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控制性降压方法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控制性降压方法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光英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摘 ;要】脊柱手术中椎板减压时,因不易止血,最容易导致患者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不同控制性降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手术中,并取得了明显的血液保护作用。本文就不同控制性降压方法对脊柱手术患者机体的影响、降压药物或方法的选择作一简要综述,并为临床选用降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脊柱手术;血液保护;椎静脉血流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276-02

脊柱外科手术因手术操作部位深,不易止血,而容易出现大量出血,进而影响术野及手术操作,延长手术时间;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同时术中可能需要大量输血,进而增加了患者因输注异体血导致输血反应、免疫抑制、传染性疾病传播及诱发肿瘤等风险[1]。因此控制性降压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运用于脊柱大手术中,以减少术中出血,为手术提供最佳条件,减少围术期并发症。

1 控制性降压的定义

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 CH)是指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的情况下,利用药物和(或)麻醉技术将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降至55~65 mmHg或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降至80~90 mmHg,或MAP比基础值降低30%的技术[2]。

2 控制性降压对机体的影响

2.1 血液保护作用

控制性降压技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减少脊柱手术中出血的重要方法,多项研究证明控制性降压通过降低组织和器官的灌注压以达到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手术野清晰、减少输血,并为外科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3,4],目前该项技术已广泛地用于脊柱骨科大手术。

2.2大脑

人体脑组织因代谢率高、氧耗量大及对缺氧敏感等特点,因此在控制性降压时最大的顾虑就是脑血流不足导致脑缺血缺氧性损害,因此保证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和氧供需平衡是控制性降

压的基本安全要求,且不同药物行控制性降压时对大脑供血的影响也不同。有研究指出,行控制性降压时将 MAP 维持在 70 mmHg 时不会对脑功能产生影响,但 MAP 维持在 50 mmHg 时则会对脑功能产生影响[5]。不同程度的控制性降压水平可以显著影响大脑海马 CA1 神经元的功能活动; 随着 MAP 的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和 cfos 的表达均逐渐增加[6]。李宝伟等[7]研究了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不同年龄组患者脑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将血压降至基础值下降30%时,老年组降压前后脑氧饱和度明显下降。

2.3脊髓

脊柱手术中,脊髓功能的保护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献报告[8],在麻醉及血压降低的情

况下,中枢神经系统不具备自动调节能力以维持脊髓血流,而是出现脊髓血流灌注降低可能不利于脊髓的保护。因此,值得探讨为减少出血进行控制性降压时,是否会增加神经系统损伤的危险性。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联合监测可反映脊髓、神经根功能的完整性,是目前脊柱外科术中脊髓、神经根功能监测的最主要手段。脊髓血供與脊髓功能有着直接关系,脊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脊髓前后终末动脉,其血供与术中 MAP 密切相关。术中监测脊髓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 变化可以提前发现脊髓功能的变化。研究证实椎管减压术中采用 SEP 和 MEP 联合监测能及时反映脊髓功能的变化,且术中诱发电位变化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变的趋势相一致[9]。研究

表明 SEP 和 MEP 相结合可以判断脊髓功能受损的程度[10]。有研究认为将MAP维持在

(60±5) mmHg时术中失血量较少,且脊髓和肾脏功能没有明显变化[11]。

2.4其他脏器

维持肾小球正常滤过功能需维持MAP 不低于8.0kPa( 60mmHg),否则容易导致损害,最直接表现为单位时间内尿量的减少。有研究指出行控制性降压时,通过测定血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证实维持控制性降压60min,对于肾脏功能没有明显影响[12]。另有研究报道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可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儿子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可以改善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13]。胃肠道黏膜是胃肠道重要保护屏障,因缺血、低氧均可导致胃肠道黏膜屏障损害,引起胃肠道细菌与内毒素的易位而进入体循环,造成内毒素血症或败血症。研究认为控制性降压虽然会引起一过性胃肠道微循环障碍,但这种变化在正常值范围之内,没有对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14]。

3 控制性降压方法与药物选择

3.1麻醉药与镇痛药降压

3.1.1丙泊酚

丙泊酚作为静脉全身麻醉药,通过直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内质网对钙离子的提取而抑制心肌收缩力、抑制循环压力感受器对低血压的反应、以及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阻断交感神

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机制而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15]。单纯使用丙泊酚控制性降压,需要大剂量才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对循环抑制较重,因此临床上常与多种药物合用以达到降压作用。

3.1.2异氟烷

异氟醚作为吸入麻醉药的一种,主要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低血压,其心肌抑制作用较弱,对CO无明显影响,具有脑保护作用(尤其在低灌注时),且停止降压后血压迅速恢复,无反弹性高血压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单纯用异氟醚行控制性降压,往往吸入浓度较高,且随着吸入浓度增加,对脑血流的影响也发生变化,研究认为异氟醚在0.6~1.1 MAC时脑血流稳定,而1.6 MAC时脑血流成倍增加[16] ,所以高浓度吸入异氟烷有增加颅内压的潜在危险[17],而可能导致脑功能损害。

3.1.3七氟烷

七氟烷主要通过扩张血管,使全身血管阻力下降而产生降压作用,在临床麻醉的剂量范围内能产生一定的降压作用[18],对心率影响较小且降压效果与吸入浓度相关,可控性强,易操作。停药后血压即可恢复至基础水平,无血压反跳现象[19]。同异氟醚类似,单纯用七氟醚行控制性降压,往往吸入浓度较高,且随着吸入浓度增加,脑血流量也随之增加,因此临床上常与其它药物一起合用进行控制性降压。

3.1.4瑞芬太尼

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从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迷走神经,可引起剂量依赖性血压下降,并伴随不同程度心率下降。因此瑞芬太尼用于控制性降压可有效地抑制压力感受器反射,避免心动过速,从而减少了心肌的氧耗与做功。Richa F 等[20]研究认为瑞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降低血压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适用于控制性降压。Degoute 等[21]研究也表明:瑞芬太尼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引起轻至中度平稳持续的控制性低血压,减弱微循环的自我调节能力,并能提供良好的术野条件而不需加用强效的降压药物。

3.1.5 右美托咪定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镇静、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22]其用于控制性降压主要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从而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稳定血流动力学。Snidvongs K等[23]研究发现,术中出血量一方面受组织血流灌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心率的影响。而右美托咪定通过减慢术中患者心率,减少术中出血,从而改善术野。另有研究发现DEX控制性降压可降低IL-6、TNF-α的表达,从而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还可降低患者脑氧摄取率,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