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FR=两肾原尿量 ml/min/1.73m2 =125ml/min/1.73m2 = 180L/d/1.73m2
⑵测定方法:用测定菊糖的血浆清除率代表GFR。 (见本章第六节)
2概.滤念过G:F分==FG数=11F29(RGg5%与lF÷oR每m6÷分6e肾0r钟u×血l肾a浆r1血f0流i浆0lt量%r流a×t量io1的n00百f%r分ac比tio。n GFF)
>3.6nm完全不能通过 (白蛋白) Ⅱ分子量<69000单体可通过
如:Hb的分子量为64000本可通过,但在血浆中与 球蛋白结合成复合物
时则不能通过,∴正常无Hb尿;但当大量溶血时,游离的Hb↑→ Hb尿。
(二)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2.67+1.33) =2.0kPa(15mmHg) >0有滤液生成
二、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排泄:由排泄器官将体内一些物质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过程。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肾 脏 水、尿素、肌酐、盐类、
药物、毒物、色素等
肺 脏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皮肤及汗腺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皮质∶外髓∶内髓 = 1.00∶0.25∶0.06 ⑵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低→利于重吸收。 ⑶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流量≈心输出量1/4~1/5; 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定。
自身调节机制:
①肌源学说 ②管-球反馈
2.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 ⑴自身调节:
消 化 道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
胆色素,毒物等
唾 液 腺 重金属、狂犬病毒等 ━━━━━━━━━━━━━━━━━━━━━━━
三、肾的功能解剖
肾单位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球小管
肾 小 管
近球小管
近球小管
近曲小管 袢降粗段
袢降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曲小管
肾的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特征
⑴血液分布不匀:
2.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
血浆胶体
有效
Cap.血压
–
Leabharlann Baidu
渗透压 – 囊内压
=
滤过压 → GFR → 尿量
※
如:大失血→交感N+、NE↑→ Cap.收缩 高Bp病晚期→肾A入硬化而缩小
※
如:快速大量输液→稀释胶渗压 ※
如:结石、肿瘤
3.肾小球血浆流量
●由图可见:沿着毛细血管全长,随着水和溶质 的滤出,胶体渗透压渐↑→有效滤过压渐↓(=0时称滤 过平衡)→滤过平衡的位置决定着毛细血管滤过的长 度。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4.67+1.33) = 0kPa(0mmHg) ≤0无滤液生成
特点:①正常时,毛细血管压和囊内压基本不 变,胶体渗透压易变(胶体物质滤不出)。
特点:②正常时,出球段除血浆流量快时外, 一般无滤出,故为滤过的贮备段。
(三)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度量指标
1.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⑴概念: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由图可见: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肾小球血浆流量(RPF)时 血浆胶体渗透压(COP)上升的斜率。 曲线A: RPF↓→ COP↑速快 曲线C: RPF↑→ COP↑速慢 曲线B:≈正常RPF时COP↑速
结论: RPF快→COP↑速慢→滤过平衡位置近出球A端→GFR↑;反之 则GFR↓。
(四)影响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
⑴通透性
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⑵面积
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滤过面积↓→GFR↓→尿量↓
2.有效滤过压 ∵构成决定滤过的因素,也是影响滤过的因素,∴构成因素中的任一因素发生变化,均会影响GFR。
原尿 = 血 浆的超滤液。
血浆、原尿和终尿主要成分比较(g/L) 成 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浓缩倍数
水 900 980 960 1.1 蛋白质 80 微量 0 葡萄糖 1 1 0 -
Na+ 3.3 3.3 3.5 1.1 Cl- 3.7 3.7 6.0 1.6 K+ 0.2 0.2 1.5 7.5 尿酸 0.02 0.02 0.5 25.0 尿素 0.3 0.3 20.0 67.0 肌酐 0.01 0.01 1.5 150.0 氨 0.001 0.001 0.4 400.0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肾的功能与解剖复习
一、肾脏功能: (一)泌尿: ①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 ③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内分泌: ①对血容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的肾素; ②刺激骨髓造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③具有强烈舒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等。
一、概述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尿的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 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 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 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 形成原尿的过程。
滤过三要素: 屏障、动力、阻力
滤过的实验证据:
肾小囊微穿刺抽取液体分析发现,除蛋 白质外,所含的成分及其浓度与血浆基本 一致,而且渗透压和pH值也与血浆近似。
①肌源学说:当A压↑→A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而收缩→血 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②管-球反当馈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致密斑感受到远曲小管液[Na+][Cl-]↑→致密斑将此信息反馈至肾 小球→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 ⑵N-体液调节:
①应急时交感N兴奋→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 ②应急时NE、E、VP、AⅡ分泌↑→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
(一)滤过屏障——滤过膜
1.组成 水分子 阳离子
葡萄糖 小分子阴离子
中层
外层
内层
白 蛋蛋白白质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特征: ①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
<1.8nm能自由通过 Ⅰ半径 1.8~3.6nm能部分通过
⑵测定方法:用测定菊糖的血浆清除率代表GFR。 (见本章第六节)
2概.滤念过G:F分==FG数=11F29(RGg5%与lF÷oR每m6÷分6e肾0r钟u×血l肾a浆r1血f0流i浆0lt量%r流a×t量io1的n00百f%r分ac比tio。n GFF)
>3.6nm完全不能通过 (白蛋白) Ⅱ分子量<69000单体可通过
如:Hb的分子量为64000本可通过,但在血浆中与 球蛋白结合成复合物
时则不能通过,∴正常无Hb尿;但当大量溶血时,游离的Hb↑→ Hb尿。
(二)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2.67+1.33) =2.0kPa(15mmHg) >0有滤液生成
二、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排泄:由排泄器官将体内一些物质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过程。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肾 脏 水、尿素、肌酐、盐类、
药物、毒物、色素等
肺 脏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皮肤及汗腺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皮质∶外髓∶内髓 = 1.00∶0.25∶0.06 ⑵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低→利于重吸收。 ⑶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流量≈心输出量1/4~1/5; 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定。
自身调节机制:
①肌源学说 ②管-球反馈
2.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 ⑴自身调节:
消 化 道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
胆色素,毒物等
唾 液 腺 重金属、狂犬病毒等 ━━━━━━━━━━━━━━━━━━━━━━━
三、肾的功能解剖
肾单位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球小管
肾 小 管
近球小管
近球小管
近曲小管 袢降粗段
袢降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曲小管
肾的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特征
⑴血液分布不匀:
2.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
血浆胶体
有效
Cap.血压
–
Leabharlann Baidu
渗透压 – 囊内压
=
滤过压 → GFR → 尿量
※
如:大失血→交感N+、NE↑→ Cap.收缩 高Bp病晚期→肾A入硬化而缩小
※
如:快速大量输液→稀释胶渗压 ※
如:结石、肿瘤
3.肾小球血浆流量
●由图可见:沿着毛细血管全长,随着水和溶质 的滤出,胶体渗透压渐↑→有效滤过压渐↓(=0时称滤 过平衡)→滤过平衡的位置决定着毛细血管滤过的长 度。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4.67+1.33) = 0kPa(0mmHg) ≤0无滤液生成
特点:①正常时,毛细血管压和囊内压基本不 变,胶体渗透压易变(胶体物质滤不出)。
特点:②正常时,出球段除血浆流量快时外, 一般无滤出,故为滤过的贮备段。
(三)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度量指标
1.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⑴概念: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由图可见: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肾小球血浆流量(RPF)时 血浆胶体渗透压(COP)上升的斜率。 曲线A: RPF↓→ COP↑速快 曲线C: RPF↑→ COP↑速慢 曲线B:≈正常RPF时COP↑速
结论: RPF快→COP↑速慢→滤过平衡位置近出球A端→GFR↑;反之 则GFR↓。
(四)影响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
⑴通透性
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⑵面积
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滤过面积↓→GFR↓→尿量↓
2.有效滤过压 ∵构成决定滤过的因素,也是影响滤过的因素,∴构成因素中的任一因素发生变化,均会影响GFR。
原尿 = 血 浆的超滤液。
血浆、原尿和终尿主要成分比较(g/L) 成 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浓缩倍数
水 900 980 960 1.1 蛋白质 80 微量 0 葡萄糖 1 1 0 -
Na+ 3.3 3.3 3.5 1.1 Cl- 3.7 3.7 6.0 1.6 K+ 0.2 0.2 1.5 7.5 尿酸 0.02 0.02 0.5 25.0 尿素 0.3 0.3 20.0 67.0 肌酐 0.01 0.01 1.5 150.0 氨 0.001 0.001 0.4 400.0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肾的功能与解剖复习
一、肾脏功能: (一)泌尿: ①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 ③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内分泌: ①对血容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的肾素; ②刺激骨髓造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③具有强烈舒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等。
一、概述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尿的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 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 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 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 形成原尿的过程。
滤过三要素: 屏障、动力、阻力
滤过的实验证据:
肾小囊微穿刺抽取液体分析发现,除蛋 白质外,所含的成分及其浓度与血浆基本 一致,而且渗透压和pH值也与血浆近似。
①肌源学说:当A压↑→A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而收缩→血 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②管-球反当馈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致密斑感受到远曲小管液[Na+][Cl-]↑→致密斑将此信息反馈至肾 小球→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 ⑵N-体液调节:
①应急时交感N兴奋→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 ②应急时NE、E、VP、AⅡ分泌↑→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
(一)滤过屏障——滤过膜
1.组成 水分子 阳离子
葡萄糖 小分子阴离子
中层
外层
内层
白 蛋蛋白白质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特征: ①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
<1.8nm能自由通过 Ⅰ半径 1.8~3.6nm能部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