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行为毒理 毒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感觉功能试验 到目前为止,在行为毒理学领域中,用 于测试动物感觉功能的方法多数还是定性的方法,而不是 敏感性的定量方法。目前常用的试验方法有:①嗅觉定向 试验;②视觉定位试验;③辩别学习;④听觉惊吓反应; ⑤悬崖回避试验;⑥味觉定向试验。
E 游泳试验 根据大鼠游泳时身体姿势及四肢利用情况对 其游泳能力的发育进行评价。试验时将幼鼠放在水温为 25±2℃的容器内,根据动物游泳的姿势,四肢利用情况及 游泳方向,给予评分,根据得分的高低,评价其游泳能力 发育状况。
二、化学物质行为毒性研究问题的提出
4. 因此,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行为毒理学尤其是方法 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日本、英国相继在药品鉴定指南中明确指出,必须对后代 进行行为方面如运动、学习、视觉等方面的检查。
欧洲经济共同体(EEC)也要求其成员国在化学物质安全 性评价中,应做“无临床症状生殖和生长发育方面的毒 性试验”。
4 试验环境
要求所有条件(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等)适合并 一致。接触受试物的时间和行为检测时间也要一致。
5 实验方法
1)一般行为检查主要包括: ①动物的外观:主要是毛发、眼睑、四肢、呼吸、尾部的 位置等状态及分泌物、排泄物的颜色和量。 ②姿势和运动的观察:运动的种类、姿势、步态。例如是 否有探索行为过多等不安定的状态。 ③对刺激的反应:主要是对光、声及空气吹浮的反应。 ④触摸后观察:全身状态(震颤、僵硬)、皮肤颜色、感 觉过敏等。 ⑤反应和生理状况:接近反应、触摸反应、翻正反射、挟 尾反应、前后肢抓力及体温、心率、呼吸等。
在1995年至1996年期间,以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为中心, 并且有欧洲化学物质生态和毒理学中心(ECETOC)及美 国工业卫生署(AIHC)协同参与下,成立了化学物质的 安全性评价组织(OECD),于1996年撰写出有关进行神 经毒性试验方法指南的初稿。
1998年3月30日至4月1日,召开了国际OECD神经行 为毒性的研讨会。会上着重讨论了神经毒性的评价原则及 其试验方法,为化学物质和农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统一 的、标准的、国际上认可的方法。
障碍。七十年代,Harada等首次报道了“胎儿水俣病”
(fetal minamata),即母亲在妊娠期间接触甲基汞,
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和运
动功能发育障碍。
5.
这些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在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
中,仅仅从形态学的改变来评价是不够的,而应对后
代行为和功能的改变给予足够的重视。
八十年代,美国先后在新生产化学物质的安全性毒性评价 试验方法指南中,增加了“行为功能观察指标测试试验 (FOB)和活动量”等行为测试方法,把行为毒理学方 法作为一种敏感的的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手段,逐渐 列入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法规中。
这构成了化学物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第四个阶段。
二、化学物质行为毒性研究问题的提出
3)实验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测定 A 压杆试验 B 迷宫试验
第九章 行为毒性及其试验方法
二、化学物质行为毒性研究问题的提出
4. 1973年,Jones和Smith报导了胎儿酒精综合征(fetal
alcohol syndrome, FAS),即母亲在妊娠期间长期饮
Baidu Nhomakorabea
用酒精性饮料引起的胎儿异常综合征,包括特殊的面
部畸形,出生前后功能发育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2 剂量分组和期限
❖ 一般设三个剂量组。便于求出剂量反应关系。另设 阴性和阳性对照组。
❖ 最高剂量可参考:亚慢性毒性试验的阈剂量或最大 无作用剂量
3 试验期限
❖一般以亚慢性接触为主(90天),停止给药后应再继续观 察4周或更长时间,以判断其恢复的可能性。
❖有时也观察急性接触引起的行为变化,求出其急性阈剂量
次日,以16转/分旋转,观察其跌落时间,评定其耐力。
C 活动试验 用于活动量测试的装置,大多与计算机相连, 即可以测定几分钟,又可以连续测定几天的活动量,数据 全部使用计算机自动分析,常见的装置有短期活动量的测 试系统和长期活动量的测试系统等。这类试验主要通过对 动物活动类型及活动量多少分析,来评价化学物质如一些 药物和农药是否对运动功能产生损害。
B 转棒试验 主要用于小鼠 该方法是将小鼠放于一个旋转的棒上,观察其平衡力
与耐力。
将一直径4.5cm,长60cm的直棒,用隔板分成6格,每 格一鼠。将棒支于30厘米高的支架上,以一定转速旋转直 棒。
开始时以9转/分训练,然后正式试验。从9转/分逐渐增 加转速到12、16、20、22转/分,观察小鼠落下时直棒的旋 转速度,评价其平衡能力。
三、行为毒理学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 行为毒理研究的目的
是利用行为毒理的方法研究外来化合物接触机体后 的效应,并以此为指征确定其阈剂量,为制定卫生限量 标准提供更为灵敏、严格的试验依据
2 行为毒理评价的原则
主要是对那些在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具有神经毒性,或者 可疑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学物质以及可能具有潜在神经毒 性的物质,可通过各种途径与人类可能接触或进入人体 的,原则上都应该进行行为毒性的评价。
2)实验动物的平衡、运动和感觉行为的测定 A 翻正反射试验 适用于大、小鼠
倒提鼠尾,旋转2~3次后,使其由距离桌面20~30cm处 落下,根据其落下后的姿势判断化合物破坏其平衡能力。
评分方法:反复试验5次。 侧卧出现2次以下为1级,3~4次为2级,5次为3级; 仰卧出现2次以下为4级,3~4次为5级,5次为6级; 不论侧卧还是仰卧,翻正速度缓慢为7级, 不能翻正为8级
四、行为毒理实验
1 实验动物的选择
原则上是选择生理学和动物学上的分类与人类更接近 的,同时也要既容易获得,又经济的动物。
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动物是一般是初成年大鼠或小鼠; 小鼠鼠龄30天以上,大鼠42天以上。20只/组,雌雄各半。
但也要注意,动物对化学物质敏感性问题,如某种杀 虫剂用啮齿类动物不能检测出其神经毒性,但给小鸡投予 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其神经毒性。所以,对行为 毒性实验来说,化学物质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方面与特 定动物神经系统易感性的选择应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考 试。 有时也可用猫、狗、猴、鸽子等。
E 游泳试验 根据大鼠游泳时身体姿势及四肢利用情况对 其游泳能力的发育进行评价。试验时将幼鼠放在水温为 25±2℃的容器内,根据动物游泳的姿势,四肢利用情况及 游泳方向,给予评分,根据得分的高低,评价其游泳能力 发育状况。
二、化学物质行为毒性研究问题的提出
4. 因此,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行为毒理学尤其是方法 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日本、英国相继在药品鉴定指南中明确指出,必须对后代 进行行为方面如运动、学习、视觉等方面的检查。
欧洲经济共同体(EEC)也要求其成员国在化学物质安全 性评价中,应做“无临床症状生殖和生长发育方面的毒 性试验”。
4 试验环境
要求所有条件(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等)适合并 一致。接触受试物的时间和行为检测时间也要一致。
5 实验方法
1)一般行为检查主要包括: ①动物的外观:主要是毛发、眼睑、四肢、呼吸、尾部的 位置等状态及分泌物、排泄物的颜色和量。 ②姿势和运动的观察:运动的种类、姿势、步态。例如是 否有探索行为过多等不安定的状态。 ③对刺激的反应:主要是对光、声及空气吹浮的反应。 ④触摸后观察:全身状态(震颤、僵硬)、皮肤颜色、感 觉过敏等。 ⑤反应和生理状况:接近反应、触摸反应、翻正反射、挟 尾反应、前后肢抓力及体温、心率、呼吸等。
在1995年至1996年期间,以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为中心, 并且有欧洲化学物质生态和毒理学中心(ECETOC)及美 国工业卫生署(AIHC)协同参与下,成立了化学物质的 安全性评价组织(OECD),于1996年撰写出有关进行神 经毒性试验方法指南的初稿。
1998年3月30日至4月1日,召开了国际OECD神经行 为毒性的研讨会。会上着重讨论了神经毒性的评价原则及 其试验方法,为化学物质和农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统一 的、标准的、国际上认可的方法。
障碍。七十年代,Harada等首次报道了“胎儿水俣病”
(fetal minamata),即母亲在妊娠期间接触甲基汞,
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和运
动功能发育障碍。
5.
这些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在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
中,仅仅从形态学的改变来评价是不够的,而应对后
代行为和功能的改变给予足够的重视。
八十年代,美国先后在新生产化学物质的安全性毒性评价 试验方法指南中,增加了“行为功能观察指标测试试验 (FOB)和活动量”等行为测试方法,把行为毒理学方 法作为一种敏感的的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手段,逐渐 列入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法规中。
这构成了化学物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第四个阶段。
二、化学物质行为毒性研究问题的提出
3)实验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测定 A 压杆试验 B 迷宫试验
第九章 行为毒性及其试验方法
二、化学物质行为毒性研究问题的提出
4. 1973年,Jones和Smith报导了胎儿酒精综合征(fetal
alcohol syndrome, FAS),即母亲在妊娠期间长期饮
Baidu Nhomakorabea
用酒精性饮料引起的胎儿异常综合征,包括特殊的面
部畸形,出生前后功能发育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2 剂量分组和期限
❖ 一般设三个剂量组。便于求出剂量反应关系。另设 阴性和阳性对照组。
❖ 最高剂量可参考:亚慢性毒性试验的阈剂量或最大 无作用剂量
3 试验期限
❖一般以亚慢性接触为主(90天),停止给药后应再继续观 察4周或更长时间,以判断其恢复的可能性。
❖有时也观察急性接触引起的行为变化,求出其急性阈剂量
次日,以16转/分旋转,观察其跌落时间,评定其耐力。
C 活动试验 用于活动量测试的装置,大多与计算机相连, 即可以测定几分钟,又可以连续测定几天的活动量,数据 全部使用计算机自动分析,常见的装置有短期活动量的测 试系统和长期活动量的测试系统等。这类试验主要通过对 动物活动类型及活动量多少分析,来评价化学物质如一些 药物和农药是否对运动功能产生损害。
B 转棒试验 主要用于小鼠 该方法是将小鼠放于一个旋转的棒上,观察其平衡力
与耐力。
将一直径4.5cm,长60cm的直棒,用隔板分成6格,每 格一鼠。将棒支于30厘米高的支架上,以一定转速旋转直 棒。
开始时以9转/分训练,然后正式试验。从9转/分逐渐增 加转速到12、16、20、22转/分,观察小鼠落下时直棒的旋 转速度,评价其平衡能力。
三、行为毒理学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 行为毒理研究的目的
是利用行为毒理的方法研究外来化合物接触机体后 的效应,并以此为指征确定其阈剂量,为制定卫生限量 标准提供更为灵敏、严格的试验依据
2 行为毒理评价的原则
主要是对那些在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具有神经毒性,或者 可疑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学物质以及可能具有潜在神经毒 性的物质,可通过各种途径与人类可能接触或进入人体 的,原则上都应该进行行为毒性的评价。
2)实验动物的平衡、运动和感觉行为的测定 A 翻正反射试验 适用于大、小鼠
倒提鼠尾,旋转2~3次后,使其由距离桌面20~30cm处 落下,根据其落下后的姿势判断化合物破坏其平衡能力。
评分方法:反复试验5次。 侧卧出现2次以下为1级,3~4次为2级,5次为3级; 仰卧出现2次以下为4级,3~4次为5级,5次为6级; 不论侧卧还是仰卧,翻正速度缓慢为7级, 不能翻正为8级
四、行为毒理实验
1 实验动物的选择
原则上是选择生理学和动物学上的分类与人类更接近 的,同时也要既容易获得,又经济的动物。
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动物是一般是初成年大鼠或小鼠; 小鼠鼠龄30天以上,大鼠42天以上。20只/组,雌雄各半。
但也要注意,动物对化学物质敏感性问题,如某种杀 虫剂用啮齿类动物不能检测出其神经毒性,但给小鸡投予 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其神经毒性。所以,对行为 毒性实验来说,化学物质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方面与特 定动物神经系统易感性的选择应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考 试。 有时也可用猫、狗、猴、鸽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