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弹幕现象看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弹幕现象看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肖玮颉
摘要:
所谓弹幕,就是指视频播放器上方飘过的评论文字,由观看弹幕的观众边看边发评论而形成。弹幕传播现象是一个典型的群体传播案例。弹幕传播涉及到用户的自恋情结、消除孤独感欲望、打破传统规则的快感以及游戏的心理,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群体传播的特性,从传播主体的角度来认识与理解群体传播时代。
关键词:弹幕、群体传播、心理特性
“女主就是女主,就她自己有发饰“、“为什么唐代的才人头发是黄色的?”、“熬夜看武媚娘,求陪吃宵夜”……近几日,如果我们选择爱奇艺、优酷土豆播放视频时,我们会发现,这些网站都在视频播放器的旁边增加了“弹幕”这一选项。只要观看影片的观众点击这一选项,就会看见无数的“吐槽”从视频上一飞而过。有些“吐槽”甚至影响了视频的正常播放。即便如此,选择弹幕的还不仅仅有视频网站。早在几个月前,《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小时代3》、《绣春刀》等影片上映时,许多影院开设了弹幕专场,边看电影边玩“弹幕”便开始在年轻人群中火了起来。
群体传播时代已经来临,弹幕传播也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表现。近几个月以来,弹幕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这使得我们有新的角度认识群体传播的特性。
一、何谓弹幕?
弹(dan)幕一词原为军事用语,指的是大量或少量火炮提供密集炮击。后来,伴随着日本弹幕射击游戏的兴起,这个词被引入到了动漫文化中。随后,某日本动画网站播放器增设评论的功能,使得观众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有大量的吐槽评论叠加在视频上飘过,看起来很像横版弹幕射击游戏,弹幕视频就因此得名1。
1
据爱奇艺2014年12月的统计数据,目前,已有40%的爱奇艺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会打开“弹幕”。而在这些用户当中,90后、00后的比例占到了80%。可见,“弹幕”已经成为了青少年观看视频时互动交流的常用工具之一。
二、弹幕现象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形态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形式的流行,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从传播主体的角度,即人的活动的角度把握当前的传播形态,认为群体传播时代已经来临。
所谓群体传播,是群体所进行的非制度化的、非中心化的、缺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传播的自发性、平等性、交互性,尤其是信源的不确定性及由此引发的集合行为等时群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群体传播的内容强调多样性、冲突性和戏剧性,从头到尾充满着情绪化和非理性的特点2。
弹幕视频就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从定义上来讲,弹幕的发布就是非制度化的、非中心化的、缺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弹幕的传播特性也具有自发性、平等性和交互性。当观众发射弹幕的时候,往往都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没有成文的规定、也没有水军的参与、更没有所谓的“意见领袖”,弹幕发布的即时性也说明了把关环节的减弱。在发布弹幕的过程中,每一个观众都有平等的发布弹幕的机会,将自己的观影感想通过视频上飘动的文字与其他人分享。
从内容上来讲,弹幕视频的内容完全彰显了群体传播的特性。以bilibili(最流行的弹幕视频网站之一)为例,网友们几乎能够从任何视频中找到可以恶搞和娱乐的素材,他们看到的以及想要看到的都是有娱乐性的画面。由于群体传播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冲突性、戏剧性,因而我们说,就内容而言,弹幕现象就是群体传播的一种表现。
三、“弹幕”用户的心理特征
2隋岩,曹飞:论群体传播时代的莅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9月,第49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出现了进一步的融合,因此出现了弹幕视频。以前的影视剧往往只是被动观看的文本,而现在,它更多地称为大家主动诠释和分享的话题,这其中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心态的改变。
1、自恋情结的推动:以显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发弹幕能让我的言论在电影屏幕上流芳百世。”一位弹幕爱好者对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说道3。自己的评论能够和视频中的情节一起保留在视频上,并得到其他一些观众的关注、甚至是回应。这种被“发表”和“被关注”的快感是促使用户发布弹幕的基本原因。
从理论上来讲,人们固有的自恋情结推动了社交媒体的流行,社交媒体也放大了人们的自恋情结4。弗洛伊德认为,正常人终生都会保持有一定程度的自恋或自爱5。正是这种渴望受到关注、渴望得到“一呼百应”快感的自恋心理,促使着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积极编写着弹幕,弹幕的精彩程度不在于文字或观点的凝练精道,而在于是否足够夸张、搞笑、具有创意,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2、孤独感消除、共享观看的内容。
学者谢梅的弹幕视频研究发现,弹幕能给用户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孤独感的消除,同时也能给观众塑造“共同观看”的感觉。弹幕随着视频内容的播放而不断滚动,使得用户获得与他人即时交流的错觉,观看视频的同时就像在和成千上万的网友进行闲聊一样6。这种实时交流的错觉感,有利于观众孤独感的消除。
其实,与电视那种“家庭共享型”媒介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私人专享型”媒介意味着同时实地观看同一内容的人数变少。“小屏”的诞生与普及直接导致了用户观看视频时孤独感的增加、并且急切地渴望与他人分享观看感受的心情。弹幕就是在“小屏”时代用户摆脱孤独感、与他人分享感受的有效利器。
3、对评论规则重构的快感
年轻人喜欢打破规则,更喜欢重构规则。打破规则的同时,求新求变时人类的本性。当代网民群体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喜欢独特新颖的体验,拒绝一成不变、
3尹平平:“弹幕”电影吐槽也成艺术创作,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8月8日,第014版
4肖玮颉:自恋文化与社交媒体,中国新媒体传播年会,2014年12月。
5来自《社会心理学词典》“自恋”一词的解释。
6
墨守成规,因而希望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刻板、保守的束缚7。弹幕和许多网络流行语受到追捧的原因一样,其乐趣来自于“挣脱语言法则的创造力,以及对传统既有模式的破坏”8。
弹幕其实就是一种评论的形式,但它突破了以往的评论形式,以“覆盖视频”、“转瞬即逝”的特点,使得用户体验到了打破传统、重构评论规则的快感。以前用户要想对视频内容进行评论,用户则需退出“全屏模式”,跳换到视频播放器下面的评论栏中填写评论。这种传统的评论模式,无论对用户操作的简易性、还是用户参与评论的积极性或是用户之间的互动性都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
4、游戏的心理
精神分析学派的始祖弗洛伊德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完全是由原始的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有力量的部分。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汇聚于此。“本我”的唯一目标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追求快乐9。现在,年轻人大多没有“温饱”的问题,但却面临升学、就业、婚恋等诸多压力,将情绪诉诸于虚拟的媒介,以游戏、玩乐的心态对待事物,能够有效释放精神上的紧张。
从弹幕视频的内容来看,网友对弹幕形式的关注大于其对内容的关注。弹幕本身的内容不足以让其成为独立的信息来源,太多无意义的内容充斥弹幕内容其中,但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却在于弹幕的形式10。这种对于形式的看重以及内容的忽略,恰好说明了弹幕用户的“游戏心理”。
5、碎片化阅读的心理特征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关注媒介的时间正在不断的被“碎片化”。碎片化的时间产生了碎片化的传播结构,这些碎片化媒介带给用户的,是与传统媒介不同的用户体验,即碎片化的选择、理解和记忆信息。在今天的移动互联
7廖友国: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16,160页
8张承宇:在大银幕上交流与游戏——观弹幕版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当代电影,2014年第10期:48-50页。
9廖友国: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16,160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