液、乳糜心包及心包积血。

心包腔内的液体积聚较多导致心包腔内压力升高,进而限制了心脏舒张期的充盈,导致心脏每搏量和心排血降低,体与肺静脉压力升高成为心脏压塞。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性病毒性心包炎、肿瘤、尿毒症是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其次是与心肌梗死,有创伤心脏病的诊断操作、化脓性细菌感染及结核有关。也可发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心包切开综合症、艾滋病等疾病的基础上。

三、临床表现

除原发性疾病的症状外,心包积液(气、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积液(气、血)量和增长的速度。

1、症状

(1)轻者可无症状,偶有持续性的胸部压迫性钝痛或压迫感

(2)当积液超过300ml时,可因临近组织机械性受压而产生症状,如:心前区闷痛不适,劳力性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呃逆,恶心及腹胀感。不伴有心包腔压力明显升高的大量心包积液者,可不出现动脉搏动及血压的异常

(3)急性心脏压塞时,病人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静脉压升高,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和休克(4)亚急性心脏压塞时,病人的呼吸困难为进行性的,也可出现心前区不适和心前区闷痛并伴有乏力。

2、体征心音遥远,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尖搏动减弱甚至消失或出

现奇脉,闻及心包摩擦音。亚急性心脏压塞时,病人常取前俯坐位,颈静脉怒张,心脏向两侧扩大。

四、辅助检查 CT 磁共振检查心包穿刺术

五、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重点是观察病人的胸痛及呼吸困难情况。如病人的胸痛

及呼吸困难有所加重,说明病人的心包积液有所增加,提示病情加重。如病人出现血压下降伴大汗、烦躁不安则提示心脏压塞,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2、发生急性心脏压塞时应立即行心包穿刺术或心包切开术,并可以静

脉输注右旋糖酐、生理盐水及补充血浆或全血,用此来延缓心脏的受压和萎陷,以挽救病人生命。

3、对已发生心脏压缩的病人,除了迅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外,还应顾

及病人的心理状态,若有能力应对病人及时对病人进行心理指导以减轻病人的恐惧感。

4、在急性心脏压塞的救治中,最好能实行动脉内血压监测,以间接地

了解治疗效果。但护士要随时保证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5、若急性心脏压塞的病人经过救治恢复,或病人实施了心包穿刺术,

应在术后注意体温变化并观察有无并发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一、概念

上消化道出血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见的病因有消化道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胃癌。

二、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热氮质血症血象

三、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1、潜在并发症

1)体位与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出血时病人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太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负压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

2)治疗护理: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及用药抢救等。肝病病人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宜输新

鲜血。

3)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食。因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

溃疡愈合。

4)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经常巡视,耐心解释,听取并解答病人或家属的提问,减轻疑虑。

5)病情监测

A、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测,观察神志变化,

皮肤和甲床的色泽,肢体是否温暖或湿冷;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尿量

大于30ml/h;观察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质、颜色及量;定期复查血常

规、大便隐血,了解贫血程度,出血是否停止。

B、动态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

C、出血量的估计:详细询问呕血和(或)黑便的发生时间、次数、量

及性状,以便估计出血量和速度: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10ml;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在50~70ml以上;胃内积血达250~300ml 时可引起呕血;1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时,可因组织液与脾出血补充血容量而不出现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出血量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2、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1)、休息与活动:精神上的安静和减少身体活动有利于出血停止。大出血者绝对

卧床休息,定时变换体位,注意保暖,治疗和护理工作应有计划集中进行,以保

证病人的休息和睡眠。

2)、安全的护理:指导病人坐起、站起时动作缓慢;出现头晕、心慌、出汗时立

即卧床休息并告知护士;指导病人床上大小便,多巡视病人,用床栏保护。

3)、生活的护理:卧床者特别是老年人和重症病人注意预防压疮。呕吐后及时漱

口。排便次数多者注意肛周皮肤清洁和保护。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