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十八章 微粒分散系统的制备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氨基等活性基团, 药物可以通过化学键同 胶束结合
理想载药胶束: 1、粒径在10-100nm 2、体内稳定性好 3、体内能避免RES吞噬,能降解清除; 4、载药量大 5、靶向作用
第三节 纳米乳与亚微乳
一、纳米乳与亚微乳 1、纳米乳:
➢由油、水、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组成的分 散体系,外观呈透明和半透明
❖ 微球与微囊可通称为微粒(1~250µm) ❖纳米囊和纳米球:粒径在纳米级(<1µm ) ❖ 药物载体,粒径范围不同 ❖ 这类药物载体可以包载一种或多种药物,囊心物也
可以包括阻滞剂、促进剂或磁性粒子 ❖ 特殊:动脉栓塞微球,动脉栓塞微囊(靶向制剂)。 ❖ 微囊和微球可制成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第十八章 微粒分散系统的制 备技术
第一节 概述
微粒分散系:由微粒构成的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100nm-100um
微粒/乳:1-100um 亚微粒/乳:100-1000nm 纳米粒/乳:1-100nm
微粒分散体系
1.聚合物胶束 2.纳米乳和亚微乳 3.微囊与微球 4.纳米粒与亚微粒 5.脂质体与类脂囊泡
❖微粒分散系的特点: 1、 微粒小,高度分散,速释作用
2、选择载体,缓释作用 3、包封药物,改善稳定性 5、靶向性
第二节 聚合物胶束
一、聚合物胶束
❖概念
1、聚合物胶束:由合成的两亲性 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 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胶体溶液。
❖聚合物胶束的特点
1、CMC值低,缔合分子数多 2、稳定性高,能抗稀释而不易解缔合 3、粒径小,核芯疏水、外壳亲水(正胶束) 4、对疏水性或难溶性药物包封率高 5、靶向性
1、乳化剂 ❖天然乳化剂:阿拉伯胶、西黄耆胶、明胶
等,易形成高分子膜,增加乳滴稳定性 ❖合成非离子型乳化剂:Span,Tween,
Myri,Poloxamer等
➢乳化剂的选择:HLB值与药物接近。
非离子乳化剂溶血作用的顺序为:聚氧乙 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聚 山梨酯类;聚山梨酯类中,溶血作用的顺 序为:聚山梨酯20 >聚山梨酯60>聚山 梨酯40>聚山梨酯80.
(2)加速试验(302℃,605%RH,取样时间0、1、2、3、 6个月)
(3)常温留样考察(252℃,75%RH,取样时间0、1、2、 3、6、12、18、24、36个月)
纳米乳的应用
1、口服给药系统 2、注射给药系统 3、透皮给药系统 4、眼用制剂 5、自乳化系统
❖自动乳化药物传递系统
由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形成的均一透明并 包含药物的溶液,在胃肠内或37 ℃环境下和温和 搅拌,可自发乳化形成粒径在100~500 nm 的乳 剂.
➢一定条件下可自发形成 ➢乳滴粒径10~100nm,多为球形 ➢经热压灭菌或离心也不能使之分层,通
常属热力学稳定系统。
2、亚微乳
➢粒径为100~1000nm ➢需高压匀质机制备 ➢外观不透明,呈浑浊或乳状 ➢稳定性不如纳米乳,虽可热压灭菌,但
加热时间太长或数次加热,也会分层。
纳米乳和亚纳米乳的制备材料
2、药物含量测定
纳米乳和亚纳米乳中药物含量一般采用 溶剂提取法。
溶剂的选择原则是:应最大限度地溶解 药物,而最小限度地溶解其它材料,溶 剂本身也不干扰测定。
❖ 稳定性(分层、乳滴粒径及分布、药物含量等)
(1)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取样时间0、5、10天) ①强光照射试验(2000~4000lx) ②高温试验(40、60、80℃) ③高湿度试验(25℃,75%RH和92.5%RH)
2、制备纳米乳:
➢ 高能乳化法:剪切搅拌乳化法、胶体研磨乳化 法、超声波乳化法、高压匀质法。 高压匀质法:高速混合器 高压匀质乳化 (粗乳) (纳米乳)
➢ 低能乳化法:自发乳化。 相温度法: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温度升
高,疏水性增强(W/O型纳米乳)。 相转变法:油水相比例改变。
质量评价
1、乳滴的粒径及其分布 乳滴粒径是静注亚纳米乳的质量指标之一。 乳滴的粒径的测定方法有: ①透射电镜法(TEM) ②扫描电镜法(SEM) ③TEM冷冻碎裂法 ④光子相关光谱法 ⑤计算机调控的激光测定法等。
剂 用量的确定可通过三元相图

O/W型纳米乳
乳化剂+ 助乳化剂
W/O型纳米乳

2、制备纳米乳:
➢ 从相图确定了处方后,将各成分按比例混合即 可制得纳米乳,且与各成分加入的次序无关。
➢ W/O纳米乳:亲水型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按比例 混合,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加入油相,均匀后, 用水滴定至澄清。
➢ O/W纳米乳:亲油型乳化剂溶于油相后,搅 拌加入水相中,助乳化剂滴定至澄清。
为大量水溶性差、在水中不稳定、生物利用 度差的药物口服给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 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第四节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概述
❖微型包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 简称微囊化
❖高分子材料(囊材)+药物(囊心物)包 裹→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 。
❖药物+高分子材料基质溶解和/或分散→骨 架型的微小球状实体则称微球。
纳米乳的形成
1. 纳米乳的相图与结构(P:371) 2. 纳米乳的形成原理 ➢ 混合膜理论 ➢ 增溶理论 ➢ 热力学理论
纳米乳的处方设计与制备 ❖纳米乳形成的基本条件
1、需要大量的乳化剂(20-30%) 2、需要加入助乳化剂
降低界面张力
调节HLB值
❖制备纳米乳的步骤
1、确定处方:必需成分油、水、乳化剂、助乳化
聚合物胶束的载体材料
❖线形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二嵌段(AB)、 三嵌段(ABA)
❖构成嵌断共聚物亲水区的材料主要是聚乙 二醇(PEG)或聚氧乙烯(PEO)或PVP等
❖构成疏水区的材料主要是聚氧丙烯、聚苯 乙烯、聚氨基酸、聚乳酸、精胺、短链磷 脂等。
源自文库
聚合物胶束包载药物机理与制备
❖疏水核芯:疏水性药物 ❖亲水壳:亲水性药物 ❖交界处载两亲性药物 ❖胶束的疏水段中含有羧
纳米乳和亚纳米乳的制备材料
2、助乳化剂:药用短链醇,适宜HLB值非离 子型表面活性剂
❖增加乳化剂的能力,帮助纳米乳的稳定 ❖链长适中(中链醇),有利于纳米乳的形成 ❖可减少乳化剂的用量
纳米乳和亚纳米乳的制备材料
3、油相:药物溶解度大,无毒,无刺激的短 链油相。 常用:豆油、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 丙酯、中链甘油三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