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第3课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1框贯彻新发展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第3课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1框贯彻新发展理念

比较 联系
创新发展
协调Hale Waihona Puke 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
共享发 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 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 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把新发展理念 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 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典型例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更加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
提示: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 展理念来引领的。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国进入了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征程和大变局下的 新矛盾、新挑战,我们需要更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展理念。②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 向、发展着力点,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创 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 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 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 义问题。
人与自然是生命 共同体;绿色是永 续发展的必要条 件和人民对美好 生活追求的重要 体现,生态文明建 设是关系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的千 年大计
态的根本之策 题
开放发展 共享发展
开放带来进 步,封闭必 共享是中国 然落后,开 特色社会主 放是国家繁 义的本质要 荣发展的必 求 由之路
比较 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归纳提升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
关系
比较
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共享发 展
区 别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课件:第4课 第1框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共44页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课件:第4课 第1框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共44页PPT)

返回目录
[想一想] 政府应如何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答案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 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 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确保决策 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返回目录
课堂深度拓展
考点一 政府依法行政
含义
返回目录
【变式1】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 要求对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坚决查处,对一切执法 不公正不文明的现象都要坚决整治,对所有行政不作为 的人员都要坚决追责。材料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政府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政府要坚持求真 务实的宗旨,建设法治型政府 ③政府要提高自身公信 力,保障公民监督权 ④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
公开、责任明确。
返回目录
3.措施
建立健全□13 ___决__策__问__责_和__纠__错____制度,凡是损害群
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返回目录
[判一判] (1)我国政府的权力由人民授予。( ) 答案 × 解析 我国政府的权力由法律授予。 (2)政府要坚持依法执政,公正司法。( ) 答案 × 解析 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 国共产党,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决策透明度和 确保决策制度 公众参与度,使决 科学、程序正 策能够更好地反映 当、过程公开 民意、集中民智 、责任明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联系
返回目录
区分三种行政决策方式 (1)依法决策就是要求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与要 求,不得与法律不一致,更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同时要 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律程序。 (2)科学决策就是要求决策的内容符合规律,符合中 国实际,具有切实可行性,同时要求决策的内容符合公 平与效率的原则。

法治国家-(新)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28页)ppt精品课件

法治国家-(新)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28页)ppt精品课件

全体公民的利益。④说法错误,公民没有立法权。
答案:A
8.1 法治国家 -【新教材】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 版必修 三(28 页)ppt 精品课 件
8.1 法治国家 -【新教材】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 版必修 三(28 页)ppt 精品课 件
题组二 建设法治国家
4.法治国家是相对于人治国家而言的,它意味着法律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人个人信息的,
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
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这一条款的确立旨在 ( )
①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②实现公民政治权利
③ 维护社会秩序
④ 促进司法公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二、建设法治国家
1.内涵: 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 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④ 保障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彰显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B
8.1 法治国家 -【新教材】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 版必修 三(28 页)ppt 精品课 件
8.1 法治国家 -【新教材】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 版必修 三(28 页)ppt 精品课 件
建设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的内涵
合宪性审查是由有关权力机关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对 于可能存在违反宪法规定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机关履 行宪法职责的行为进行审查,并对发现违反宪法的问题予以纠正,以 维护宪法的权威。合宪性审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违宪问题,目的是 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制度功能是推进“依宪治国”和 “依法治国”价值要求的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课件 (共20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课件 (共20张PPT)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弱 点:
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二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 的群众运动。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中国共产党的优势
(1)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 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2)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本 讲
内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
清王朝对内实行封建君主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17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一些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 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实现近代化机器大生产。此时的清王朝对内实行封建君 主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且对世界潮 流的变动茫然无措。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清王朝由盛而衰的颓势愈益加深,政 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
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最基本依据。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政治、 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34张PPT)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B
• 3.(2018•北京高考)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 ;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 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 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 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 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
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
、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
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
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 表明( )
•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A
中国高速铁路(CHSR) 是指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 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 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 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高速铁 路建设是一种什么活动?
实践活动
一、认识与实践
2.实践
(1)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活动。 ②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这以为这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 动、认识活动。 ③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 的存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途径(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途径(共23张PPT)
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思考与交流
教材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继承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怎样学习外来文化?
新发展理念: 。
•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十九大最重 大的理论创新。
新发展理念是如何产生的?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③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民族土壤
(三)文化创新的其他途径
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 来文化的关系 (2)反对: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讨论:材料中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
度分别是什么?你有何看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 途径( 共23张 PPT)课 件PPT 部编版 课件统 编版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热点分析 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0.19-11.22)
材料1:10月19日,交响神话《创世秘符》为艺术节揭幕。“开 天”“补天”“后羿与嫦娥”“治水”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创世神话 故事,用交响乐形式演绎,让人感受华夏民族悠远的启蒙之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 途径( 共23张 PPT)课 件PPT 部编版 课件统 编版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交响乐"的名称源出于希腊 语,意即"一起响"。交响乐 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从 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成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 途径( 共23张 PPT)课 件PPT 部编版 课件统 编版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1)文化创新可以推 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共3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共39张PPT)

P5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
特点 零散的、朴素的、自发形成的 系统化、理论化
存在
人人都有
不是人人都有
联系 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
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 倾向
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1.具体科学
其中对世界 的根本观点
世 观
界注包意括:和不总能和说成
概括和总结
*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
的规律。P6
物理学
生物学
经济学
研究某一领
域的具体规
苹果落 地 万有引 力
事物是 普遍联 系的
种瓜得瓜 遗传与变异
一切事物的运 动变化都是有 规律的
律。P6
整个世界适 哲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马哲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学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P6阅读与思考
思世想界观念
• 命由天定 • 人定胜天 • 热爱自然,热爱社会,
热爱生活
决定 体现
为人处方世法的论方法
身处困境,逆来顺受,指望得到 神的恩赐
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积极进取,乐于奉献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 传统文化的继承 名师教学PPT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 传统文化的继承 名师教学PPT课件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 ①一个民族、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 ②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 自己自由全面地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 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 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 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
客家婚嫁习俗
客家传统围屋
,从源流分,可有这么三种: (一)来源于当地民歌,综合其他艺术 形式,吸收兄弟剧种养分而发展起来的 本地戏曲剧种,如:采茶戏、山歌戏等。 (二)外地传入当地而逐渐地方化的 剧种,如:汉剧、傀儡戏等。(三)外 地剧种而以原来形式流传于客家地区 的。如:祁阳戏、京戏、越剧、赣剧等。 在定南县最常见的戏曲就是采茶戏。
(2)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
①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 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 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不能笼统地说传统文化对人 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学艺术, 包括在长期历史 称为民族精 积淀中形成的理 神的火炬 论观点、学术思
想和道德观念
有悠久的历 对中国人的价值
史,蕴藏了 观念、生活方式
丰富的文化 和中国的发展道
内涵
路,具有深刻的影

中华民族灿 烂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中一个 非常重要的组成 部分
❖ 客家话历史悠久,南宋时便初步定型 ,但定名为客家话,是19世纪 的事情,客家话被认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是汉语七大方言分布区 域仅次于官话的第二大方言。现在讲客家话的全世界大约有一个 亿,国内4000万人左右说客家话。客家语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 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含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国一 些华人社区。客语最独特的一点,是联结了大陆各省,乃至全球各 华人地区的客家人的民系认同。客家人无论在大陆的广东、福建, 还是在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只要会说客语,坚持客家人 “不忘祖宗言”的特性,就会互相视为“老乡”、“自家人”。而 不会说客语,没有客家认同的人,即使有客家血统,一般也被视为客 家后裔,而非客家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