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病变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许多胰腺疾病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肿块,细致的形态学分析对疾病的鉴别很重要。下面探讨这一专题。

胰腺囊性病变的分类(按病因)

一、先天性囊性肿物

1、单发真性囊肿

2、多发真性囊肿(成人型多囊肾疾病、Von-Hippel-Lindau 病、囊性纤维化)

二、炎性囊性肿物

1、假囊肿

2、脓肿

3、包虫病

三、肿瘤性囊性病变

1、良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囊性畸胎瘤

淋巴管瘤

2、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肿瘤

胰腺癌

粘液性囊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胰岛细胞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淋巴瘤

转移瘤

肉瘤

四、类似胰腺囊肿的其他病变

环状胰腺

胆总管囊肿

肠重复畸形

十二指肠憩室

动脉瘤

肠系膜、腹膜后等胰周器官的囊性病变

形态学分型

1、单囊型

2、多微囊型

3、多巨囊型

4、囊实型

影像分析要点

1、囊性部分:囊腔数目;囊腔大小;囊液信号密度

2、实性部分:囊壁、间隔、壁结节等的厚度、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有无钙化及钙化的形态及部位

3、注意病变与胰腺的关系,还应注意病变与邻近器官的关

4、临床相关资料

胰腺真性囊肿(单发囊肿型)

极其罕见,多见于新生儿,真性囊肿通常无囊壁显示。

胰腺真性囊肿(多发囊肿型)

较单发者常见;多合并Von Hippel–Lindau病、多囊肾病。胰腺囊肿为多发,各个囊肿的表现同单发型。

常合并肾、肝、脾等器官的囊肿。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 )

本病为幼儿及青少年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病变为全身外分泌腺的功能紊乱、粘液腺增生,分泌液粘稠、汗液氯化钠含量增高、慢性肺部疾病、胰腺外泌功能不全为特征。正常胰腺组织被脂肪组织所取代,在此背景下出现液性囊肿。

胰腺假囊肿

通常表现为单房囊肿,囊壁较厚,无明显的壁结节。

假囊肿由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引起,可有胰腺炎的其他表现。一个光滑的厚壁囊性肿块通常是假囊肿的特征。

胰腺炎病史、囊肿穿刺液淀粉酶升高、胰腺炎的其他影像表现(胰管串珠样扩张、胰腺钙化等)都提示假囊肿的诊断。假囊肿有时与另一常见的、可表现为囊性病变的疾病(胰腺癌)之间的鉴别具有挑战性。

ERCP可用于假囊肿(与胰管不通)及胰管扩张的鉴别,这在MRCP上往往由于分辨率的限制而十分困难。

胰腺脓肿

“气体征”的出现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此征象仅占13%-22%,应注意分析临床病史。

包虫病

胰腺包虫病多有肝包虫病手术史,或合并肝包虫病。

特征性表现为母囊与子囊。

浆液性囊腺瘤

特征性表现为多微囊型囊肿,蜂窝状外观,有中央星状瘢痕及钙化。

粘液性囊腺瘤

特征性表现为多巨囊型囊肿,各囊腔较大,分隔较厚。

粘液性囊腺癌

囊腺瘤和囊腺癌单从影像学表现上不易鉴别,均表现为多巨囊型,主要以病理上细胞分化程度来确定,但出现以下征象时应考虑囊腺癌:1)肿块边界不清,对周围组织或器官有侵蚀;2)囊性病变内出现明显的实性软组织肿块;3)囊壁厚度大于1cm或厚薄不均;4)囊内间隔不规则,厚薄不一;5)肿瘤直径大于8cm;6)肿块周围钙化、分隔钙化;7)出现周围血管浸润包埋和远处转移。

囊性畸胎瘤

特征性表现为多种组织成分,如脂肪、钙化等。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N )

多见于老年男性;

病理基础:肿瘤起源于胰腺导管系统的上皮组织,乳头状生长模式,伴有胰管内大量粘液产生、胰腺囊肿形成。

特征性表现为伴有胰管扩张的胰腺囊肿;囊肿与胰管沟通;粘液引起导管的充盈缺损(ERCP);向导管腔内突出的乳头状肿瘤组织。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N )

由于粘液的存在,ERCP并不能显示所有的“囊肿”,而MRCP 可良好地显示。

胰岛细胞肿瘤

囊变的胰岛细胞肿瘤的特征为囊实性肿块,壁结节为突出的表现,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

实性-假乳头状瘤

常见于年轻女性,表现为胰腺囊实性肿块,境界清楚,肿块一般很大,较少引起胆胰管扩张,其内密度不均,可有出血(造成囊液信号密度的相应变化)、坏死和钙化。

实性-假乳头状瘤

肿瘤由实性部分和囊性部分混合而成,CT表现取决于二者的比例,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明显强化的实性部分漂浮

在低密度的囊性部分中),有时囊性于实性相间分布、不规则排列、或壁结节。有时肿瘤以实性部分为主(囊性部分常位于包膜下)。强化特征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明显强化。

胰腺癌

胰腺癌囊变坏死可形成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动脉期强化程度差为特征性的表现。早期的胰腺癌往往无法显示其实性肿块,但其侵犯胰管、胆管,可造成胰管扩张、胰腺潴留性囊肿、胆总管扩张等表现。与胰腺炎合并假囊肿相比,胰腺癌的胰管扩张倾向于均匀一致。

胰腺转移瘤

可表现为单发结节、多发结节或胰腺弥漫性增大;

多无明显强化,肾癌胰腺转移瘤可以明显强化;

多无胰管扩张;

病史有助于胰腺转移瘤的诊断。

环状胰腺

ERCP显示胰管环绕十二指肠。

胆总管囊肿

肠重复畸形

CT冠状面重建图像显示病变位于胰腺外。

十二指肠憩室

MRCP类似胰腺囊肿,内镜检查或胃肠道造影对诊断有帮助。

淋巴瘤

下图超声类似于囊性占位,CT、MR可显示其实性本质。动脉瘤

CT增强可以对(肠系膜上)动脉瘤与胰腺囊肿作出鉴别。

胰腺囊性病变

Publicationdate November 3, 2012 Cystic pancreatic lesions are increasingly identified due to the widespread use of CT and. Most of these cysts are incidental findings and are benign or low-grade neoplasms.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se cysts is a dilemma sinc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overlap in the morphology of benign and premalignant lesions. MR is the imaging study of choice to both characterize and follow these pancreatic cysts. In many cases these lesions remain undetermined and guidelines are needed for follow up and management. by Marc Engelbrecht, Jennifer Bradshaw and Robin Smithuis 发表于2012年11月3日 胰腺囊性病变广泛应用于CT和MR 大多数囊性病变是被偶然发现的,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 由于在良性和癌前病变的形态极其相似,因此对于这些囊性病变的处理处于两难的困境。 选择和遵循这些胰腺囊肿的影像学研究。 在许多情况下,一些病变仍然未制定相关指南来进行跟踪和处理。 查看原图 分类

胰腺囊性病变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许多胰腺疾病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肿块,细致的形态学分析对疾病的鉴别很重要。下面探讨这一专题。 胰腺囊性病变的分类(按病因) 一、先天性囊性肿物 1、单发真性囊肿 2、多发真性囊肿(成人型多囊肾疾病、Von-Hippel-Lindau 病、囊性纤维化) 二、炎性囊性肿物 1、假囊肿 2、脓肿 3、包虫病 三、肿瘤性囊性病变 1、良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囊性畸胎瘤 淋巴管瘤 2、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肿瘤 胰腺癌 粘液性囊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胰岛细胞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淋巴瘤 转移瘤 肉瘤 四、类似胰腺囊肿的其他病变 环状胰腺 胆总管囊肿 肠重复畸形 十二指肠憩室 动脉瘤 肠系膜、腹膜后等胰周器官的囊性病变 形态学分型 1、单囊型 2、多微囊型 3、多巨囊型 4、囊实型 影像分析要点 1、囊性部分:囊腔数目;囊腔大小;囊液信号密度 2、实性部分:囊壁、间隔、壁结节等的厚度、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有无钙化及钙化的形态及部位 3、注意病变与胰腺的关系,还应注意病变与邻近器官的关

系 4、临床相关资料 胰腺真性囊肿(单发囊肿型) 极其罕见,多见于新生儿,真性囊肿通常无囊壁显示。 胰腺真性囊肿(多发囊肿型) 较单发者常见;多合并Von Hippel–Lindau病、多囊肾病。胰腺囊肿为多发,各个囊肿的表现同单发型。 常合并肾、肝、脾等器官的囊肿。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 ) 本病为幼儿及青少年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病变为全身外分泌腺的功能紊乱、粘液腺增生,分泌液粘稠、汗液氯化钠含量增高、慢性肺部疾病、胰腺外泌功能不全为特征。正常胰腺组织被脂肪组织所取代,在此背景下出现液性囊肿。 胰腺假囊肿 通常表现为单房囊肿,囊壁较厚,无明显的壁结节。 假囊肿由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引起,可有胰腺炎的其他表现。一个光滑的厚壁囊性肿块通常是假囊肿的特征。 胰腺炎病史、囊肿穿刺液淀粉酶升高、胰腺炎的其他影像表现(胰管串珠样扩张、胰腺钙化等)都提示假囊肿的诊断。假囊肿有时与另一常见的、可表现为囊性病变的疾病(胰腺癌)之间的鉴别具有挑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