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红糖文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乌红糖文化研究
【摘要】:义乌市场是金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市场文化起始于”拨浪鼓”文化,”拨浪鼓”文化又归根结底于”红糖”文化。

红糖-生姜糖-鸡毛换糖-流动货郎担-固定货郎担-小商品市场萌芽,形成一条鲜明的文化发展脉络。

红糖文化可以看作是义乌市场文化的基本因子。

追本溯源”义乌青”,重现勤耕好学义乌人的奋斗历史,发现优良传统的宝贵价值,审视传统文化的现代新生。

【关键词】:义乌; 红糖文化; 商业文化
义乌市场源于“鸡毛换糖”,“鸡毛换糖”源于糖蔗种植,义乌与红糖有不解之缘。

义乌的商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红糖文化和红糖文化的延伸。

一、红糖文化溯源
1. 糖蔗引入。

红糖是义乌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产品,义乌的种蔗制糖历史已有400余年了。

据(康熙)《义乌县志》记载:“顺治年间,从温州得种(糖梗),乃竞栽种之。

”佛堂燕里村人贾惟承首先从温州引进种蔗制糖之法,燕里村是义乌“甜蜜事业”的发源地。

2. 糖蔗种植。

20世纪20年代,糖蔗产区以义亭、佛堂为主,30年代开始逐渐扩大,遍及全县。

种蔗制糖的最盛时期是民国35年(1946年),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居全省首位,成为省重点产糖区。

每年冬至前后,大批的甘蔗成熟了,一眼望去真的是甘蔗林青纱帐。

到处是糖蔗,村村镇镇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糖香。

成为“糖蔗之乡”、“国家级糖料基地” 、“红糖之乡”。

3. 精品红糖。

1929年,“黄培记号”义乌红糖在西湖博览会上获特等奖。

到上世纪中期,糖蔗种植面积和红糖产量质量均居全省首位。

最多时,仅义亭镇的糖蔗种植面积就达7000多亩,红糖产量占金华市的1/3,红糖成为义乌的农业传统产品和拳头产品。

4. 义乌三宝。

红糖、蜜枣、火腿并称为“义乌三宝”。

由于义乌红糖选用“青皮糖梗”为原料,熬榨的红糖色泽略呈青灰色,于是人们就称它为“义乌青”。

义乌红糖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洁无渣,甘甜味鲜,清香可口。

同时含铁量较高,人体需要的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多。

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烟酸等成分。

能舒筋活血、驱寒去湿、暖胃强身诸功效。

产妇食之,能恢复元气,丰富乳汁。

患急性肝炎的病人,适当服食红糖,能减少体内蛋白质消耗,使肝细胞得到再生。

也是美容佳品之一。

5. 红糖商业。

在清朝乾隆时期,义乌人就以红糖制成姜糖,换取鸡毛等形式,摇着拨浪鼓走四方闯市场。

黄培记号红糖在西湖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后,义乌红糖从此名声大振,一直畅销全国各地,有的还远销国外。

义乌人就把红糖制
成姜糖,换取鸡毛,有用的鸡毛做成鸡毛掸子,没用的鸡毛作为肥料,摇着拨浪鼓走四方闯市场,这就是鸡毛换糖的开始。

随后红糖文化开始了演绎,红糖――生姜糖――鸡毛换糖――流动货郎担――固定货郎担――小商品市场萌芽,形成一条鲜明的文化发展脉络。

二、红糖文化与文化演绎
1. 红糖文化的构成要义。

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文化概念:一个重要概念的回顾》①认为:“文化存在于思想、情感和起反应的各种业已模式化了的方式当中。

通过各种符号可以获得并传播它,另外,文化构成了人类群体各有特色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的各种具体形式;文化基本核心由二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特性,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文化的各方面”(即文化的组成要素)有物质设备,也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之方面,语言,社会组织。


基于红糖的生产、加工、食用、销售历史,在义乌形成了文化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形成了红糖文化。

在物质方面,红糖在义乌历史悠久有一套独特的红糖生产工艺,形成产品,有红糖食品、红糖药品;在精神方面,形成了红糖食用习俗、红糖情结、鸡毛换糖的传统;在价值方面,红糖生产铸就了义乌人勤耕好学的特性;在组织方面,在鸡毛换糖过程中形成了“敲糖帮”,鸡毛换糖成为义乌引以为傲的行为,弃农经商引发义乌商潮。

2. 义乌红糖与商业文化。

“鸡毛换糖”是对盛行于义乌东北地界的一种小生意的简称,从事鸡毛换糖的人俗称“敲糖佬”、“货郎担”。

上溪佛堂一带农民因地制宜,利用旱地和山坡地种植糖梗并榨取红糖,廿三里一带农民用土制红糖熬成皮糖,皮糖呈圆饼状。

“敲糖佬”将糖饼装入箩筐,再加上一些家用的小什物,在浙江省内和江西、湖南、安徽等省的山区农村走村串户,换取头发、鸡毛等废旧物品等,回到义乌后再将这些废旧物品换成货币。

通常,“鸡毛换糖”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种植糖梗→熬制红糖→制作姜糖皮糖→流动货郎担外出换取废旧物品(也做小商品交换)→整理废旧鸡毛→出售优质鸡毛(主要是鸡毛掸子)→下脚鸡毛沤粪肥田→购入小商品→固定货郎担挑小商品并红糖产品外出。

从这个长达半年之久的过程可以得出一般性结论:(1)红糖生产的目的不是满足自我消费;(2)红糖生产隶属于农业经济孕育商贸经济;(3)大量红糖生产最终导致商业贸易的发生。

可以说义乌红糖文化就是一种商业文化。

糖的生产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交换和贸易,所以在“糖文化” 圈里,社会很早就比较开放,也比较接纳和吸收异质文化,人们对迁移和流动习以为常,对血缘和地缘关系的观念相对淡泊。

这种文化特征,使义乌充满诚信包容的魅力。

3. 义乌红糖与红糖故事。

故事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是文化的标志之一。

义乌是个古老的产糖区,也留下了古老的故事。

据义乌店里村《贾氏宗谱》记载:“贾维承,号明山,生于明万历甲辰(公元1604年)。

成人后,人刚毅,善学善识,广游四方,交友甚多。

于清顺治年间,客游闽越,时值绞蔗做糖,便
专心留意,摹其木制糖车式样,教人仿做成功,取其糖蔗绞榨红糖。

邑人享其美,利至今。

”《洋川贾氏燕里村谱》也记载:其第五代传人贾惟承于顺治年间在燕里村的黄沙、红泥土地上,从福建引进种植糖蔗的技术,制成义乌红糖。

它凭着“摆在桌上会爬,放入口中会烊,含到嘴里清香,存放三年不烂”的过硬质量,名声大噪,成了当时市场上的抢手货。

这就是贾惟承首创燕里红糖的故事。

到了第十三代传人清末秀才贾祯淑手里,注重收集和整理糖蔗种植和红糖制作的技巧和“乡土文化”,为提升燕里红糖的社会价值和声誉作出了贡献。

4. 义乌红糖与红糖风俗。

义乌风俗,每年腊月,家家户户用米、粟、花生、豆、芝麻等烘炒、炮烙和拌上调煮的红糖,制成冻米糖、粟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多种“年糖”。

红糖煎制时,有一层渣滓浮在糖水上面,为保证红糖质量,必须将其捞出,过去都将捞出的渣滓作为废物遗弃,从1954年开始利用糖沫酿制烧酒。

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人们说这是迎新年除旧岁的一种标志,也是庄稼人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为新春佳节增添食品花样,丰富了节日生活。

因此,切糖、杀猪、酿酒素来被称为义乌农家“三乐”。

5. 义乌红糖与红糖情结。

红糖情结大多产生与人的儿童时期,成于少年时期。

当小孩子生病吃药时,大人往往在药里放一些红糖,以减少药的苦味和孩子对药的恐惧。

少年时期,学生娃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经过甘蔗地,往往会有偷吃甘蔗或受赠甘蔗的经历。

红糖还有特殊的吃法,把花生剥开用壳当勺弄一些红糖与没有炒过的花生同嚼,味道像核桃,又香又甜。

有句古话说:花生配红糖,抵过当新郎。

6. 红糖文化与红糖文化节。

义乌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红糖文化艺术节。

特别是2007年举办的第三届文化节,把红糖文化和农村艺术文化结合在一起,丰富了文化节的内容和形式,把红糖文化融入义乌地方文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突出了红糖文化在义乌人民心中的地位。

三、红糖产业与传统精神的现代性
1. 红糖文化孕育了勤耕好学的精神。

义乌自然资源贫乏,人均不到三分地,多红壤,如果种粮食作物肯定养不活义乌人。

在环境的压迫下,种经济作物是明智的选择。

种植甘蔗熬制红糖,这个过程也是漫长而艰辛的,而且还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义乌人不辞辛苦,改进设备生产出特色的义乌青,是义乌人勤耕好学精神的一大佐证。

因此,在义乌继续种植甘蔗、生产义乌青具有象征意义。

2. 红糖文化是商业文化的源头。

义乌已经成为世界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市场的源头在小商品,小商品的源头在鸡毛换糖,鸡毛换糖的源头在义乌红糖。

红糖文化是义乌商业文化的肇始。

红糖文化能够让人追溯义乌商业文化的源头,义乌人来说红糖文化具有义乌商业文化本元的地位。

3. 发展红糖产业促进红糖文化的流传。

在开放的时代里,红糖文化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必须保持强大的流传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同时生产出更多的载体。

通过红糖产业的承载红糖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义乌市洪太保健食品公
司、浙江快活林食品有限公司、金华市远洲真菌研究所等企业已经为红糖产业开启了大门。

只有当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成为知名企业滞后,产业与文化才能产生互动,互相推动发展。

为此,要加强产业化建设,培育品牌,成立义乌红糖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逐步培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科技创新,增加附加值等措施是壮大红糖产业的重要举措。

大力扶持农业龙头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农业、品牌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形成具有义乌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形成有特色的义乌红糖产业。

4. 举办红糖文化节建设新农村。

为保护和弘扬义乌红糖文化、建设新农村,义乌市成功举办了三届红糖节。

三届文化节为广大糖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极大提高了义乌红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弘扬红糖文化、发展红糖产业、打响红糖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把红糖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采取进一步发展红糖文化农业、加工业,加强政策引导,通过租赁、承包、联合等方式优化结构,发展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

扩大糖蔗基地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制糖工艺改造、走产销一体化之路,构建起义乌糖农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5. 红糖文化与生态旅游。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田园生态景观、农事活动、农俗文化的深层次开发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生态旅游形式。

它兴起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得以迅速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即资源开发由粗放过度到深度挖掘下的适度开发;旅游活动从静态的欣赏到动态的参与;旅游服务从星级的评定到文化品牌的营造。

开发义乌红糖休闲旅游,发展红糖旅游业,打文化牌,义乌红糖生态旅游正经历几种形式的混合发展。

深入开发红糖旅游业,要发展以参观红糖历史陈列馆、制造工艺、发展趋势、品尝红糖美食为主的红糖旅游,开展义乌红糖节主题摄影比赛及会徽、宣传语的征集等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继承发扬义乌红糖历史文化。

6. 利用现代传媒扩大红糖文化影响力与吸引力。

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红糖文化试图通过传统的手段而达到文化流传、加固的目的,可能是不够的。

比如要发展红糖休闲旅游文化,可以利用现代传媒系统,学习平遥古城把电视剧的办法,找几位著名的作家写个有影响力的剧本,拍个电视剧。

可以学习东阳横店影视基地现场拍片的办法,吸引游客。

注释
①②转引自刘作翔《几个“经典性”的文化概念》,律师文化网.
参考文献
[1] 白小虎。

文化内生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文化解释——鸡毛换糖、义乌兵与板凳龙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 李培林. 重新崛起的日本,中信出版社,2004.
[3] 义乌店里村《贾氏宗谱》.
[4] 刘作翔. 几个“经典性”的文化概念,律师文化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