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执行力
一、怎样界定执行力:
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技术,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地贯彻实施既定的公共政策,将政策方案转化为现实结果,已解决公共问题,到到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能力和效力。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特点:(1)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公共性。
因为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执行的是公共政策,解决的是公共问题,实现的是公共利益,所以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执行力突出特性。
(2)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权威性与强制性。
公共政策执行力是一种执行的权力,它的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因此这种权力必然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的约束力。
(3)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组织性。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是一个有着严密的科层制的组织架构以及完整的权责体系的庞大组织系统。
(4)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多样性。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行为方式,不仅包括行政方式,还包括经济方式、法律方式以及思想教育方式。
(5)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价值性。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运用不仅包括公共权力机关是否有足够的力量贯彻既定的政策方案,还包括这种力量是否符合公平、正义、合理的价值取向。
二、为什么要提高执行力:
1、从理论上看,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政策执行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政策效益和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执行可以检验政策的产出质量,可以根据政策实际的发展修正和完善政策,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从实践上看,政策执行力的提高有助于改善政策质量和提升执政能力。
一方面,政策执行力的提高有助于增进社会福利、破解政策执行的困境;另一方面,提升政策执行力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从政治学视角看,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高低关乎着执政者的合法性。
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强弱从合法律性、合利益性、合道德性三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政府自身的合法性基础,高度的政策执行力会不断增强其合法性,使政府获得社会公众源源不断的支持与信任,而低下的政策执行力则会严重削弱政府的合法性,使其失去社会成员的忠诚,从根本上影响政府的稳定与存在,导致社会的混乱与矛盾。
4、从管理学视角看,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高低与政府的绩效息息相关。
所谓绩效不仅包括投入与产出的比,即效率,还包括政府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政府的存在与运转需要花费大量的社会成本,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意义就在于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而取得最大化的政策结果,既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又得到预期的效果。
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1、公共政策执行体制:
(1)官僚制公共政策执行体制对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限制
(2)公共政策执行参与体制的不足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
(3)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缺损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
行政管理机制的配套、权利配置机制的合理性、政策执行监督控制机制。
2、公共政策本身:
公共政策产生过程以及内容的合法性,公共政策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公共政策目标的明确性、合理性、弹性等。
3、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1)组织方面:纵向上的权限划分不清和横向上的部门职能交叉。
(2)个人方面:公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弱。
4、政策对象(目标群体)的阻力:
对象群体的大小、影响对象利益的程度。
5、政策执行环境:
政治环境(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伦理规范、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等)。
四、提高执行力的对策:
1、培植政府执行力文化,提高执行主体的素质。
首先要重塑政府组织文化,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思想认识,增强其执行责任感和认识水平,正确引导和规范组织内的政策执行行为;其次要注意树立典范,加强先进的执行观念和价值观的传播,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执行力文化氛围;第三要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情商,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公共政策实施的策略,相关的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及法学等领域的知识,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执行政策的能力。
2、培育政策执行多元主体,提高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度,巩固政策执行力的根本源泉。
建立政策执行的公民参与机制,在政策执行计划、监督和评估等方面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利。
一方面,要求公共政策执行体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要保证公共政策执行中公民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优化政策执行的技术平台。
(1)建构公共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机制以畅通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尽量避免或减少政策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强信息力。
(2)提升政策执行的组织力,划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权力,并使职权关系法律化,明确各级行政机关的具体职能配置、内部机构设置,建立精简、协调、高效的执行机构。
(3)提升政策执行创新力,执行者要坚持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要善于创新,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不同需要而变通政策,使执行的政策能适应实际情况,取得预期效果。
(4)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提升政策执行监控力,加强廉政建设。
强化内部监督、社会组织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公民监督在内的监督体系,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及时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回应与补救措施,以保证政策执行落实到位,要落实行政问责制,建立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必须明确与细化执行主体的职责,规范问责程序,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责任感和危机意识,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4、建立和完善各种利益均衡机制。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切实从公众利益出发,要协调好中央、地方和、集体和公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尤其是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转变各自的思维方式,正确认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促进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和谐,政府政策执行应实现公共利益与组织的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和谐与均衡。
5、保障政策执行的财政资源供给,营造有利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法治化环境。
保证公共财政的投入,微观层面加强审计,使公共财政投入政策执行的经费得到充分的利用,要设立整套的流程、制度,用以严格管事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着带头从自身做起,建立“法治”文化,营造一个有利于公共政策执行的法治化环境。
五、设计一个活动,确保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