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渐近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可求得:MEF 40kN m,QEF 20kN。若将该悬臂梁部分去掉,若将 MEF 和 QEF 作为外力作用于结点E处,则结点E即化为铰支座,整个计算
可按b图来考虑。计算分配系数得
DC
4
4 4
4 3
6
16 34
0.471
DE
4
36 4 3
6
18 34
0.529
计算固端弯矩时,对于DE杆,将相当于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的梁, 除跨中受集中力作用外,还在铰支座E处受一集中力和集中力偶的 作用。其中作用于E端的集中力由支座直接承受,对梁的内力不产 生影响,而其余的外力则将使DE杆引起固端弯矩,其值为
ML
Mf ij
M ij
MC ij
Mf ij
固端弯矩
M ij
分配弯矩
MC ij
传递弯矩
m0
4-1 力矩分配法
例4-1 用分配法计算刚架
4kN
解:AB悬臂截去,而DE悬 臂不可截去。 1)求 ij
2kN m
ij
Sij S
,
SDE
0,
i
CB
SCB S
CF
3i 3i 3i 4i
0.3
8kN m
一般荷载作用 于无侧移刚架
4-3 有侧移刚架的力矩分配法
R不 C
Mf CA
6iAC
1 h AC
R不 D
Mf DB
6iDB
1 h DB
该法适于单层多跨刚架。
它与一般位移法的区别: 不控制角位移,只控制线位移,使原结构成为无侧移刚架,
而单位侧移和外载作用下的弯矩(即 M 和 M P )由力矩分配法 求解,求出 Z1 后,其余同前,
ij 与 ik 是否相等
i1
由转角位移方程得:
ik
Mij 4i2ij 2jii2 Mifj
M ji
4i 2 j i
2iji2
M fj i
消去 ji 得:
ij
Mij
Mf ij
1 2
3i2
M
ji
Mf ji
ij i 2
(c)
4-1 力矩分配法
同理对ik段:
ik
Mik
Mf ik
结构力学
第四章 渐近法
1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 剪力分配法( EI ,排架结构)
2迭代法 3分层法 4反弯点法
4-1 力矩分配法
一 原理
加刚臂(无侧移)或链杆(有侧移刚架)
逐次释放不平衡力矩 R不 i Mij
R不 i ij Mij
传递弯矩
MC ji
C
M ij
重复直到节点均平衡,累加得最终杆端弯矩
22.2 2.2 14.6 20.4 0 0 17.1 7.3 1.1 0
5.1 5.1 13.5 20.4
44
46
4-1 力矩分配法
90kN
20 kN m
60kN
20kN
最后弯矩图
4-3 有侧移刚架的力矩分配法 原理:位移法加分配法
基本体系 r11Z1 R1P 0
支座移动作用 下无侧移刚架
指ij杆近端的最终弯矩与固端弯矩的差 对I节点而言为远端的最终弯矩和固端弯矩之差
例4-2 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等截面连续梁各杆端弯矩
90kN
20 kN m
60kN
20kN
90kN
20 kN m
60kN 40 kN m
20kN
20kN
4-1 力矩分配法
解 此梁的悬臂EF为已静定部分,该部分的内力按静定平衡条件
1 2
M ki
34.4 23
i
64
0.50 0.50
40 60 16 - 8.2
6.1 6.1 0.6 - 0.8 0.7 0.7
00
0.47 0.53
60 25
16.4 -18.6
3.1
1.5 1.6
0.3
0.1 0.2
40 40
62.2 62.2 45.4 45.4 40 40
ML M1Z1 MP
4-4 迭代法的计算
结构力学中:由位移法转角位移方程
M
ik
4iik i
2iikk
M
f ik
M ki
4iikk
2iiki
M
f ki
令 2iiki Mik
i
i
j
k k
表示近端(i)转角 i 引起的近端转角弯矩的一半 令 2iikk Mki
表示远端(j)转角 k 引起的近端转角弯矩
所以有;
M
ik
2Mik
Mki
M
f ik
M ki
2Mki
Mik
M
f ki
4-4 迭代法的计算
1 2
Mki
Mf ki
3i1
要使 ij ik,只要检验(c)与(d)是否相等
(d)
Mij
Mf ij
1 2
M
ji
Mf ji
Mik
Mf ik
1 2
Mki
Mf ki
i 与 1 是否相等 i2
也即
Mij
1 2
M
ji
MFra Baidu bibliotekk
1 2
M ki
i 与 1 是否相等 i2
4-1 力矩分配法
这里
Mij M ji
1.5
0.325 0.015
1.84
4-1 力矩分配法
M
M
M
2
Mf CB 2
M
f BC
2
8 4kN m 2
M
f CB
9
4
5kN m
MDE 6kN m
3)求
R
不 i
分配、传递,从
R不 i
较大的节点开始
R
不 C
M
f CB
M
f CD
5 1.5 6.5
MCB 5.0 (1.95) (0.1) 2.95
固端弯矩
0
B、D分配传递 24
C分配传递 B、D分配传递 0.9
C分配传递
B、D分配传递 0.1
最后弯矩 23
0 80
48 32
3.1
1.9 -1.2
0.3
0.2 - 0.1
45.9 45.9

M ik 1
23 45.9 34.1
2 Mki
11.5 11.1

M ik
4-1 力矩分配法
Mf DE
3 16
60
4
1 2
40
25kN
m
其余各杆的固端弯矩可按下表求得,毋需赘述。 求得分配系数和固端弯矩后,即可循环交替进行
分配和传递,以求得各杆端的最后弯矩,其计算均列 于表中。各杆端的最后弯矩求得后,应进行校核并作 出最后弯矩图。
4-1 力矩分配法
分配系数
0.60 0.40
MCD 0 1.5 (2.6) 0.325 0.125 0.9
4-1 力矩分配法
MGD 1.5 0.325 0.015 1.84
8 6
2.95
2.32
-0.9
2.05
3.68
1.84
MkN m
4-1 力矩分配法
二 分配法最终M值的校核 1 平衡方面:自然满足 2 变形方面:即校核每一节点处各杆端的角位移
2)求 Mf
Mf
R ,M 不
f
i
CB1
1 ql2 8
9kN m
3kN
-8 B
q
-4
Mf CB
4-1 力矩分配法
0.3 0.4
0.5 0
-8
0.3
0.5
-1.95 -1.95
1.5
-2.6 0.325 -0.125
3.0 3.0 -1.3
0.65 0.65
-0.06
-0.1 -0.1
0.03 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