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红糖文化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乌红糖文化研究

【摘要】:义乌市场是金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市场文化起始于”拨浪鼓”文化,”拨浪鼓”文化又归根结底于”红糖”文化。红糖-生姜糖-鸡毛换糖-流动货郎担-固定货郎担-小商品市场萌芽,形成一条鲜明的文化发展脉络。红糖文化可以看作是义乌市场文化的基本因子。追本溯源”义乌青”,重现勤耕好学义乌人的奋斗历史,发现优良传统的宝贵价值,审视传统文化的现代新生。

【关键词】:义乌; 红糖文化; 商业文化

义乌市场源于“鸡毛换糖”,“鸡毛换糖”源于糖蔗种植,义乌与红糖有不解之缘。义乌的商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红糖文化和红糖文化的延伸。

一、红糖文化溯源

1. 糖蔗引入。红糖是义乌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产品,义乌的种蔗制糖历史已有400余年了。据(康熙)《义乌县志》记载:“顺治年间,从温州得种(糖梗),乃竞栽种之。”佛堂燕里村人贾惟承首先从温州引进种蔗制糖之法,燕里村是义乌“甜蜜事业”的发源地。

2. 糖蔗种植。20世纪20年代,糖蔗产区以义亭、佛堂为主,30年代开始逐渐扩大,遍及全县。种蔗制糖的最盛时期是民国35年(1946年),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居全省首位,成为省重点产糖区。每年冬至前后,大批的甘蔗成熟了,一眼望去真的是甘蔗林青纱帐。到处是糖蔗,村村镇镇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糖香。成为“糖蔗之乡”、“国家级糖料基地” 、“红糖之乡”。

3. 精品红糖。1929年,“黄培记号”义乌红糖在西湖博览会上获特等奖。到上世纪中期,糖蔗种植面积和红糖产量质量均居全省首位。最多时,仅义亭镇的糖蔗种植面积就达7000多亩,红糖产量占金华市的1/3,红糖成为义乌的农业传统产品和拳头产品。

4. 义乌三宝。红糖、蜜枣、火腿并称为“义乌三宝”。由于义乌红糖选用“青皮糖梗”为原料,熬榨的红糖色泽略呈青灰色,于是人们就称它为“义乌青”。义乌红糖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洁无渣,甘甜味鲜,清香可口。同时含铁量较高,人体需要的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多。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烟酸等成分。能舒筋活血、驱寒去湿、暖胃强身诸功效。产妇食之,能恢复元气,丰富乳汁。患急性肝炎的病人,适当服食红糖,能减少体内蛋白质消耗,使肝细胞得到再生。也是美容佳品之一。

5. 红糖商业。在清朝乾隆时期,义乌人就以红糖制成姜糖,换取鸡毛等形式,摇着拨浪鼓走四方闯市场。黄培记号红糖在西湖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后,义乌红糖从此名声大振,一直畅销全国各地,有的还远销国外。义乌人就把红糖制

成姜糖,换取鸡毛,有用的鸡毛做成鸡毛掸子,没用的鸡毛作为肥料,摇着拨浪鼓走四方闯市场,这就是鸡毛换糖的开始。随后红糖文化开始了演绎,红糖――生姜糖――鸡毛换糖――流动货郎担――固定货郎担――小商品市场萌芽,形成一条鲜明的文化发展脉络。

二、红糖文化与文化演绎

1. 红糖文化的构成要义。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文化概念:一个重要概念的回顾》①认为:“文化存在于思想、情感和起反应的各种业已模式化了的方式当中。通过各种符号可以获得并传播它,另外,文化构成了人类群体各有特色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的各种具体形式;文化基本核心由二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特性,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文化的各方面”(即文化的组成要素)有物质设备,也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之方面,语言,社会组织。②

基于红糖的生产、加工、食用、销售历史,在义乌形成了文化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形成了红糖文化。在物质方面,红糖在义乌历史悠久有一套独特的红糖生产工艺,形成产品,有红糖食品、红糖药品;在精神方面,形成了红糖食用习俗、红糖情结、鸡毛换糖的传统;在价值方面,红糖生产铸就了义乌人勤耕好学的特性;在组织方面,在鸡毛换糖过程中形成了“敲糖帮”,鸡毛换糖成为义乌引以为傲的行为,弃农经商引发义乌商潮。

2. 义乌红糖与商业文化。“鸡毛换糖”是对盛行于义乌东北地界的一种小生意的简称,从事鸡毛换糖的人俗称“敲糖佬”、“货郎担”。上溪佛堂一带农民因地制宜,利用旱地和山坡地种植糖梗并榨取红糖,廿三里一带农民用土制红糖熬成皮糖,皮糖呈圆饼状。“敲糖佬”将糖饼装入箩筐,再加上一些家用的小什物,在浙江省内和江西、湖南、安徽等省的山区农村走村串户,换取头发、鸡毛等废旧物品等,回到义乌后再将这些废旧物品换成货币。通常,“鸡毛换糖”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种植糖梗→熬制红糖→制作姜糖皮糖→流动货郎担外出换取废旧物品(也做小商品交换)→整理废旧鸡毛→出售优质鸡毛(主要是鸡毛掸子)→下脚鸡毛沤粪肥田→购入小商品→固定货郎担挑小商品并红糖产品外出。从这个长达半年之久的过程可以得出一般性结论:(1)红糖生产的目的不是满足自我消费;(2)红糖生产隶属于农业经济孕育商贸经济;(3)大量红糖生产最终导致商业贸易的发生。可以说义乌红糖文化就是一种商业文化。糖的生产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交换和贸易,所以在“糖文化” 圈里,社会很早就比较开放,也比较接纳和吸收异质文化,人们对迁移和流动习以为常,对血缘和地缘关系的观念相对淡泊。这种文化特征,使义乌充满诚信包容的魅力。

3. 义乌红糖与红糖故事。故事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是文化的标志之一。义乌是个古老的产糖区,也留下了古老的故事。据义乌店里村《贾氏宗谱》记载:“贾维承,号明山,生于明万历甲辰(公元1604年)。成人后,人刚毅,善学善识,广游四方,交友甚多。于清顺治年间,客游闽越,时值绞蔗做糖,便

专心留意,摹其木制糖车式样,教人仿做成功,取其糖蔗绞榨红糖。邑人享其美,利至今。”《洋川贾氏燕里村谱》也记载:其第五代传人贾惟承于顺治年间在燕里村的黄沙、红泥土地上,从福建引进种植糖蔗的技术,制成义乌红糖。它凭着“摆在桌上会爬,放入口中会烊,含到嘴里清香,存放三年不烂”的过硬质量,名声大噪,成了当时市场上的抢手货。这就是贾惟承首创燕里红糖的故事。到了第十三代传人清末秀才贾祯淑手里,注重收集和整理糖蔗种植和红糖制作的技巧和“乡土文化”,为提升燕里红糖的社会价值和声誉作出了贡献。

4. 义乌红糖与红糖风俗。义乌风俗,每年腊月,家家户户用米、粟、花生、豆、芝麻等烘炒、炮烙和拌上调煮的红糖,制成冻米糖、粟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多种“年糖”。红糖煎制时,有一层渣滓浮在糖水上面,为保证红糖质量,必须将其捞出,过去都将捞出的渣滓作为废物遗弃,从1954年开始利用糖沫酿制烧酒。年年如此,代代相传。人们说这是迎新年除旧岁的一种标志,也是庄稼人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为新春佳节增添食品花样,丰富了节日生活。因此,切糖、杀猪、酿酒素来被称为义乌农家“三乐”。

5. 义乌红糖与红糖情结。红糖情结大多产生与人的儿童时期,成于少年时期。当小孩子生病吃药时,大人往往在药里放一些红糖,以减少药的苦味和孩子对药的恐惧。少年时期,学生娃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经过甘蔗地,往往会有偷吃甘蔗或受赠甘蔗的经历。红糖还有特殊的吃法,把花生剥开用壳当勺弄一些红糖与没有炒过的花生同嚼,味道像核桃,又香又甜。有句古话说:花生配红糖,抵过当新郎。

6. 红糖文化与红糖文化节。义乌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红糖文化艺术节。特别是2007年举办的第三届文化节,把红糖文化和农村艺术文化结合在一起,丰富了文化节的内容和形式,把红糖文化融入义乌地方文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突出了红糖文化在义乌人民心中的地位。

三、红糖产业与传统精神的现代性

1. 红糖文化孕育了勤耕好学的精神。义乌自然资源贫乏,人均不到三分地,多红壤,如果种粮食作物肯定养不活义乌人。在环境的压迫下,种经济作物是明智的选择。种植甘蔗熬制红糖,这个过程也是漫长而艰辛的,而且还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义乌人不辞辛苦,改进设备生产出特色的义乌青,是义乌人勤耕好学精神的一大佐证。因此,在义乌继续种植甘蔗、生产义乌青具有象征意义。

2. 红糖文化是商业文化的源头。义乌已经成为世界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市场的源头在小商品,小商品的源头在鸡毛换糖,鸡毛换糖的源头在义乌红糖。红糖文化是义乌商业文化的肇始。红糖文化能够让人追溯义乌商业文化的源头,义乌人来说红糖文化具有义乌商业文化本元的地位。

3. 发展红糖产业促进红糖文化的流传。在开放的时代里,红糖文化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必须保持强大的流传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同时生产出更多的载体。通过红糖产业的承载红糖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义乌市洪太保健食品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