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道闭锁(PPT精选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初3个月患儿营养发育,身高和体重无明显变 化,3个月后发育减缓,营养欠佳,精神萎
11
靡,贫血,5~6个月后因胆道梗阻,脂肪吸 收障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全身状态迅速 恶化,维生素A缺乏引起眼干,指甲畸形,皮 肤干燥缺乏弹性;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缺 乏病,抽搐;维生素K缺乏,血清凝血酶减少, 出现皮下淤血及鼻出血等现象;易合并上呼吸 道感染及腹泻。 u体检可见腹部膨胀,肝脏肿大,表面光滑,质 地坚硬,边缘圆钝;晚期肝内淤胆,肝纤维变性, 胆汁性肝硬化,可出现脾大,腹壁静脉曲张和 腹水等门脉高压症状,最后导致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常是本病死亡的直接原因,如不能手 术重建胆道,一般生存期为1年。 u胆管闭锁的早期诊断仍十分困难,所使用的诊
5
化,出生5~6个月,多数小叶间胆管破坏消失, 小胆管排列不整齐,狭窄或闭锁,新生胆管明 显减少,在汇管区域几乎见不到胆管,肝外型 胆管闭锁的肝内胆管开放,而肝外部分或完全 闭锁,由于梗阻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胆道闭锁 的病理改变也有差异,闭锁的胆道在组织学上 符合炎症改变,有少许细胞浸润的结缔组织组 成其内面覆盖肉芽组织,在肉芽组织中可见到 很多圆形细胞浸润和吞噬胆色素的组织细胞, 而具有内腔的胆总管见不到上述病理改变,组 织学结构正常,其内衬以圆柱形上皮,有学者 发现2/3以上的胆管闭锁病儿有巨肝细胞出现, 与新生儿巨细胞肝炎相似,故认为这两种疾病 有密切的关系。
7
门处均无肉眼可见有腔隙的通道,组织切片偶见少量粘 膜组织,不能施行吻合手术;第Ⅳ 、Ⅴ 、Ⅵ型则为胆道 中断,即肝外胆道终于盲闭部位,盲袋内有胆汁与肝相 通,故可施行吻合手术。
8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KASAI分类,分为胆总管闭锁 ( Ⅰ型)、肝管闭锁( Ⅱ型) 、肝门部闭锁(Ⅲ型)
9
KASAI分类法特别对肛门部胆管形态分为6型: ①肝管 扩张型;②微小胆管型;③胆汁湖状肝管型;④索状肝 管型;⑤块状结缔组织肝管型;⑥肝管缺如型。
12
断方法形式繁多,手段各异,均需结合临床及 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辅以核素检查,胆 道造影及肝穿刺活检,对诊断困难者主张早期 手术探查。
5.辅助检查
现有的实验方法较多,但特异性均差,胆道闭 锁时,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分钟胆红素的比 例亦相应增高,硷性磷酸酶的异常高值对诊断 有参考价值,Υ-谷氨酰转酶 高峰值高于300IU/L, 呈持续性高水平或迅速增高状态,5′核苷酸酶 在胆管增生越显著时水平越高,测定值>25IU/L, 甲胎蛋白高峰值低于40μg/ml,其他常规肝功能 检查的结果均无鉴别意义。
4
2.发病机制
本病由于胆道阻塞,胆汁淤积,使肝实质受损, 早期肝可轻度肿大,数个月后即可发展为严重 胆汁性肝硬化,肝脏明显肿大,质地变硬,表 现为褐绿色,呈细颗粒状或结节状,切面可见 网络状灰白色结缔组织增生,显微镜下,肝小 叶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条索分隔变形,大小不等, 形状不一,中央静脉偏位或不清,肝细胞索排 列紊乱,肝血窦扩张或变窄,肝细胞有胆汁沉 着,呈均匀黄染,细颗粒状或粗颗粒状,全部 病例可见肝细胞空泡样变性,肝细胞肿胀,肝 细胞增生和库普弗细胞动员象,肝内型病理改 变在出生后2~3个月可表现为胆汁滞留,肝硬
2
1.发病原因
病因尚无明确结论,早期认为该病为先天性胆 管发育异常,与胚胎期第4~10周胆管系统发育 停顿或紊乱有关,然而,对大量流产或早产儿 胆道系统的解剖却并未发现过胆道闭锁,相反 近年研究有更多证据支持此病为后天形成,部 分病儿出生时有正常黄色大便,数周后才出现 灰白色大便及黄疸,也提示这些病儿胆道梗阻 出生后才发生,此外,病理检查发现肝脏组织 呈炎症性变化,肝门及胆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 润,肝小叶发生微小脓灶或局限性坏死,胆管 闭塞处肉芽组织形成,通过对肝外胆道闭锁和 新生肝炎的对比病理研究,发现两者肝组织
10
4.症状及体征
渐进性黄疸,巩膜黄染是最早的体征,黄疸可 出现在出生后不久或1个月内,亦有在生理性黄 疸消退1~2周后,本应逐渐消退,反而呈进行 性加重,随着黄疸的加重,粪便由正常黄色变 淡以至白陶土色,有时由白陶土色又转为淡黄 色,这是由于血液胆色素浓度过高胆色素通过 肠壁渗入肠腔,使粪便着色,尿色加深,犹如 浓茶色。
先天性胆道闭锁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新生儿期一种少见的严重黄疸性疾 病,但却是新生儿梗阻性黄疸时需要外科处理的主要问题。胆道 闭锁并非少见疾病,至少占有新生儿长期阻塞性黄疸的半数病例, 其发病率约为1∶8000~1∶14000个存活出生婴儿,但地区和种 族有较大差异,以亚洲报道的病例为多,东方民族的发病率高 4~5倍,男女之比为1∶2。
13
(一)血清胆红素的动态观察:每周测定血清胆红素,如 胆红素量曲线随病程趋向下降,则可能是肝炎;若持续 上升,提示为胆道闭锁,但重型肝炎并伴有肝外胆道阻 塞时,亦可表现为持续上升,此时则鉴别困难。 (二)超声显象检查 若未见胆囊或见有小胆囊(1.5cm以下), 则疑为胆道闭锁,若见有正常胆囊存在,则支持肝炎, 如能看出肝内胆管的分布形态,则更能帮助诊断。 (三)99mTc-diethyl iminodiacetic acid(DIDA)排泄试验 近 年已取代131碘标记玫瑰红排泄试验,有较高的肝细胞 提取率(48%~56%),优于其他物品,可诊断由于结构 异常所致的胆道部分性梗阻,如胆总管囊肿或肝外胆管 狭窄,发生完全梗阻时,则扫描不见肠道显影,可作为 重症肝内胆汁郁积的鉴别,在胆道闭锁早期时,肝细胞 功能良好,5分钟显现肝影,但以后未见胆道显影,甚 至24小时后亦未见肠道显影,当新生儿肝炎时,虽然肝 细胞功能较差,但肝外胆道通畅,因而肠道显影。
3
病变相似,仅程度不同,肝外胆道闭锁以胆管 胆栓和炎症病变表现为主,而婴儿肝炎肝细胞 坏死表现更突出,因此现在认为胆道闭锁可能 是一种与婴儿肝炎病理过程相似的获得性疾病, 出生后所见的胆道闭锁是炎症过程的终末阶段 和结局,炎症破坏致使胆管纤维瘢痕化并且闭 塞,引起炎症的病因以病毒感染为主,如乙肝 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能是风疹病毒,甲 型肝炎病毒或疱疹病毒,有学者提出胰胆管汇 合部位异常也可能是胆道闭锁发生的先天性因 素。
6
3.分型
先天性胆道闭锁分型较多,有分为肝内型和肝外 型两类,前者发病极少,国内尚未见报告;肝外 型又分为6型,通常将Ⅰ、 Ⅱ 、Ⅲ 型称为“不可 吻合型”,或手术效果不理想型,占80%-90%, 治疗效果及预后甚差,将Ⅳ 、Ⅴ 、Ⅵ称为“可 吻合wk.baidu.com”,占10%-20%。6型胆道闭锁中认为Ⅰ、 Ⅱ 型为胆道发育不良,是炎症损害胆道上皮,发 生纤维性变,管道逐渐狭窄,但未完全闭锁,如 病变好转,有恢复通畅可能,若炎症继续发展, 则整个胆道完全闭锁。第Ⅲ 型为真正胆道闭锁, 外胆道严重受累,上皮完全损坏,全部结构发生 纤维化,胆管完全消失,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