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几_史通_的卓识与局限

刘知几_史通_的卓识与局限
刘知几_史通_的卓识与局限

刘知几《史通》的卓识与局限

●夏祖恩

刘知几(公元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20岁中进士,醉心于史学研究。公元702年起担任史官,参与编撰许多史著。公元721年受贬。刘知几著述甚丰,《史通》是他唯一留存于世的作品,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的著作,堪称第一部中国史学史专著。

《史通》共20卷,分为内篇与外篇,另有刘知几《原序》。《史通》取名是受《白虎通》影响,“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观,因名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也受司马迁封为“史通子”名称所影响,“且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博采众议,爰定兹名。”(《史通原序》)

史学界对刘知几《史通》已有诸多研究,认为刘知几是在怏怏不乐的心境下私撰《史通》,且断断续续历时十多年。因此该书比较敢于说话,但又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这些看法无可厚非。然纵观全书,《史通》的利弊不止于斯,笔者以为是书既闪烁着真知灼见的智慧之光,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本文爰就《史通》一书的卓识与局性限稍作剖析,讨教于学界同仁。

先谈《史通》的远见卓识问题。

其一,洞察中国传统史学流弊之源。

唐代以前,中国史学已发育十分充分,体载也较完备,形成六家,即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等。当时许多文人陶醉于中国传统史学,认为其内容与体载都十分完备。刘知几却独具慧眼,他在肯定唐朝以前史学的优点之余,指出其弊端,且洞察到弊病之根源。刘知几认为中国史学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常以权贵监控修史,说“近古每有撰述,必以大臣居首。”(《史通?内篇?辨职》)致使史著质量低劣,芜劣之作盈室;有才识的学者被排挤,不学无术之徒却充斥史馆。刘知几以任史官的亲身体验,感慨地说:“凡所著述,尝欲行其旧议。而当时同作诸士,及监修贵臣,每与其凿枘相违,龃龉难入。故其所载削,皆与俗浮沈”,又说:“虽任当其职,而吾道不行,见用于时,而美志不遂,郁怏孤愤,无以寄怀,必寝而不言。”(《史通?内篇?自叙》)刘知几痛感中国修史积弊甚深。何以致此?刘知几洞见病灶,认为中国史坛风气不正,许多秉笔直书的人被诛,而那些肆意篡改历史,信口雌黄的人却安然无恙。“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史通?内篇?曲笔》)正是这种社会风气,导致讲真话做善事的人不但没有好报,反招横祸;那些卑鄙小人却平步青云,踌躇满志,从而造成封建社会史学文化界的阴暗。这就是中国传统史学的病根,政治因素是使史学沉沦堕落的主要根源。应该说刘知几的这种认识是深刻的,与一味颂扬中国传统史学的文儒相比,他的见识是超凡的,也是需要

勇气的。

其二,具有创新意识,认识史学理论的重要性。

历史学的任务是什么?中外史学家历来有各自的看法与主张,但也存有共识,即历史学应当记言、记事、记时政与求真实。这些主张并无错处,应当说是历史学最基本的内涵。但历史学的意义绝不囿于此,历史学家不应局限于以记录史事为主旨、以求真求实为满足,高品位的史学追求是史学理论与思想的创新。刘知几在当时就能认识到史学理论的重要性,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他说:“世之述者,锐志于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异。”(《史通?内篇?摸拟》)意即主张不同时代都有新事物出现,历史学不能陈陈相因,应当锐志于求新求异求奇,立志于理论创新。刘知几已意识到史学理论的重要性,主张撰史须立论,对史事进行评议论赞。“史官所撰,通称史臣,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于时者,则总归论赞焉。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史通?内篇?编次》)刘知几不仅提出史学理论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理论的正确性。说:“史论立言,理当雅正。”(《史通?内篇?称谓》)所谓“雅正”就是理论的正确性。刘知几的这些观点得到学术界的褒评与盛赞:“论文则文心雕龙,评史则史通,二书不可不观,实有益于后学。”(《史通?别本序三首》)意思是说讲文学,应首推《文心雕龙》,论史学则要算是《史通》了。

其三,正视儒家史学的劣根性。

中国封建传统史学即是儒家史学。历代文人学士对儒家史学无不顶礼膜拜。儒家史学果真值得如此崇尚吗?回答是否定的。正是儒家学说妨碍了中国史学的正常健康发展。历史学家头上有官修、焚书、文字狱的“三把刀”,这是三把悬于历史学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利剑。由此造成中国传统儒家史学落后于西方史学的局面。自汉武帝实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统治的地位。唐朝离西汉时间较近,儒家学说如日中天,朝野文儒对儒家学说唯恐颂扬不及,竞相讴歌,唯独刘知几率先揭露与抨击儒家史学。他说:“儒者之书,博而寡要,得其糟粕,失其菁华,而流俗鄙夫,贵远贱近,传兹 牾,自相欺惑”。(《史通?内篇?自叙》)又说:“然则上起唐尧,下终秦穆,其书所录,唯有百篇。而书之所载,以言为主。至于废兴行事,万不记一。语其缺略,不胜道哉”。(《史通?外篇?疑古》)在这里,刘知几不仅揭露历代儒家史学得糟粕、失精华以及相互矛盾之处,而且抨击史书以记言为主,对国家废兴行事之史事多有忽略的流弊。刘知几认为造成这种史学弊端的原因在于官修。他说:“古之国史,皆出一家。如鲁汉之丘明子长,晋齐之董孤南史。咸能立言不朽,藏诸名山,未闻藉以众功,方云绝笔。唯后汉东观,大集群儒,著述无主,条章靡立。由是伯度讥其不实,公理以为可焚。张(衡)蔡(邕)二子,纠之于当代,傅(玄)范(晔)两家,嗤之于后叶。今者史司取士,有倍于东京。人自以为荀袁,家自称为政骏。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史通?外篇?忤时》)刘知几转而竭力提倡私修史书:“昔丘明子修传也,以避时难。子长之立记也,藏于名山。班固之成书也,出自家庭。陈寿之草志也,创于私室。然则古来贤俊,立言垂后,何必身居廨宇,迹参行属,而后成其事乎。是以深识之士,知其若斯,退居清静,杜门不出,成其一家独断而已。岂与夫冠猴献状,评议其得失者哉。”(《史通?内篇?辨职》)在唐代正设立史馆、倡导官修史书的背景下,刘知几能发出悖于时政的言论,认为私修优于官修,尤显可贵。这也充分表明刘知几不回避现实热点问题,敢于正视官修制度的弊端,正视儒家史学的劣根性,是位有胆有识的历史学家。

其四,悟感史家地位的降低是史学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果。

中国早有史官,据说黄帝时有史官仓颉、沮涌;虞舜时有伯夷;夏有终古;商有尹、作册;周有太史等。上古时代,史官地位显要,是人们羡慕的职位。“斯则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名目既多,职务咸异。至于诸侯列国,亦各有史官。求其位号,一同王者。”(《史通?外篇?史官建置》)在汉代,像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任太史公时,地位还相当高,不亚于丞相。“汉兴之世,武帝又置太史公,位在丞相上。以司马谈为之。汉法,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叙事如春秋。及谈卒,子迁嗣。迁卒,宣帝以其官为令,行太史公文书而已。”(《史通?外篇?史官建置》)这就是说司马迁去世后,汉宣帝时期,史官(太史公)职权削弱了,仅掌管文书而已。汉魏之后,史官地位低落,史官撰史已不严肃,执笔者十无一二,而书成署名则一大串。“遂使是非无准,真伪相杂。”(《史通?外篇?史官建置》)历史学家地位低落,芜劣之作必然充斥,盗名无实,欲求中肯的作品难乎其难。这损害了中国史学的质量,影响了中国史学之水平。

中国史官地位何以江河日下呢?刘知几敏锐地认识到这是史学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果。统治阶级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学,需要时纳为己用,过后则弃之一旁,把史学视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践踏了历史学的科学性,致使史学沦为统治者的婢女,史官地位势必日下。刘知几说:“至咸亨年,以职司多滥,高宗喟然而称曰,朕甚懵焉。乃命所司,曲加推择……由是史臣拜职,多取外司,著作一曹,殆成虚设。”(《史通?外篇?史官建置》)由于皇帝不满意,对修史多加限制,以恐减漏史事为由,不准阅览史籍,史官形同虚设,并且设大臣监修。刘知几这样描写起居郎与起居舍人(史官)的工作:“每天子临轩,侍立于玉阶之下,郎居其左,舍人居其右。人主有命,则逼阶延首而听之,退而编录,以为起居注。”(《史通?外篇?史官建置》)“逼阶延首”这是奴才相的写照。历史学家成为帝王记录言论的奴仆,撰史成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失去独立性与科学尊严,以致历史学家每每下笔时必须察言观色,多加曲笔与粉饰。“此乃迫于当世,难以直言。”(《史通?内篇?因习》)。

其五,提倡史学的求真精神。

在封建社会,迫于压力,也为着地主阶级的需要,历史学家敢于秉笔直书者寥若晨星。因此,史学的求真问题是封建史学的根本性大问题。耿直严谨的刘知几觉察到史学的流弊,悟感求真问题的紧迫性,在《史通》书中力倡史学的求真精神。

首先,刘知几强调史学体例的重要性。说:“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史通?内篇?序例》)在此,刘知几把史学体例与求真问题联系在一起,并与国法相提并论。

其次,刘知几倡导引用史料务必求真。他说:“故作者恶道听途说之违理,街谈巷议之损实”(《史通?内篇?采撰》),认为史学结论必须建立在可靠而丰富的资料基础上,绝不能以道听途说、街谈巷议的谈话之资为信史,否则就背离了史学的真实性原则。

再次,刘知几认为撰史立言务必谨慎。他说:“天子无戏言,苟言之有失,则取尤天下……是知褒贬之言,哲王所慎。”(《史通?内篇?载文》)又说:“而史传所书,贵乎博录而已。至于本事之外,时寄抑扬。此乃得失禀于片言,是非由于一句。谈何容易,可不慎欤?”(《史通?内篇?浮词》)综上所述,刘知几从体例、采摘资料到立言断语等方面论述了史学求真的重要性与如何求真问题,足见刘知几史识的深沉。

次则,谈谈《史通》的局限问题。尽管《史通》有许多超凡脱俗的卓识,但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首先,对史学功能的认识落于俗见。

刘知几虽然认识到史学理论的重要性,倡导“立言”与“论赞”,但也大谈史学的鉴戒作用。他说:“穷奢者由其败国,此则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劝后者也。”(《史通?内篇?书志》)还说:“事列在方书,惟善与恶,昭然可见。”(《史通?内篇?品藻》)刘知几显然是力主史学的鉴戒作用的,这是一种陈旧史观。中国最早产生的史观就是鉴戒史观,刘知几承袭了这一传统史观。笔者不是全然否定鉴戒史观,只是认为鉴戒史观一则陈旧,二则不是史学的主要功能,三则过分强调鉴戒史观将使史学滑向实用主义、御用主义,故而笔者认为刘知几强调史学的鉴戒功能是落于俗见,并无创新精神,是《史通》局限之一。

其次,重谱牒,显露史识的薄弱性。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但古代许多历史学家缺乏这种认识水平,他们认为历史只是王朝更迭、世代相承而已。在这种观念下,谱牒盛行。这种谱牒意识反映了史识的肤浅与史学意识的落后,不幸刘知几与斯为伍,重视谱牒。《史通》多次谈及谱牒问题。“凡为国史者,宜各撰氏族志,列于百官之下。”(《史通?内篇?书志》)刘知几十分强调并重视谱牒的作用,说:“谱学尤烦,用之于官,可以品藻士庶。施之于国,可以甄别华夷。”(《史通?内篇?书志》)又说:“谱牒之作,盛于中古。汉有赵岐三辅决录,晋有挚虞族姓记,江左有两王百家谱。中原有方思殿格,盖氏族之事,尽在是矣。”(《史通?内篇?书志》)从刘知几重视谱牒的程度来看,他对历史发展缺乏规律性认识,显露其史识的薄弱性。

再次,存留落后的史观。

刘知几除上述鉴戒史观,重谱牒的弱点外,还存留某些落后史观。诸如,其一重经学,说:“故知经始之义,卜揆之功,经百王而不易,无一日而可废也。”(《史通?内篇?书志》)重经学意味着崇尚儒家学说。事实证明,儒家学说是束缚中国史学发展与进步的桎梏。其二在天命观上存在矛盾性。天命观无疑是落后的史观。刘知几在对待天命观问题上存在着矛盾性,他时而否认天命,说“夫论成败者,固当以人事为主”(《史通?外篇?杂说上[史记]》),认为王朝的兴替、人物的成败不应归咎于天命,但他时而又鼓吹天命论,说“自古王室虽微,天命未改。”(《史通?内篇?编次》)从中既反映了刘知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存在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也反映了他残留史观的落后性。其三贬责司马迁。众所周知,司马迁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思想是封建史学的最高峰。司马迁不仅敢言直书、抨击时政,而且在中国率先建立“经济史观”,成就史学大业。刘知几未能认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伟大贡献,反而横加指责。刘知几贬责司马迁说:“史公著书,是非多谬”,(《史通?内篇?自叙》)又说“马迁撰史记,项羽僭盗而纪之曰王,此则真伪莫分,为后来所惑者也。”(《史通?内篇?称谓》)这表明他对司马迁的光辉史学思想缺乏认识,而且暴露自己史学思想的落后消极面。其四贬低王邵的《隋书》。刘知几在《史通》中贬评王邵《隋书》,说“君懋(王邵字———笔者)隋书……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故其书受嗤当代,良有以焉。”(《史通?内篇?六家》)这里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是指《隋书》的体裁问题。众所周知,王邵不循旧例,在中国首创了“纪事本末体”的史学新体裁,为中国史学做出莫大贡献,以至纪事本末体与编年体、纪传体并列为中国三大史学体裁,雄踞中国史坛经久不衰。在这里,刘知几不仅未能洞察到史著体裁的创新,反而横加讥讽,只能暴露出刘知几自己思想的僵化守旧。

(责任编辑:张燕清)

文献学

文献:文献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为主要记录手段的一切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文献”一词出自于《论语八佾》篇中,(先秦)“文”与“献”是两个词,“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特指博学多闻、熟悉礼仪掌故的人。(汉唐以后)“文”是叙事的依据,“献”则是论事的依据。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对“献”的解释已经与本义发生变化,“献”的含义已日益向“文”转化。自此以后,人们对“文献”的概念,逐渐变为专指文字记载的东西。1983年7月2日发布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规定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我们对文献的定义是(见句首)。与传统的“文献”含义相比较,现代“文献”含义不仅包罗了传统意义上有文字记载的一切图书资料,掌握某一方面知识技艺的专门人才,还囊括了现代所有的知识记录和信息载体。 作用:文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文献具有存储信息、传递信息两大基本功能。 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是对历史文献的载体形式、内容类别、典藏传播、整理利用以及历史发展进行研究,进而探索其特征和规律的学问。其任务在于为各种学术文化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尤其要为历史学的研究建立坚实可靠的史料基础。(古代多属于校雠学的范畴) 文献学的成就:1.廓清后世对经书的误解和歪曲 2.钩稽考证汉人经说 3.撰著新疏新解4.汇释群经(《皇清经解》、《皇清经解续编》) 甲骨文献:又称“卜辞文献”,是殷人占卜的记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王懿荣是甲骨文献价值的第一位鉴定人。刘鹗《铁云藏龟》,是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专书。 金石文献:分别是指以金属和石质材料为载体的文字记录。金文文献: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始于夏商,盛于周代。石刻文献起源大体与金文文献同步。石经是儒家经典的大型石刻文献。始于汉魏,绵延到清代,内容由“七经”发展到“十三经”。墓志碑刻是古代石刻文献的主体,现存最早的碑刻文献著录是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 金石学:对各种青铜器和石刻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门学问。 经部文献:包括儒家经典“十三经”、历代学者对儒家经典的各种注释阐发之书以及为解经需要而衍生的各种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典籍。 十三经:儒家十三中经典的合称。十三经的概念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其发展演变过程是:汉代把《易》、《诗》、《书》、《礼》、《春秋》立于学官,名“五经”(“熹平石经”);唐代增加《周礼》、《仪礼》、《公羊》、《榖梁》四种,名“九经”;唐文宗开成间刻石于国子学,又增加《孝经》、《论语》、《尔雅》,称“十二经”(“开成石经”);到宋代,复增《孟子》,合称“十三经”。“十三经”是经部文献的核心,是集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大成的总集。 十三经注疏:汉代及魏晋时代学者对十三经所作的注和唐宋时代学者所作的疏,合称“十三经注疏”。 二十四史:形成过程是:“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

简述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简述刘知几《史通》中的史学思想刘知几(661-721),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一生著作颇丰,但除《史通》外,其余皆亡佚。 刘知几生活在武后、玄宗时代,供职史馆多年,虽然自身才气勃发,却因为官职卑微,修史时处处仰承监修旨意,郁郁不得志,因而后来退出使馆,私自编撰了一部史书《史通》。这部史书与唐代以前的作品有所不同,即他并非描写某一时代的人物史实,而是对之前的各种史学作品作出评论,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这可以说是时代的需要,因为此时正处唐朝全盛时期,此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中国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史学作品,时代的发展需要对此做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因此《史通》应运而生。《史通》集中体现了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由于刘知几除《史通》以外的各种作品都已流失了,因此,要想研究刘知几的史学思想,只能从《史通》和新旧《唐书》去寻找材料。但是新旧《唐书》成书于后代,因此《史通》更能直接客观的反映出他的史学思想。 《史通》文字简约,全书不过数万字,这跟中国古代史书动辄数十万数百万比起来,算是不折不扣额的小部头了。不过它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这部书提出了许多关于史学的观点,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则是关于史学家素养的“史才三长”理论,即一个优秀的史学家应该具备三种才

能,史才、史学、史识。这是刘知几对中国以往史学优点的深刻总结,对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史才,是指一个史学家必备的能力,包括掌握和运用文献史料的能力,运用体裁体例的能力,进行文字表述的能力。简略言之,既是一个史学家必须学会博采史料,集腋成裘,这是史书编著的基础;同时他还必须学会恰当的运用题材体例,善于剪裁纷繁复杂的史料,以使史书条理分明,便于读者去了解当时的史实;最后,一个史学家还必须善于进行文字表述,原则是真实(秉笔直书)和简洁。 史学,是指一个史学家必须具备丰富的学问,因为史书编撰的基础是史料,因此史学家最重要的学问就是鉴别史料的真伪。这种鉴别要求将一些夸大不实或者根本就是虚构的史料剔除,否则就会影响作品整体的真实性。 史识,是指一个史学家的历史见识,对历史的分析评价能力,这是刘知几认为的史学家最重要的素养。史学家作为人,总是会将自己的主观观点或多或少的加入作品中去,而史实本身却是客观的。因此刘知几要求一个史学家应该“兼善”、“忘私”,“兼善”是指博采各家之所长,不要厚此薄彼;“忘私”是指排除自己的主观看法,抛弃个人好恶,完全根据客观事实描述。 “史学三长”论是刘知几《史通》提出的关于史学的重要观点,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后世的史家们,都

明代史学研究论文

明代史学研究论文 明代史学,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觉得没什么成绩可言,其实明代史学着作的数量是惊人的,其质量也是不可轻忽的。到了嘉靖以后的晚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本文将在综述明代史学发展历程基础上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作一些探讨。 一、明代史学发展的历程 从14世纪7年代至17世纪7年代,这3多年的史学研究史,是明代史学发展的时期。那么。对于明代史学的发展时期如何分段,史学界有不同的分法。在本文中,我将把洪武元年至正德末年作为前期,嘉靖元年至万历二十一年为中期,明末清初为后期。这种分段法突出了明代史学由理学化走向非理学化这一渐变的历程。 (一) 理学影响下的明初史学 明代初期的史学有两个特点:第一:多是直录当时的政事。这包括两种途径,即官方记录和民间个人记述。 明初政府继承了我国历代重视修史的传统,沿袭前朝旧制,设翰林院,置史官掌修国史。老皇帝死后,新即位的皇帝即诏修前一代实录,以勋臣为监修官,阁臣充总裁官。土木之变之前,明朝政府共修出了实录四部。明朝中期和后期继续实行这一制度。从太祖到熹宗共十五朝,先后修成十三部,共2925卷。明代各朝实录所记内容十分丰富,他以编年体的形式,不断地记载一朝的诏敕令旨、政务活动、财政赋役、政治制度、典章制度、官员升迁,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民族关系等等,保存了具有重要的历史史料价值的原始材料。民间个人记述多是跟随朱元璋、朱允炆、朱棣等人创业从政的人,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耳闻目睹的事情记录下来。如詹同、宋濂等是明初的名臣,他们撰写的《大明日历》1卷,详细记载了明朝自朱元璋1356年临濠起兵,至1373年征伐戎绩、礼乐沿革、行政设施、群臣功过、四夷朝贡等事。刘辰在明初曾奉命出使方国珍,以后又参与修《太祖实录》,其《国初事迹》一卷所记之事都是作者亲见亲闻,因此比较真实确切,无所隐讳。金幼孜曾于永乐八年(141年)和永乐十二年(1414年)先后两次随朱棣北征,其所着《北征录》和《北征后录》各一卷,即他在行军途中,逐日据马鞍撰写而成。他们记录了朱棣关于北征的言行与行军路程、作战状况、气候、见闻等等,为研究明初与蒙元残部斗争以及经营北部边疆提供了重要资料。

历史学读书笔记怎么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历史学读书笔记怎么做 篇一:《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我国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先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所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我国最早的具有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具有很大影响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专著。拜读完此书,为梁启超先生渊博的知识所深深地折服,对史学的概念有了大体的了解。 第一章史的意义及其范围 何为历史,何为历史学,这是我们不曾考虑过的问题,直到《史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出现。然后梁公告诉我们:“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首先,历史是人类全体或其大多数人创造的,而不是个人所为,所以它的性质是社会的而非单独的;复次,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是连续不断的,因为社会是螺旋形的向上发展的;再次“凡活

动,以能活动者为体,以所活动者为相”,所以凡是能活动的事项,能使人类的情感、理智、意志产生的事项都是历史的范围;再次,社会活动成就的取得全社会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重要的英雄式人物的作用,也包括小市民的作用,而且活动之间因果关系是特别不容忽视的。最后,现在史家做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统治者服务,而是使国民知道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未来的生活之间的休戚关系,从过去的生活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世后世所用。 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通过这章,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就会有整体的印象。 诗歌、《易》、《诗经》是史的最初体裁。中国的各种学问中,史学最发达,这和史官建置沿革之早与职责之崇是分不开。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他做《史记》开创纪传体。“《史记》本纪以事系年,取则于《春秋》,八书详记政制,蜕行于《尚书》,十表稽牒作谱,印范于《世本》。其世家、列传,既宗雅记,亦采锁语,则《国语》之遗规也。”断代为史,始于班固的《汉书》。与纪传体并峙者为编年体,陆贾之《楚汉春秋》、荀悦《汉纪》(现存新编年体之第一部书)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纪事本末体。政书有《通鉴》、《通典》。上述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千年以为目录。梁公说:“自有左丘、司马迁、班固、旬悦、杜佑、司马光、袁枢诸人,然后中国始有

刘知几与章学诚历史编纂学思想的比较

刘知几与章学诚历史编纂学思想的比较Ξ □ 白 云 摘 要 《史通》和《文史通义》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刘知几、章学诚的史学理论成就。二书对各种史书体裁、体例的流变和得失都有详尽的论述,较完整地反映了两人对历史编纂学的认识,对今天的历史编纂学研究与实践仍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 刘知几;章学诚;《史通》;《文史通义》;历史编纂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K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128(2002)05-0020-06 唐代刘知几和清代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史通》和《文史通义》集中体现了两人的史学理论成就,刘知几《史通》注重“史法”(史书形式和内容)的探讨,而章学诚《文史通义》侧重“史意”(史学思想和功能)的阐发,但二书对各种史书体裁、体例的流变和得失都有详尽的论述,集中反映了两人的历史编纂学思想。本文即以二书为中心对刘知己、章学诚的历史编纂学思想略作探讨比较,以期有助于理解和借鉴两位大师的史学理论成就。 一 “六家二体”与“记注撰述”:刘知几、章学诚关于古代史籍的划分 史书的体裁和体例是历史编纂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刘知几和章学诚对它们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古代史籍的划分之上的。“六家二体”,是刘知几对古代史籍的划分,侧重于史书形式和内容的把握,其《史通》即以《六家》、 《二体》开篇,总括古代史籍。《六家》篇云:“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1](六家)认为古代史学是发展变化的,史书体裁是不断演进的,他把古代史籍分为记言体(《尚书》家)、记事体(《春秋》家)、编年体(《左传》家)、国别体(《国语》家)、通代纪传体(《史记》家)、断代纪传体(《汉书》家)六家,并一一考镜其源流发展、宗旨意趣和利弊得失,认为“考兹六家,商榷千载,盖史之流品,亦穷于此矣”。“而朴散淳销,时移世异,《尚书》等六家,其体久废;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汉书》二家而已”。[1](六家)于是专门设《二体》篇,对二体(编年、纪传)衡长论短,认为二体“互有得失”、“各有其美”,“欲废其一,固亦难矣”,当“并行于世”。[1](二体)刘知几把二体看作正史,视为古代史学之大宗,“后来继作,相与因循,假有改张,变其名目,区域有限,孰能逾此!”[1](二体)另外,又在《杂述》篇中列了偏记、小说等十种,①一一阐明其源流和史学价值。“六家二体”(含《杂述》)基本括尽了古代史籍,浦起龙说“《六家》举史体之大全,《二体》定史家之正用”[2](二体),后世学者如张孟伦、苏渊雷、张振佩等均赞同此说。但不少学者多讥刘氏的史籍分类或过于琐细、或标准不一、或未括尽古代史籍等,②有些苛刻刘知几。 “六家二体”论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一是刘知几以发展的眼光来考察史书体裁体例的发展变化,对隋唐以前的史书体裁、体例进行了全面总结,贯穿着“通识”观念,是《史通》一书的基本精神;二是刘知几用“区分类聚”、 “考辨源流”的方法,把“类”与“流”结合起来,从史体流别上去探讨中国古代史学的主流大势,抓住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本质和特征;三是刘知几对古代史学的把握从史籍分类入手,并以探讨史书体裁体例为重点,由“六家”而“二体”,由“二体”而“纪传体”,在《史通》中以相当大的篇幅详细探讨了史书体裁和史书编纂,尤其  第4卷 第5期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 ol.4 N o.5  2002年10月 Journal of Mengzi T eachers’C ollege Oct.2002 Ξ收稿日期:2002-05-30 作者简介:白 云(1965-),男(彝族),云南建水人,云南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研究。云南蒙自661100

浅析国内外《文心雕龙》研究综诉

万方数据

浅析国内外《文心雕龙》研究综诉 作者:黄燕萍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宜兴,214206 刊名: 安徽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10(11) 参考文献(10条) 1.Yang Xianyi Gladys Yang Five Chapters from Carving a Dragon at the Core of Ljterature 1962 2.杨国斌"文心雕龙"译后,想到维特根斯坦 1996 3.李平;张霞云;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四书述评 2004(03) 4.白建中.白秀兰《文心雕龙》杨批中的文思论研究--兼及杨批《文心雕龙》中的五色圈点 2004(5) 5.汪春泓曾评《文心雕龙》述要 2000 6.汪春泓曾评《文心雕龙》述要 2000 7.白建中;白秀兰《文心雕龙》杨批中的文思论研究--兼及杨批《文心雕龙》中的五色圈点 2004(05) 8.李平.张霞云.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四书述评 2004(3) 9.杨国斌"文心雕龙"译后,想到维特根斯坦 1996 10.Yang Xianyi Gladys Yang Five Chapters from Carving a Dragon at the Core of Ljterature 196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但华阳试理文心雕龙风骨说[期刊论文]-剑南文学2009(11) 2.胡作友.HU Zuo-you《文心雕龙》英译述评[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 3.张叔宁.ZHANG Shu-ning《文心雕龙》研究三题[期刊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 4.唐俊杰汽车自动传动液简介[期刊论文]-石油商技2006,24(1) 5.梅萍产前心理护理体会[期刊论文]-社区医学杂志2008,6(20) 6.沈会贞再论风骨[期刊论文]-科技风2009(1) 7.郑岁黎.Zheng Sui-li试析《文心雕龙》的儒家文学思想[期刊论文]-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8.张凤云.陈玉静.张富琴孕产妇产前心理护理体会[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 9.刘瑶.贾洪峰瑞芬太尼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11) 10.何潇.吴林博.HE xiao.WU Lin-bo"神思"与"灵感"——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说起[期刊论文]-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10)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42427237.html,/Periodical_ahwx201011154.aspx

数学史通论读后感

《数学史通论》读后感 暑假的空闲时间读了《数学史通论》这本书,头一次感觉数学也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相比于时代的更迭,朝代的更替,他的一步一步的发展了解起来也特别有趣。 在之前的观念上,我只是觉得数学就是一门学科,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没有它,我上不了好的学校。最多我觉得的数学了出了在学习生涯中有好处,也就是以后能做下统计,规划等等。一直都没有真正的了解什么是数学,对我们这个专业来说(数学与应用数学),大一时期的辅导员的一句话倒是真的“数学不是一个专业,它是一门工具”。在任何方面,都是离不开数学的。相比于什么物理,工程,机械这些专业,他们的确更有针对性,更有方向性,但是它们也离不开数学。只能说,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应用,任何地点都有沁入。 从位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开始,从作为会计工具开始,数学文化已经开始了,一直尖笔在泥板上开始刻录,随之一起而来的数学文化也在悄无声息地产生。这些泥板作为我们了解美索不达米亚数学文化的唯一来源,幸运的是竟然一直能够没被损坏。然后是关于古埃及的数学,出了寺庙里的象形文字,更多的是两本纸草书:《兰德数学纸草书》,《莫斯科数学纸草书》。而且同样很幸运的是由于埃及的天气干燥,他们也完好的留了下来。如果把中国文明推到五千多年以前,从甲骨文开始,他们就是我们关于中国古代计数制知识的来源,我一直觉得,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人类文明什么时候就开始有了数学,有了人类,就有了建筑,然而建筑是离不开数学知识的,或者说有了人类文明就应该有了交易和生活,从货物交换开始,等价物的取用,规定。甚至是直接的等价交换,这些都是离不开数学的,这些都让我举得数学从什么时候有了人类生活开始就已经存在了。 随着一些弱小的诸侯国被强国所吞并,这个封建战国时代就结束了,最后到221B.C。秦始皇一统全中国,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转变成了一个高度集中地官僚体制国家,他强化了严厉的法制,公平赋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特别是统一了文字。在秦始皇之后就是汉朝了,建立教育体系,出现了教学用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同时代比较的话,中国的文明也该笔美索不达米亚晚了好几百年。 最简单的数学概念—计数,用话语,编组数,象形数系等等。数学文化中他有自己的符号,和文字和语言一样,他也有一套完备的体系,文字怎样的发展,数学也同样如此,说不定更波折,更有历史意义。数学史上也有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最早的希腊数学家泰勒斯,对日蚀的预测,以及应用三角形边角准则测量海上航船的距离,发现三角形的边角的一些定理,圆的直径二等分圆等等。就连以里士多德也评价说:泰勒斯曾被指责在无用的研究中浪费时间,于是又一次,他用各方面的知识预见橄榄必得丰收,然后他垄断一地区的榨油机,橄榄丰收后无数人来找他租用榨油机,由此他也获得了一笔巨额财富,这个故事是很简单的,我想亚里士多德事项告诉我们,数学研究看着是索然无味的,旁人看来可能是在浪费时间的工作,但事实上前期的数字统计和规划在之后却能取得巨大成功。公元4世纪后期,人们认为泰勒斯是希腊数学传统的开创者,实际上,他更是整个希腊科学研究的开创者,因为数学渗透在各个方面。 数学是有趣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以及许多的定理,趣味的发现,数学悖论。这些都像一些数学游戏,在数字和曲线中,在脑中构造这些数字的支架,然后让自己在其中探索,我想,没有什么比思考是更有趣的了。 每一项数学知识似乎都和一个故事或者和一个人有关,因为数学是这些数学家一步一步的积累起来的,然后才有了现在这么博大精深的数学文化。到了17世纪早期,数学的发展步伐开始加快。印刷工艺的发展推动了数学的传授和交流,一个数学家的想法更加容易传达给其他人,供他们批评,评论并最终加以拓展。韦达关于在分析中应用代数的想法在17世纪30年代的解析几何着一有地啊书和几何结合而来的科学中得到重新表述,期间的两个核心人物是费马和笛卡尔,而解析几何的这一发展在随后的微积分发明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两个人在数学领域也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更为人所知晓的是牛顿吧,牛顿生于1642年12月25日,他的母亲在生他的当年的10月就已经守寡,3岁时,他的母亲再嫁他被留给祖母照顾,1655年他被送去学校,然后在其生涯中学习一直都要要领先,《数学入门》,《几何学》,《无穷算术》。他都一一拜读。很显然牛顿在微积分的创立以及光学和力学基本原理的建立方面区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高度的聚精会生的能力,就算是在招待朋友时,如果突然脑子中突然想过一个想法,他都会坐下来书写完全忘记朋友的事情。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9周周考文综-历史试题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9 24. 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事实,使周人不得不怀疑“天命”的永恒,对此,《尚书》记载:“天命 糜常”、“惟德是辅”。这说明 A.孔子继承了夏商周的主流文化思想B.《尚书》是研究此历史的唯一证据 C.西周确立的宗法分封制具有优越性D.周人认为天命、道德是治乱的关键 25. 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书》 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 由此可推知 A.宗法制已完全退出两汉政治构架B.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 C.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D.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26. “中土医书,方论浩繁。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每用一药,必为色香形味,分 配脏腑。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这说明中医 A.具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B.诊断和治疗带有迷信色彩 C.不受重视,医生地位低下D.发展受到阻扰,作用较少 27. 下表为明清时期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可知 时期平民家庭出身低级官员家庭出身中高级官员家庭出身 明代46.7%2.8%50.5% 清代19.2%18.4%62.4%明清平均值31.1%11.6%57.3% A.科举促进社会公平但作用有限B.科举制主要为士族子弟服务 C.家庭背景与科举成就毫无关联D.寒门向上层流动的难度降低 28.1861 年,奕?上书:“今捻叛燃势于北而太平于南,使我军耗资疲怠。蛮夷趁虚而入以图制我,……为势所迫交友(蛮夷)求和,实为攻防之策。”材料反映的主旨是 A.攘外必先安内 B.两只拳头出击 C.远交近攻 D.和平外交 29.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 A.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B.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 C.树立民主信仰,凝聚共和力量D.彰显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 30. 下表是某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笔记提纲,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毛泽东 A. 解决了革命领导权、同盟军等问题 B. 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C. 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 D. 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1.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都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B.分别标志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都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D.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32. 公元前5世纪初,雅典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一经颁布便成为法律。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规定,如果 公民大会上有人对任何法律提出异议,公民大会则要对有关法律进行讨论,并选举一个立法委员会进行裁决。这反映了 A.立法规则受到破坏B.民主政治逐步建立C.公民大会权力强化 D.法律权威得到提高33. 加尔文派教徒卡拉斯的儿子安东尼原来信奉新教,据说后来打算改信天主教。1761 年安东尼自 杀。在天主教修士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法院无证据宣判卡拉斯有罪。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这说明伏尔泰 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B.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 C.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D.具有人文主义宗教观 34. 1881 年11 月,德皇威廉一世发表的《黄金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 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进行镇压,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他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这反映出 A.德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工人运动催生社会保障制度发展 C.工业革命消弥了德国的社会矛盾D.政党斗争制约了德国的统一进程 35. 右图为创作于1951 年的苏联一幅漫画。该漫画主旨是舒曼对阿 登纳说:“我很荣幸和愉快把管理权交给你。让我们鞭策这匹 马前进吧……” A.欧洲联合进程启动B.西欧经济艰难复兴 C.美国推动法德和解D.西欧沦为美国附庸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牛李党争是中国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排挤打击对方。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 年,最终以牛党获胜结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 ——摘编自《新唐书》 材料二驴象之争代指美国政治竞选,也是美国两党制的喻词。“驴子”是民主党的党徽,“大象”是共和党的党徽。2016 年美国“驴象之争”在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与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之间展开。胶着的选情在金融市场掀起风浪,股市倾跌、债市下滑,而黄金等避险资产又重新获得青睐。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尽管美国主流媒体和选前的各种民调明显看好希拉里,但选民用选票表达了不同的声音。不靠谱的特朗普击败希拉里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欧洲政治精英和学者担心,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会助长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运动。韩国前外长金星焕曾对记者说,如果特朗普当了美国总统,对韩国将是难以想象的“灾难”。 ——摘编自搜狐网时政新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牛李党争、驴象之争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史通研究综述

建国以来《史通》研究综述 摘要:《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历史概论、历史编纂学、史学史、史料学和目录学等学科,内容及其丰富,颇多精当之论,是史学史上的一部恢弘著作,给后人以及大启示,后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论文和著作,本文就建国以来对《史通》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字:刘知几《史通》研究综述 产生于盛唐时代的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具特色的体例完备的历史理论著作。刘知几《史通》的著作思想与方法,对我国传统史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代学者梁启超在总结《过去只中国史学界》一文中就认为:“自有左丘、司马迁、班固、荀悦、杜佑、司马光、袁枢诸人,然后中国始有史;自有刘知几、郑樵、章学诚,然后中国始有史学矣!”对刘知几在我国古代史学史上的地位做了充分肯定,梁氏所作的评价,并非言过其实。后世对其《史通》的研究也是颇有建树。 一、史通的学术渊源、流传情况及影响 “史通的产生是史学发展的要求,”“孔子作《春秋》,不仅建立编年史体的雏形,而且对后来的史学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司马迁著《史记》,则又创立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史体,由于统治者的利用,政治形势发展的要求,加之史学家的竞相模仿,因而在史学发展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可是由于后世史家大多袭其成法而不加变通,以至变成了如守科举之成法,如治胥吏之簿书,只知求全于纪表志传之成规,不敢稍作破格变通之尝试,于是这种史体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力。刘知几的《史通》,正是面对着史学发展所提出的要求而写作的。”① 白寿彝指出:《史通》“在形式上有近于《淮南子》的‘牢笼无地,博极古今’。……在内容和精神上,吸取了扬雄《法言》的传统,以反对诡说异辞;继承了王充《论衡》的观点,以攻击欺惑牴牾;重视了应劭《风俗通》的方法,以化除拘忌。并吸收了应劭辨识人物兼偏长短,陆景品藻贤愚善恶,刘勰评论古今文章等特点。”② 许冠三以为:“刘知几师承遍及四部。……但其中以《左传》、《论衡》、《文心》三书尤具决定性作用。”“《左传》是刘知几史学入门师,仰慕的…述者之冠冕?,创建实录史学原理之实存典范,影响于《史通》字里行间。”“《史通》所言史之大用与要务看,更显得知几是《左传》学派之传人。”③ 许凌云提出,“刘知几继承了孔子、司马迁以来的优良史学传统,继承了扬雄、桓谭、王充以来的批判哲学的战斗风格,也继承了前人著作,尤其是 ①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②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二)》 ③许冠三:《刘知几实录史学探源》,《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2辑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读书笔记

水调歌头(题剑阁) 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 锋镝,天道久应远。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 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冯川《死亡恐惧与创作冲动》 首先,冯老师的书写的实在太好了。 冯老师在书名中即明确指出了自己的结论——死亡恐惧是创作的冲动。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整本书便开始讨论与死亡相关联的许多概念。于是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结论与原因(冯川在书中论述的原因)并没有太大关系,或者说,结论在臆想或认定之后便被撇置一旁没有太多可说的。这种自结论到原因的思辨方式曾被罗素批评过。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关于原因的种种阐释——对死亡的辨析。而死亡确实已经被太多的人谈论过了。实际上冯川只是将弗洛伊德的性欲升华理论纳入到了死亡,逃避死亡,反抗死亡的序列,其关系是死亡——英雄主义、偶像崇拜、不朽、自恋、性欲等等(在这等等之中,冯川并没有谈到对死亡的终极反抗——自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了),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正是其在序言中说要反驳的。这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是可以解释的,对死亡的恐惧总是出现在性欲之前,对死亡的恐惧是人性的原始图腾,与生命相伴而来。对弗洛伊德来说,则是将死亡的理论往前推进了一步,解释到了性冲动这一点上,所以现在大谈死亡恐惧所造成的机械运动在弗洛伊德面前只能算作是一种退步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漏洞,当甲包括乙而得出丙时。我们说甲可以得出丙而乙也可以得出丙,如果不论证甲乙之间的关系,这种争辩是毫无意义的。冯川并没有像荣德一样对弗洛伊德入室操戈,而是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吸纳为自己的理论,这是书中的又一个遗憾。我在读书之前一直期待的灵的逆袭并没有出现,因为我一直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其主要解决的伦理问题方面并不是万能的。 冯川解释创作动机时说,但这一说法(指弗)却很难令人信服,因为在性压抑并不那么厉害的中国古代文人身上,以及性压抑已经得到解放的今日西方学者如福科等人身上,创作冲动都并没有因性欲的满足而消除。性压抑在中国古代文人身上并不那么厉害,这更是值得人怀疑的。 注:我关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全是道听途说。所以以上全是胡说八道。

从《史通》略论刘知几之史学思想

中正歷史學刊 民國92年 第六期,頁143-151 從《史通?書志》略論劉知幾之史學思想 黃俊文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博士班 摘要 劉知幾《史通》是中國史學理論與方法的專書,劉氏撰寫《史通》是闡明其史學思想,〈書志〉是討論紀傳史中書志問題。本文即根據〈書志〉內容為基礎,略論劉氏的史學思想;從正文中可以歸納為一、客觀實證的精神;二、編著精省的態度;三、經世致用的觀念等三大內容。從文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劉氏史學思想有繼承傳統的一面,也有開創新見的發展,對後世的史學發展有其重要地位與貢獻。 關鍵詞:劉知幾、《史通》、〈書志〉、客觀實證、編著精省、經世致用

144 中正歷史學刊第六期 一、前言: 劉知幾(661~721A.D.)所著《史通》總結唐初以前史籍撰述及史學理論,被視為中國首部史學理論與方法的專書。《史通》按照先秦、漢、晉撰寫子書的傳統習慣,分為內、外篇。內篇原有三十九篇,其中〈體統〉、〈紕繆〉、〈弛張〉三篇早已亡佚。內文與目錄共有四十九篇。今日所見《史通》即據以此四十九篇輯成的。第一部分〈內篇〉共有十卷,三十六篇,泛論歷來歷史著述評論史書的結構形成(例如六家、二體、載言、本紀等),第二部分〈外篇〉共有十卷,十三篇,表達歷史見識的論述,兼及歷史編纂與歷史文學等,根據學者的研究《史通》並非一時之作,而是長時間的撰寫,似乎還是沒有十分的充裕。而《史通》的完成是劉氏對於古代史書批評,探尋正確史書理想的記錄;也是劉氏對當時史書編纂方法與史家態度給予激烈批判的著作。1 劉知幾寫《史通》,當然是要闡明史學,同時,他也像司馬遷寫《史記》一樣,「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所以他在〈自叙〉篇中說:「若《史通》之為書也,蓋傷當時載筆之士,其義不純。思欲辨其指歸,殫其體統。夫其書雖以史為主,而餘波所及,上窮王道,下掞人倫,總括萬殊,包吞千有。……夫其為義也,有與奪焉,有褒貶焉,有鑒誡焉,有諷刺焉。其為貫穿者深矣,其為網羅者密矣,其所商略者遠矣,其所發明者多矣。蓋談經者惡聞服、杜之嗤,論史者憎言班、馬之失。而此書多譏往哲,喜述前非。獲罪於時,固其宜矣。猶冀知音君子,時有觀焉。」2這是一簡要的自我評價,《史通》雖然本史學著作,對於史書編撰原則、體裁綱要等有所論述,但內容卻貫通「王道。人倫」,涵括各種社會現象。書中所表達的意見,所討論的問題、所闡明的論點也很多。在書中非議前代哲人、前人的錯誤,得罪於當代社會是固然的。在本書中呈現強烈批判的精神。 1邱添生,〈劉知幾的史通與史學〉,《師大歷史學報》,9期(1982年6月),頁56-57。2劉知幾原著,姚松、姚恒夫譯,《史通》(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卷十〈自敍〉,頁619-620。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我国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先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所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我国最早的具有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具有很大影响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专著。拜读完此书,为梁启超先生渊博的知识所深深地折服,对史学的概念有了大体的了解。 第一章史的意义及其范围 何为历史,何为历史学,这是我们不曾考虑过的问题,直到《史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出现。然后梁公告诉我们:“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首先,历史是人类全体或其大多数人创造的,而不是个人所为,所以它的性质是社会的而非单独的;复次,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是连续不断的,因为社会是螺旋形的向上发展的;再次“凡活动,以能活动者为体,以所活动者为相”,所以凡是能活动的事项,能使人类的情感、理智、意志产生的事项都是历史的范围;再次,社会活动成就的取得全社会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重要的英雄式人物的作用,也包括小市民的作用,而且活动之间因果关系是特别不容忽视的。最后,现在史家做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统治者服务,而是使国民知道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未来的生活之间的休戚关系,从过去的生活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世后世所用。 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通过这章,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就会有整体的印象。 诗歌、《易》、《诗经》是史的最初体裁。中国的各种学问中,史学最发达,这和史官建置沿革之早与职责之崇是分不开。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他做《史记》开创纪传体。“《史记》本纪以事系年,取则于《春秋》,八书详记政制,蜕行于《尚书》,十表稽牒作谱,印范于《世本》。其世家、列传,既宗雅记,亦采锁语,则《国语》之遗规也。”断代为史,始于班固的《汉书》。与纪传体并峙者为编年体,陆贾之《楚汉春秋》、荀悦《汉纪》(现存新编年体之第一部书)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纪事本末体。政书有《通鉴》、《通典》。上述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千年以为目录。梁公说:“自有左丘、司马迁、班固、旬悦、杜佑、司马光、袁枢诸人,然后中国始有史。” 梁公认为史籍可分为两类:一曰供后人著史之原料者,二曰制成局部的史籍者。注释有二:一曰注训诂,如裴骃、徐野民注《史记》;二曰注事实,如裴松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以西方历史哲学与儒学为中心(一) 如我们的标题所示,我们写作本文的意图是想对中西史学思想作一比较研究。但这里有一个双重的困难,即如何从史学史的角度,界定西方的历史哲学和中国传统史学中的儒学思想。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在西方史学史中,找到这样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传统。同理,我们也是否能在中国的传统史学中,发现一个同样历史悠久的传统。在本文的写作中,我的好朋友王晴佳将主要负责中国史学思想的部分。但我们所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即能否把“西方”和“中国”加以“同质化”(es sentialize)和对立化。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但是一个源远流长、而且也是多重层面的文化传统。譬如在中国,单以儒家的传统为例,就可明显地看出古典的儒学与产生于宋代以后的理学之间的差别。在西方的史学传统里,我将着重其历史哲学的方面,以求找出一个模式来与其它史学思想传统作比较。 无论是我们把中国的还是西方的文化传统作同质化的处理,都是同样不妥和危险的。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中国的情形。尽管西方学者长期以来倾向于把儒学视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代表,但我们非常清楚这些大而化之的概括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如所周知,在公元前五世纪,孔子开始传授其学说思想的时候,他有不少竞争者。事实上,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被人称之为一个哲学家的时代。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我们还能找到那些学派残存的、但又清晰的痕迹。有些学派,如道家和法家,曾在某些历史时期对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而另一些不太著名的学派则被融和与吸收在中国的主流文化里面。儒家地位的上升,是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朝的儒家董仲舒(约前179-114)获取了汉武帝(前141-87)的信任,得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家成了官方的意识型态。儒家的著作也就成了经典。汉武帝决定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独尊儒术,主要是出于一种政治的需要,因此儒学的影响在当时也主要局限在政治的领域。这种情形到了宋代,特别是十一与十二世纪以后,才有改变。理学的兴起使得儒学开始对社会道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佛教的影响,理学所关心的问题,又与古典的儒学有所不同。这在下面还要讨论。 其次,儒学本身也决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相反,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它就像一个开放的、但又高度竞争的活动空间,为不同的诠释学派所使用,记录下它们的活动与声音。就在儒家被奉为经典不久的公元一世纪,汉代的学者在孔子旧居中发现了一些以不同字体记载的典籍,因此就面临了一个如何鉴定其真伪的问题。从此以后,儒家便在大致上分为两派,分别是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属于今文学派的儒家信奉汉代一般通行的版本,而古文学派的学者则相信那些新发现的版本;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古文经”是因为其采用的字体到了汉代已经不再为人所用。但是,这两派之间的真正区别并不仅仅是所用版本的不同,而是反映了他们对儒家经典诠释的不同。到了三世纪,汉代灭亡,儒家遭遇到更严重的挑战。他们不但要寻求内部的统一,同时还要对付外部的挑战者-佛教。理学在十一与十二世纪的兴起,自然可以视为儒家成功的复兴。但其实这一成功,正是以理学的折

小说起源综述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 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 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 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后来,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小说与《庄子》所说的“小说”含义虽不完全相同,但在古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在这一点上,二者仍然是接近的。 关于中国小说的起源, 众说纷纭、歧见迭出: 就文体而言,有起源于神话传说说、史传说、民间故事说、稗史说、寓言故事说、唐朝俗讲变文说、宗教迷信传说说、多祖说等;就作者而言,有起源于稗官说、方士说、诸子说等;就创作情境而言有起源于劳动说、休息说、民间说等;就时代而言,有战国说、先秦两汉说、魏晋说、唐宋说等。 一、就文体而言,有: 1、神话传说说:出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神话与传说》:“探其本根,则亦犹他民族然,在于神话传说。”郭 箴一《中国小说史》:“古代神话为后来小说的滥觞,无论中国外国都是如此。”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吴组缃的《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都持这个观点。尽管古代文献对神话传说的记载十分简略,仍可从 中看到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而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他们认为神话发展成的逸 史是中国小说直接的源头,最接近小说或竟可视为早期小说的莫过《穆天子传》和《燕丹子》。前者对周穆王周 行天下之事多有细节描写;其中的西王母与《山海经》中的记叙相比,减少了神性增加了人性。后者写燕太子丹 派荆轲刺杀秦王,与《战国策》和《史记》相比,不仅增加了细节描写而且突出了燕丹这个复仇者的形象。(明)胡应麟称此书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神话极富于幻想,启发了作者的形象思维,开阔了作品的境界,其积极 浪漫主义手法,对后世小说的影响尤为重大,为小说的孕育和产生从多方面作了最初准备。 2、史传说:这种观点认为小说是从史传文学演化而来,如冯梦龙就认为“史统散而小说兴”(《古今小说序》);马端临说:“正史之流而为杂史也,杂史之流而为类书、为小说、为家传也。”(《颍水遗编·说史中》)当代 学者黄均说:“中国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石昌渝在《中国小说源流论》中说“史传生育了小说。”《左传》、《战国策》等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为小说提供了素材、积累了叙事经验。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左传》记言而实乃拟言、代言,谓是后世小说、院本中对话、宾白之椎轮草创,未过也。”冯镇峦在《读聊 斋杂说》中也曾说:“千古文章之妙,无过《左传》,最喜叙怪异事,予尝以之作小说看”。杨义也在《中国古 典小说史论》中干脆称《左传》为“小说之祖”。他们认为,《左传》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小说叙事体系和杰出的 叙事典范,它对后代小说的影响决不是简单的孕育因素,而是直接“生育了”古代小说,换言之,中国古代小说 起源于《左传》。 3、民间故事说:杜贵晨在《中国古代小说散论》中提出了小说起源于传说故事: “中国小说起源于民间故事, 萌 芽于战国。”他是对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而这谈论故事, 正就是小说的起源”这句话的解读中提 出这一说法的。 4、稗史说: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虽然认为小说仍 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 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他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虽是小道,尚有可取之处。 5、寓言故事说: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 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韩非子》中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明白地用“说”来标目,也透露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先秦寓言的干预生活,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讽刺 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寓言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显然,寓言故事 可以看作小说的源头之一。 6、唐朝俗讲变文说:变文,是中国唐朝受佛教影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多取材于佛经或中国民间故事,加以 铺述改写。1920年,王国维发表《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是最早研究变文的拓荒之作,书中最早 称之为“通俗诗”、“通俗小说”;罗振玉则称“佛曲”。1929年,郑振铎于《敦煌的俗文学》第一次采用了 “变文”这一名称。“唐代的俗讲与变文, 导致了中国白话小说的产生”已经是一种公认的说法。 7、宗教迷信传说: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 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古今小说纪异之祖——《汲冢琐语》、古今语怪之祖——《山海经》、古今小说杂传 之祖——《燕丹子》。先秦和两汉时期,虽然有许多作品接近或类似小说,但尚不完全具备小说的基本要素,只 能看作小说的萌芽阶段。但它们所包含的小说因素,并不断加以积累,为小说的初步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8、多祖说: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提出“多祖现象”的说法;石昌渝在《中国小说源流论》里,把神话 传说、寓言故事以及载有这些内容的先秦诸子和史传,均作为对小说产生过影响的文体和著作,并认为这些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