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引言 (1)

“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1)

“仁”是社会的轴心 (4)

“仁”是人格的核心 (5)

深入解“仁”了学思 (6)

“仁”的价值内涵 (7)

“仁”的表现方式 (7)

“仁”的实践价值 (8)

论孔子“仁”学思想

引言:

孔子是中国最早地发现了“人”,又树立起“人”,并呼唤人类之爱的人。孔子在发现人与重视人上,给中国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孔子对于“人”的发现,最集中地体现在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仁”上。“仁”可说是孔子的创造,是他把“仁”发展充实成为贯穿着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总纲领,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仁”完善成为一种人本哲学。

本文主要论述了“仁”学思想的若干重要问题。首先,论了孔子“仁”思想的涵义,深入了解“仁”学思。其次,从“仁”是社会的轴心,深入了解“仁”学思、“仁”的价值内涵、“仁”的表现方式等等先做到孝悌,人的尊严和价值要用人自身的道德人格来证明,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亲友之间的关系,要以“仁”为原则。

I、“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火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只有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胡作非为、为非作恶。也不活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立志于仁德,就要舍弃不仁不义;舍弃不仁不义就不会为非作歹。只要立志做仁德的人,才可以无恶。

儒家核心伦理理念凸显社会协调性道德,孔子所建构儒家是以仁、礼互动摄为中心社会伦理体系结构。

“仁”字始见于《诗》、《书》,作为一个道德概念,在春秋时已很流行①。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仁”则是一个关于为人之本和理想人格的概念。

II、“仁”是社会的轴心

孔子语:“仁者人也。”《论语·卫灵公》:“子日: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蹈训践。水火为人生存所必需。“仁”较之水火对人之生存更为根本。惠栋说:“仁乃乾之初生之道,故未见蹈仁而死。权其变,知求仁得仁。杀身成仁,乃全而归之之义,不可言死。”②惠氏此说,以乾道生生释仁,又以人之精神价值的实现释“践仁”之义,甚是。孔子以“水火”与“仁”相较而言人之生存的依据,正包含此义。盖水火为人之物质生命所需,而“仁”则为人精神生命之所依。从这个意义讲,正可说是“仁者人也。”

《里仁》篇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又《述而》:“子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不远人,其理由即在于“仁”是人唯一不凭外力、外在的条件所能做到未见力不足者。”又《述而》:“子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不远人,其理由即在于“仁”是人唯一不凭外力、外在的条件所能做到的事情。《论语》以义利辨天命,《易·说卦》传区分性、命,以穷理尽性为至命之前提,正是要明确躬行人道,乃人之最本己的能力和可能性。孔子乃以“仁”这一概念统摄此点。孔子既以“仁”为人的精神生命之所依,又以“仁”这一概念来凸显人之最本己的能力和可能性,由此可知,“仁”是孔子人学系统中一个关于人之所以为人之本的概念。

《里仁》篇孔子云:“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成名”,即成就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之名。由此,则君子之为君子,实以“仁”为其“体”(体仁),以始终如一、不间断地行仁所达成。不仅如此,不同层次的道德人格亦皆以践仁行仁而得以成就。伯夷叔齐以其“求仁得仁”而成“贤人”之德①。理想的圣人之境亦由推极践仁的功夫而致。②可见,孔子乃以“仁”这一概念表征其人格之理想。

那么,“仁”的内容是什么?《论语》凡言仁,都是因人而异的方便施教,从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这种方便施教,是根据实现、领悟仁德方法法和道路。在这些方面施教中,体现着孔子理解人的基本方式,通过这个方式,我们才能把握?“仁”之一概念的确切涵义。

①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181页。

②刘宝楠<正义>引。

III、“仁”是人格的核心

孔子论仁,从人格方面讲,总以人的质朴自然本性为前提和根据;通过对这种质朴自然本性的教养和升华而达到情文、质文的和谐圆融状态,乃有不同层次的道德人格之实现。文质统一,构成了孔子理解人的基本方式。这一点,表现了孔子人学思想与上古中道的伦理精神的继承关系。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即自然,或人的自然禀赋,文即文饰、文化。在孔子

看来,文质偏胜,都是一种片面的人格。偏执于自然本能,缺乏理性的、文化的教养和升华,就不能超出气质禀赋的限制,表现为一种朴鄙任性(“野”);同样,偏执于脱离自然的虚文,则会流于矫饰浮夸,华而不实。理想的人格,必须是文质的中和。

但质与文并非平列的关系。相对而言,质谓人的自然素质、本能,是成就人格的前提和基础;文谓文化,则是质的自觉和升华。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忠恕为仁之方,推己及人,成己成物,达致天下,至于其极为圣。是行仁而至乎其极为圣。

①见(论语·述而)。

②<论语·雍也):

IV、深入了解“仁”学思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