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脉络膜裂囊肿的MR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脉络膜裂囊肿的MR诊断
作者:尚伟李保庆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30期
【摘要】目的探讨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MR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脉络膜裂囊肿患者的MRI资料,其中3例行CT平扫检查。

并对MR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关系进行观察。

结果 9例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囊性病变,呈类圆形或纺锤形,病变信号同脑脊液信号。

病变同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MRI是诊断脉络膜裂囊肿并与其他病变鉴别的
重要手段,对于临床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脉络膜裂;磁共振成像
MR imaging of choroidal fissure cyst of the brain
SHANG Wei,LI Bao-qi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Anyang people’s Hospital,Henan 45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R character and diagnostic value for patients with choroidal fissure cyst of the brain.Methods Characteristic MR findings in 9 patients with choroidal fissure cys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R imaging and clinical symptom were reviewed.Results The cysts were situated within the choroidal fissure in all
cases,representing as cystic lesion with clear border and homogenous signal intensity identical to CSF on all sequences.Conclusion MRI is an important method in diagnosing choroid fissure cysts and
【Key words】Choroidal fissure;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脑部脉络膜裂囊肿(choroidal fissure cyst)属于神经上皮性囊肿,起源于胚胎发育期突入的血管性软脑膜,多发生于颞叶内下部脉络膜裂处。

文献报道其发生率较低且常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关,故影像学多为偶然发现,常被误诊[1]。

本研究就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表现进行探讨,以
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MR诊断为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9例资料。

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6~65岁。

其中临床表现包括头痛(3例)、头晕(2例)、面部麻木(1例),其中3例曾行CT检查,均表现为颞叶海马区低密度影。

3例无明显症状,因头外伤或其他原因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1.2 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头颅正交表面线圈,行SE 序列T1WI(TR 500 ms,TE 10 ms)、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2WI(TR 4 000 ms,TE 89 ms)及FLAIR
序列(TR 8110 ms,TE 122 ms,TI 2500 ms)。

1.3 诊断标准根据Sherman等[1]的研究报道,符合以下几点可做出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①MR显示脉络膜裂处典型的囊肿性病变,内部信号均匀且与脑脊液信号一致;②囊肿与临床表现无关;③复查时囊肿无变化。

本组9例均未行手术或病理活检,但根据上述标准,均可符合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

2 结果
2.1 MR所见①囊肿位置及形态:本组9例脉络膜裂囊肿中,6例位于右侧脉络膜裂,3例位于左侧脉络膜裂;横轴位上均位于侧脑室下角与间脑、中脑之间。

矢状位显示囊肿沿脉络膜裂方向,从后上至前下走行,长径与脉络膜裂方向一致。

囊肿呈梭形或椭圆形并将脉络膜裂挤开;②囊肿形态信号及灶周情况:横轴位上囊肿6例呈圆形,3例呈椭圆形囊肿;在矢状位上,4例呈圆形,5例呈椭圆形;囊内信号均匀,呈长T1、长T2信号,且在各序列均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囊肿壁光滑且边缘清楚,未见周围软组织信号;病灶周围未见水肿;③MR复查:2例复查
MR,均未见病灶形态和信号发生变化。

(图1~4)。

2.2 囊肿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本组3例无临床症状;6例有临床症状,其神经系统症状、
体征及其他检查均提示症状与囊肿无明确关系。

3 讨论
3.1 脉络膜裂囊肿形成机制脉络膜裂是位于海马与间脑之间潜在的脑脊液间隙,斜行沿后上方至前下方分布。

海马及间脑表面的软脑膜在脉络膜裂处紧密相邻并向内折入,组成由双层软脑膜构成的脉络膜组织,并通过脉络膜裂到达侧脑室。

在胎儿发育时期,沿脉络膜裂形成原始脉络膜丛时如果发生问题,就可能在脉络膜裂的任何一处形成脉络膜裂囊肿,目前认为神经外胚
层及血管软脑膜的残留可能为该囊肿形成的原因[1-2]。

3.2 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由于脉络膜裂囊肿发生部位具有特殊性,结合囊肿的信号特点,影像学诊断并不难。

CT由于常规扫描为横轴面,所以可能将其误认为颞叶病变;MRI由于具有多方向扫描的优点,因此可进行准确的定位,结合病灶的特点,可以做出定性诊断。

文献报道脉络膜裂囊肿好发于颞叶内侧脉络膜裂内,右侧较多见。

囊肿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沿脉络膜裂方向从后上至前下走行,居侧脑室下角的内侧、海马内上方,边界清楚,囊液呈均匀一致的长T1、长T2信号,灶周无水肿或胶质增生等产生的异常信号[1-3]。

本组9例病例中,其分布及MRI特征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

在诊断脉络膜裂囊肿时,应与发生在脉络膜裂附近的其他囊肿及颞叶表浅部位的脑内病变进行鉴别,如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梗死后软化灶及颞叶囊实性肿瘤等。

蛛网膜囊肿信号可与脉络膜裂囊肿一致,但多位于颞叶前方或邻近环池内。

表皮样囊肿T1WI信号稍高且生长方式为匍匐状生长。

颞叶软化灶位于脑实质内,形态多不规则,张力低,侧脑室颞角及同侧环池常扩大,FLAIR序列上部分软化灶周围可见胶质增生形成的高信号环。

颞叶囊实性肿瘤多有实性成分,增强扫描囊壁多有强化,周围多伴有水
肿,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

3.3 脉络膜裂囊肿的临床意义通常认为脉络膜裂囊肿无明确临床意义,但也有报道本病与癫痫等临床表现可能有关。

本组9例中3例为偶然发现,其他患者因其他症状就诊时检出,经神
经科检查排除了临床表现与相应脉络膜裂囊肿之间的关系。

总之,MRI是诊断脑脉络膜裂囊肿的重要方法,通过其特定的部位、形态、信号特点,基本可作出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Sherman JL,Camponovo E,Citrin CM.MR imaging of CSF-like choroidal fissure and parenchymal cysts of the brain.AJNR,1990,11(5):939-
[2] Morioka T,Nishio S,Suzuki S,et al.Choroidal fissure cyst in thetemporal horn associated with complex partial seizure.Clin Neurol Neurosurg,1994,96(2):164-
[3]马林,李宏军,安宁豫,等.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MR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6):5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