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化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 机 溶 机物
物质先出 (增加乙醇等的含
流动相极性 剂

量)
反向色谱
固定相极性< 水 为 主 弱极性及中 极 性 强 的 减 少 流 动 相 的 极 性
流动相极性 体+有机 等极性的有 物 质 先 出 (增加有机相)
溶剂
机物

第十四章 其他分析方法 一、离子色谱法
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一种,是一种分离分析离子的液相色谱技术。又称离子交换色谱法, 利用流动相和固定相上的离子交换基团之间发生可逆离子交换。
2.载气是间歇式(脉冲式)进入色谱柱,每次进气一个塔板体积ΔV
3.在色谱柱的每一“塔板”内,组分在两相间瞬间达到分配平衡。分配系数在各塔板内是
常数
4.样品全部加在第 0 号塔板上,且忽略样品沿柱方向的纵向扩散
塔板理论的贡献:(1)解释了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和浓度极大点的位置
(2)提出了评价柱效能指标 n 和 H
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方法概论 一、色谱法分类: 1、按两相的聚集状态
(1)流动相的状态: 液相色谱法(LC);气相色谱法(GC);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FC) (2)固定相的状态: 液相色谱法:液固色谱法(LSC)液液色谱法(LLC)
气相色谱法:气固色谱法(GSC)气液色谱法(GLC) 2、按操作形式:(1)柱色谱法(固定相装于柱子中):填充柱色谱法、毛细柱色谱法
③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大致成镜像关系。
四、外部因素与荧光:
温度; 溶剂; 黏度;
pH; 散色光
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1、锐线光源需要满足的条件:
(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ν0 一致。
(2)发射线的Δν1/2 小于吸收线的 Δν1/2。
提供锐线光源的方法:空心阴极灯
2、峰值吸收
一般发射线的半宽度为吸收线半宽度的 1/5~1/10,且辐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湿消化法——利用浓无机酸和强氧化剂消化样品;
密封加压——利用高温高压,结合湿消化法消化样品;
微波消化——密闭加压、湿消化与微波能结合消化样品。
三、分离与富集方法:
溶剂萃取法、
固相萃取法、
固相微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蒸馏与挥发法、 膜分离法
第三章 卫生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的质量保证 1、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均以不可 预定方式变化的误差 。
第四章
一、物质分子内部三种运动形式:
(1)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
(2)原子核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相对振动
(3)分子本身绕其重心的转动
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 电子能级、 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三、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吸光度;描述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
(二)进样系统——六通阀进样
(三)分离系统
(四)检测系统:将从进入检测器的组分浓度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系统
二、正反向色谱法定义及区别:
定义
流动相 分析对象 出峰顺序 洗脱难洗脱物质的流
动相
正向色谱
固 定 相 极 低 极 性 强极性的有 极 性 弱 的 增 加 流 动 相 的 极 性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四舍六入五成双”:舍去部分>5 时,进 1;舍去部分=5 时,保留末尾成偶数
运算法则: 1. 加减法: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以绝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 2. 乘除法: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以相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 3. 乘方和开方运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与原数据一致。如 2.532=6.40(6.4009) 4. 对数和反对数运算:对数尾数有效数字位数与真数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如 Log23.56 = 1.3721(1.372175……)
区电磁辐射的吸收特征和吸收程度而建立起来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第五章 分子荧光分析法
一、荧光: 某些结构的分子或原子受一定波长的光激发(产生吸收),由基态变为激发态;
在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会发射出比吸收光波长更长的光——荧光。
二、荧光光谱的特征:
①荧光波长比激发波长长;
②荧光光谱不随激发波长的不同而改变;
特点:不恒定、难以校正、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 原因:仪器波动、读数误差、实验室环境中条件的变化、操作人员的视觉误差和取样误 差…… 减免: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2、 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 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叫系统误差。 特点: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重复出现;影响准确度, 不影响精密度;可以消除。 原因: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减免:采用标准方法,对比实验、校正仪器、作空白实验 分清准确度与精密度 1.准确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2.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间的相互接近程度。
A lg I0 It
Baidu Nhomakorabea
abc
c:
b:液层厚度,单位 cm c:溶液的浓度,单位 g·L-1 a:吸光系数,单位 L·g-1·cm-1
四、分光光度计的组成部分: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 检测器、 显示系统。
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是根据物质分子对紫外(200-400nm)或可见光(400-760nm)
(2)平面色谱法(固定相呈平面状):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 3、按分离原理:
(1)、吸附色谱法:组分与吸附剂吸附能力强弱不同,包括气固色谱法(GSC)和液固色 谱法(LSC)。
(2)、分配色谱法: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度不同,包括气液色谱法(GLC)和液液色谱法 (LLC)。
(3)、离子交换色谱(IEC):组分与离子交换剂的交换能力大小。 (4)、尺寸排阻色谱又称为尺寸排阻色谱或凝胶色谱(SEC)分子尺寸大小不同在多孔固 定相中的选择渗透。 (5)、亲和色谱法(AC):组分与固定相(固定化分子)的高专属性亲和力。 二、色谱法: 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相互作用(吸附、分配、离子交 换、亲和力、分子尺寸)不同,使固定相对组分的保留作用不同,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不 同组分产生反复多次的差速迁移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而变化。K 与两相的体积无关,与所用的仪器无关。
四、分配比(容量因子)k: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两相平衡时,固定相中组分的质量
(p)与流动相中组分的质量(q)的比值。
五、塔板理论的四个假设
1. 即色谱柱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相等的水平塔板组成(塔板上部为流动相占据,下部为固
定相占据),每一块塔板的高度用 H 表示,称为理论塔板高度。
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
1、固定相状态: 气液色谱(GLC)(分配色谱);气固色谱(GSC)(吸附色谱)
2、分离原理: 分配色谱;吸附色谱
3、操作形式: 填充柱色谱;毛细柱色谱
二、气相色谱常用术语
(1)保留时间 tR: 从进样到组分浓度出现最大值(色谱峰最高点)所需时间。取决于分
配系数 K 和分配比 k。
(2)死时间 tM(t0 ):不被固定相滞留组分的保留时间,即流动相流过色谱柱所需要的时间
(3)调整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的保留时间,即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
三、分配系数 K: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s)和流动相(m)间达到平衡时的浓
度之比。
K 由组分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决定,是组分的特征值随柱温、柱压的变化
电导率: 表示两个相距 1 厘米,面积为 1 平方厘米的平行电极间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摩尔电导率: 在相距为 1 厘米的两平行电极间放置 1mol 电解质的溶液所具有的电导。 三、库仑分析法: 以电解为基础,利用电流通过待测液,使其发生电解反应,从消耗的 电量与待测物质的化学计量关系求得溶液中待测物质的含量。按照电解方式不同,可分为控 制电位库仑分析法和控制电流库仑分析法。 四、极化: 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其平衡电位的现象,包括浓差极化和电化学 极化。 五、超电位η: 因极化作用而使电极电位偏离其平衡电位的差值。分为浓差极化电位和 电化学超电位。
第九章 电导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 一、电导分析法: 以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包括直接电导法和电导滴定法
1)直接电导法 ——通过测量溶液电导值直接获得组分含量的方法; 2)电导滴定法 ——利用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溶液电导变 化,以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滴定方法。 二、电导: 即电阻的倒数,表示溶液的导电能力,用 G 表示,单位为西门子(S)
卫生化学
绪论
一、分析方法的分类
1.按分析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
2. 按分析对象分类: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3. 按待测组分含量分: 常量、微量、痕量、超痕量
4. 按分析手段分类
化学分析: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
仪器分析:包括电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其它仪器分析方法
5. 按分析目的分类
常规分析
仲裁分析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样品采集的原则: 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
二、样品溶液的制备:
(一)溶解法: 酸性水溶法、水溶液浸出法、碱性水溶液浸出法、有机溶剂浸出法
(二)分解法:
高温灰化——经高温分解有机物使被测成份能够溶于适当溶剂成可测定状态;
低温灰化——利用高频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激发态氧等离子体消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体;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光源、
原子化系统、
分光器、
检测系统、
显示系统
4、干扰
光谱干扰、 电离干扰、 化学干扰、
物理干扰、
背景吸收
5、背景校正的方法:
1、邻近非共振线校正法; 2、氘灯扣除背景法; 3、Zeeman 效应扣除背景法
6、测定的方法: 标准曲线法、 标准加入法、 内标法
第七章 原子荧光光谱法 1、原子荧光的类型:
共振荧光、 非共振荧光、 敏化荧光。 2、荧光猝灭:
受激原子和其它粒子碰撞,把一部分能量变成热运动与其它形式的能量,因而发生无辐 射的去激发过程,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猝灭。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 一、电位分析法: 利用原电池的电动势来测定离子的浓度。
原电池:能自发地进行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解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在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阳极(anode):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电极 阴极(cathode):发生还原反应(获得电子)的电极 负极:电位低的电极 正极:电位高的电极 二、盐桥: 是连接和“隔离”不同电解质的装置。 盐桥的作用:构成原电池的通路、维持溶液的电中性、消除液体接界电位
塔板理论的不足:(1)不能解释载气流速与理论塔板数的关系
(2)不能回答色谱峰为什么发生变形
(3)不能说明塔板高度受什么因素影响。
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基本构成及作用
(一)高压输液系统(1、贮液器 2、高压输液泵 3、过滤器 4、梯度洗脱装置 5、压力脉动 阻滞器):将流动相在高压下连续地送入液路系统,保证流动相的正常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