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三十五)求索真理的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练习(三十五)求索真理的历程
[基础全面练]
1.截至2017年3月6日,我国共发射15颗风云气象卫星,为防御气象灾害提供有力保障。风石气象卫星发射以来对登陆的200多个台风都进行了有效预报,路径误差保持在70公里之内;24小时之内的气象预报准确率提高到87% 。这说明()
①气象卫星数量增加,必然使人类防御灾害能力实现飞跃
②气象预报手段的不断完善,深化人们对气象规律的认识
③气象卫星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改变天气变化的无序性
④气象预报既体现世界具有可知性,又体现认识的有限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①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气象预报手段的不断完善,深化人们对气象规律的认识,②当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气象卫星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深化人们对气象规律的认识,但并没有改变天气变化的无序性,③错误;材料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符合题意。
2.(2018·南昌重点中学联考)“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玉兔号”月球车已经在月球上生活了三周年。三年来,嫦娥三号开展了“测月、巡天、观地”科学探测,取得了大量科学数据。同时,研究人员在月球浅表层地质结构、月基天文观测以及地球等离子体观测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这说明()
①人类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对月球的认识②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③对月球结构的认识正确与否需通过科学实验得以验证④人们在探月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研究人员在月球浅表层地质结构、月基天文观测以及地球等离子体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说明人类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对月球的认识,①表述正确;②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中“循环”表述错误;科学实验是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故③表述正确;④与材料无关。
3.《论语·学而》中有一语“无友不如己者”,古今注疏多有分歧。第一种解释: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为朋友;第二种解释: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第三种解释:不要结交那些与自己志趣不相投,不志同道合的人。相比较而言,前两种解释都有矛盾之处,
最后一种解释更接近孔子的思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和主观条件的限制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③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④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论语·学而》中有一语“无友不如己者”,古今注疏多有分歧。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和主观条件的限制,①符合题意;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错误。
4.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4次组织起草民法工作。前两次由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和指导方针方面的原因而停止,第三次由于改革开放刚开始,制定一部完备的民法典条件还不成熟,确定先制定民事单行法,第四次由于各方面认识不尽一致,继续采取制定单行法的办法。民事单行法的制定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法律基础和实践基础。我国民法制定过程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民法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②对民法的认识一致是民法制定的基础③对民法的认识水平基于人们的实践水平④不同认识主体对复杂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选B②表述错误,认识不能成为基础。④表述错误,不同认识主体对复杂问题的认识有可能是相同的。我国民法制定过程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民法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对民法的认识水平基于人们的实践水平,故①③入选。
5.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因为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因为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具有客观性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不同立场、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不确定的
A.②④B.①③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C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因为真理与谬误有着绝对的界限,二者不可混淆,②符合题意,排除①;“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不同立场、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③符合题意;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④错误。
6.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做好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的,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一修改表明()
A.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受到现实实践水平的限制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D.尊重抗战历史事实是认识发展变化的目的所在
解析:选B对抗战历史认识的变化主要是受到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因为受现实实践水平的限制,A项错误;由“八年抗战”变为“十四年抗战”,这表明人们的主观认识应该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一致,B项正确;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不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C项错误;认识发展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实践的发展,D项错误。
7.2017年8月30日,澳大利亚科学家费兹杰罗(Erich Fitzgerald)表示,远古鲸鱼长有类似狮子般极为锐利的獠牙,该发现推翻了有关古鲸如同现今须鲸、是以牙齿过滤来摄食的理论。这说明()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②真理是不断变化的③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④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题干中的发现推翻了原来的理论,说明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①符合题意;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远古鲸鱼的摄食认识具有反复性,④入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②③错误。
8.(2018·山西五校联考)传统教科书上说,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条直线,从最开始的爬行猿类,到最终的现代直立智人。然而,中国科学家运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古代DNA 时发现,人类进化过程并非这样井然有序。它们存在的时间点有交集,而且这种交集还较多。这表明()
①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②真理具有反复性,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