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芳芳 国民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性的内涵、特征及其教育学思考
-----以中国人的国民性为视角内容摘要:作为我们人类来说,人类首先是作为文化的承继者而存在的,然后才有可能成为文化的创造者。

教育作为文化系统中的一个要素,一方面,它使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使得个体的生存与实现自身的潜能成为某些共同的人格特征。

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我们称之为国民性。

本文主要围绕国民性来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国民性的内涵;第二部分主要是论述国民性的特征; 第三部分主要是阐述基于国民性研究的教育的反思。

关键字:国民性内涵特征教育反思
1、国民性的内涵
国民性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

它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

它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

国民性还用来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结构的集合概念。

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又称民族性格。

不过,国民性通常是以国家为单位考察国民特点时使用;民族性格则相对于人格概念。

综上所述,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其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复出现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特征的总和。

而从结构上说,行为方式的特征是国民性的外在。

国民性所关注的是民族中绝大多数成员所普遍具备、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的特征,所以我们把行为方式界定为风俗习惯,国民性所要考察的就是不同风俗习惯的特点,即某个民族行为方式的固有特征。

确定地说,风习是已经定型为固定模式的行为
方式。

社会中的多数成员自觉遵循这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就可以有效地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恰如哈耶克所说,“我们之所以能够相互理解,彼此相处,并能成功地按照我们的计划行动,这是因为在多数时候,我们文明中的成员无意识地遵从了某些行为模式,从而在其行动中显示出某种规则性。

”我们生活的世界之所以并然有序,我们之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不致迷路.都是因为我们遵从了这些惯例—尽管我们不了解这些惯例的意义,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2、中国人的国民性的特征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

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

2.1 中国人的国民性之“中庸之道”
而中国人的性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最能体现传统中国人性格的莫过于一个“中”字。

中国人喜欢采取折中的方式处理问题,原因同时表现为:怕得罪人;遇事总留有退路;中医向来讲究阴阳调和,严防阴阳任何一方的极盛极衰;中国人崇尚和平,同情弱者,反对极权、霸权,有正义感,以仲裁者或和事老自居;中国艺术,如建筑、绘画等很讲究对称,中国传统文化以对称为美;中国人也以自我为中心,以保全自己和宣扬自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上一条,中国人一般不会轻易采纳别人的意见,所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人虚心好学,因为我们同样要力避“狂妄至极”;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昌盛和先进的国家,稳居世界中央,中国之名或许来源于此;中国人的中也表现为当看客,,“隔岸观火”,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已给我们指出来了,“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别有用心的看客;现代中国人的性格虽然仍保留了大量儒家的影响和痕迹,但已大大削减。

随着中国近一两百年来的不断开放,“西学东渐”,以及中国不断受到世人的关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越来越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性格趋同。

主要表现是,热爱学习、讲求高效、开放、活跃,等等。

2.2 中国人的国民性之“忍耐性”
忍耐,和平,本来也是美德之一。

但是过犹不及。

在中国,逆来顺受已成为至理名言,弱肉强食,也几乎等于天理。

贫民遭人欺负,也叫忍耐,因此忍耐乃成为东亚文明之特征。

所以在中国贪官剥削小百姓,如大鱼吃小鱼,可以张开嘴等小鱼自己游进去,不但毫不费力,而且甚合天理。

这种忍耐的态度,我想是由大家庭生活学来的。

一人要忍耐,必先把脾气炼好,脾气好就忍耐下去。

中国的大家庭生活,天赋给我们练习忍耐的机会,因为在大家庭中,子忍其父,弟忍其兄,妹忍其姊,侄忍叔,妇忍姑,妯娌忍其妯娌,自然成为五代同堂团圆局面。

这种日常生活磨练影响之大,是不可忽略的。

同一道理。

能这样相忍为家者,自然也能相安为国。

2.3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之“面子”
有人说,国人的面子思想只不过自尊心,虚荣心作祟罢了。

这似乎是浅显了,往深里看,国人的面子已然修炼成一种金身,金刚不破,冠冕堂皇。

国人的面子乃与亲里,权力,团体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一个人有面子,大家都有面子,简言之生产面子。

若或“不给他面子,就是不给我面子”,这是面子零售。

又或若面子批发,譬如,当下,竞比排位多如牛毛。

可见,讲面子益处颇多,好面子也顺理成章。

首先,光耀门楣,其次,名利可收,再则,礼尚往来。

国人自得其乐,受益匪浅。

2.4 中国人的国民性之“人际关系的心理怪圈”
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强的人际依赖与制约,这样人际摩擦便高频率出现。

源自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扰,根植于中国人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求全的思维方式。

由于很难将感情和情绪直接表达出来,不仅加大了人际间理解的难度,也加大了误解的可能性。

追求完美的思维使人在道德和人性审美上,既苛求他人又苛求自己,缺乏宽容加深了人际隔阂,普遍存在对他人指责的恐惧,谨慎、多疑与敏感的他律人格极易在社交中产生焦虑等现象。

而东西方人社会交往方式大不相同。

西方人对别人是先相信后验证,中国人相反,对别人往往先怀疑后释疑。

西方人先把对方当“君子”,中国人则先把对方当“小人”,所以西方人总是开门见山,拣重要的先说,中国人则绕圈子,做铺
垫。

此外,中国人还是完美主义者,凡事希望好上加好,不给缺陷留有任何余地。

3、基于国民性的教育反思
当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而转型社会中的国民心态危机是一种新的主体性迷失。

具体表现为;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淡化;荣辱观和是非观的混淆;公德心的普遍缺乏;个人行为的失范等。

因此,必须加强我国的教育,把改造国民性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3.1 现代教育中人的发展的弊端
所谓现代教育,就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能够满足全民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

它的精髓在于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

可以说,现代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一种全人教育,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一种培养和展现人的良好的内在素质的教育。

而现代教育中的现代人却出现了转型时期的国民心态危机。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欲化:倾向金钱成了绝对的第一精神,成了物质,金钱的奴隶。

现代人的金钱观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2)粗俗化倾向:不文明的和反文明的粗俗化倾向成了社会的一种时尚。

(3)淡漠化倾向:尽管社会越来越发展了,然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越来越冷之感。

(4)躁动化倾向 :急躁、浮躁、狂躁,、躁郁、做事没有恒心、很不安分、充满情绪色彩、缺乏理智。

3、2 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教育转型
(1)汲取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并重的教育精神。

教育是为未来作准备的,它不仅应是知识内容的传授,更是生命内
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

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富含生命哲学,富含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思考的人文主义的文化,它是孕育和陶冶和训练人类思维素质的重要源泉。

(2)教育观念的“中庸之道”。

中国的教育观念,教育口号容易极端化,经常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这曾给我国的教育造成一定的伤害。

越是社会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就越是要发扬中庸之道,以便用最低的代价换取最高的回报。

在教育改革的问题上应少一些形而上学,多一些“中庸之道”,少一点理想色彩,多一点实际的措施。

(3)借鉴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德育模式。

传统德育的基本模式;三纲领、八条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它描述了一个由内圣而外王的人格递次成长实现的步骤和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约束力。

而现代德育就目标而言,定得太高太大;就内容而言,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就方法而言,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培养。

学校德育的温室效应也是造成学校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
(4)对教师、学生和学习的启示。

解放教师、解放儿童、解放学习。

教师的形象不再是仅传授知识的“严师”,也不再是只顾现实利益的“灵师”,应该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是促进学生过智慧型生活的人师生双方应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学习应当是内在价值高于工具性价值,内在价值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我们应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领略“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趣。

这在商海浪潮的喧器中,在都市生活的浮躁中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谭肇毅.马君武改造国民性思想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2(3):11-17.
【2】沙莲香.中国国民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3】翟学伟著.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在生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4】温元凯,倪端.改革与国民性改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
【5】周宁.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5).
【6】李存煜.鲁迅国民思想论纲〔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3).
【7】朱志勇.关于国民性之“在“的追问〔J〕.甘肃社会科学,2005(5).
【8】崔志海.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思想的先声—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J〕.史学月刊,1994,(4).
【9】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家对“奴隶性”的批判[J].学习与探索,1988(6).
【10】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J].合肥:安徽师范学院学报, 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