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多彩。它既包括物质财富,如故宫、长城等;也包括精神财富,如北京烤鸭、德州扒鸡等。文化遗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见证。文化遗产是人类在过去创造的,是人类过去生活的反映,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循环的特点,一旦消失,就可能永远不能再现,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重大。

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2.实地考察,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汇总整理,撰写申请报告。

3.班级开展“申遗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学习文化遗产知识,学会发现、保护、传承和利用文化遗产。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同学们一起去寻找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吧!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文化遗产我知道

1.班级组织学习,了解我国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日”的相关内容,为下一步活动储备知识。

2.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对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进行分工整理,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集等形式,找出自己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制成资料卡片。

3.每个小组组内选出本组的“申遗”项目。可根据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两个标准来评选。

【交流点拨】

(1)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小组内文化遗产推荐表

(二)文化遗产我行动

1.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本组推荐的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式,最后形成书面“申遗”报告。

2.实地考察包括建筑的历史、独特人文和历史价值、代表性景观、故事传说、相关诗文和对联等内容。资料搜集包括阅读书籍、访问老人、网络搜索等形式。

3.小组撰写“申遗”报告。报告尽量做到内容翔实,能描出述项目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应注意报告图文并茂,语言要具有诗情画意,富有感染力。

【交流点拨】示例:

二十四节气——中国的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小满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且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是我国古人创造的宝贵财富。

(三)文化遗产我代言

1.每一小组选出一名同学担任“申遗代表”,介绍本小组推荐的项目。邀请班主任、政治老师、历史老师作评委,全班同学一起讨论。经过老师们的提议,最后确定出优秀的“文化遗产”项目。

2.全班同学对评选出的优秀的“文化遗产”项目献言献策,再进一步补充,形成更加完善的“申遗”报告。

【交流点拨】示例:

让二十四节气继续灿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这二十四个时间节点在人们心里似乎已打上了烙印,大家很自然地根据节气变化安排饮食起居和工作生产。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国人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讲的是天,说的是地,记录的是自然,是中国人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分麦起身,肥水要跟紧。”相比农业社会,今天的气象预报高度发达,但传统的节气谚语依然是农民安排农事的重要参考。不仅如此,成千上万条节气谚语还指导着国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至饺子夏至面。”“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从《诗经》中翩跹走来的节气;“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这是唐诗中生动形象的节气;“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这是宋词里清新婉约的节气。对于中国式的哲学与智慧,对自然的律动和天地人合一境界的深切感受,无数古人都曾用凝练和诗意的语言进行了透彻表达。

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这一镌刻着农耕文明印记、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的古老智慧,在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在提醒地球村的人们了解与尊重自然规律,在发展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保持城乡之间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活动小结——总结与提升

经过本次“申遗”活动,同学们对“文化遗产”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自觉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