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神圣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神圣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向××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校园里,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标语口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启蒙教育阶段开始,就要求每一个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观点,要求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庸讳言,我国中小学德育一直都是崇高的、理想化的教育。

我们将德育列为“五育”之首。为增强德育工作,还在学校设立了专职机构,配备有专职人员,并严格要求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实行德育渗透。我们对德育工作如此重视,按理说德育工作理应成效显著。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

我们常常会看到,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会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上嘻嘻哈哈;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学生,崇拜的却是影星、歌星;从小接受文明礼貌教育的学生,会蛮不讲理,满口脏话;从小接受环保教育的学生,会随手乱扔废弃物;从小接受诚信教育的学生,会弄虚作假……面对这种现状,人们困惑了:我们的德育到底怎么了?

一、过于神圣化的德育目标,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从而导致学生对德育失去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稍一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多年来,我们在德育目标和内容设置上似乎形成了这样一条轨迹:幼儿园实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学实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实行遵纪守法教育,大学实行文明礼貌教育。这种本末倒置的内容设置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就拿幼儿园和小学来说,孩子们一入学(园),我们就用神圣而抽象的内容为他们定下了崇高的德育目标,不过这种过高的目标要求,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成熟水准,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范畴,拿这些孩子们既不明白又无兴趣的内容来教育孩子,还有什么实效性可言?这些神圣的字眼,在孩子们还难以理解的时候就讲滥了,到真正需要他们接受并为之奋斗的时候,它反而失去了应有的神圣性,变得没人在意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校,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词句从他们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那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可见,苏霍姆林斯基曾对这种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教育深恶痛绝。

另外,我们对孩子们实行教育时,毫无例外地都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如国庆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只从纵向对比方面,谈新中国的成就,热衷于谈我国取得了多少项世界第一,而很少实行横向对比,至于改革中出现的诸如贪污腐败、就业困难、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青少年犯罪等更是只字未提。我们的初衷是好的,我们不希望这些“污点”损害了祖国在孩子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但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来说,这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心理学研究证明,处于中小学生年龄段的孩子单纯、好奇、偏激,一旦他们认为我们给他们体现的不是一个全面真实的世界时,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怀疑一切,其后果难以想象。其时,我们在宣传祖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如果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更能唤起学生们的忧患意识,激发起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神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而丝毫不会损害祖国在孩子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而我们恰恰缺乏的正是这点。

面对神圣化德育实效性差的问题,我们呼唤让德育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所以,我们无论设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或是展开德育活动,都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尤其要避免目标无层次、内容无差异,对所有人都是“高、大、全”式的理想化要求,让神圣德育从“天上”回到“地下”。试想,

如果我们提出的德育目标,连很多党员、干部都难以达到,那么原本神圣而崇高的德育不就成了口是心非的集体谎言?

所以,我们需要倡导一种“底线德育”。比如,当我们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能够要求他们从爱父母及身边的人做起,从不伤害他人做起,这是“爱的底线”。然后再逐步升华到爱国。当我们教育学生为国家做贡献时,能够从培养学生自理水平做起,从协助家长实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始,守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教育底线。

当然,倡导“底线德育”,并不意味着拒绝崇高,而是强调分清教育层次,防止德育被架空和伪化。我们的德育应以人性、人格、人品为最基本底线,以培养正直、善良、宽容、合作等品质为起码目标,进而逐步把学生培养成高尚的人,有益于社会的德才兼备的人。

二、过于简单化的教育手段,使德育工作走上形式主义道路,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过于神圣化的德育目标,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水平,为急于求成,我们只好以空洞的政治说教实行一味灌输。但灌输式教育并非没有效果。曾记否,在过去的年代,一个战斗英雄的故事,令人热血沸腾;一场忆苦思甜报告,令人痛哭失声;一个学雷锋号召,令人做了好事不留名……

但如今,把这些曾教育感动了一代人的模式再在现代的学生中重演一次,效果会如何呢?答案会令人失望。原因何在?国家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由落后走向进步,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可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在沿袭着几十年前的老套路,这能行得通吗?

现在的学校教育深受德育活动化的影响。我们曾坚信,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于是乎德育活动展开得热热闹闹,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我们希望通过搞两次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学生就会爱国;搞两次诚信教育宣誓活动,学生就会诚实守信;搞两次向不文明言行告别签名仪式,学生就会讲文明、懂礼貌;搞两次学《规范》演讲,学生就会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搞两次捐助活动,学生就会有爱心……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吧,我们的这些想法和做法是否过于天真?

不可否认,展开活动,确实能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活动过多、过滥,事后又不注意抓落实,就会转化为搞形式,走过场。经过众多活动的洗礼,学生们终于明白了:三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过了三月份就能够不学雷锋了;四月份有革命传统教育周,过去之后也能够把它放在一边了;五月份有诚信教育日,过了这个天,就能够不讲诚信了……

过于简单的德育手段,使我们的德育工作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学生们对自己毫无兴趣的活动,漠然视之,甚至产生厌烦情绪。活动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导致言行不一,诚信下降。这与我们展开活动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教育活动就能够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逐步养成的过程,而我们又恰恰忽视了这点。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即时调整德育思路,走出德育浅表化、形式化的误区。一位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我们应针对学生心理,把教育意图不露痕迹地融会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让真、善、美的概念逐渐内化在学生们的心目中。

作者听过这样一节品德课,老师课前让每个学生带来一个苹果。上课了,老师只说了三个字:“开始吃!”学生们纷纷大吃大嚼起来,而没有一个人想到与老师、同学分享。片刻之后,教室里一片狼藉:学生们有的把苹果皮吐到了地上;有的还用脚把苹果皮偷偷踢到别人的桌下;更有甚者,竟把苹果核当成炮弹,射向别人……吃完后,老师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请学生看看教室,想想自己,想想别人。学生们在这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都仿佛领悟了很多,一个个涨红了脸,低下了头。……

这堂课上,老师并没有扮演灌输者、传道者的角色,而是把德育的舞台让给了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