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荷韵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塘荷韵读后感
读过季羡林老先生的《清塘荷韵》一书,有几点感想。
以前,曾有一个偏见,那就是中国已经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了,即便是有也不是那些为人所熟知能详的,我总觉得真正的大师应
该是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平,不为高官仕途所累,一心为学
的人,并且他的为学并非独领一枝,而是博大精深,涉猎广泛而
又不失其精要的。如此人物当今世界已是寥寥,很多人物未免都
徒有虚名罢了。直至读了季老的书,又到网上查了一下相关资料
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担当国学大师、国宝级人物、学
术泰斗的称号,季老真是名至实归的。
在书中,季老说自己“不是个用功的学生,玩的时候多,念
书的时候少”,他也说自己不是天资聪颖的孩子,这就很让人费
解了,试想一个天资并不出色的人,又不用功,怎能在若干领域
都能有所建树,并且曾经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学会了梵文。我觉得
他说的不用功可能单指小学的时候吧,至于长大以后却一定是极
用功的,就连北大的老校长胡适都称赞他“治学最严谨,态度最
勤奋”,可想他的勤奋并不是一般意思上的勤奋。古往今来,凡
有大成就者必有常人未有的勤奋精神,就我所知的钱钟书、梁启超、李敖等人,无一例外,均有超人的勤奋与克制。梁、钱、李
三人,天资自不必说,若无勤奋治学的精神,恐怕是很难达到目
今之成就的。天资出奇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资质平平”的季羡
林呢。
“积八十年之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有三个条件:才能、勤奋、机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我把重点放在第三项上:机遇。如果我一生还能算得上有些微成就的话,主要是靠机遇。”我觉得季老的话说得很诚恳。人的命运其实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无形中总有一只手在拖拽着你往前走,走向那些无法自己掌控的明天。想一想,人生的际遇不就是这个样子吗?如果当初没有被叔叔从乡下接到济南,如果清华没有与德国的互换研究生协议,如果没遇到陈寅恪(推荐季归国后到北大任教),如果在十年动乱中被迫害至死……哪怕其中的一个如果变成现实,那季羡林就不再是今天的季羡林了。然而生命是无法假设的,正是因为在恰当的时机遇到了恰当的人或事,所以才成就了今天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换而言之,普通老百姓又岂不如此吗?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不都是千千万万个机缘的巧合吗?怨天何用怨人亦是无用,尽人力听天命可能是人生最好的注脚吧,我想季老的本意也一定是如此的。
季的妻子名德华,二十二岁嫁到季家,长季四岁,“德华天资不是太高,只念过小学,大概能认千八百字。……一辈子也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小说,别的书更谈不上了。她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她根本拿不起笔来。到了晚年,连早年能认的千八百字也都大半还给了老师,剩下的不太多了。因此,她对我一辈子搞的这
一套玩意儿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意义。她似乎从来也
没有想知道过。在这方面,我们俩毫无共同的语言。”就是这样
的一位农村妇女,季老却与之相濡以沫地生活了六十多年,在季
的心里,他的家庭委实是幸福的,“对这样的家庭,一切赞誉之
词都是无用的,都会黯然失色的。”(季羡林语)。由此我想到了许多家庭的许多人,贫贱时尚能相互扶持共勉,一旦生活有了起
色便找出种种借口以摆脱“地狱般的”婚姻枷锁,另觅佳人。曾
经为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感动,而今天季的家庭却让我对责任
和担当有了一重更深的理解。
读季老的文章就如同感受他这个人一样:朴厚。没有华丽的
词藻,没有过多的修饰,娓娓道来,却让人感觉到亲近与认同。
读他的回忆文章,就仿佛看自己或某个亲人的过往,过来人的经
验与感悟一点一滴地融入到了平实的叙述中,似有提醐灌顶的功效。同辈人或有同感,晚辈人或有启发,人人皆可读,人人皆得益。
关于《季羡林的牛棚杂忆》这本书,并未读过,有时间一定会找来拜读一番的。不为别的,只为季老的勇气。处在他的位置上,对那段历史多少人都选择了沉默,甚至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有
些是为了不触及那个伤疤,而大多数恐怕却未必尽然吧,就连在
我看来那么不谙俗世的杨绛都对那段历史一笔带过,更何况其它。这个时候,季老却有胆魄站出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
视淋漓的鲜血”,不可谓不是真英雄真勇士。这一点他是值得钦
佩的。
从古至今,人们一说到荷花,首先想到的便是高雅、纯洁。
是的,荷花出于污泥而不染,它根本不屑于在泥沙中那不见天日
的生活,它会不断地为着光明,为着美丽,为了给人类那丰富的
生活中再添加一抹美好的色彩,绚丽而无暇的为之奋斗。荷花也
深受我的喜爱,我不仅只是因为它的外表,更是因为他的精神所
给予了我无限的力量,敢于面对困难和险境……今天有幸读到了
季羡林先生的佳作《清塘荷韵》,更令我感触颇多。
文章中大量笔墨,作者都着重描写了荷花生长的过程。起初,作者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水塘和自己的
“心病”,说明了养荷花的原因,为后文荷花的诞生作了铺垫。
下文中作者又记叙了自己播种荷花、盼望荷花出现的急切心情。如:“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我盼
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这些语句生动的勾画
出作者对荷花的盼望和喜爱,语言幽默淳朴。后文中描写了荷花
的生长之盛与不同寻常的特点: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我想这
几株荷花在四年的拼搏与煎熬中,早已超凡脱俗,不与那些受帮
助的“凡夫俗子”相同,因而受过磨难的人或物,他们的身上都
闪耀着纯洁而无暇的光芒,令人心生敬佩。最令我喜爱的段落便
是那“月下插曲”了:可爱的小波斯猫会见到水中的“白玉盘” ,心生趣意,竟纵身一跃落入了塘中。此情此景都不禁令人发笑,
感到怜爱,同时这也侧面写出了荷塘的景色加上月光的配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